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因多种:

1,、李世民晚年开始骄横,想很多的帝王一样骄奢淫逸,选秀女。曾经多次表示要杀掉魏征,只是由于长孙皇后从中调和劝建才没有杀掉。也只有长孙皇后才能劝的动李世民。李世民曾经许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征的儿子后来也作罢了!

2、就是魏征的直言强谏,很不给李世民面子。李世民多次都想杀了他。这个应该是主因。

3、魏征涉嫌道德绑架李世民。魏征总是强调自己直言劝谏是忠臣的形象,如果你李世民杀了我你就是昏君!这样的事情几乎在魏征的每次直言强谏中看到,这个应该是李世民最烦的。

4、魏征跟一起政治案件有关联。

5、为什么李世民的历史记录这么好?有部分原因是李世民命令修改了皇帝的起居录,修改了很多的历史。

最佳贡献者
2

问: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

答:这位提问题的网友有点夸张了哈。唐太宗是下令砸掉了魏征墓碑,但不是亲自,一个帝王亲自动手,太不成体统了吧?!

魏征刚刚逝世,唐太宗倒是亲自撰写了碑文,并在碑石上书丹,这是正能量的东西;要说亲自砸碑,那就失态了。

魏征逝世之初,唐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在碑石上书丹,这说明君臣之间是有“真爱”,那为什么一年时间不到,就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要砸掉魏征墓碑呢?

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魏征身上——魏征太不厚道了。

下面,简单把他们两人的关系捋一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上面有个大哥,李建成,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现在我们读《资治通鉴》,以及新、旧《唐书》,会觉得李建成是坨扶不上墙的烂泥,这些,都是按照唐太宗篡改过的大唐起居注等官修史料编写的,失真了。

后人写的演义小说又在这基础上不断渲染丑化,于是,李建成不但昏庸,而且猥琐。

事实上不是这样,李建成的能力应该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李建成是老大,李世民只是老二。

如果你是李渊,你会选谁做接班人?

即被册封为太子的是李建成,储君,帝国未来接班人。

魏征在李建成手下的部门工作,是李建成阵营里的人。

按照史书记载,魏征经常在李建成耳边嘀嘀咕咕,强烈要求李建成干掉李世民,免除后患。

说起来,魏征这一套,是从瓦岗寨学来的。

魏征早年做过道士,上瓦岗当过强盗,目睹瓦岗首领翟让与李密之间的火并,深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一天到晚鼓动李建成先下手为强。

李建成不忍手足相残,犹豫、迟疑,引而不发,最终身死于玄武门。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接着清洗东宫集团,按理说,魏征应该逃不掉了。

但是,李世民手下也有很多来自瓦岗寨的人,大家读演义小说都知道,李世勣、秦琼、程咬金,这些都是。

估计就是来自这些人的嘴,李世民听说过魏征的大名,当然,也知道魏征在李建成面前说过自己不少坏话。

所以,要杀魏征时,李世民多嘴问了一句:“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魏征自知难免一死,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挑衅性地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嗬哈,有性格!

李世民偏就好这口,就想把魏征收为己用,挥挥手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

补一笔,李世勣的结义兄弟单雄信在洛阳失陷被擒后,怕死,一个劲地托李世勣替自己说情,李世民非常鄙视,不听劝,将他处死了。

反观魏征这次,真押对宝了。

不管怎么样,李世民把政敌的手下收归己用,而且,这人之前还一个劲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可以说,胸怀是够宽广了。

再来说说魏征。

魏征做上了谏议大夫,这是个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他也真不客气,一门心思给李世民提意见。

史书记:魏征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而每一次,唐太宗都慎重地接受,并尽量采纳。

这些进谏的内容都有哪些呢?

来看看吧。

唐太宗巡幸洛阳,入住显仁宫,看到茶具都是隋朝旧器具,奉上的菜色也很普通,便很不高兴地数落了总管一通。

这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啊。

魏征不认为是小事,跑来面见唐太宗,上纲上线,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告诫唐太宗,危言耸听,说唐太宗这么弄,那是亡国亡天下的征兆。

唐太宗只好为自己的行为作出了检讨,并对总管作了道歉。

高句丽向唐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

魏征又跳出来反对接受。

唐太宗只好悻悻地说:“好吧,高句丽人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弄得我有事没事老想着回宫,真要接纳了这两位美女,估计我连宫门都不想出了。”派人将美女送了回去。

唐太宗拒绝了高句丽美女,后来下诏将官员郑民女儿纳为妃子。

魏征又连跑带跳地入宫进谏:“陛下为天下之主,要把百姓放在自己的忧患时刻放在心上,身居庙堂高宇,要想到百姓都有栖息之所;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皇宫嫔妃充实,要想到百姓得有室家之欢。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却要将她纳入宫中,这是为天下作主的道理吗?”

唐太宗听了,大为扫兴,只好收回成命。

陆家觉得这是个误会,派人递上表章,声明自己家虽然和郑家有资财往来,但并无订亲之事,请皇上不要心存顾忌而放弃这桩美事。

唐太宗将信将疑,心思又起。

魏征立刻一棍子把唐太宗刚冒起的念头打死,说:“陆家急于否认此事,不过是害怕陛下以后因为此事会加害于他罢了。”

唐太宗没办法,只好拉倒。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生育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了,唐太宗特别疼爱这个女儿,敕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魏征不乐意,反对说:“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下令给自己儿子的封地只是自己兄弟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正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反,陛下不觉得惭愧吗?”

唐太宗听了,哑口无言。

魏征老这样唱反调,唐太宗有时候真下不来台。某次,唐太宗私下里跟魏征说:“你可以当时应付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不行吗?”

魏征搬出史上明君舜这一顶大帽子来压唐太宗,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假如臣当面答应了,以后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唐太宗碰了这个冷钉子,可谓自讨没趣。

贞观之治,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直追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而在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都有过泰山封禅的盛举。唐太宗也就有了泰山封禅的想法,群臣也都热烈响应。魏征却怪话多多,极力反对。

唐太宗在退朝后问魏征:“你反对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

魏征直接揭唐太宗爱慕虚荣的老底,说:“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此举其实是图虚名而受实害之事,有什么值得做的呢?”

唐太宗看着魏征一副欠揍的嘴脸,想发作又无从发作,封禅的事儿也因此黄了。

……

从以上例子,我只看到唐太宗娇纵、溺爱魏征的成分,没看不出魏征对唐太宗有多尊重。

我甚至怀疑,根本就是唐太宗一个人在努力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

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征刚死,唐太宗在史官面前非常严肃认真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现在魏征过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后来的清朝,类似“君臣相得”的剧情也在雍正帝和年羹尧之间上演过。打脸时刻,很快到来。

前文说了,唐太宗亲自给魏征撰写了碑文,书丹碑石。

此外,还下旨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

但是,魏征很不厚道。

魏征为人极工心计,一直以来,他写给皇帝的奏折都留有副本,并在死前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

魏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讪君卖直,为自己博取“致君尧舜上”的好名声。

同时,也是在正告世人:贞观之治,并不是皇帝有多英明,而是多亏有了一个魏征!

这事被唐太宗知道,想想看,唐太宗在魏征面前“忍辱负重”之么多年,不就是想要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吗?

也就是说,你魏征想要博取好名声,唐太宗更想要博取好名声。

现在,魏征要压低唐太宗来提高自己,孰可忍?孰不可忍?!

最终,“忍者神龟”唐太宗还是忍了下来。

魏征生前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越位荐相,向唐太宗极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说二人均有宰相之材。唐太宗按照惯例听从他的花言巧语,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则官至检校吏部尚书。但这两人其实都是居心叵测之徒,暗中与太子李承乾谋议造反。

老实说,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住了。

终于,唐太宗心性大乱,疯性发作,情绪失控,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

这一举动,可谓得不偿失,唐太宗差点就毁掉了自己隐忍了十数年树立起来的“明君直臣”形象。

幸好,唐太宗反应快,借贞观十八年初东征高丽失利之机,在史官面前作懊悔状,沉痛万分地说:“如果魏征还在的话,决不会让我犯这个错误了。”然后下令重加赏赐,抚慰魏征家人,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并派人去祭奠魏征,将魏征的碑重新立好,重塑了自己的纳谏惜臣形象。

不管怎么样,那“毁碑悔约”的污点,永远也涂抹不去了。

3

为什么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下令砸毁魏征墓碑呢?这实在是因为魏征犯了为人臣子之大忌而死后又无利用价值所致。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 魏征得势受宠后,竟忘了自己与李世民曾是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政敌关系

魏征出身河北巨鹿魏氏,是北齐之名门望族。他的生存信念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在这一信念支撑下,魏征先后或主动或被动地改变了五次主人,在他成为李世民门下臣之前,是以谋士身份奔走于李建成鞍前马后的。在此期间,他曾为李建成献出了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的毒计若干条。李世民玄武门干掉李建成后,马上就把魏征喊来痛骂:“你这个背主弃义的小人,为何明目张胆离间我兄弟情感?”魏征则从容说道:“当日皇太子李建成若听从我的劝告,哪会遭逢今日之祸?”面对欲置自己于死地且又死不悔改的魏征,李世民居然以政治家的风度和韬略“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固然魏征当时的表现有他自己的谋略与心机,此文就不作分析了。

……对魏征就职后的许多谏言、谏书、谏条,李世民并非发自内心喜好和接受,这是李世民的一种政治姿态和做秀手段。他要以对魏征的容纳来衬托自己的开明并打造自己的政治形象。李世民也并不是真心相信和喜欢魏征,这从他对魏征任用的官职以及从贞观十年后就不再理会魏征就可以看出。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皇权利益而不得不任用魏征,同样,为了使自己的口碑与形象目标可以达到,他又不得不忍受魏征的进谏。以至于李世民多次忍无可忍,在不同的场合忿忿地说出“早晚有一天要将魏征杀头”、“我恨不得杀了这个乡巴佬”等话来。如果不是魏征死在了侯君集案之前,恐怕魏征的头颅早已落地。李世民忍到最后不得不将魏征赶走编史去了,远离了朝堂,落得了眼前的清净。这说明李世民对魏征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他也曾多次有过置魏征于死地的想法和杀机。

可惜的是,随着魏征的日益得势受宠,他忘记了自己与李世民之间并非好友、战友和有着正常感情基础的君臣关系,而是曾经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政敌。因为忘了自己是谁,魏征就多次扮演了老板他爹的角色。尽管他的许多君臣理论和治国见解都是高明的,但是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使老板享受不到皇家的特权及愉悦,是李世民积怨旷久而导致魏征死后受辱的深层原因。

二 魏征泄秘宫事戳了李世民龙之颜面,是魏征死后受辱的直接原因。

贞观十六年,魏征染病卧床,李世民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房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李世民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可魏征死后半年,李世民就开始怀疑魏征在朝廷内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后来,李世民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李世民怀疑魏征是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先前李世民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便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砸毁了自己的“镜子”。

三 魏征越位荐相犯了李世民心之大忌,是魏征死后受辱的根本原因和政治原因。

为什么李世民对死后的爱卿魏征恨得如此深切?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考证后分析认为,在李世民心目中,因魏征既非山东贵族,又非山东武人,其责任仅是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集团之妙用。如果魏征的行动越过李世民赋予的这种权力,就犯了李世民大忌。魏征推荐杜正伦为相,而杜正伦出自山东之盛门,则李世民赋予魏征监视山东贵族之作用消失,转过来有联合山东社会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侯君集这人在两唐书本传虽没有详载其家世,只说他是个武将,据陈先生考证,候君集与李世民都属于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书上说,他的才能出将入相没有问题,魏征举荐杜候二人,等于集合了当时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他自己身为其枢纽,这是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幸好这些事暴露在魏征死后,否则后果也是罪责难逃。

分析至此,可能有朋友要问,那李世民为什么又要修复魏征墓碑呢,难道是李世民承认自己委屈了魏征不成?修复魏征墓碑是真,但这只是李世民为自己的光辉形象又添抹了一层重重的浓厚靓彩而已,并非想为魏征平反。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征的话,感觉十分丢面子,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征在,决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反省话,他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了魏征墓,并且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李世民的真正用意是修复了自己的面子,重塑了自己的纳谏惜臣形象.

通过对李世民为魏征重修墓碑之事分析,我倒认为李世民为自己和魏征二人的政敌君臣关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李世民与魏征虽然并不是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的上下级关系,但二人是具有政治大韬略的政客之间,各自从对方身上博取青名又彼此澄清自身污名的利用关系,这一点,我想李世民心中是应该清楚的,而且在这场政敌相互利用游戏中,又对自己胜出魏征一筹感到颇为得意。

——因为玄武门政变后,是魏征免死重用事件洗净了李世民身上的血迹,澄清了李世民玄武门逼父让位、杀死兄弟、侄子、纳室弟媳的诸种污名。李世民通过对魏征的重用不杀和纳谏晋职在向世人证明,连魏征这种想置我死地的人,我李世民都能容忍重用,又怎么能忍心杀死自己的同胞兄弟呢,实在是我的这二位兄弟做事太绝,天殊当死。

——反过来又是李世民成全了魏征的地位和声望,澄清了魏征先后事奉多个主子不是忠贞之臣的污名。魏征通过对李世民貌似死谏的做法在向世人证明,不是我魏征反复无常事奉多主,实在是我以前的主子昏庸愚蠢不明智,而非我魏征不循臣道只忠一主并随其同死而终也。

4

李世民砸魏征墓,历史上称为推碑悔婚事件。原因是,魏征生前,经常直言强谏,惹得太宗皇帝虽然不高兴,但是仍然得听从魏征的意见!后来,魏征死后,李世民知道魏征生前把指证皇帝的错误的文本都交给史官记载,这让李世民龙颜大怒,所以有了推碑悔婚案,而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同鸾阁平章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搞的鬼!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索,都是以前恩怨的积累,例如魏征也曾是三姓家奴,先跟随叛军,后跟随废太子李建成,而且还劝李建成杀了李世民!

5

李世民毁魏征的墓可以说是李世民晚年犯的“错误”之一!

魏征得势受宠后,竟忘了自己与李世民曾是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政敌关系。其实吧,魏征和李世民的关系是十分奇妙的!虽说魏征是一个敢于直谏,李世民也是一个尽自己可能去听臣子的建议的君王。但如果有些事说多了,大家自己体会吧!


魏征泄秘宫事戳了李世民龙之颜面,是魏征死后受辱的直接原因。很多话可以说,但是有些话说了就可能触及到一个君权的权威性的问题了!毁你墓啥的可能算是对的起你的了!


魏征越位荐相犯了李世民心之大忌,是魏征死后受辱的根本原因和政治原因。这点原因和上述应该差不了多少吧。大家怎么看呢?(PS:今天陪朋友出去小浪了一波,今天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晚安!)

6

谢邀。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期间,李世民立下不少功劳,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

不过,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则被封为皇太子,是皇位的当然继承人。

李世民自恃劳苦功高,在幕僚的怂恿下,于唐朝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他们俩所有的儿子。

唐高祖李渊只能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后退位,李世民如愿即位。

李世民知道自己当皇帝的过程太血腥和不堪,所以当了皇帝之后,他决心树立起明君的风范,而魏征正是配合他演出的重要钉子。

魏征的履历很复杂,悦友们可以欣赏一下: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年轻的魏征在武阳郡丞元宝藏手下当差,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军李密后,魏征也跟着从了李密。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隋朝郑国公、尚书左仆射王世充击败,被迫投降唐朝,魏征也跟着投了唐朝。

皇太子李建成起用魏征为太子洗马,对他礼数周到,魏征也对他知恩图报,多次劝他提防李世民。

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死李建成后,看到了魏征复杂背景的价值,先任用他为詹事主簿,开始了一段传说。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

唐朝贞观三年(629年),魏征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

唐朝贞观七年(633年),魏征任侍中,不熟悉法律,依实际情况处理了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

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对州县官吏的供奉大加谴责。

魏征以隋炀帝杨广为例劝谏李世民,然而收效甚微。

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五月,魏征上奏《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大问题,批评了李世民的骄满情绪,再次提醒他慎终如始。

李世民欣然接纳,说了不少客套话,然而依然固我。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魏征向李世民上谏,要他善始善终。

唐朝贞观十六年(642年),皇太子李承乾不安于君位,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宠爱却在一天天增长,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李世民不想听这些议论,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

魏征不想趟这个浑水,借口有病推辞,李世民不准。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李世民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还亲自刻书碑文。

魏征前后上谏两百多件事,李世民基本全部接纳,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然而,没多久,陈国公侯君集因涉及皇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南阳县侯、交州都督杜正伦也被罢免。

李世民震怒之下,猛然想起,魏征生前曾经向他推荐过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一伙的。

后来,李世民又听到一个更让他无法容忍的事情,魏征为了青史留名,曾多次把自己的谏辞,私下给谏议大夫褚遂良看。

李世民彻底愤怒了,君臣知遇是他费力打造的形象,魏征竟然给自己捞名,实在是不能忍!

于是,李世民立即下一道手诏,取消了之前定好的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同时,李世民命人将他之前给魏征立的墓碑砸掉。

其实,是不是李世民亲手砸的,这个并不重要,因为砸墓碑这个举动,已经特别特别严重了。

当然,有悦友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李世民和魏征在后世,还能留下君臣知遇的美好形象呢?

悦史君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李世民后来也醒悟了,知道臭了魏征对他也不利,于是给魏征恢复名誉,并重新立碑,后来的唐朝皇帝当然知道此中利害,所以对魏征的后代也加以优待。

第二,皇帝是一种独权存在,干的好的基本都是神话,有李世民魏征这个神话,还能教育后世的皇帝,这对大臣们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史官们也愿意把这一对竖起来。

呜呼,抛开这些说说,这两位也都是很厉害的人物!

7

唐太宗和魏徵,一个是千古名君,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王中名列前茅;一个是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一个大肚能容,虚怀若谷,一个直言敢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君臣相得,共创了一段盛唐佳话。

魏征死后,唐太宗悲伤不已,亲临祭奠,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李世民“废朝五日”,并亲笔撰写碑文,可谓极尽哀荣。然而,不到半年,李世民又亲口下令,毁掉了魏征的碑,留下一段千古谜案。

后世史家多指责李世民,认为魏征直言争谏了一辈子,让李世民窝火不少,于是死后砸魏征碑以泄愤。其实大家都是错怪李世民,其错主要不在李世民,魏征确实犯下了很大的政治和个人错误。

唐太宗砸碑的原因《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皆有记载: 初,魏徵尝荐(杜)正伦及侯君集有宰相材,请以君集为仆射,且曰:‘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专知。’上以君集好夸诞,不用。及正伦以罪黜,君集谋反诛,上始疑徵阿党。又有言徵自录前后谏辞以示起居郎褚遂良者,上愈不悦,乃罢叔玉尚主,而踣所撰碑。(《通鉴》唐纪十三)

一、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

魏征曾经力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因为魏征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为太子左庶子,相当于中央军委副参谋长之类的重职;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长了。魏征死后,他俩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之中,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一个谋反尚情有可原,但这两人的谋反都是魏征举荐后不久,魏征难辞其咎。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魏征此举有暗结同党之嫌。

二、犯有严重的纪律和道德错误。

更不应该的是,如果不是当廷朝议,大臣上表给皇帝是要保密的,不能私自将底稿送人传阅。而魏征把他的一些“谏争记录”交给了史官褚遂良,意思是让史官传诸后世。有人说太宗生气是因为怕这些东西有损自己形象,这或许是一个原因,但国家是有制度的,史官就负有整理皇帝奏章资料的责任,内部的资料传递有严格的流程,保密的资料不是准大臣自己交给史官的。否则,这些资料不经皇帝核实,一一记录在案,会为后世的政治运作留下严重的分裂隐患。魏征这种做法,就是想踩着皇帝的肩膀青史留名,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有个严肃的纪律问题。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率军亲征高丽,战事不利,给养供应不足,被迫撤军。唐太宗在班师回来的路上,很后悔这一次军事行动,这时他想起了魏征,就对大家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命驰驿祀魏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赐,还以少牢的大礼祭奠魏征,重新立起推倒的墓碑,恢复了他的声誉和待遇。不过那位答许给魏征儿子的衡山公主,已经另嫁他人,无法再改正过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世民,知错过改,即使魏征有错在先,即使魏征已经去世,这是何等的胸怀?相比之下魏征私自交给史官保密资料,想留名青史,倒是有点儿不厚道了。

8

诚谢邀请: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口中的“人镜”。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因多次向太宗直言劝谏、并共同开创「贞观之治」的伟业而名垂青史。

公元627年,即贞观元年,魏征,初登帝位的李世民,征询魏征治理国家的建议,魏征前前后后直陈二百多条,从敌对营垒(魏原是太子李建成属下)如此恪尽职守,令太宗颇有好感。

太宗女儿长乐公主即将出嫁,所有朝臣都附和太宗提必,破格增加嫁妆,只有魏征敢于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不合礼数,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夸赞魏征“引礼仪抑人主之情”,后来有陕县皇甫德参上书触怒了太宗李世民,魏征引经据典谏言:

「 從古以來上書奏事,往往言辭很激切,如果不激切,就不能打動人主的心。言辭激切就近似毀謗,陛下你應該仔細想一下這樣的事對還是不對。」

长孙皇后去世, 李世民对她无比怀念,建了层观,常向皇后长眠之地痛哭流涕!魏征进言進: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同样重要!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流泪下令拆掉了层观。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但,伴君如伴虎,劝谏是冒犯天子的话,九五至尊的天子要面子:长此以往, 太宗有心烦的时候:盛怒之下竟放话:

「魏徵總是讓我下不來台,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

魏征死后,再没人敢直陈太宗过失了,太宗虑及其忠诚、正直、无畏!给魏征建树了魏征碑。

但是,太子李承乾(魏曾是太子的老师)谋反时,加上魏征引起了太宗警觉:因为太子党之中坚人物杜正伦和侯君集的现任职务都是魏征推荐的,太宗怀疑魏征生前也是其中的一员。于是太宗下令推倒了“魏征碑”(其时,长孙皇后已离世)。

后来,太宗征罚高丽国失败。回想到魏征生前劝阻自己攻打高丽的话,万分自责、羞愧难当,继而下令重新修建了魏征碑。

9

一直以来,李世民和魏征是君臣关系和谐的典范,魏征敢于直谏,李世民善于纳谏。然而这对君臣关系却并非善始善终,在魏征去世后不久,李世民毁碑又悔婚,直到李世民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后才重新给魏征立碑,但碑文早已不在。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李世民在魏征死后毁碑又悔婚呢?这其中又牵扯到四个人:侯君集、李承乾、杜正伦、褚遂良。

魏征降唐后,最开始是太子李建成的忠实维护者,在太子和秦王之争中,魏征一直辅佐李建成,李建成平定刘黑闼叛乱就是在魏征的劝说下立的战功,他还一次次劝说李建成早早防备李世民,尽量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在非常时候行非常手段。但最终还是秦王李世民赢了。

而李世民并没有杀掉魏征,反而重用了魏征,从此就有了敢于直谏的魏征,魏征一生向李世民进谏了二百多次,常常弄得李世民颜面尽失,甚至有一次李世民气的恨不得杀了魏征,却被长孙皇后劝下,而且长孙皇后赏赐了魏征。我们除去君臣之间作秀的政治因素,其实两人之间的关系是良性的,有益于天下的。

638年,李世民公开表示贞观之前,房玄龄立下大功;贞观之后,魏征忠君善谏。两个人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名臣,李世民还解下佩刀赐予两人。就是这样一个被李世民比喻为镜子的人,在643年病死了,李世民为此辍朝五日,准备厚葬魏征,只是魏妻坚持一切从简。李世民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这一年,李世民设凌烟阁,命阎立本做二十四功臣像,其中就有魏征。

但同样是在这一年,李世民却气的毁碑悔婚。原来之前魏征曾向李世民推荐过两个人,侯君集和杜正伦,说两人有宰相之才。但两人都因为太子李承乾而犯了错误。627年,魏征上书推荐杜正伦,说他才华世间少有,于是李世民开始重用杜正伦,后来任命为太子左庶子,教导规劝太子,但是后期,李承乾因为足疾的原因,性格似乎完全变了样,李世民就告诉杜正伦好好规劝太子,如果太子不听劝,你就来告诉朕。面对杜正伦的劝谏,李承乾一概不听,于是杜正伦就把李世民的话原封不动的拿出来吓唬李承乾。但李承乾还是不吃这一套,甚至上书辩解,李世民一怒之下把杜正伦贬出了长安。

侯君集的事迹,四姑娘之前写过一篇文,这里就不详细写了,简单说两句,侯君集算是一个在乱世中建功立业的武将,曾在玄武门之变中出谋划策。但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犯了错还不知错,反而自恃有功对李世民产生了不满,有了要造反的想法,后来和太子李承乾走到了一起,643年,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被废为庶人,侯君集也被自己的女婿告发,被处斩首。在太子谋反案中,还查出来,李承乾曾让侯君集给杜正伦送过金带,杜正伦遭流放。

魏征举荐的这两个人都牵扯进太子谋反案中,李世民就开始怀疑魏征结党营私,然而不久李世民又知道了一件事,《旧唐书》记载:“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什么意思呢?魏征把自己向李世民进谏的详细细节和内容都记录了下来,拿给史官起居郎褚遂良看。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无利不起早。这件事让李世民很不高兴。于是他又想起过去魏征直谏的场景,越想越觉得魏征欺骗了他,最终李世民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约,又毁掉了魏征的墓碑。

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此战算不上胜利也不能说是失败,唐军攻下了高句丽数座城池,又斩杀数万高句丽人,获得战利品不少,但并未攻灭高句丽,这让李世民心里很不爽,回朝后想起魏征来。倘若魏征还在一定会阻止他东征高句丽的。这一想就又想起魏征的诸多好来,然后命令祭祀魏征,重新立碑纪念。

那么李世民后悔东征吗?没有,毕竟不久后还有第二次东征以及没来得及开始的第三次东征。实际上,李世民提起魏征只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当年毁了魏征的墓碑到底是错误的,他必须改正过来。

10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