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曾有所交代,红四方面军红25师第171团团长李云龙在长征路上“纵兵抢粮”,结果因为严重违反纪律被降为伙夫,下放到炊事班背大锅。抗战时期老李回忆此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尤其是回忆起过草地遭遇冰雹的故事,更是乐得不行。
茫茫千里大草地那是无遮无挡,红军战士们只好硬挺着挨浇埃砸,唯独李云龙急中生智把行军锅扣在脑袋上,风停雨歇,李云龙探出头来再看其它战士们:“兄弟们个个鼻青脸肿”。这虽然是个故事,却能基本反映我军艰苦时期的行军状态。
一般而言,在全国解放前的三大战争中,我军多在连级部队设炊事班,并且在没有正规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炊事班编制也没有定式,三五个人、六七个人都有可能。炊事班行军时基本不携带武器弹药,主要职责就是背着行军锅、粮食、盐巴等器具物资,在长距离行军和转移过程中,完全凭体力跟上队伍。
因为当时的我军还只是“轻步兵”状态,骡马数量亦不充足,所有辎重只能肩负人扛,最多有个“伙食挑子”。这一点《亮剑》中也有真实体现,李家坡战斗打响前,连炊事班的铡刀都被借走了,而李云龙一旦下达了全团发起攻击的命令,炊事班举着菜刀扁担就上去了,确实没有或者很少配备武器。
我军的机动方式在历史上经过了徒步、骡马化、摩托化和机械化的四次变革,而直至解放战争后期才有条件基本实现骡马化。 在此之前炊事班的战士们完全要依靠两条腿负重跟上部队,否则干粮耗尽后,到了时间不能让部队吃上饭,如何继续行军作战?甚至到1949年追击桂系敌人的衡宝战役期间,许多部队24小时只能吃上一顿热饭。
(背行军锅的战士们)
第四野战军还算是情况稍好的部队,炮兵、辎重部队和各级炊事班都配备了军马或者骡子,根据1949年2月野司后勤部门的估算,大军南下需要的物资情况是:“四野按100万人、14万匹牲口一个月时间约需计:米5000万斤 ,(马)料3000万斤,草4500万斤”,可见四野每个军至少配有10000匹以上的骡马,保证每个炊事班能有一匹骡马驮载还是可能的。
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80年代后期,由于汽车工业的落后,我军在建国后的30多年里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摩托化,从日常拉练到两次自卫反击战的行军,炊事班还是用徒步和骡马驮载的方式跟上部队,所以“背大锅”继续成为训练的一环。至于实现了摩托化以后就简单了,一个炊事班的所有家伙什,直接用一辆汽车就装载完毕了。
(背大锅训练)
说到“野战炊事车”,实际上早在二战爆发前的1937年,美国人已经研制出半拖挂炊事车,,德国人不久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单轴四轮炊事挂车,所以在二战期间,这些工业化较强的国家已经在战场上开始使用野战炊事车,尽管数量并不很多,这就保证了炊事单位可以快速跟上部队的开进。现代战争更是如此,比如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曾向德国的卡邱公司一次性购买了近400辆TFK250型野战炊事车。
我军炊事车的研制起步较晚,80年代初开始装备了83型炊事车,它成为我军第一代机动野战炊事装备,炊事班的装备和行军开始向车载化方向迈进。1997年又研制定型了XCT97A型炊事拖车,一个炊事班只需要四个炊事员,利用拖车上的设备一个小时就可以做150人标准定量的热食(基本是一个步兵连的编制人数)。
(炊事班进攻)
炊事拖车既可以牵引也可以空运,从而使炊事班实现了与部队的无缝连接,标志着我军“埋锅造饭”历史的结束。
但是炊事车辆毕竟受到战场条件的多方限制,比如丧失制空权的时候,比如山地作战的时候,因此在特定情况下炊事班仍然要使用最原始的办法,人扛马驮带着炊具和物资跟上部队的行军节奏,从而保证部队能够吃上饭吃热饭。所以“背大锅”这个传统科目还真是不能全部丢掉,它对于炊事兵的体力和耐力还是构成严峻的挑战。
(东风炊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