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生活,一个小山村,那时没有电,夜间点煤油灯。当发生雷电时,一道或几道闪光撕破天空,有的直劈地面,当地人叫这是“火闪”。同时雷声大作,有的震耳欲聋,当地人说“雷公来惩罚不孝之人,惩罚大恶之人,收拾妖孽。”

最佳贡献者
2

没发明电之前,闪电叫什么?为什么叫闪电?

不管发明电之前还是之后,闪电都是叫闪电。

古代人虽然没有人造电,但电的概念还是有的。其实古人早就把快捷、发光、发热的现象称为电,并且有许多带电字的成语,如风驰电掣,就出自于《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还有“电似火蛇、电光四射、电光石火、电霹雷击、雷电交加、雷电大作、飙举电至、电光朝露、飞云掣电、疾如雷电、星旗电戟、星行电征等等。

之所以把雷电称为雷电或闪电,是因为这种现象符合“电”的表现,闪电时发光闪烁迅捷快速雷声震耳,把它叫做闪电岂不很自然?而所谓电被人类发明后,传到了中国,把它翻译为“电”也就很自然了。

其实“电”的读音只是中国人的叫法,外国人发音叫法就不一样了。如英文为“electricity”,法语为“Electric”,日语为“電気”(从中文演变而来),这些不同语言对“电”的读音完全是不一样的,但意思是一样的。人类的语言和词义能够相互贯通,是人类形成思维记忆并能够沟通的最重要工具。

古代闪电也还要不同叫法,都是对其现象的描述。

中国古代对闪电的叫法还有;霍闪、列缺霹雳等。霍闪的霍是快捷的意思,闪就是闪烁的意思,加在一起形容闪电还是很形象的;而列缺霹雳出现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文中,诗云:“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这里,列缺指闪电,列通“裂”,缺指隙缝。整段说的是山雨欲来,电气从云中决裂而出,霹雳震撼,有山崩地开之势。

其实古人对雷电本身怎么来的以及运行机制并不清楚,因此产生了许多神话,认为天上有雷公电母,是玉帝下面司掌雷电的官员,而且还是两口子。他们有时配合龙王行雨,有时配合斩妖除魔,还有时两口子吵嘴闹矛盾也霹雳擦啦来上一阵。

民间传说有雷公光打坏人恶人狐狸精之说,所以有人对做坏事的人会说当心遭雷劈。但现实中,常常是好人穷人挨了雷劈,因为他们常常雷雨天还在野外劳作。所以,神鬼传说不靠谱,只是底层人们对公平的一种向往,也是一些统治者、宗教群体,为了麻痹或引导人们向善而编造的故事。

古人也有对雷电朴素的思考。

中国古人也有一些思想者,他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一些感悟,如阴阳平衡、物极必反等,这种哲学观念如今依然是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方法,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此古人对雷电也有一定的认识,如《易经》中认为雷电是“阴阳相激为电”;《楚辞》中有“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说文解字》中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等记述。

《南齐书》中还记述了雷击的场景,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这里“电火烧塔下佛面”大概是由于大佛金身导电,被雷电所烧的缘故。

但这些只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点和方法,是对大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认识,属于哲学范畴。而自然界的规律存在于各种事物的特殊本质之中,认识自然的具体事物,必须发现和探究其特殊规律,这就是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已经基本清晰的揭示了雷电的机制。

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人们从凭现象思考领悟大自然一般规律的哲学道理,开始转向了具体自然规律的发现与探究,对雷电的具体运行机制越来越清晰了。

现在人们知道,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和物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是由于在云层和大地物体之间,积累了过多的电荷,一般来说在云的顶层为正电荷(阳电),底层为负电荷(阴电);有时候云与大地和地面物体之间,也会形成正负电荷,云层为带正电荷,地面物体带负电荷。

这些正负电荷都相互憋着,需要释放。就像干柴烈火般的恋人,急切地想要结合在一起,在轰轰烈烈爱的交融中,得到完全的释放才会舒服平静下来。电闪雷鸣就是正负电荷释放的过程。

闪电就是正负高压电释放过程的电弧,雷声就是巨大电流烧灼空气,激发空气膨胀爆裂的声音。在云层正电与地面负电相吸状态下,空气不是良好导体,电荷就会寻找更好的导体阴阳交会,这样一些高大建筑和树木、甚至人体就成了它们寻求传输的桥梁捷径,这些物体就倒霉了,在电荷轰轰烈烈的释放重,被烧焦或击毁成为牺牲品。

当云和大地没有这些物体作为媒介时,只有相互靠近,最终击穿湿润的空气,发生云和大地直接强烈放电,这时千万银蛇狂舞,伴随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声,令人惊魂。

闪电和雷声往往不同步的原因。

当闪电距离我们很近时,能够同时看到闪光和雷声;当闪电距离我们较远时,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当闪电离我们很远时,我们会看到闪光,但没有雷声。这是因为光速快,每秒传播速度30万公里;声速慢,每秒传播速度才430米的缘故。而太远的闪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各种物体吸收了,就引不起我们耳鼓膜的震动了,所以就听不到了。

我们知道了闪电打雷的这些科学常识,在雷暴天气,就要注意尽量避免呆在可能成为导体,为闪电作嫁衣裳的地方,成为雷电的牺牲品。这与好人坏人无关。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3

远古时代,由于认知有限,闪电??叫从天而降的火或者叫天雷。有1个词叫:“渡劫天雷”,说的就是闪电。

后来发现干枯的树叶树枝遭雷击会起火,火可以照明,照亮黑夜,可以加热食物…;而且是转瞬即逝的,一直到现代发明电才替代之。所以称为闪电。


4

我们当地对闪电的称呼是,发光的叫“闪”,发声的叫“呼雷”,声音特别大、突然响的叫“劈雷”。不知道为什么,是老辈传下来的。

5

直到现在,我老家那一带还把“闪电”称作“扯闪”,比如在盛夏会听见熟人打招呼,说,“你咋不带伞呢?天上都在扯闪了,扯了好大一个闪”。

仔细品味,方言很有意思。有些十分活泼生动,而有些则是古汉语的残存或变体(态),典雅凝重。

6

闪电的速度特别快用光速来形容竹以叫闪电

7

这个不抢答了,我说下我老家的说法吧!

现在年轻的就加他闪电?,老一辈的都还是加它“火闪”???

8

就叫“闪电”,别想多了,我国古时候就有“电”的概念。“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所以,闪电有雅称“雷鞭”,可不是现在才有的。

9

叫电母,以和雷公配合雷声和闪电。惠州惠东地区还专建廟拜雷公电毌呢,

10

我们这边一打雷就吓唬小孩子“呼噜爷捉头来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