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处理”是表达的啥意思。
如果意思是要把人家“收拾一顿”,那还是算了吧。收拾一个要走的人,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搞不好还会把没走的给吓走。
.
如果意思是“怎么批复”?
首先辞职信不用“批”,法定时间到了辞职者就可离开;其次无论批什么都是笑话,不去理会(装看不见)是为上策。
.
如果真要“处理”,那不如先处理处理自己吧。
.
如果被这句话惹怒,那记得千万别发火
有些人脾气很大——尤其面对普通员工的时候,有点施舍者的味道。
当被“受施者”质问,自感施恩无限的“领导”,被冒犯感便油然而生。
一个情绪控制不好,就火起来了,就骂起来了,甚到摔杯子拍桌子。
——千万别这样,那只会破坏作为领导的形象,让人觉得这人很不成熟,在员工之间失去威信(如果有)。
.
如果想收拾人,那记得千万别干
要是觉得这句话“破坏了领导的形象,顺便带坏了风气”,所以要收拾人家,那还歇歇吧。
法律并没有禁止“离职原因不能这么写”,就如法律没有禁止单位画大饼一样。
既然人家没有违法,那又有什么理由去收拾人家。
如果非要说这是“内部研究决定”,那一定记得,内部再研究,也一定要在合法的框架之内。
.
如果不信邪,非要收拾人家,“给以颜色”,比如扣钱、不给开离职证明,或者在离职证明上胡说八道,那以现在的法律环境,单位有可能会丢脸外加赔钱。
——以及,在职员工的“唇亡齿寒之感”。
.
如果是想问“怎么批复”,那最好闭上眼,忘了这事儿
对这种明显带着嘲讽目的的话,怎么批都显示怪异。
比如批个“我没画饼”,那且不说良心上是不是过得去,让人再加上“画饼的证据”,使劲怼回来,就难看了;
比如批个“怎么这么说话”,那可能演变成撕逼大战,除了丢脸浪费时间没别的作用;
比如批个“不服气吗?”那人家有可能复印下来,四处散发,搞到沸腾无比。
总之,无论怎么批,都是单位吃亏。
不如闭上眼,装没看见。既省了事,又安慰了自己,又让对方觉得挺没趣。
.
别忙着处理别人,先想想画饼的问题为好
互联网的发达,无限量地增加了沟通的渠道,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人们越来越有见识。
“画饼”这种事,就越来越糊弄不住人了。
但许多单位依然行走在画饼的路上,拿画饼当“有智商的管理办法”。
原因无非既不想给人好处,又想让人拼命干。
吃一两次饼,彼此心照不宣,只当交际成本。但次数多了,员工就受不了了,不仅觉得少拿了钱,还觉得被人当猴耍了。
在这种心境之下,怎么可能还会为单位努力工作?
即使不辞职,对单位失望之后,也大多只愿坐在那里磨洋工、抽桥板。
.
最终,到底是吃亏呢?这样长久的画下去,单位又如何正向发展呢?
.
总之,如果这“处理”是想狠狠地干一下人家,那很有可能得不偿失,把自己搞到灰头土脸。
不如闭上眼睛,假装没有看见,这样还能让彼此体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