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会经历崛起、兴盛、衰落和灭亡的阶段,清朝自然也不例外。而清朝兴盛的阶段格外长,被清朝统治者称之为康雍乾盛世的清朝巅峰阶段,长达130余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最。
虽然这个所谓的康雍乾盛世水分众多,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康雍乾时期,清朝的确达到了它的鼎盛。也正是在康雍乾的100多年间,清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位于西北的准噶尔汗国进行战争。这场战争绵延70多年,直到乾隆时期,强盛一时的准噶尔汗国才被彻底消灭。能与一个处于鼎盛时期的大一统王朝纠缠70多年,准噶尔汗国的强大也可想而知。
康熙时期清朝与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也是蒙古一部,蒙古自元朝末年被明军击败分裂之后,就始终未能再次统一。到明末清初之际,蒙古已经分为了被清朝实际占据的漠南蒙古、位于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三部和位于西北地区的漠西卫拉特四部。
其中,西北地区的卫拉特蒙古分为四大部落集团,分别为绰罗斯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而与清朝对峙70余年的准噶尔汗国,就是由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绰罗斯部(准噶尔部)葛尔丹建立的。
葛尔丹剧照公元1667年,绰罗斯部内乱,曾入藏学经的葛尔丹返回绰罗斯部,并击败各路政敌,继承了准噶尔部珲台吉之位。随后,葛尔丹又先后出兵击败各方势力,统一了卫拉特族各部落。清康熙17年,即公元1678年,五世达赖喇嘛赐予了葛尔丹博硕克图汗号。葛尔丹统一后的留守故地的卫拉特四部,组成了准噶尔汗国。
随后,野心勃勃的葛尔丹汗国开始了对外扩张,他先后占据了哈密、吐鲁番等地区,并随后又对漠北喀尔喀部发动攻击,中亚地区的哈萨克、布鲁特等地区进也在其征服之列。很显然,葛尔丹的野心是再次统一蒙古各部,重新建立庞大的蒙古帝国。
准噶尔汗国与清朝在葛尔丹的东征西讨之下,准噶尔汗国疆域愈发广阔,囊括了今天的中亚、新疆和蒙古部分地区,成为西北地区面积最为辽阔、国力最为强盛的汗国。而此时,已经平定三藩之乱,以中国继承者自居的清朝则将目光转向西北,决心征服全部蒙古,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很显然,清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矛盾根本不可调和,双方随即发生战争。这场战争绵延70多年,直到康熙的孙子乾隆继位后,刚才最终在乾隆22年彻底消灭准噶尔,将准噶尔汗国的故地纳入清朝的统治范围。
乾隆皇帝那么,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这场战争,到底属于内乱还是对外战争呢?我认为,这场战争本质上就是一场内战。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早在八旗未入关之前的后金时代,亲自率兵远征蒙古的皇太极,就被蒙古各部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博格达汗的意思就是天子,此后,清朝皇帝对于蒙古各部,也一直自称博格达汗。因此,其实从此时起,蒙古各部就将清朝皇帝视为共主,清朝的皇帝名义上,也是蒙古各部的最高领袖。
明末清初而强盛一时的准噶尔汗国也是蒙古的一部分,无论是建立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还是其继任者,都不否认这一点。因此,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其实就是争夺蒙古统治权的战争,很显然,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内部、争夺蒙古的内战。
其次,卫拉特蒙古,也就是准噶尔部的主体,曾多次遣使归顺清朝,例如早在1635年,满清尚未入关之前,卫拉特蒙古固始汗就曾遣使归顺后金(清)。虽然清朝当时并不能因此对于卫拉特蒙古进行有效的统治,但在名义上,卫拉特蒙古依然与清朝有主从关系。因此,史书上将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视为一场平定叛乱的战争。
康熙皇帝最后,葛尔丹自己也曾多次遣使向清朝进贡,与清廷修好。如果说卫拉特蒙古不能代表准噶尔汗国的意见的话,那么,准噶尔汗国的创立者葛尔丹,在成为准噶尔部首领之后,立刻向清廷上书,说明他继承僧格之位的合法性,并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在此之后,几乎每年,葛尔丹都会遣使与清廷通好,并通报准噶尔汗国的重大事宜。
虽然在准噶尔汗国遣使与清廷修好目的,未必没有远交近攻之意,但是,既然确立了准噶尔汗国与清廷的主从关系,那么,这场战争自然是一场内战,准噶尔与清廷的战争,也只会成为一场叛乱和平定叛乱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