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有《清史稿》,没有官方的《清史》,也是事出有因。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就按照修史习惯,召集人手给清朝修史。可是,他召集的这些人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他们在修史的时候,美化清朝,对农民起义和革命势力又极尽诋毁。他们称农民起义军为"土贼"、"粤匪",称辛亥革命为"倡乱"。这么诋毁革命,肯定不行啊。不过,北洋政府比较“包容”,不管他们。


除此之外,因为修史的时候缺少能居中调度的人才,(很多人是自己在家写的,人员混杂)《清史稿》各部分质量参差不齐,基础信息错误很多。一些时间地点和人物,对不上。而且,民国初期政局太乱,馆长赵尔巽急于成书,所以,修的匆忙,没有详实核对。于是,馆长赵尔巽就以“稿”的名义发行了此书。

后来,《清史稿》在刊印的时候,负责校注的人又自己加料----删改原稿。于是,《清史稿》更是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南京政府掌权后,也曾想继续搞一下清史。但是,社会动荡,没那个精力和实力。一直到委员长去台湾,也没实现。


没有正式的《民国史》,那是因为台湾还有一个民国。

不过,你也可以认为有官方修订的《民国史》。例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修的中华民国史(全十六册)。内容从清末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

但是,肯定很多人不认可这本书。尤其是小岛。

最佳贡献者
2

清史的话目前有《清史稿》,台湾版《清史》,大陆版《清史》


《清史稿》



民国北洋政府所设清史馆纂修的清史未定稿,体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纪、志、表、传”四部分。民国三年(1914年),经国务院呈文,袁世凯设清史馆,以赵尔巽为馆长,缪荃孙、柯劭忞等人为总纂,总领清史修撰工作,参与者先后有一百余人,没有固定编制,人员由馆长聘用。


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见全稿已经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将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称刊行,以示其为未定本。



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后,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史馆,随后组织人员对《清史稿》初步检阅审查,1929年12月14日具呈行政院,称《清史稿》多有错谬,“计反革命、反民国、藐视先烈、体例不合、简陋错误等,十有九项”,认为“为今之计,宜将背逆之《清史稿》一书永远封存,禁其发行。”南京国民政府遂将《清史稿》定为禁书,不准刻印及发售。


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清史稿》。


台版《清史》

在台湾也曾经修过清史,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国民大会。会上,一百多位代表联名敦请国民政府延揽史家,从速编纂清史。在这一波波声浪之下,老蒋终于同意纂修清史,并在国防研究院成立了“清史编纂委员会”,张其昀为主任,萧一山为副主任,彭国栋任总编纂。



《清史》将以《清史稿》为蓝本,主要是修订而非撰写。之后修史人员明确各自分工,除23位编纂委员以外,又外聘了几位专家参加撰稿和修订工作,最后由主任并口总编纂负责统稿。一年后,全书告成,以国防研究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合作名义刊行《清史》,共计8册。


台版《清史》留下的诸多遗憾,除了当时台湾缺乏清廷档案文献资料、修史条件并不理想等客观因素外,和主事者未按学术规律修史,忙与大陆纂修清史抢时间、打造“献礼工程”有着很大关系。短短一年时间,无论如何也编不出一部规模宏大、能够涵盖近三百年史事的学术精品。


大陆编修《清史》


中国大陆于2002年起决定编修记载清朝历史的大型史书,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持编写。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作出决定,正式启动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编纂委员会主任。至2012年年底,全书已有95%的稿件到位。2016年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消息称,全书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


民国历史目前官方不太好修,理由你懂得。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于2011年推出的“非官方修纂”的历史著作,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记民国史事,起自1912年,迄于1949年,共38年的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历史。该书被出版方称为“国内首部以中华民国史冠名的多卷本著作,是目前民国史学科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华民国史》的编撰可以追溯到1956年。随着“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在当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列入了民国史研究的计划。1961年,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之际,董必武、吴玉章等人又提议开展民国史研究。1971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指示,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国家出版规划,交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负责统筹民国史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中华民国史》编写工作开始。次年,《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是民国史研究系列中最早出版的著作。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两册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其他各册陆续出版。2003年起,民国史学科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1996年中华民国史研究被确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前夕,《中华民国史》全部完工,集结出版。

3

是还没修完。

每一部史书,只有修完之后,才能够称之为史,但是《清史稿》显然不符合修完的标准。

《清史稿》是袁世凯批准,赵尔巽担任总编纂而修订的一部大型清朝史书,跟历朝历代的史书一样,《清史稿》也是根据正史的体例来修订的,也是分为了纪、志、表、传四个大部分。

但是,《清史稿》有两个大问题,让它不能被称为史书。

首先,是因为编纂者有很多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进行书写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事实的描述和评价带有立场,造成不公正、不客观。以往的史书,多是后世修书,尽可能公正、客观的评价前朝,《清史稿》显然没有达到这一高度。

其次,是《清史稿》的修订不认真,有些用繁体,有些用简体,甚至连事实、地名、人名都有错误,体例也极其混乱。



那位问了,为什么没有修订完呢?这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动荡,没有安心修史书的大环境,修订者害怕所有工作毁于一旦,便提前出版了。而事实也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所以,《清史稿》只能称之为稿。现在,我国还在进行《清史》修订。

而民国史也不是没有,中华书局出过一套《中华民国史》,海峡对岸也有一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可以算是半官方史书。

但之所以没有官方的中华民国史,一是因为民国说法有争议,因为对岸还用着民国年号呢。虽然我们这边,基本认为是38年,但你得考虑对岸情绪。

另外一方面,清史还没弄完,大概也没功夫弄民国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民国史》是按照本纪、大事记、人物志、载记的方式书写的,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跟正史差异不大。

4

一直以来官方修撰的史书才被称为正史,除此以外则是其余一些个人主导的野史、 别史、杂史等,但历年来的史学研究表明,正史未必全部是真野史也未必全部是假。目前公认的正史二十四史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开头,难道汉以前就没有历史吗?相较于其他的史书,二十四史及《资治通鉴》之类的正史公信力确实要高于其他的野史,但还是应该允许推敲这些正史的真实性,毕竟如《三国志》基本是三国时期各国的史书,而其中的蜀志还是陈寿自己采集的资料,保不齐蜀志就有当时道听途书来的事情,这便是对于历史的严谨。史书的修撰在古代的作用应该要有两点,一个是宣示文功,毕竟古代皇帝们为了统治都得靠着点文人,文人自然得为自己创造对皇权约束的棒子,史书正是一个最好的约束。例如魏征没事就拿哪朝哪代哪个昏君做了什么事导致亡国,让唐太宗别那么干,怼的李世民体无完肤,可偏偏古代皇帝还吃“文治武功”这一套,这算是巩固皇权的妥协。史书即是文臣约束皇权的棒子,同样也是皇权笼络文臣的工具,首先在士大夫治国的时代,皇权讲究正统性,但历朝历代更新换代都免不了争斗、战乱,或者反向看有几个开国皇帝不是造反者、侵略者呢?为了宣扬新朝廷符合礼制,肯定得把旧朝写到大义的反方向去,而新朝则是秉承大义取缔,这样来说服那些掌握笔杆子的士人。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到现在都没变,那就是研究历朝历代的兴盛、灭亡,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只是当代史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探索人类的起源。



为什么没有《清史》或《民国史》?其实是有的,民国时期袁世凯就设置了清史馆修撰清史,成书民字叫《清史稿》。这是目前研究清史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因为成书版本中出现很多的错漏,也有很多地方被认为是诬蔑先烈,被各界人士反感批评,民国在南京时期甚至将《清史稿》列为禁书。原本清史应该在民国时期就完成修撰的,但因为社会的不稳定,没有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就准备修清史,遗憾的是经历了那段特殊时期又被搁置。2002年在历史学家们的呼吁下决定修清史,清史仅《清史稿》一项原材料就八百万字,要知道清朝以前的二十四史总共才四千万字,所以清史的修撰工程浩大。新《清史》基本上是按照二十四的的方式来的,全书总共92卷、3000多万字,和其他二十四史不同的是它还除地图以外包含了各种文物图片、历史照片、绘画,这也就是在单代印刷业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同样的民国史也已经在2011年出版,它虽然也有官方的支持但算不上是二十四史之类,因为它是由社科院主持修撰的,也不是完全的编年体裁,更偏向于记述类。


我们还需要“正史”吗?史书在古代有他的文学价值在,但更多的是皇权与士人之间的约束条件,是王朝宣扬文治的工具,但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一些不存在的问题。那么现在而言,史书最大的价值就是供人们研究历史探讨人文。清朝、民国时期已经留下了大量的史学资料,史学家们自然有相应的渠道可以查阅、借读,他们有原资料在手,一部誊抄一遍甚至大动刀子的正史真的没那么重要。普通人了解历史知识的途径早已经依赖于新媒体。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历史资料都已经收录在了网络上,我们普通人获取历史知识的方式不再需要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网络查询即可。也有很多人以此为由认为官方没必要投诉那么多的经费人力来编修,还有人认为曾经清朝一切都是封建毒瘤,被一竿子打死导致当代的清史专家太少无法编出高质量的大型史书。其实这些原因正是我们需要一部正史的原因,历史的记载或许会一直在,但历史痕迹会越来淡,除了清朝时期、民国时期的人,我们可能是最了解这两个时期的人了。我们应该把这些历史认真的记录,尽可能的做出还原,避免越拖丢的越多,新媒体的历史知识也是从原材料来的,但毕竟不够系统。原本就因为清代史专家太少,但谁能保证以后是清代史学家越来越多还是越少呢?打个简单的比方,让我们去修唐史我们未必有宋人那么详尽,这就是“为往圣继绝学”,史书是不是是绝学不重要,重要的是千年修筑不能在我们这断了层,修史是很有必要的。





※※※※※结束※※※※※

5

我来尝试回答您的问题。

我国古代一直就有为前朝修史的习惯,在唐代设馆修八史后,更是成了一个制度。所以,从司马迁的《史记》以来的二十四史,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串成了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才可以自豪得说我们的文化传承了五千年。但是为什么没有《清史》和《民国史》,我从以下两点作简要分析。

1、社会变革太快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中间这一段时间,中国一直处在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是帝国主义疯狂入侵和瓜分中国的一段时间。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结束,是军阀混战的一段时间,而北伐战争结束到抗日战争,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一段时间。从1945年到新中国成立,是国共内战时期。也就是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们都没有一个稳定的时间去修史,而且这段时间变革很多,变数太快,修史都很不上变化的速度,所以才没有官方修史。

2、祖国还没有统一

从新中国成立直到现在,中国也还没实现统一,而且中华民国现在依旧“存在”,我们也没法修史。至于为什么不把《清史》修出来,个人观点,民国不算是前代,而是和我们并存的一段历史,清朝才是前代。历史上,修前代史的,基本都是在大一统的时候,所以在没有统一之前,我们是绝对不会修前代史的。

额外补充一点知识,有学者提出了“二十五”史的概念,就是把《清史稿》或者《新元史》当做新的一史。其中大多数人是认为《清史稿》为第二十五史的。

至于修订前朝历史有什么作用,可以高度总结为两点。

1、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2、历史传承、文化传承、文明传承。

感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删。

6

2002年8月,国务院作出重新纂修清史的决定。现在初稿已完成,正在组织召开一系列学术研讨,进行完善、修改。

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2002年12月12日成立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成员包括:

主任:戴逸。

副主任:马大正、朱诚如、成崇德。

委员:王晓秋、冯尔康、吴建雍、张岂之、张海鹏、李文海、李治亭、李致忠、杨念群、杨珍、邹爱莲、陈祖武、陈桦、经君健、姜义华、姜涛、桑兵、郭成康、章开沅、黄兴涛、龚书铎。

2005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中华民国史》,是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

7

修史是大事。不可能轻易修。

明史到乾隆年间才修好,这都一百多年了。

再如晋书,先行24史里面的版本是唐朝房玄龄主持修纂的,离晋朝都灭亡一百五十年以上了。

也有近的,比如陈寿写三国志,北齐修魏书(讲北魏的历史)。但唐朝又修了南史和北史讲南北朝的故事。

总的来说,修史其实有一个历史定论的政治目的。

基于这个目的,自燃就得事情有定论,一切尘埃落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觉得会有《民国史》吗?

至于清史。

晚清与新中国也不是毫无关系,所以许多定论的问题也不好说。

而且,关于清朝的历史书,浩如烟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真不缺这么一本清史。

何况也有清史稿的存在。

之前已经曝出要出官方《清史》的传言了。

所以《清史》可能并不遥远了吧。

8

是有官修的正史民国史的,《中华民国史》

中华书局组织大量历史学家历经三四十年编写成的《中华民国史》,这部著作算是新中国为民国的盖棺定论吧。

一共36册,共分为《中华民国史》(16册),《中华民国人物传》(12册),《中华民国大事记》(8册)。

《中华民国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

《中华民国史人物传》选取民国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近千人,撰写人物简传。

《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