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顺治帝临终安排四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主要原因是摄政王多尔衮,对他的伤害太深刻了。他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不想让自己的继承人像他那样再受窝囊气。



皇太极驾崩,顺治继位,本来有两位摄政王,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多尔衮把济尔哈朗排挤掉后,独自一人摄政,独揽大权。多尔衮把顺治小皇帝当亲儿子养,但是毕竟顺治是皇帝,君臣错位,顺治很不舒服,对多尔衮很不满意,但又没办法。他表面上叫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内心里恨多尔衮一个大疙瘩。多尔衮活着他不敢吱声,多尔衮死了他把多尔衮从坟墓里拔出来挫骨扬灰。他对自己受气刻骨铭心,怎么可能让他的继承人走他的老路,所以康熙的辅政大臣一个亲王都不搁。



次要原因,首先,亲王是臣,普通大臣也是臣,但他们是有很大区别的,亲王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亲王篡位是家事,普通大臣篡位是谋逆。顺治的安排彻底排除了亲王篡位的可能性。

其次,皇太极时,有四大贝勒辅政制度,顺治登基被多尔衮改成了两个。两人不合,一个排挤一个,很容易变成一人独揽大权。顺治继位之初,安排的两个摄政王,最终变成一个就是例证。

再次,顺治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这四人都是他信得过的人,在他看来,这些人一定会全力辅佐幼主,不会给小皇帝气受,只不过最终都是他一厢情愿。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典型的权力制衡,也是顺治根据自己的童年的遭遇进行的改革。目的是防止出现第二个多尔衮。

(四大贝勒)

清朝前期,并不存在后来清朝皇帝的那种专制独裁,重要的军国大政往往需要众多王公贵族共同商议。甚至在继承人问题上,前两次权力过渡也是取决于各王公大臣的商议。努尔哈赤死后,就是四大贝勒推举皇太极接任汗位。皇太极死后,又是长子豪格带着两黄旗大臣与多尔衮在崇政殿剑拔弩张,最后妥协的状态下顺治即位。两次都让方兴未艾的清朝(后金)差点陷入混乱。

(多尔衮)

更严重的是,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担任辅政王,统揽朝政,但很快就变成多尔衮独摄朝政,变成摄政王,最后还成为“皇父摄政王”,以顺治的父亲自居,直到顺治七年死于狩猎途中,期间朝臣只知摄政王不知顺治帝。顺治一路忍气吞声,哪怕在多尔衮死后还要追尊他为皇帝,清成宗。少年时深受多尔衮的欺压,不得自由,所以,顺治面对自己时日不多,重中之重就是要给即位的康熙留下一个平稳的朝局,防止出现第二个多尔衮。

因此,顺治立的四位顾命大臣,有如下这些特点:

一、没有一个清朝宗室

(四辅臣)

只要是清朝宗室,就是爱新觉罗子孙,理论上就有机会继承皇位。而如果他们作为辅政王,难免一步步做大成为第二个多尔衮,甚至篡权称帝。所以,改用外姓大臣辅政,即使有篡位的心也不会获得很大范围的支持。故而在列辅政大臣时,当时颇有声望的宗室如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等都不在列。

二、全部来自上三旗

(八旗)

这点很重要,不是因为上三旗地位比下五旗尊贵,而是因为上三旗没有旗主。清朝的八旗制度,旗人对旗主有人身依附关系,旗主就是旗人的主子,一声令下,必须严格执行命令。皇太极时期,只有正黄、镶黄二旗是皇帝亲掌,后来在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争夺中,两黄旗也是坚持拥护皇太极的儿子接位,后来多尔衮死后,顺治以谋逆的罪名剥夺了多尔衮的旗主身份,将其正白旗纳入自己亲掌,形成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顾命大臣来自上三旗,就避免了顾命大臣要听从皇帝之外的旗主王爷的命令的可能性。如果用下五旗的大臣,一旦旗主下令,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反戈一击。

三、占比排名有讲究

四位顾命大臣来自上三旗,而占比排名也是深思熟虑的。四人排名如下:

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

上三旗中,两黄旗是最早归皇帝亲掌的,正白旗后来加入。四位大臣,正黄旗一位,正白旗一位,镶黄旗两位,相对比较平均,唯一占两位的镶黄旗两人都排在最后。只有一位的正黄正白两旗排名靠前。第一位又让正黄旗索尼担任,表明嫡系地位高,第二位苏克萨哈,表明投诚受信任。可谓相当公平。

四人的人选,索尼、鳌拜都是当年皇太极死后在崇政殿内据理力争的两黄旗八大臣中的两位,遏必隆当时正率兵包围崇政殿以防多尔衮不服时发难。所以,他们三人都是铁杆保皇派。而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死后率先向顺治报告多尔衮谋逆的证据,让顺治成功摆脱多尔衮阴影,一举摧毁其党羽,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苏克萨哈的投诚对顺治意义非凡。这四个人都是顺治最信任的大臣。

但是,事与愿违。顺治精心布置的四位辅政大臣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鳌拜)

首先是原本应该主持大局的首辅索尼逐渐年老,无力也无心多管朝政,更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两黄旗和正白旗的矛盾。多尔衮掌权时,曾为自己的正白旗强行与两黄旗换取了很多肥沃土地,因此来自两黄旗的三大臣与苏克萨哈天生不和。最后由于鳌拜强行将土地换回导致矛盾爆发。圆滑的遏必隆也依附鳌拜,终于,鳌拜罗织罪名处死苏克萨哈,独专朝政。

在索尼老死、苏克萨哈被杀、遏必隆趋炎附势的情况下,鳌拜逐步做大,终于藐视朝堂,开始不把年少的康熙放在眼里。最终,忍无可忍的康熙智擒鳌拜,也惩治了遏必隆,成为乾坤独断的康熙大帝。结果虽然没出问题,但是显然与顺治的初衷违背了,而且毕竟通过冒险的方式才解决问题,太不可靠。

(咸丰顾命八大臣)

因此,后来的皇帝设立辅政大臣往往还是会放入宗室贵胄,比如雍正给乾隆留的顾命大臣就是两个弟弟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加上满大臣鄂尔泰、汉大臣张廷玉;咸丰给同治留的顾命八大臣更是有宗室载垣、端华、肃顺,和众多其他满汉大臣。但是无论怎么精心安排,顾命大臣很多时候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乾隆就把两个叔叔小惩大戒,更是干净利落地羞辱了鄂尔泰和张廷玉。而咸丰的顾命八大臣更是被慈禧和恭亲王奕?联合发动政变,杀的杀贬的贬。可见,你考虑的再多,有时候也是无济于事啊。

3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顺治帝临死时安排鳌拜等大臣辅佐康熙,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一些经历,避免自己的悲剧再发生,所以设置了四大辅政大臣。大家可能都知道,并且很多影视剧也都演绎过,顺治帝是在两股势力争夺帝位妥协后的结果,然后他的十四叔和郑亲王为摄政王,刚开始两个王爷还平起平坐,从多尔衮入关后,自恃平定天下之功,逐渐骄横跋扈,地位也于其他王爷不一样了,对待皇帝的态度也不一样了,而且自己的称号从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一步步向皇帝靠近,所以顺治帝从小就有这样的阴影,他断然不会让他的子孙也受这样的委屈,所以他没有安排王爷为辅政大臣,而是安排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满族大臣来辅佐朝政,以此来平衡势力,然而最终还是失算了,鳌拜最后还是权倾朝野,小皇帝还是受到了冲击,多亏了康熙帝英明,果断,换其他人说不定皇帝就易主了。这么安排,说白了,顺治帝也是为了朝廷稳定,后代皇帝可以顺利掌权,不用亲王,避免自己小时候的大权旁落,不用太后,防止后宫专权,或者外戚专权,这是借鉴历代教训,用大臣危害最小的,但是不应该选掌握兵权的权臣,也是他的一个失误,所以顺治帝安排大臣辅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4

看过鹿鼎记的人都知道,康熙被辅政大臣鳌拜欺负的不要不要的,既然辅政大臣这么有威胁性,当初顺治为什么要安排他们辅佐康熙呢?其实吧,还是由于当初顺治自己被多尔衮伤的太深了。就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种感觉知道吧,他自己受的窝囊气不想让自己儿子再受一次。

当面皇太极驾崩,本来有两位摄政王辅佐顺治,其中就有多尔衮,但当时多尔衮比较霸道,愣生生把另一位辅政大臣给排挤走了,然后就独自摄政,大权全都集中在他那一疙瘩。人顺治本来是皇帝,结果实权都没有,被这多尔衮搞的有点尴尬。

顺治帝临终安排四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主要原因是摄政王多尔衮,对他的伤害太深刻了。他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不想让自己的继承人像他那样再受窝囊气。皇太极驾崩,顺治继位,本来有两位摄政王,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多尔衮把济尔哈朗排挤掉后,独自一人摄政,独揽大权。

多尔衮把顺治小皇帝当亲儿子养,但是毕竟顺治是皇帝,君臣错位,顺治很不舒服,对多尔衮很不满意,但又没办法。他表面上叫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内心里恨多尔衮一个大疙瘩。多尔衮活着他不敢吱声,多尔衮死了他把多尔衮从坟墓里拔出来挫骨扬灰。他对自己受气刻骨铭心,怎么可能让他的继承人走他的老路,所以康熙的辅政大臣一个亲王都不搁。

更严重的是,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担任辅政王,统揽朝政,但很快就变成多尔衮独摄朝政,变成摄政王,最后还成为“皇父摄政王”,以顺治的父亲自居,直到顺治七年死于狩猎途中,期间朝臣只知摄政王不知顺治帝。顺治一路忍气吞声,哪怕在多尔衮死后还要追尊他为皇帝,清成宗。

少年时深受多尔衮的欺压,不得自由,所以,顺治面对自己时日不多,重中之重就是要给即位的康熙留下一个平稳的朝局,防止出现第二个多尔衮。因此,顺治立的四位顾命大臣,有如下这些特点:

一、

没有一个清朝宗室,只要是清朝宗室,就是爱新觉罗子孙,理论上就有机会继承皇位。而如果他们作为辅政王,难免一步步做大成为第二个多尔衮,甚至篡权称帝。所以,改用外姓大臣辅政,即使有篡位的心也不会获得很大范围的支持。故而在列辅政大臣时,当时颇有声望的宗室如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等都不在列。

二、

全部来自上三旗,这点很重要,不是因为上三旗地位比下五旗尊贵,而是因为上三旗没有旗主。清朝的八旗制度,旗人对旗主有人身依附关系,旗主就是旗人的主子,一声令下,必须严格执行命令。

皇太极时期,只有正黄、镶黄二旗是皇帝亲掌,后来在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争夺中,两黄旗也是坚持拥护皇太极的儿子接位,后来多尔衮死后,顺治以谋逆的罪名剥夺了多尔衮的旗主身份,将其正白旗纳入自己亲掌,形成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顾命大臣来自上三旗,就避免了顾命大臣要听从皇帝之外的旗主王爷的命令的可能性。如果用下五旗的大臣,一旦旗主下令,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反戈一击。

三、

占比排名有讲究,四位顾命大臣来自上三旗,而占比排名也是深思熟虑的。四人排名如下: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上三旗中,两黄旗是最早归皇帝亲掌的,正白旗后来加入。

四位大臣,正黄旗一位,正白旗一位,镶黄旗两位,相对比较平均,唯一占两位的镶黄旗两人都排在最后。只有一位的正黄正白两旗排名靠前。第一位又让正黄旗索尼担任,表明嫡系地位高,第二位苏克萨哈,表明投诚受信任。可谓相当公平。

四人的人选,索尼、鳌拜都是当年皇太极死后在崇政殿内据理力争的两黄旗八大臣中的两位,遏必隆当时正率兵包围崇政殿以防多尔衮不服时发难。所以,他们三人都是铁杆保皇派。

而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死后率先向顺治报告多尔衮谋逆的证据,让顺治成功摆脱多尔衮阴影,一举摧毁其党羽,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苏克萨哈的投诚对顺治意义非凡。这四个人都是顺治最信任的大臣。但是,事与愿违。顺治精心布置的四位辅政大臣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首先是原本应该主持大局的首辅索尼逐渐年老,无力也无心多管朝政,更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两黄旗和正白旗的矛盾。多尔衮掌权时,曾为自己的正白旗强行与两黄旗换取了很多肥沃土地,因此来自两黄旗的三大臣与苏克萨哈天生不和。最后由于鳌拜强行将土地换回导致矛盾爆发。

圆滑的遏必隆也依附鳌拜,终于,鳌拜罗织罪名处死苏克萨哈,独专朝政。在索尼老死、苏克萨哈被杀、遏必隆趋炎附势的情况下,鳌拜逐步做大,终于藐视朝堂,开始不把年少的康熙放在眼里。最终,忍无可忍的康熙智擒鳌拜,也惩治了遏必隆,成为乾坤独断的康熙大帝。结果虽然没出问题,但是显然与顺治的初衷违背了,而且毕竟通过冒险的方式才解决问题,太不可靠。

所以说这顺治就特别恨多尔衮,但多尔衮活着的时候他也不敢吭声,表面上还得恭敬对待着,好不容易多尔衮死了,他立马把多尔衮挫骨扬灰,可见这恨意有多深了。所以轮到儿子,他一刻也不敢耽搁,临死前给儿子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首先他觉得这几个人都比较忠心,都是他信得过的人,所以很放心的把康熙交给他们。谁知道历史又重演了,鳌拜又做妖了,好在康熙足智多谋,及时把鳌拜解决了,不然还得跟他老子一样继续受气。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我觉得顺治安排四位辅佐大臣还有一层深意,让这四位大臣互相制约,不至于一人独大,结果还是考虑不周,让鳌拜钻了空子。说了这么多,也不过一句话,顺治帝不想再让自己儿子受他受过的窝囊气。唉,这么看来,当皇帝并不幸福,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了!

5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身患天花已病入膏肓的顺治皇帝陷入弥留之际,在自觉精神尚好的情况下,这位多情的年轻皇帝不得不为他百年之后的皇位开始筹谋了。顺治皇帝首先征询了他那位饱经风霜的母后,在得到了孝庄太后明确地表示没有垂帘称制的意愿后,便开始在朝中大臣之中物色人选了,此时的顺治皇帝已经决意要将皇位交给皇三子玄烨,然而此时的皇三子玄烨才刚满八岁,虽然聪慧异常,但是这样的年纪却无法独掌乾坤,因而要为其选择辅政大臣,来帮助年幼的皇帝处理朝政。经过左右权衡,顺治皇帝帮年幼的皇三子玄烨选定了由四人组成的辅政大臣。这样的安排看似随意,实际上是顺治皇帝精心挑选布局的。

所选辅政大臣并皇室宗亲:

细心的历史爱好者恐怕不难发现,顺治皇帝选定的这四位辅政大臣,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索尼、鳌拜、苏克沙哈、遏必隆四人都并非皇室宗亲出身。虽然四人在顺治一朝都是位高权重的肱股之臣,但是说白了仍旧是皇家的奴才而已,这种身份实际上要比宗室亲贵皇亲国戚的身份要低微很多。顺治皇帝之所以在他指定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中刻意的将宗室亲贵全部排除,实际上是有着他的考虑和担忧的,多年前自己年幼时皇叔多尔衮的专权跋扈仍旧历历在目。

多尔衮把持朝政的那段岁月想必是顺治皇帝并不太长的一生中最为难过痛苦的漫长岁月了。而多尔衮之所以专权,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摄政具有合法性,所谓的合法性,实际上就是他的身份,他的太祖皇帝第十四子的身份。顺治皇帝不希望自己当年的悲剧在自己的继承人身上重新上演。顺治皇帝给皇三子玄烨准备的四个辅政大臣全部都不是宗室贵族,而是其他普通贵族。通过抬高非宗室贵族的地位,也更有助于让其效忠皇帝。

所定辅政大臣并非只一人:

通常辅政大臣的设定只有一人或者是两人,而顺治皇帝独出心裁的设立了四位大臣组成的辅政大臣集团,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出现某一位或者两位辅政大臣专权跋扈从而架空皇帝威胁皇权,四位大臣的设置,既有助于分散辅政大臣的权力,同时又有助于让四位大臣相互斗争,相互制衡,从而避免四位大臣联合起来危及皇权。顺治皇帝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他也是参考了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而采取的措施,皇太极去世后,顺治皇帝被拥戴继位,最初之时,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但是没过多久,多尔衮便借故将济尔哈朗削除了辅政职权,而一个人专权,并最终成为了皇父摄政王。

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早起,满足总是亲王,八旗旗主、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这一制度最初形成于清太宗皇太极的崇德年间,但实际上该制度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便已经诞生。类似于议会民主制度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早清朝初年,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发展时产生过积极地影响,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颇具民主意味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越来越难以适应君主专制政权,实际上是妨碍了皇帝独裁权力的实行。多尔衮掌权时,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但是多尔衮去世后,一些宗室亲贵,八旗旗主在一定程度从上恢复了当年的权势,又开始对朝政事务指手画脚。已经成年的顺治皇帝在位时尚且如此,一旦顺治皇帝龙御归天,年幼的新君主登基,这些亲贵大臣的权力一定会对皇权构成威胁,这是顺治皇帝不得不防的。

顺治皇帝在临终前对于自己身后的权力分配进行了周密的布局,然而精明的顺治皇帝千算万算,还是没有想到,随着四朝老臣的索尼的去世,四位辅政大臣势均力敌的形势被打破,而位列四辅臣之二的鳌拜随即将苏克沙哈击败,同时将遏必隆收服,成为了康熙朝早期最为跋扈的大臣,想必这是九泉之下的顺治皇帝所始料不及的。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6

1669年,16岁的康熙皇帝以一种近乎玩笑的方式将一代权臣鳌拜拿下,完全夺回朝政大权。除鳌拜是康熙帝王之路的第一道磨炼,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磨炼是他的父亲顺治皇帝留下来的。

1661年,正当壮年的顺治皇帝突然身患重病,临死前留下遗诏,让自己的亲信重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辅佐幼帝康熙,清朝进入“四辅政时期”。但由于四大臣之间利益关系的不平衡,鳌拜独揽大权,给康熙皇帝的亲政造成阻挠。

实际上在此前,清朝一直是让亲王贝勒辅政,也就是说权力要掌握在爱新觉罗家族成员手中,比如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皇太极时期的肃亲王豪格、睿亲王多尔衮;顺治前期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

那么顺治死前为什么会打破常规,将权力交给外人,或者说将权力交给爱新觉罗家族以外的人,对于年幼继位的康熙有什么好处?

首先促使顺治做出决定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自己的童年阴影,他不希望儿子康熙有同样的遭遇。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没留下任何遗诏就死了,经过多方博弈,最终顺治捡漏被推上了皇帝宝座,但是一切权力是掌握在多尔衮手中。

在率领八旗劲旅定鼎中原、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多尔衮的权势威望与日俱增,远不是年幼的顺治可以抗衡的。从1644年开始,多尔衮的封号越来越高贵,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完全凌驾于皇帝之上。可以说顺治皇帝的生死荣辱全在多尔衮一念之间,要不是1650年多尔衮突然去世,顺治会有什么下场都是不一定的,有这种经历的顺治自然不喜欢亲王贝勒辅政的套路。

而顺治设立四大臣辅政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八旗制度下,能威胁到皇帝的只有爱新觉罗家的自己人。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脱胎于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保留了大量的部落奴隶制特点,爱新觉罗家族是唯一的主人,其他旗人虽然有权力大小之分,但都是皇族的家奴,比如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权倾朝野,在兰州府城遇到落魄皇族金大烟袋也要行大礼,口称“奴才”。

像多尔衮一样的亲王贝勒想篡位只要权势够大就行,而鳌拜这样的满臣权力再大也只能把持朝政,想要皇位就需要彻底打破八旗制度,可能么?康熙登基的时候只有8岁,没办法掌握朝政,权力必须分配出去,两厢其害取其轻,自然要把权力交给难以从根本上动摇康熙皇位的满臣手中了。

顺治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政治风波的帝王,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私人辅佐幼主,不是相信这些人的忠诚,而是有制度制约。主奴名分在那摆着呢,鳌拜“满洲第一勇士”的名头在响亮也翻不了天。

7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是顺治留给康熙的四大辅臣。四人是顺治顺利登帝,开疆扩土,巩固大清统治的主要功臣,对顺治帝忠心耿耿,且文韬武略相互互补。

顺治帝的初衷是指定四人辅佐康熙,彼此能够相互制衡,如此可保大清江山稳如泰山。

可万万没想到鳌拜在首辅索尼病死后,居然以四辅臣之末的身份一枝独秀,结党营私,专横跋扈。将政敌苏克萨哈陷害致死,招致康熙忌惮,遂设计于宫廷之内擒拿,念其是开国元勋之后,且本人立有大功,饶其死罪,圈禁至死。

遏必隆看鳌拜势大,不敢与其争锋,唯有自保。康熙亲政后,问罪与遏必隆。但后来仍重用之。

8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位可传,财可传,人不可传,毕竟如古之周公者鲜有之。

为什么是四位?

在康熙祖父皇太极时期,其实是有四大贝勒辅政制度的,但顺治登基被多尔衮改成了两个。后天更是因为两人不合,你排挤我,我排挤你的,最终变成一人独揽大权。顺治就觉得亲王当辅政大臣危险系数太高了。那么亲王是臣,普通大臣也是臣,同样可以,但他们是有很大区别的,亲王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亲王篡位是家事,普通大臣篡位是谋逆。顺治的安排彻底排除了亲王篡位的可能性。刚好打个擦边球,四贝勒改四大臣。其次他不光吸取了多尔衮摄政王专权的教训,也吸取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因为辅臣太少产生的一些矛盾。细看这四位辅政大臣,都是功勋卓著能力突出,并且这四个人性格各异,难以抱团,且各自势力很强,四位大臣同时辅政,很难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因此最终确定是四个辅政大臣。

为什么是这四个?

除了上面提到的本身他们四个性格迥异之外,这四个人都还是有自身实力的,同事还是顺治所信任的。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索尼: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顺治帝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期,因索尼与其父硕色等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所以特命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入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之职,并从征界籓、栋夔等部。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顺治亲政,召令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大学士、辅政大臣之位。

苏克萨哈: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顺治七年(1650年),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轨,多尔衮被追黜。后率军镇湖南,屡败刘文秀军于岳州、武昌、常德。

遏必隆: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努尔哈赤之女。遏必隆与鳌拜一样,也立下了赫赫战功。1641年,遏必隆跟随皇太极进攻明朝,攻蓟州、攻夏津等战役,他都有参加,且立过首功,被授予牛录章京世职。1645年,遏必隆随顺承郡王杀李自成侄子李锦。此次,进二等甲喇章京。后蒙冤被贬。顺治帝亲政后,遏必隆复职,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鳌拜:鳌拜的显赫以及成为辅政四大臣之一,不单是因为家族背景,他本身的功劳,也比索尼大得多。鳌拜是皇太极的心腹之一,1637年,鳌拜为先锋攻明皮岛,以勇而闻名。1644年清军入关,鳌拜率军征湖广,冲锋陷阵,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6年鳌拜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斩张献忠。因此被顺治皇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鳌拜军功赫赫,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

顺治安排这四位,不仅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资历足够,更是因为他们有着共性:出身上三旗,不受其他宗亲影响

八旗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相对来说地位最尊崇。上三旗分别为正黄旗、镶黄旗以及正白旗。但这不是顺治选择上三旗大臣来辅政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上三旗没有旗主,或者说上三旗的旗主就是皇帝本人。其中,正黄旗和镶黄旗在皇太极时期就由皇帝亲自掌管,而多尔衮的正白旗也在其被清算后转移到了皇帝手中。在八旗之中,八旗旗主的权力和影响力在各旗旗内是巨大的。如果辅政大臣出自下五旗,而下五旗旗主通常都有皇室宗亲王爷担任。若是下五旗旗主决定谋反,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预的严重后果。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出现,顺治只能从上三旗中做选择。

总结:可以说顺治当时这样的安排是最优的了。康熙登基的时候只有八岁。从他登基到亲政的八年间,清朝权力中枢的决策机制是四大辅政,孝庄太后总统一切重大决策。太后加四大臣的模式是顺治皇帝去世前的重大安排。尽管这个体制也导致了鳌拜最终做大的发生,但整体上稳定了康熙前期的局势。

娱读历史,趣品古人,感谢您的认真阅览,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故事。

9

这在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顺治死时才二十四岁,康熙当时只有八岁。

皇帝年幼不得不用辅臣,顺治为帝时是多尔衮一人独大,好在后来多尔衮战死,不然真不知道清朝会走向哪里。当时康熙的情况和顺治小时候差不多,顺治什么都要为儿子想到,为了让儿子不再走自己的老路,他特意选择了四大臣,这四位都当时的老臣,名符其实的撑权者。


这四位老臣子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四人有文将有武将,顺治的本意是让他们辅佐康熙并且相互制约,就算身为皇帝也是慈父,顺治为了儿子也是殚精竭虑。

尽管顺治为儿子尽力安排,康熙在实际掌权前也是历经坎坷,为了拉拢索尼,他娶了他的孙子为皇后,从而获得了索尼的支持。康熙也是雄才大略之人,他后来擒敖拜、撤三藩、统一台湾和新疆等等等。

10

四位大臣都是顺治皇帝在获取权力时有最大帮助的四个人,在多尔衮试图在皇太极死后试图继承皇位,当时鳌拜索尼等大臣坚决反对,当多尔衮担任摄政王执政后,尤其是鳌拜受到了较大的迫害,但是一直没有屈服。苏克萨哈也是弹劾多尔衮后遭到罢黜。

顺治非常信任这四位大臣,在清除多尔衮集团时,四人坚定拥护顺治,保证了皇权的稳固。

而辅政大臣,往往不是单一的,权利分散更有利保障皇权,其实包括最喜欢弄权的鳌拜,也仅仅是依仗八旗的亲信军官支持,并无绝对权利。而且孝庄太后的蒙古势力支持下,满族的传统贵族并没有叛变的可能。

分为四个辅政大臣更有利于皇权的有效继承,在满清的制度下,辅政大臣是没有叛变的能力。所以最后四个辅政大臣中的鳌拜专权,也并没有发动叛乱的能力,鳌拜的威望是靠赫赫战功建立的。包括最后康熙打算杀死鳌拜,但是最后因为多方考虑,还是由死刑改为了圈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