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在当年有多火。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究竟是何方神圣。当年明月,原名石悦,原来是顺德一个小地方的海关公务员,从来都是领导不重视,同事不注意,都认为他“很一般”。 一位同事至今还在感慨:“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进海关,几年来他绝对默默无闻。平时习惯独来独往,书不离手,思维独特,说话总让人莫明其妙。没想到,有这般能耐!”

“我是个异类。”他如此看待自己。事实上,在那个年代,身为公务员的他,平时不喝酒、不吸烟、不上网,惟一的业余爱好就是在家看书,看史书,显得与周边的人格格不入。“历史这个东西太深奥了。我无论身处在多小的房间里,只要翻开书,就觉得是在看大海。书里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所以,即使我坐在很小的房间里,也不会觉得孤独。这种乐趣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据他回忆声称,在初中的时候,他就开始看《史记》,陆陆续续大概用了7年的时间读完了二十四史。

不过,从小就对历史着迷的当年明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却是由父亲做主,填了法律专业。之所 以没有填报历史专业,当年明月如是说,可能不太好找工作。走进大学校门后,他不是在教室里上课,就是在自习室里读书,别人找他出去玩,他也兴趣索然,无动于衷,很多时候,他的同学甚至都找不到他。“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但是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他如此回忆那段时光。”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系统读明史,《明史》、《明通鉴》、《明史记事本末》等,顺手拿来就读。

在大学毕业,也就是他20岁那年,当年明月一举考上了广东顺德海关缉私局法制科的工作,要知道,当年全国只招5个人,大概是平均260个人里才选拔一个。那一年,他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笔工资6000元,工作上的清闲,生活上的无压力,并没有改变当年明月的孤僻,他还是独来独往,少与人接触。“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开心,经常扫视周围的人,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当年明月显得很知足。

2006年3月10日,他开始在天涯论坛上 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朱元璋卷》开始了。从这一天,石悦成为了“当年明月”,年仅27岁。这一年,天涯煮酒论史出了一个点击率百万、回帖上万的帖子,没错,就是他的《明朝那些事儿》。自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网络名人,很多出版商找来合作。

更出乎他的意料,书的销量也好的一塌糊涂。究竟有多好呢?50万册的时候,出版商告诉他,五年内像你这种书不会超过五本。后来,到了400万册的时候,出版商又告诉他:“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你这个书的销量可以排到前20名了。”但出名后的他依旧相当低调,在媒体的采访面前,从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写作时的明月不是我,现实中的我是一个心存杂念的人”,他坚持把晚上的明月与白天的自己区分开来。

甚至他都没有辞去工作,当一个专职作家。“我觉得工作是工作。我爸跟我说,无论你出多大名也好,出多大风头也好,你都得有一份正经的工作。”另外,他觉得写作是简单而纯粹的,不是因为金钱,不是因为名利,而仅仅是因为心底的那一点喜欢。对于自己的早年成名,他更不以为然:“我就说我不会一直红下去,我也不想一直红下去。在历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过眼云烟,我一直庆幸自己到目前还能够比较看清自己,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大牌人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没事写点东西的人。”

最佳贡献者
2

怎么说呢,其实现在我们把原本用于高级专业知识分子的,比如“专家”,“教授”等原本带有尊称的词汇,变成了现在略带调侃和贬损的含义。专家就成了“砖家”,教授变成了“叫兽”。所以现在但凡提到专家教授,就跟小丑一样,不嘲讽调侃几句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说句公道话其实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不能因为某一些人的不学无术而否定那些更多认真做学问的人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然后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为什么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是一个小公务员当年明月,而不是历史教授?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就像你当初上学的时候,课本和小说都是书,你是喜欢看小说呢还是课本?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更新欢看小说吧,课本那么枯燥有什么意思,有小说有趣么?因为小说是为了取悦读者而生的,本身的创作目的就是迎合读者口味,从而带给读者快乐和快感的,是轻松的。而课本呢,是为了传承知识而生的,本身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迎合你的,是为了让你学到知识的,而知识本身就是严谨的不允许自由发挥。

《明朝那些事儿》在前些年特别火,把明朝的历史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文笔展现给了读者。但是拿来当小说看打发时间还可以,但小说毕竟是作者结合现实的一种艺术创作,他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更多还是携带着作者本身主观的认知,而作者的认知也不一定客观跟严谨,不可避免的夹杂着自己的个人喜好。所以这就决定了这本书只是一本历史读物,当做消遣来看可以,但是当做学术著作还是差了点。按照中国的标准教授还真不是谁都能评上的,而这种带有专业性质的专著,对于一般人来说就跟天书一样,不一定看得明白,但是你不能因此说别人不专业。就好比你不能因为只喜欢看小说只看得懂就说课本没用。

所以《明朝那些事儿》虽然是一本优秀的作品,但是不能因此而过度拔高他的地位。还是那句话不要拿你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


3

我都感觉是因为他们的角度不同。历史教授是从学究的角度去看的,所以写出来的内容更有学术价值,并不是公众能够轻易明白和了解的。中国古代的史书也是这样。基本都是晦涩的文言文,一般人也看不懂。

4

教授们的重学术性,严谨专业;非专业出身的当年明月将居庙堂之高的专业历史,拉到普通读者的视线,深入浅出。

视角不同,叙事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造就了《明朝那些事儿》的雅俗共赏。一得历史之深度,一得读者之广度。百花齐放,满园方春,好事幸事。

不仅仅是历史学,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其实都需要讨论如何将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得普及大众这一课题。百家讲坛也是在这方面的尝试,很好。可能专业性、严谨性上存在讨论,但普及大众的尝试值得鼓励与提倡。

5

正是因为是当年明月写的才受欢迎,一般历史教授觉得历史是严肃的、认真的,为了写好历史总会刻板的去表述,没有像当年明月写的这么活泼、自然,嬉笑怒骂间让大家了解了了大明的历史。

6

高手在民间

7

因为接地气的人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文章。

8

首先呢我本人是非常喜欢阅读《明朝那些事儿》这7部书的。一共有七部。 第一部《洪武大帝》 第二部《万国来朝》 第三部《妖孽宫廷》 第四部《粉饰太平》 第五部《帝国飘摇》 第六部《日落西山》 第七部《大结局》,这七部书籍把明朝16个皇帝在位期间的发生的故事书写的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淋漓尽致。作者当年明月用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明朝从朱元璋年少放牛开始讲,当过乞丐,也当过和尚,后来在刘伯温,常遇春,徐达等人帮助下大战陈友谅等各路军阀,推翻元统治,建立大明王朝。并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组织锦衣卫。后因儿子朱标早年去世,传位于孙子朱允文。后来朱允文削番出动了老四朱棣的利益,朱棣发动靖难,赶走朱允文,迁都北京,成为明朝第三届皇帝!后来又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提几个人吧:郑和下西洋,于谦土木堡战役,朱祁镇夺门之变,谢晋编写永乐大典,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军事家王守仁,戚继光抗击倭寇,袁崇焕打赢努尔哈赤,四大太监:王振,刘吉祥,刘喜,魏忠贤。东林党和阉党之争,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之争,还有一些皇帝,比如朱厚照喜欢狮子老虎,嘉靖皇帝,万历皇帝,木匠皇帝朱由校,侦探皇帝朱由检!等等!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一时也讲不完,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明朝那些事儿》,特别好的7本书!喜欢就关注我吧!

9

掌握学术的优越感和通俗气的目空一切都是非常可笑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在国内通俗写史中堪称一流。

为什么当年明月能写的这么成功,原因大概如下:

1.当年明月深谙网络用语,在用语方面无拘无束。《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语言非常幽默诙谐,读来就如同在看帖,对很多人来说,全无读书的艰涩感和无聊感,很容易被它网络时代的语言抓住内心。

2.当年明月文笔出众,我想这点毋须否认。明朝波澜壮阔的276年,复杂场面无数,当年明月却能游刃有余、详略得当地全面展开明朝漫长的画卷,自如地写下这一朝代从宫廷阴谋到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幽默诙谐自然中又不乏严肃真实。谋篇布局的一流,让这本书读来极为顺畅,大呼过瘾。

3.当年明月很善于抓住人们的逆反心理,提出很多与传统史观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此来钩人胃口。大家喜欢看的是“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历史是什么样”,对传统观点和认知逆反越激烈,人们越爱看。《明朝那些事儿》里这种写法其实很普遍,对英宗、武宗乃至万历等的看法都与众不同,对东林党的描述更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这样一套书写下来,不仅满足了大家的求异心理,而且也可以在平常吹牛时满足“你们根本不懂,历史原来是这个样,我知道的才是正确的”。

4.朝代本身的问题,中国人熟悉的是汉唐清,明朝在大众之间的存在感一向较低,很多人对其的印象大概仅限于朱元璋、黑暗腐败、魏忠贤、崇祯帝、李自成。当年明月此书一出,大大填补了人们认识的空白,对之前知道越少的领域,大家兴趣越浓厚,又写的这么易懂,当然要捧。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容易得到人们的知识满足感。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由此衍生的皇汉主义大行其道,更是反过来推动了这本书的影响力。

5.很好的满足了通俗写史的任务。《明朝那些事儿》从头到尾,写的不仅好看,而且涵盖了明朝大部分政治事件,从后宫阴谋、政治争斗到征战攻伐,样样皆有,看完以后你总能对明朝有个大概认识。对于普通人来说,达到这个程度足矣。

为什么不是历史学者写出来的,原因大概如下:

1.历史学的研究是非常专业化的,专著与论文有着非常严谨的规范和精细的研究题目。这就决定了历史学著作的艰涩难懂,距离圈外人相当遥远,内行不是写给外行看,外行看不懂也不想看。

2.学术思维定势的限制。习惯了论文书写规范后,很少有历史学专业人士下笔写文章不受规范影响,纵使要写通俗普及类著作,下笔也不自觉地含有浓郁的学院派气息。我自己也尝试写过些普及文章,即使我再提醒自己,还是不免含有一股学术气。所以对大部分历史学者来说,即使写通俗读物,也不会写的像当年明月那般接地气,可以自如地使用网络语言。此外,学术共同体内存在诸多束缚,有些背离传统观点过远的观点,历史学者不敢轻易提出,否则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影响自己的饭碗。

3.历史学者的严谨精神。圈外的通俗读物作者很大胆,什么都敢写,有些地方打个哈哈混过去,有些地方全靠天马行空的想象,你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但历史学者经受学术训练之后,对任何问题都不敢马虎应付。即使是写通俗读物,也要力求不出纰漏,句句都有史料支撑,有问题也要广泛求索进行一番考证。这就导致圈内人写一篇普及读物的时间,人家估计都写了一本书了,而且圈内人那些繁密的考证,一般人又没人愿意看。

4.国内历史学术圈存在鄙视历史普及的风气。中国史学界其实离大众的距离相当遥远,这点在年轻学者中还好,在中老年一辈中尤其严重,对历史普及不屑一顾,认为那都是浪费时间、浪费学术精力,你写他还鄙视你。这就导致了大家对历史普及不热心,你就是想写,写出来也不免在圈子里获得些骂名。别说写书了,就是某位有名的先生上电视节目讲了讲,鄙院的某位老先生还要把他批判一番。

5.历史学者没有精力去写普及读物。文债压身,各种论文如山压来,职称项目压迫下,哪来的时间写普及读物。就像我上一点说,年轻学者其实是不反对历史普及的,但年轻学者负担最重,被压的喘不过气来,那是有心普及无力实践。

这层楼里的诸多答案其实都过于偏激,一方是对《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普及写史嗤之以鼻,专业知识优越感强的惊人;要么是把历史学界一顿黑,认为学者不过是一堆不食人间烟火的腐儒,观点狂妄的惊人。其实两者大可不必,公共史学是一个应该坐下来好好讨论的问题,绝不应该非黑即白,对立严重。

史学研究不该与社会分道扬镳,将历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的方法展现给大众,是历史学界责无旁贷的义务。这点欧美史学界做的比我们强得多,历史学者所著的优秀普及读物非常普遍,国人耳熟能详的《万历十五年》自不必说,诸位也可去找《马丁·盖尔归来》、《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等西方史学名著,看看面向大众的趣味可读性和历史研究的深邃是如何结合为一体的。但是在中国史学界,这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不足,学者写普及类读物的少,写的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历史知识的传播领域就成为了一片空白——一方面,历史知识的受众面非常广阔,但需求的程度大多是浅尝辄止;另一方面,历史知识的主要占有者历史学者不来写普及读物,即使写也难以让大众接受。这个空白不可能长期存在,以当年明月为代表的一批圈外历史普及者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们不在圈内,没有历史学共同体内的种种束缚,挥笔自由,善于迎合大众,而且写起来无需担心条条框框——可以随便写,因为什么都可以算作“我个人”的解释。坏处是这一群体良莠不齐,部分下三滥普及著作的横行导致了地摊货的泛滥;但其益处仍然不可抹杀,先前留下的空白被填补了,大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历史的热度在国人之中也常年不衰。对历史学科来说,其益处更不可小觑,一门学科想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会断绝的人才供给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如果没有这一轮历史热,高高在上的历史学在常人眼中极为枯燥,报考这一专业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届时历史学有可能出现人才危机。若想保证有人入门中,要先保证有人去喜欢它,《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普及写史大热,特别使一大批青年人对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促使其中的不少最终学了历史专业,走入学术领域。老实说,我现在能学历史这个专业,和小时候对《明朝那些事儿》的痴迷不无关系。到今天,虽然我的专业领域离明史很遥远,但我对明史仍然怀有着很大兴趣。

诚然,此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大可商榷,《明朝那些事儿》强烈地注入了作者的个人好恶,是接近于历史小说的通俗个性写史。当年明月以主人公串起线性叙事,只要与他认可的主人公做对的,无论其人如何,都会被描述成反派。当年明月对言官群体的极度厌恶和对气节的推崇,对善恶的评判和贪腐的价值判断,使得其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评价都值得商榷。而有些历史事件,其实在描述中也只是出于其本人的想象,这就是一部虚实相间的书。但就如我上面所说,它使很多对明朝一无所知的人可以正视那个时代,知道那个时代还发生了如此多的时间,使得很多人觉得历史很好玩(虽然真正的历史并不好玩),喜欢上了历史,使得不少青年因此选择了历史专业,步入历史学界。它已经无愧于它的普及定位,如此之书,怎么能轻蔑视之呢?

而部分人走入另一个极端,对历史学界恨之入骨,这也是很荒谬的。以历史学研究之专业程度,非要要求其著作不用术语,让大众都能看懂,其实是不可能的。正如所有学科进入研究领域,是绝对会走入精深的一端,与大众保持距离,历史虽然参与门槛低,却不代表历史学术的门槛低。有严谨的学术规范存在,大部分学术专著就是那个样子,就是令一般人望而却步。你不能要求每一部专著都写成《万历十五年》,那样无法研究、无法说明太多问题,而没有一般人看起来繁复冗长的考证,很多问题也是说不清楚的。

所以绝不可求之过甚,认为历史学界缺乏普及之作,就反过来要求历史学界必须全盘以普及之作行之,而泯灭自身所有的研究规范。专业的学术研究很难接近众人,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面向圈外人阅读的,有自身的书写方式,无可厚非,绝不可目之为不食人间烟火。

最后的问题又回到妥善解决历史普及问题上来。公共史学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历史学界需要保持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不可让过于通俗的写史形式侵蚀到研究本身来;另一方面,历史学界也应该摒弃旧有的清高习气,正视历史普及的意义和责任,写出高水平的普及著作,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分享。这两者完全是并行不悖的。

历史普及来自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需要历史普及的传播。当年明月们也好,历史学者们也罢,只要能为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探寻古人的大千世界,就都是值得尊重的,何必非要互相攻讦,互相施以优越感呢?

10

我是广陵君!我来说下我的观点。

我是偶然从同学那里了解到这部书的。看了以后,感觉写的太生动了,历史其实并不是枯燥的,其实我想说,这就是真正的历史啊,活灵活现的,就像录像带一样。据我所知,当年明月是某海关的公务员,我和他一样,酷爱二十四史,人家过得这么大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写明朝那些事之前,他阅读了很多明朝方面的历史书籍,正史野史,一部书写了有十年之久,想想看,多不容易,历史老师有时候并不是真的喜欢历史,只是混口饭吃,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当年明月如果不是真的热爱历史,也不会花十年之久的时间去写明朝那些事,不是吗?

人在抛开了利息的追求下,反而能追寻真的自我。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我是广陵君,喜欢二十四史的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生动的历史故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