早在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就已经被举为孝廉,在首都洛阳担任郎官。从此步入了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到后来董卓之乱时,曹操担任典军校尉,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对政治局势产生影响。
在军事上:
曹操自董卓之乱之后,由号召十八路诸侯起兵勤王起家。在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时代坚定地举起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大旗。凭借这政治正确的优势,扫清了中原地区作乱的军阀,并且通过官渡之战击败了士族门阀的势力代表-袁绍,确立了三国时期中国北方的统一和稳定。
在经济上:
曹操开发屯田、安顿流民、兴修水利、改革粮食征收政策,使耕者有其田。恢复了自黄巾起义以来崩坏的中原经济,解决了因社会生产被破坏而出现的饥荒问题。
在政治上:
曹操严明法纪,打压东汉末年割据作乱、拥兵自重的地方豪强势力。派兵镇压边境地区不服从中央管理的郡县,遏制了分裂的趋势。
在管理上:
鉴于汉代察举制的弊端,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反对以门户、名声为选择人才的标准,超越了后来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军队中治军严整,法令严明,先后颁布了《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法令。
在对外关系上:
曹操即使在内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没有给北方的少数民族可乘之机。他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加强了对匈奴的管理。并直接派兵消灭了乌桓,将乌桓的10余万户人口迁入内地。促进乌桓和汉族的民族融合。
另外曹操本人擅长文学、诗歌以及兵法的研究,。著作有:《孟德新书》、《短歌行》、《观沧海》等。由于曹操本人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带动了战乱中建安年间的文学发展,对后来的建安七子以及魏晋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对于曹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总结: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三国志》中功绩卓著的曹操,千百年来在民间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一个“白脸”的奸臣。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曹操被后世定义为“奸臣”,自然也有相应的原因。
其实我们总结历史上对曹操的负面评价,就会发现他们的根据无非集中于三点:
一句被误解的话
就是被我们熟知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意思是:我宁肯自己对不起全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我自己。
这句话历来被很多人用做质疑曹操人品的直接证据,也被引申为来形容那些极端自私自利的人。
如果真是如此,那曹操确实是罪该万死。但真实的历史可以让这些“道义的愤怒着”休息了。
首先,作为时间最近而且身为西晋史官的陈寿,在整部《三国志》都没有记载过这这句话。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裴松之引注的孙盛-《杂记》
大概讲述了曹操由于不愿意与董卓同流合污,不得已弃官逃走,在途中借宿朋友吕伯奢家中。由于在夜晚曹操听到磨刀霍霍的声音,导致曹操怀疑吕伯奢一家要谋害自己,曹操先下手为强,于是动手自卫,最后发现吕伯奢一家只是想杀猪款待自己,错杀好人的曹操于是“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大概经过。
至于流传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根据这段记录改编而来。小说家言原本就带有虚构色彩,况且整部《三国演义》都以刘备为正统,丑化曹操的立场昭然若揭,不值一驳。
但即使是孙盛《杂记》中的记载,也不能认定曹操就是一个“奸臣”,原因有二
我们必须要注意曹操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对吕伯奢一家下手的。他之所以到吕伯奢家中,是因为他在逃亡。为什么逃亡?是因董卓在追捕通缉。董卓为什么抓曹操?因为曹操不仅不肯和他合作而且要阴谋刺杀他。所以曹操此时如果被董卓抓住肯定是没好果子吃。
曹操一路逃亡,一路都要躲避各种追赶和怀疑的目光。一个“逃犯”的神经有多脆弱?他必须小心谨慎,时时刻刻警惕身边的人,此时曹操已经是惊弓之鸟。夜晚听到任何声音他都只会怀疑是针对他的行动。
所以曹操杀人不是滥杀无辜而是防伪过当。而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界限即使是现在也十分难以辨别,因为曹操此时身在他人家中,时值深夜,自己又孤身一人(没有陈宫),“敌众我寡”,自己的任何失误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按照“丛林法则”换做任何一个人此时都只能全力以赴的保护自己,而来不及考虑这一行为的后果。
当然曹操最后是发现自己错了的,当他发现吕伯奢一家只是想招待自己,而自己却错杀好人的时候,他也很后悔。
但是他正在被追捕,他前往陈留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完成,那就是号召天下诸侯起兵勤王反对董卓的暴政。事可从轻、亦可从权,曹操不是书呆子,他此时不会去衙门自首,但是他也要有一个交代。
所以曹操“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什么叫“既而凄怆”就是看到满地尸体曹操感到伤心悲怆。只是一种人在做错事情之后自然的追悔莫及所产生的情绪。
什么叫“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是:我曹操现在走投无路,因为被逼无奈错杀了好人,但现在事已至此,也只能是我对比吕伯奢,而不能吕伯奢对不起我了。
曹操是特指,是就事论事,是在当时的案发现场,专门对吕伯奢一家的尸体解释自己的行为,句子中的“人”代表的就是吕伯奢和他的家人,而不是“天下人”,此时曹操有没有杀天下人,试问他此时有什么必要扩大“打击面”?
所以,后来的文学作品依据子虚乌有、断章取义的一句话抹黑曹操纯属恶意攻击。
几个被“杀”的人
除了曹操“说过”大逆不道的话,曹操第二个让后世诟病的问题就是杀人。
其实也不只是后世,当时对于曹操杀人的批评就屡见不鲜,比如孙权曾经评价曹操:
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三国志·诸葛瑾传》
这也就是后世的很多人认为曹操杀人就是残害忠良的根据之一。
针对曹操杀人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三国历史上的诸侯很多,他们要成就一番大事最重要的就是用人。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或为政见不一,或为阶级对立,或者纯属无理取闹。
但反正是“江湖儿女江湖老,江湖恩怨江湖了”。面对这些不合的意见和不合的人,这些封建时代的军阀们选择了举起他们的屠刀。
曹操是举起屠刀的人之一,也确实占据了当时“人头KPI”的榜首。但曹操不是唯一。其他人也“杀人”
比如孙权他自己,恐怕再说被人的同时就应该检讨和反思自己。比如他杀死虞翻、逼死陆逊,甚至造成他自己的子孙骨肉相残。
刘备、董卓、袁绍、孙策、刘表等等这些手中握有最高行政权利的人或多或少都举起过权利的屠刀。但历史上因此留下骂名的却只有曹操,同样是“杀人”只有曹操因此被人唾骂,公平吗?
曹操一生算是“杀人无数”,以此为人所诟病,那我们大概盘点一下他杀了哪些人:
被怀疑因私人恩怨的:边让(打击报复)
被怀疑因政治立场的:崔琰(诬陷)、荀彧(自尽)、孔融(杀人诛心)
被怀疑因咎由自取的:杨修(作死)、祢衡(借刀杀人)
被怀疑因神经过敏的:吕伯奢(误杀)、华佗(真伪存疑)
因为对立不得不杀的:陈宫(自愿)、董承、伏完、伏皇后,等等(数量太多不一一列举)
“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有目的杀人”
分门别类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确实利用手中的权利杀过很多人,但绝不是滥杀无辜(吕伯奢外)
曹操绝大多数杀的人都是因为政治立场的对立,政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决不能用简单的是非对错去判断。
为了完成政治目的,双方其实都不惜除掉对方的性命。比如曹操固然大肆屠杀了阴谋政变的衣带诏董承和后来的伏完一党,但是如果这些人最终得逞,难道他们对于曹操的家族会手下留情吗?所以看待复杂的政治问题,我们不能只看最后的结果并添加道义是非的判断——朝政无是非,有的只有永恒的利益。
像崔琰、荀彧、孔融这些人的死历来被我们惋惜,并用做批判曹操的论据,无非是我们认为这些人在道德上比曹操高尚罢了,否则曹操还杀了吕布,怎么不见“孝子”们为吕布哭坟?
况且曹操也不是什么人都杀,比如张绣和贾诩,他们在宛城之战中降而复叛,导致了大将典韦、曹操的长子曹都牺牲在战乱中。但是后来张绣和贾诩再次投降后,曹操却依旧信任张绣,并重用贾诩。
可见杀人与不杀人,都是政治上的考虑,与个人道德无关。我们不能因为“杀人”就说某个人是“奸臣”。
曹魏取代东汉
很多人能理解政治上曹操屠杀异己是逼不得已,误杀好人也是有情可原。但是一说到曹家篡汉就又不禁怒发冲冠。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就是其中代表,在他的小说中,就连后来司马家篡夺曹魏建立西晋,也被他称之为“魏家果报”,其心中对曹操的愤恨可见一斑。
但首先我们要认清楚,篡汉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曹操本人一生都没有越过废立的红线。
但其实就算是曹丕篡汉,曹操本人说过所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样的话,又怎么样呢?
历史是要前进的,时代总是要发展的,一个朝代被另一个朝代取代是必然的事。只要一个王朝失去了活力,它的君主荒淫无道,它的朝政黑暗腐败,被新的王朝就是早晚的事。凭什么曹魏就不能取代东汉?曹丕取代汉献帝就要被千秋万代指责为奸贼,连曹操也要为此蒙冤?
商汤取代夏朝,周武王取代商朝,汉高祖推翻秦朝,怎么不见有人称他们为乱臣贼子,何至于如此“双标”?
很多人会说,那是因为汉献帝很可怜,一直被奸臣控制,他不想夏桀、商纣、秦始皇那样无道。如果是忠臣就应该好好辅佐汉献帝,怎么可以篡位自立呢?
对于这样的看法,我不禁要反问:汉献帝固然只是无能?那桓帝。灵帝、还有整个东汉朝廷呢?他们的黑暗腐败对黎明百姓造成了伤害又怎么论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难道就天经地义?
一个王朝腐败到一定程度,就早晚会土崩瓦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曹操、曹丕不做这件事,也会有别人去做。况且董卓、袁术的等人不就真的做了吗?
我们应该看的到与董卓、袁术不同的是,其他的诸侯都只会抢夺地盘,只有曹操一个人认识到恢复局势稳定和维护经济民生的重要性。所以曹操成功了。只有曹操做到了将支离破碎的东汉王朝尽可能的统一,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汉王朝的根早就腐朽不堪,也早就名存实亡,曹丕不过是完成了最后的转让仪式,而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和平完成权利交接的先河。算是中国的“光荣革命”,相比于其他武力夺权的流血无数的王朝更迭,这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汉献帝本人还是善终)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让县自鸣本志令》
三国之中的魏蜀吴三国,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他们都是力求中国统一,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都代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又怎么能说刘备诸葛亮就是正确,曹操就是奸臣贼子?
历来乱世皆是如此,就好比在战国时代,七个国家都有统一中国的希望,我们不能说秦国、楚国、赵国等某一个国家代表着正义一样。
只要都向往统一反对分裂,就没有忠奸之分。曹操对于东汉献帝一朝功大于过,背负奸臣之名,实属冤屈。
只要细细分析,曹操的三条用于论证“奸臣”的论据其实都不成立,那为什么千百年来曹操还是被如此“诬陷”呢?
“奸臣之谜”
如果用两个字概括的话那就是——需要
为什么需要?
因为历史作为一项人文科学,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当时人们的需要。
什么需要?
教化和借鉴的需要
对曹操奸臣形象影响最大的两部书是——《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
一部史书、一部话本小说
所有的史书都是后代书写前代,也就是“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作为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子孙不要做昏君逆子,自己的手下都做忠臣不做奸臣。不要做企图颠覆政权的事。历史的真相对他们来说不重要,真相是考古学的事,统治者在乎的是意识形态!
所以夏桀、商纣、秦始皇、隋炀帝、王莽、霍光等在历史上形象不好是有原因的。
所以针对于三国:
就产生了一个正面典型,他叫:诸葛亮;
也需要一个反面典型作为对比:那就是曹操。
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典型。
所以在元末明初,百姓的心中盼望着摆脱百年来少数民族政权的欺压
所以北方的曹魏政权就成了“错误”的代表
一部小说需要惩恶扬善,告诫人们所谓的“忠义”,所以曹丕篡汉就会有司马家的“报应”
理解了这一层,我们也就明白了曹操为什么会被视为奸臣的根本原因。
其实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骂司马懿的就比骂曹操的少的多?
请大家想想:
曹操倡导的唯才是举,阻碍的是哪个阶层垄断选官的道路?
而司马光、罗贯中又是什么阶层的代表?
一切昭然若揭。公道自在人心。
还是那句话: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诬陷不是目的,而是有目的的诬陷。
结语
曹操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封建王朝历史中因种种被冠以“奸臣”的名号,实属不该。
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看待历史人物不应该继续再局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