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小米为什么会成功?

小米为什么会成功?

2020-08-17 17:45阅读(61)

小米为什么会成功?雷总说“现在已经是世界前三,国内一大”~:小米一直是互联网上一个大的话题,从它开始问世,正反两方的激烈交火就没停过。一是利益所驱,各事

1

小米一直是互联网上一个大的话题,从它开始问世,正反两方的激烈交火就没停过。


一是利益所驱,各事其主,各执一词。二是精神所驱,观念不同,身心灵碰撞。


但多是情绪化,以偏概全、一点代面、断章取义…少有客观公正的看法。


所以,这个话题一直是禁区,搞不好容易挨骂。今天斗胆纸上谈兵,简单几句,瞎BB一下,全当娱乐,我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看,勿当真!


小米的成功有时机因素,有人的因素,很多因素是难以复制的。但它成功的最关键原因是顺大势,逆小势。


什么叫顺大势?

比如,安倍经济学确立后,人人都知道日元会贬值。即便是一头猪,只要按照趋势下单,一直持有,以外汇动辄百倍的资金杠杆来说,资产翻个几倍都不算什么。

比如,欧洲经济危机时,人们都不看好,有人却趁着危机实行买买买战略。长期来看,欧洲必定复苏,这是大势。


顺大势这点,雷军想得很明白:

生在中国, 生在此刻,要赶上智能机的大潮、赶上互联网、移动社交平台的崛起、赶上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所谓风口之上猪也能飞起来。

目前,中国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行业是全球领先的、以及小米取得的国内国外的成就,都是不挣的事实佐证。


那么,如果不是雷军,换换别人行吗?恐怕不一定。雷军除了人脉丰富,顺得了大势,还逆得了小势。


什么叫逆小势?不走传统路线,放大小的风口,利用微博等新社交媒体,打破行业价格体系,别人不屑于做的,不敢做的,做微创新。


比如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和用户搞好关系,是小米最核心的特征。不单是依赖社区反馈进化,不单是各种外设,不单是强大的社区。


没有哪家公司会花这么多精力对待自己的用户,尽管后来竞争形势所迫,个别竞争对手也有所为,但形格势禁,真心做不到它那种境界。


除此之外,雷军的团队搭配得当,搞产品的、搞营销的…战斗力形成合力无法复制,不像贾跃亭的职业经理人渣,头衔唬人,混饭的居多。


小米的成功往细了说还有好多,一本书大概可以,一两篇文章难以讲清楚……


闲暇时间,意淫而已,姑且说这么多。(你说没深入的聊?主要是没人给钱,管我屁事,写这么多就不错了)


我是周愚,评论人、互联网观察员、原报社分析师,喜欢的关注或点赞支持!不喜欢的,大声朗读以下文字:


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置乎?


答:你且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2

小米,可以说是这几年手机行业的一股泥石流,来势凶猛,无法抵挡,短短几年时间,从十几个人的公司,变成当前公司估值千亿美元的公司,雷军也提前完成和董小姐的赌局,年销售额达到千亿规模。

小米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取得炸裂式进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雷军的个人魅力。雷军作为连续创业的成功者,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创业资源,更重要的是雷军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年轻人创业的偶像,也是因为这样,无形的粉丝资源为小米的成功,提供了不可小觑的助推资源。所以小米首发产品,瞬间销磬,这就是粉丝的力量,也是雷军个人魅力变现的开始,更是当前庞大米粉团队的原始人群。

第二,营销策略。小米前几年的产品基本上只走线上,这样的好处就是省掉了经销商这个环节的成本,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大减轻了购买成本;并且线上营销的天时地利也被占尽,小米面向全网用户,采用经典的饥饿营销,每次发布都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那几年很多人买小米手机不是因为手机好用,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网速快,手速快,以此为乐。



第三,技术研发。从去年开始,小米的销量开始下降,尽管小米采用了明星代言,线下体验店,充足货源等各种方式,依然阻挡不了小米的销量走势,于是小米意识到国产手机百花齐放的春天到了,同时也意味着竞争惨烈的寒冬即将到来,于是小米投入更多的研发成本到产品中,世界各地也设立小米研发中心,终于在2017年的时候扭转趋势重回全球出货前五的品牌,并且一度打开印度和中东市场,迎来品牌的第二春。

小米手机的成功,也是给国产手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依托技术走向世界,这或许是很多国产品牌都可以复制的道路。

3

2018年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传闻说,小米的估值会在800-1000亿美金,而无论估值怎样,一家成立8年的公司,其成长速度是所有互联网公司排名第一,所有公司排名第二的(十分好奇,谁是第一呢?),年收入过千亿,不得不说已经十分成功。

那么,为什么小米成功了呢?

I. 小米之前

在创办小米之前,雷军可谓是少年得志。18岁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19岁便第一次创业,23岁加入了金山公司,从最基层程序员干起,29岁便当上了金山的总经理。

在雷军当上金山总经理的时候,金山本身在中国互联网界的地位就好比今天的腾讯,阿里,而同时,雷军当上金山总经理的时候,正是1999年年后,也正是马化腾,马云刚刚创立公司的时候。

当然,在雷军在金山的时候,也曾在1996年遇到过很大的危机,而当时是微软进入中国,形成的局面是前有微软,后有盗版。这让金山十分危险,而雷军自己也最好天天泡论坛,玩了半年,最后才面对现实。

2000年雷军创立卓越网,而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网站,也一度是全中国最大的电商网站,而卓越网2004年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金收购。

2007年,雷军带领金山上市。而就在金山上市二个月后,雷军便卸任金山董事长。

2007年,雷军38岁,外界觉得仿佛一切都还是不错的,但雷军自己说,其实他并不开心,而他其实也早早的开始了反思。

II. 雷军的反思

有一次杨澜采访雷军,雷军这么说道:

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是当互利网来的时候呢,大家都觉得我们落伍了,被边缘化了,被淘汰了。

你看我们88年创立,今天腾讯也好,百度也好,阿里巴巴也好,基本上是1999年前后,比我们晚了10年以上。

可是当你发现,你严重落后的时候,你心里会失衡。

确实,换作任何一个人,当看到一个原本落后自己十年的人或公司,瞬间超过了自己,难免心里会不平衡。

雷军其实便开始了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不够聪明?还是不够勤奋?

雷军如此少年得志的人,说不够聪明肯定是不对的;而不够勤奋?雷军以前可是公认的“劳模”。

雷军说,他们想了很多,最后发现,最核心的问题是:

我们没有顺势而为,没有把事情做到点上。

而雷军是在2004年想通了这个道理,当雷军想通这个问题后,雷军就在想,未来十年的大机会在哪里?

2005年,雷军就想明白,移动互联网是未来。而最开始雷军自己也不懂移动互联网,他便做起了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年轻人去做移动互利网。

在与这些年轻人的交流中,雷军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移动互联网要做好,跟手机终端非常相关。

而碰巧,2007年,乔布斯推出了iPhone,这就让所有事情都联系了起来。

在雷军卸任金山董事长后,从2007年到2010年一直在做天使投资人,并且也十分成功的投资了YY,UC 浏览器等公司,而在2010年,雷军发了一条微博,总结了他自己的思考:

而2010年4月,小米正式成立了。

III. 小米征途

做小米的最初的缘由是,雷军18岁的梦想,那就是想做一家世界级的企业。

而在小米创立之初,是充满了艰辛,这里与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据一位投资了小米的投资人回忆,小米最开始其实要做的是MIUI,而很多人并不看好。2010年12月,我们看到小米推出了米聊,这是一款比微信推出时间早了2个月的移动通信App,只是可惜,在通讯这个赛道,腾讯实在是太强大了。

当小米要做手机,雷军自己后来也回忆道,找硬件团队的时候,被问道最多的两个问题是: 你认识郭台铭吗?再问,你认识中国移动的老大吗?而当时的雷军,两个人都不认识。

关于与夏普的合作,最开始夏普并不相信雷军,而雷军为了达成与夏普的合作,在2011年的时候,日本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次大地震造成了日本的核泄漏,而雷军这个时候又亲自过去跟夏普的人谈判了。而雷军去夏普在日本的办公室的时候,当时就只有雷军跟夏普的人,也就是说经过日本地震核辐射这事以后,很多手机厂商当时并不愿意去日本。而夏普从这件事以后也看出了雷军的诚意,当时也比较感动,就答应给雷军供货了。

IV. 为何成功?

那么,为什么小米成功了?

我想,第一,是“顺势而为”的战略。小米抓住乐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以及未来物联网的风口。这是战略层面的成功。

第二, 是“互联网思维”的思想高度。雷军提出过“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那么对于这几个字的解释如下:

  1. 极致:把自己逼疯

  2. 专注:如何做到极致?需要专注。

  3. 口碑:海底捞是典型代表。不需要做广告,让消费者口耳相传,并且有正面感受。

  4. 快:以前一个产品3年,而现在是一个星期。这是流程结构的创新。

这是思考方式上的成功。

第三,解决了痛点,提高了效率。当时的痛点是什么呢?就是手机都很贵,或者是质量差。那能不能做一款“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呢?

雷军在很多场合,以沃尔玛,Costo为例。在沃尔玛创业之前,美国零售的毛利率都是45%左右,而沃尔玛的来到,使得将毛利降到了22.5%,只有原来的一半,而现在,Costo做得更极致,创办之初就说最高只能14%的毛利率,而目前算下来毛利率的综合毛利率才6.5%。而这两家都是卓越的公司,通过自己的创新,提高了效率,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在。

而小米手机,基本上就满足了这样的用户需求,而小米也承诺,硬件的净利润不超过5%,而从消费者角度,我们确实看到小米的产品的价格比竞争对手低了不只50%。

这是发现问题的成功。

第四,创新,而这是解决痛点的原因与方法。正如上面沃尔玛,Costo的成功一样,他们进行了创新。雷军在一次演讲中,总结了他们的创新:

比如沃尔玛的创新在于:

创新一,商店不开在市中心。零售业的铁律叫位置第一,但它只要东西好、便宜,那就开到郊区去。

创新二,它直接用仓库改建。

创新三,引进大量的IT技术。这一套下来,八十年代初期沃尔玛就世界第一了。其实背后没有任何诀窍,如果把它归纳下来就是效率致胜。

比如,Costo的创新在于:

第一,精选商品,只卖4000个SKU。你要知道沃尔玛至少几十万种,Costco精选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合伙人说,我卖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自己选的,家里用过的,我觉得好我才卖。比如说电视就两种,但是质量和体验都很好。因为卖的品种少,就跟上游厂商拼命压单价,加6%直接到最终店面,恨不得比人家批发价还便宜很多。

第二,要有惊喜。就是每10件东西要有一件让你觉得很惊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这样大家就全部变成了Costco的Fans。我在现场调查我们公司的海归,有人说我这一辈子只在Costco买东西,Costco没有才去别的店。它6.5%的毛利润本来是不挣钱的,但美国有一个非常好的小费文化,他说大家给小费,也就是会员收入。现在每年它的会员收入是20亿美金,因此财报毛利率是11%。

第三,互联网金融。号召它的用户用Costco的信用卡,它能分一两个点,利润实际主要就来自于会员费和信用卡。

第四,服务员很少。节省人力成本,零售价比批发还要便宜。

那么,小米的创新在于,其“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

在我看来,小米用“低毛利,高品质”的产品获取用户,通过新零售的办法进一步提高效率,最后通过互联网服务来赚取合理的利润。这便是一个小米的生态闭环。

而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成功。

V. 梦想与赚钱

在我看来,雷军所做的事情和Costo很像。在一次访谈中,雷军谈到了Costo的创始人以及Costo的模式问题:

Costco这个模式难在什么地方?因为它不挣钱,所以也融不到钱。在某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其实已经快关门了,公司卖给一个VC了,今天创始人在公司是没有任何股权的。但是这个创始人还在公司管理,他的梦想就是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他根本不在乎公司是不是自己的。他用了15年的时间才让美国人民相信Costco,因为大家都觉得无奸不商嘛,你肯定蒙我了。进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价钱,只要闭上眼睛买,这是一种“信仰”。

而如今,很多人可能也在质疑小米,从投资的角度能不能赚钱。

首先,Costo是美股的一只大牛股:

其次,小米有业务赚钱,而就是互联网服务。这一块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60%:

同时,对于小米来说,由于其独特的生态闭环,使其较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没有获客成本,而当然,也有人可以质疑,小米本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硬件公司。而这一点,我也不去过多的评论。

最后,我想,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企业,往往在创业的时候,都有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就向Costo的那位创始人一样,虽然公司破产被收购,自己在公司里没有股份,而仍然在公司里管理。那小米的梦想是什么呢?

在雷军在小米招股书里,最打动我的是下面这句话:

我十分憧憬,有一天,小米能够带来平等,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这也许就是所有人的所有的向往。

4

有切身感受过2000年至今的中国互联网转变的小伙伴,一定都会感慨“中国奇迹”的伟大,从千禧年前后的“一无所有”,到如今诸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等数十家拥簇独角兽估值的公司在世界舞台上百花齐放,

相信各位在昨天那个“大日子”里,看到拾部君提及到这样一个历程转变的图景,那应当也都能够猜测到拾部君的用意了。

没错,在芸芸众多的“中国奇迹”创造者当中,一家名叫“小米”的手机和互联网,以及新零售和物联网的变革者,昨天终于登陆港交所敲钟了。

事实上,作为一名年轻的小伙伴,拾部君是相当清楚小米在年轻人群当中的地位的高企程度,

这一来是因为小米手机开创的性价比策略,彻底的颠覆了整个中国的山寨机行业,使得年轻人也都能够使用的上价格低廉和软硬件可靠的优良产品;

其次,小米手机也是众多互联网企业当中,应当属于最早最早认识到“粉丝价值”的企业了,加之在后来的运营生产当中也都没少给予“米粉”出乎意料的关爱和照顾。

比如在智能手机由里及外都同质化严峻的情况下,小米便在最新款的手机产品上方加入到了“二次元元素”来进行润色,一举燃着了粉丝们在这一块的痛心喜好。

在其发布的小米6X初音未来的版本当中,从最外层的包装盒,到内里的手机套,手机外观,以及充电宝都均一沿用了这位二次元头号虚拟偶像的“青绿色”进行装点。

更甚的是,出于宅男子女们对于“痛物”文化的喜爱,小米发布的这款新手机还在包装盒上做了二次展示的改造,以便用户能够在日常当做装饰品来使用,给空荡无奇的住所增添上一抹二次元的滋味。

当然咯,在产品和包装设计上都做得如此用心的小米又岂会放过“初音未来这一虚拟偶像的本质工作呢?”,配套于这台手机发售的,还有一套额外配置的《最美印记》的歌曲收录。

由表及里样样贴心到位,这或许便是小米能够仅仅通过8年时间,就完成了他人一辈子都未敢能想象的成就---估值500+亿美元,破天荒的让港交所实施了就连阿里巴巴的恳求都拒之门外的“同股不同权”政策。

作为一名忠实的消弭粉丝,拾部君在这里也祝愿小米能够在资本市场一路前行,为我们带来更多性能和价格都优异无双的产品吧。

最后,拾部君还收集了另外两家知名手机产商曾经推出的“二次元手机”,图示在下方,虽说也能看得出用心的地方,但较比起小米的产品,还是或缺了不少的细节处的。

第一款是【锤子银魂手机】

万事屋三雄加持的这款坚果PRO1,从整体观感来看无疑也是相当精美的,留意手机后部的锤子品牌LOGO,现时也已经替换成了银魂的样式了。

同样的,内里也配套了专属的银魂品质,留意左手和右手模式下的内衬背景图哦,可不是惯常有的“黑屏”而同样是银魂的主角人物呢。

第二款是【三星钢铁侠手机】

作为世界手机巨头,安卓阵营当中的NO1,三星在其第六代galaxy手机当中就推出了一款限量版的钢铁侠款式。如果你们有留意新闻的话,那一定会知道这款手机的热度是相当劲爆的,一度被收藏着翻炒到近50万元的价格呢,较比起时下的什么比特币,莱特币等等的虚拟货币均一都要变态上好好几个位阶哦。

好了,今天的这期内容就当这里,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发表一下你们对二次元手机看法。

希望你喜欢,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表示您的支持,谢谢哦!

关注【拾部次元】,每天都是严谨有态度的精彩推文。

5

小米的成功,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抓住了消费降级的趋势,尤其是人们目前对于数码电子以及消费品的消费观念逐渐的在改变,更加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说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涨,但实际上大多数普通人的自由支配的薪资还是比较少,因此大多数用户很难接受那些价格比较高昂的产品。就比如目前国产的高端旗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的起,当然你要说买现在谁都有五六千元可以拿出来去买,但是对于生活的压力成本还是非常大的,更多的还是2000~3000元这个价格段上去,消费手机这类的产品。

小米正式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些痛点,例如买手机的时候更加详细的将所有的参数列举出来,让消费者看到自己花更少的钱能买到更高配置的商品,同时省去了线下销售渠道的成本,也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物美价廉的好商品。同时米家系列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质量出色,价格偏低。所以也成就了小米的智能生态家居发展的如此之快。

总而言之,小米能获得今天的成功最主要的还是以性价比为定位,持续的给大众带来一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获得的认可。

6

小米的成功不是偶然,除了踩中互联网发展的风口外,更重要的是小米擅长与用户打交道,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并去实现它。

小米作为中国新兴的科技企业,创立十年间有过辉煌也遭遇过低谷,人们对他的评价和口碑亦呈分化之势。

创业新星,MIUI出世

2010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还被一众国外洋品牌所霸占,国产手机仍在夹缝中求生存难分一羹。

iPhone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认知,也让大众看到智能手机价格新的天花板,虽然果粉对iPhone趋之若鹜,另一部分用户却将目光转向了Android智能手机。

当时的三星、摩托罗拉、HTC等厂商所推出的Android智能手机款式多样、型号丰富,除了价格较高外,都有一个共同缺点,那就是系统未针对中国人的使用习惯进行优化。

而在北京,一家以大众熟悉的粗粮食物“小米”作为公司名称而初创的小型科技公司刚刚成立,几个月后第一款产品推出,它就是MIUI。

*图片源于网络

MIUI第一版基于Android2.2系统深度定制,其模仿iOS系统取消了原生Android的二级抽屉菜单,并加入通知栏快捷按钮,还有着令人惊艳的锁屏样式。第一版MIUI在推出后迎来了100位勇敢用户的支持和尝鲜,要知道当时想使用MIUI是需要冒着刷机可能导致设备变砖风险的,小米随后在互联网上专门建立了MIUI产品论坛,让开发团队能及时通过论坛收集用户的使用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予以及时公示,从那时起,MIUI开发团队就保持了每周五定期在论坛公告并发布新版系统升级的习惯,并且一直坚持至今,这也被米粉叫做“橙色星期五”。

随着MIUI版本的不断升级迭代,用户发现MIUI针对国人的使用习惯确实很用心,比如T9拨号键盘、黄页、智能工作日闹钟等等,这些都让用户在使用MIUI后越来越觉得顺手和舒心,MIUI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般爆发增长,如今已过3亿。

1999的小米和799的红米双杀

MIUI的倍受好评更坚定了小米推出自有品牌手机的想法。2011年,第一款小米手机以1999元的惊爆价格发布,虽然只卖1999元,小米手机却采用了当时与旗舰手机相似的强悍配置,为了压制成本,小米创新性地直接通过互联网对用户直销,这在当时线下卖场为主的手机销售市场而言无异于平地惊雷。然而,小米手机成功了,用户被其强悍的配置所吸引,并且凭MIUI的良好口碑在发烧友圈中口口相传,一时间小米风光无两。

*图片源于网络

随后,小米乘胜出击成立子品牌——红米,并以799元的超低价格发布红米智能手机。红米的发布彻底击溃了当时的山寨手机,也一举将智能手机的价格拉入百元档区间,真正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买得起、用得上,大大加速了智能手机在国内的普及。

此后仅两三年时间,小米便坐上了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巅峰王座。

风光不再,销量暴跌

或许,小米成功的太快,快得令同行不得不眼红。这样一家刚成立没多久的公司何以快速登顶国内手机市场,一时间引得众多同行纷纷研究、效仿。

随着同行渐渐推出互联网品牌竞争小米,加上小米确实发展的太快,小米内部管理及对供应链的控制等问题渐渐暴露,小米的市场份额开始迅速下滑,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无奈地在内部会议上发出开心就好的感慨。

*图片源于网络

面对同行的崛起和渐渐被蚕食的市场,小米亟需打一场翻身仗。2016年,小米在新品发布会上带来了他的One more thing——小米MIX。小米MIX震憾的全面屏设计令全场惊叹,也让人们终于看到了小米的研发实力,随后,小米MIX系列更被世界三大博物馆所收藏,小米也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这是小米经常对外宣传的一句话。与传统的手机厂商相比,烙着互联网基因的小米公司因为最初100个梦想赞助商的慷慨和勇敢而扬帆起航,并将MIUI论坛的产品反馈化为与用户交心的前进船桨,踏着MIUI用户的口碑相传而乘风破浪。

很少有用户能直接与厂商反馈使用意见并可能获得改进,这是小米出现之前。粉丝文化,是小米带给用户的一个崭新词汇,也是让众多小米用户拥有参与感的一种方式,做用户所希望的产品,需要实力,更多的是革新的那份勇气。有人成为米粉对其忠心不二,也有人转为米黑批判苛责,但不可否认,小米的出现和成功,引领行业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更多人体验到了科技的福利,存在即合理。

7

一个人的成功和一个企业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同样一件事你将失败,反之,你必然成功,这就是天时和地理,人还是你那个人。雷军抓住了互联网智能手机兴起的那个风口,顺势而为推出性价比极高的(当时)小米智能手机赢得了大批用户的青睐,圈定了大批的铁粉丝,真实让利消费者,始终把用户当朋友,马上又要拿出1.5亿元来回馈它的忠实用户,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政道,商道一个道理,所以小米如今能够成功。


8

首先,谢邀。

任何飞速崛起的公司,基本上离不开以下三点:

1、强悍的创始人团队

2、不至于缺钱

3、赶上了行业发展大潮

重要性从低到高。

小米的成功,首先归因于2010年起这五年来国产智能手机的井喷发展。这是基础,没有这阵龙卷风,连雷军自己都不认为小米能飞这么高。

相关的数据实在太多了。

其次,小米的融资因为种种因素一直顺利,利用摩尔定律创造的经营模式也保证了公司的营收。别小看这一点,后来进入的很多参赛选手不乏厉害的,可惜大部分败在了资金链。魅族别看它现在大红大紫,当初要不是搭上了阿里的资金支持,早就玩不下去了。

最后,雷军本人就不用多介绍了,当一个天才比绝大多数人还要努力的时候,成功概率是很大的。更何况他的人脉和号召力,让一大批行业顶尖人物云集在小米的最高决策层。

这张图中的人物,可不仅仅是用钱就能请来的。



看看黎万强,林斌,周博士,hugo,这些可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全明星阵容还紧密配合,怎么可能做不好事?

以上内容,转载于知乎。

9

你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问雷布斯这个问题,他会有不同的回答。

他都没有一个精确的回答,外人如何回答?

按照社会学原理,还是时势造英雄。不信的话,你现在让雷军拉着同样一批人重新再创造一个新品牌,不可能会像小米这么成功。

按照成功学原理,是雷布斯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董事会,投资人,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米粉。

按照心灵鸡汤,在金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雷军,是为了人类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有这个目标的人都成功了,例如,甘地,马丁路德金等。

10

小米的成功最基本就是守住了本心,始终做性价比高的产品,雷军知道小米先天不足在那里:第一与其它大公司比没有深厚的技术基础;第二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第三没有良好的用户基础;第四没有完整的公司架构。小米要成功就注定不能走一步一步发展的老路,小米总是在别人没关注的方向发力,先是做订制系统,互联网销售高性价比手机,生态链产品,全面屏手机,手机芯片等等,现在又是开放米家平台。下了一盘大棋。这是一条主线,格力的董总,华为的余总都在强调技术的研发,大谈核心技术,雷军其实不为所动,因为这确实是小米的弱点,没资本谈核心技术是扯蛋,没钱谈什么技术,所以小米就走产品创新,把相关连的面搞大,在别人弱的方向作手投入,小米在大品牌还没关注的点上迅速下手,由点及面组成一个网,农村包围城市,量上去再一点点研发前沿科技。

智能手机在短时期内依然是七国争雄,当年七国技术及财富以齐为大,国土人口楚第一,然而统一中国的是秦,秦胜在于文化制度。小米从弱到强也必须是从文化制度入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海纳百川方为海用少量的资金借助于外界强大自身是小米的谋略,当然也是最难的谋略,与阿里的掏宝天猫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比阿里更进一步,这就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