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是九井塘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中。斯大林在1925年就说过: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而使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这种看法构成了斯大林内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他相信战争己迫在眉睫,而且很可能在苏联还未来得及积聚力量之前就把它摧毁。

1936年10月,德国-意大利轴心形成。纳粹分子不断发出敌视苏联的叫嚣。在东方,日本不断在苏联东部边界上挑起事端,这使斯大林的压力越来越大。1938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奥地利。接着发生了苏台德日耳曼人危机。德国的好战吓坏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统达拉第,他们急忙同希特勒磋商,两国同意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让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斯大林立即建议,由英、法、苏3国建立一个反德联合阵线,在德国进攻捷克时3国共同出兵制止德国的扩张。但英法两国都不想得罪希特勒,希望用让步政策来换取西方的和平,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把战争的祸水引向苏联。他们不接受斯大林的建议,在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上,逼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拱手让给了希特勒。斯大林毫不怀疑,英法同意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动机,显然是怂恿希特勒在东方放手大干,以换取西方的和平。

英法两国的短视和自私自利,使斯大林失去了对他们的信心。其实当时国力算不上强大的苏联最担心的就是东西两线作战。如果日本突然从远东向前苏联发动进攻,德国自西向东进攻苏联。那么,前苏联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正是基于避免两线作战的情况出现,为了苏联免遭战争,斯大林转而采用实用主义的政策,同希特勒媾和,时间越长越好。结果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最佳贡献者
2

30年代初,苏联已基本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治权力也趋向于高度集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正在成为苏联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这种情况引起了*内部分领导干部的忧虑,同时,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方针等具体问题上,*的领导层也一直存在分歧。虽然通过几轮政治斗争,斯大林已经清除了曾经对他的权力和路线构成威胁的老布尔什维克中的"反对派

3

谢邀,我是“呆到天然萌”

主要还是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

内部:

“基洛夫事件”与大清洗运动的后果

其一,这场政治运动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各个领域的社会精华均受到摧残,人们在生命安全和行动自由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环境中精神受到极大压抑,而且,在保安机构滥用非法刑讯手段和特务手段的情况下,人人自危,诬告、假供盛行,人格被扭曲,社会道德水平严重滑坡,其消极影响祸及几代人。


其二,这场运动最终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极端形式--斯大林个人专制。由于用持续数年的大规模镇压清除了从老布尔什维克到年轻一代干部中可能构成对自己权力挑战的对象,特别是整肃了在十七大上流露不满的代表和中央委员会,斯大林终于稳固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登上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而且,凭借保安机构这一专政工具,斯大林得以不受法律制约,也不受*和政府机关的制约,完全将个人凌驾于*和国家之上,在*和国家的名义下实行个人专制统治。造成广大人民产生了极度不满的情绪。



外部: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战争的乌云开始在欧洲上空集结。希特勒公开表示对苏联的敌视,并提出对乌克兰的领土要求。

1933年,苏联同波兰、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在同一年,苏联和美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34年夏季,苏联分别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南边界的安全。1934年9月,苏联加入了国际联盟,这是为寻求和平采取的一个步骤。1935年,斯大林寻求与英法两国结盟,但遭到英、法两国的拒绝。

1936年10月,德国-意大利轴心形成。纳粹分子不断发出敌视苏联的叫嚣。在东方,日本不断在苏联东部边界上挑起事端,这使斯大林的压力越来越大。1938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奥地利。接着发生了苏台德日耳曼人危机。

英法两国的短视和自私自利,使斯大林失去了对他们的信心,为了苏联免遭战争,斯大林转而采用实用主义的政策,同希特勒媾和,时间越长越好。因为他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战争。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苏联在世界上的存在,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这个条约能限制德国这只巨兽到何时,谁无也法保障,因此苏联在当时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4

因为它靠近北极

5

二战之前,苏联不仅面临着德意志在西欧的威胁,更大的威胁其实来自于日本。两国本来就有历史上的摩擦和领土纠纷尚未解决。31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后,大批关东军进驻满洲与苏联的国界限,两军常有军事冲突。日本多位总理大臣和陆军大臣都直言苏联才是日本的最大威胁。甚至在苏德爆发战争后,日本陆军表示要和德国盟友从东西两面夹击直接消灭苏联。而在太平洋战争最重要的阶段,日本依旧把大批精锐的关东军留在满洲以防苏联。可见当时不管对苏联还是日本,对方的存在都是极有威胁性的。

6

30年代初,苏联已基本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治权力也趋向于高度集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正在成为苏联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这种情况引起了*内部分领导干部的忧虑,同时,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方针等具体问题上,*的领导层也一直存在分歧。虽然通过几轮政治斗争,斯大林已经清除了曾经对他的权力和路线构成威胁的老布尔什维克中的"反对派

7

极端!

8

因为周围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是四面楚歌的,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9

融入欧洲是俄罗斯人坚持不懈的理想。经过从沙皇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上百年的奋斗,俄罗斯不但成为欧洲体系的一员,甚至在拿破仑帝国覆灭后同普鲁士、奥地利结成“神圣同盟”主导了欧洲,一时风光无比。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俄罗斯从欧洲霸主的宝座上跌落。十月革命后,列强极其仇视布尔什维克政权。经过三年较量,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党固然确立了在全国的领导但却从欧洲体系被排除出去,苏联陷入了空前的孤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陷入了深重的经济危机,美、英、法、德等国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大量失业,而苏联却风景独好。一直敌视、轻蔑社会主义体制的西方国家开始正视苏联起来,比如美国罗斯福政府就冲破国内反共势力的阻拦同苏联建交。西方的学者言必谈苏联,代表社会主义的红色成为三十年代的主色调。苏联在全世界的形象大为改善。当然,坚冰不会很快消融,尤其是西方的政治精英不可能放下对苏联的成见。在德国重新武装后,出台绥靖政策企图怂恿、鼓励法西斯进攻布尔什维克。

有鉴于此,苏联先后同德国、日本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苏中立条约》,粉碎了“慕尼黑阴谋”。丘吉尔曾经就此说:“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一举,固然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高度现实主义的。斯大林的首要考虑,就同任何其他国家政府首脑一样,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苏联和德、日签订这两个虽然挫败了西方坐山观虎斗的图谋,但是同样破坏了他的国家形象,使当时坚持反对法西斯的势力对苏联不能不深怀疑虑;而德国、日本根本不会放下对苏联的敌意。

在与德日暂时妥协后,斯大林继续执行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对芬兰发动侵略战争,在希特勒进攻波兰同其分赃。针对苏联这些侵略行为,欧洲国家当然要把他与德国法西斯等同。至于南方的土耳其因为和俄罗斯的历史积怨,倾向轴心国是必然的。

所以说,二战爆发前苏联的国际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同时因为斯大林的肃反政策导致国家元气大伤。内外交困,苏联能最终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完全是伟大的苏联人民在爱国主义的鼓舞下舍生忘死同法西斯德国战斗的必然结果。

10

我倒是觉得有不同关点,苏联虽然四面楚歌但是不妨碍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两个因素,便是人与武器。

细节决定成败。苏联人在二战中许多关于人与武器方面的细节性因素,在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许多铁友们往往谈论二战中高屋建瓴的东西比较多,而对于许多细节性的东西反而有所忽略,今天本人也仅仅将所知晓的此类问题粗略的谈一谈,以起抛砖引玉只作用。

一、藏兵于民,军事现代化教育从娃娃抓起。

1.苏联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农业实行机械化是其必然之路。在战前,苏联在集体农庄的农业生产上,就普及了机械化,广泛使用了履带式拖拉机。不仅许多中青年男性农民能熟练驾驶,同时不少中青年女性农民也能熟练驾驶。这就为此后的苏联卫国战争中提供了广泛的坦克驾驶员的后备兵员。战争爆发后,这些履带式拖拉机手稍加培训,便能驾驶坦克驰骋在战场上了,其中不乏女性坦克手。他们上战场后,开拖拉机种粮食的重担就落在大爷与大妈身上了,不少大妈的拖拉机也是开得呱呱叫的呢。

?

战功卓著,获“苏联英雄”称号的苏军著名女坦克手玛丽亚·奥特斯卡雅,但不幸于1943年3月17日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牺牲前还念念不忘要开着她的坦克打到柏林去。

反观德国多山,拖拉机普及不够,坦克手要专门培训,战死一个便少一个,还得辛辛苦苦去重新培训,这速度就不知慢到哪里去了。二战中,德军搞了不少半履带式军用车辆,为什么搞这个?因为德国人会开履带式拖拉机的不多,搞成半履带式,用方向盘驾驶,会开汽车就会开半履带式。而苏军很少搞半履带式,为什么?会开履带式拖拉机的多得去了,没必要搞这个。

2.苏联战前普及了小学与初中的义务教育。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仅学习数理化、历史地理之类,还广泛参加课外活动,活动内容多种多样,如无线电小组,学习组装收音机、无线电发报及无线电测向;如航空模型小组,制作飞机模型并操纵模型飞机;如射击小组,学习小口径步枪及狙击步枪射击技术;此外还广泛参加登山、攀岩、摔跤、拳击等竞技活动。

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所掌握的无线电、航空、射击及其它技能,在日后他们踏上卫国战争战场之后,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有益的作用。

如苏联女英雄,在傲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击毙309名德军的苏联海军少将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其精湛的射击技术就是参加民间射击俱乐部所练就的。

?

击毙过309名德军的苏军女狙击手,获“苏联英雄”称号,后来成为苏联海军少将的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3.苏联战前学生初中毕业后,会有两个去向。少部分理论学习基础好的,会继续升到高中学习。而理论学习基础一般的,大多数会去技工学校学习。技工学校包括各行各业,因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机械类的技校生较多,熟悉机械,对日后的炮兵、坦克兵及其它机械化部队提供了优质兵员。反之只知道数理化理论、历史地理知识的高中生们,在战场上的作用不及他们。

二、在保证性能优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武器的生产、培训、使用简单化。

AK47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曾经说过,想要把一件武器设计得复杂很简单,但要想将一件武器设计得简单却很难。

AK47虽然不是二战中设计与生产出来的武器,但老卡的这句话,却点到了苏联武器设计界的传统与精髓。

二战中,苏军极具代表性的三件武器:T34坦克、波波沙冲锋枪、喀秋莎火箭炮,无一不是这样。

1.关于T34坦克。

?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苏军T34-76坦克

?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苏军T34-85坦克

T34坦克在三个方面的设计堪称一绝。

A.一个是它的炮塔,是利用翻砂的办法,将特种钢溶化后,整体浇铸而成,制作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如此生产出来的炮塔防护能力特强,再加上弧形设计,一段时期内,德军的任何反坦克炮与坦克的炮弹打在炮塔上面,仅留下一个小白点而已。以前的炮塔不是铆接就是焊接,费工费时,且炮塔没有什么弧度,防护能力就差多了,二者防护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B.T34坦克采用革命性的斜面装甲,防护能力也大为提高。

C.另一个就是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不仅马力强劲,最高时速可达55公里/小时,而且续航能力强,加一次油后,可连续行驶450公里。而同样赫赫有名的德军虎式坦克,加一次油后仅能连续行驶100公里后,便趴窝不能动了,只能成为苏军的活靶子了。

采用柴油发动机另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系数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坦克极容易中弹起火,而柴油发动机则没有此类问题。这样在战场上,坦克与坦克手的生存概率就提高了许多。

D.苏联在培训坦克手方面的做法,也是堪称一绝的。

列宁格勒的著名基洛夫工厂也生产T34与其它重型坦克,受培训的坦克手到厂之后,首先统统到车间干活,干啥活?参与组装坦克。与师傅们一道,亲手将一个个坦克部件组装成坦克成品,组装下来,坦克手对坦克构造自然就烂熟于心了,对日后操作与维修坦克无疑会起到极其有益的作用,同时对提高坦克产量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坦克组装完后,坦克手们开着坦克到工厂大院,将工厂围墙掏几个大洞,对着城外的德军用坦克炮左一顿、右一顿的猛轰,算是对坦克组装质量的测试,同时又打击了敌人,也练习了射击术。

可能此时有部分铁友们会顿生疑惑了,列宁格勒不是被德军围困着的吗?生产的坦克咋运出去呀?

哈,不要担心,斯大林同志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列宁格勒旁边其实有个拉多加湖,被苏军控制着呢,严冬到来后,湖面结很厚的冰,上面不仅可以跑汽车,还铺上铁轨跑火车呢,跑坦克自然也没什么问题啰。

如果严冬没有到来咋办?呵呵,不要忘记了T34是啥?是赫赫威名的主战坦克呀?加满柴油、炮弹与子弹,直接从德军防守薄弱地带杀出去呀!不过这个安全系数自然比湖面上跑出去危险些啰,但这是战争呀,没办法,也就只能这样了。

2.关于波波沙冲锋枪。

?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苏军波波沙冲锋枪

这里所说的波波沙冲锋枪自然是指二战中赫赫威名的PPSh-41,其高达900发/分钟的射速、71发弹鼓的**弹容量以及皮实耐用免维护,让同期其它冲锋枪只能是望其项背了。

关于此枪的帖子,铁血中实在是太多了,相同部分我就不多说了,有特色的方面多说几句。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苏联大部分青壮年男人都上了前线,所剩的熟练技术工人还需投入其他更为精密武器的生产。所以苏联波波沙冲锋枪的大部分零件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其主要零件在汽车修理厂或其它小厂由技术不熟练的妇女、儿童、老人等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枪管是枪的一个最关键的部件,其精密度对枪的射程与准确度相关系数极大,要妇女、儿童、老人去生产合格的枪管,显然是不现实的。苏联人对此采取了简单而又有效的的办法,即把苏联原赫赫有名,但此时有些过时的莫辛-纳甘步枪枪管从中间一分为二,就制成两枝波波沙的枪管了,复杂的事情就这样简单的解决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波波沙的木制枪托,由苏联到处都生长的桦树木制成。当时大部分冲锋枪的枪托都是金属折叠式的,而波波沙的枪托是木制的,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苏联人人高马大,一个个北极熊似的高大魁梧,弄一个无托冲锋枪拿在手里感觉像玩具枪一样不顺手,特别是与敌人近身肉搏时,木制枪托是个很好的肉搏武器,二战中,被波波沙木制枪托砸死的德军不在少数。其次木制枪托重量较大,抵肩设计时稳定性好,对于提高射击精度功不可没。再一个也是被许多铁友所忽略的,就是波波沙其实是可以单发精确射击的,有效射程可达200米,其射程与精度不亚于美国M1卡宾枪。单发射击时,非木制枪托抵肩不可。有少数不了解情况的铁友中的德粉,总说波波沙射击精度不如德军MP38/40,这其实是没有经过大脑的无稽之谈。

3.关于喀秋莎火箭炮。

?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苏军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作为火箭炮用于战场,当时苏军属首创。事后德军、甚至日军也相继生产过,但都在其之后了。

喀秋莎火箭炮直接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可利用汽车发动机动力让发射架迅速做上下与左右方向的移动,以使其快速、准确的瞄准目标。一辆喀秋莎装载16枚大型火箭,10秒之内便可发射完毕,弹着点虽然比较分散,但瞬间对敌军阵地大面积的覆盖式狂轰滥炸,足以摧毁一切,让敌人魂飞魄散。火箭炮弹相对于普通炮弹来说,除炮弹碎片杀伤敌人外,还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其冲击波温度高达800度,侥幸逃脱炮弹碎片的德军,也往往会被这高温冲击波烧死。同时高温冲击波还会冲入敌人战壕、坑道、地堡、防空洞,无孔不入,让你无处可逃。

16枚火箭弹发射完毕后,喀秋莎火箭炮就得迅速转移了。为什么?因为再次装填火箭弹,一时半会装不了,此刻敌人火炮或轰炸机往往会迅速实施报复性炮击与轰炸。好在喀秋莎本身就装在汽车底盘上,10秒发射完毕后,赶紧脚踩油门撒丫子跑呀。等德军火炮与轰炸机反应过来还击时,喀秋莎早跑远了。

所以喀秋莎的机动性与杀伤力,是火炮,哪怕是重型火炮比不了的。当然,对于敌人精确目标的打击,比如对于精确打击敌人火力点、敌人坦克等,火炮还是有其特长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