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在《三国志》中有自己的传记,证明吕布确实是个时代风云人物。
陈寿评价吕布“骁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至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吕布出身不高,一直在军旅之中,相信文化素养不会很高。他的所作所为,能证明他比一般的武夫要有想法,有志向。
历史记载,吕布的战友李傕等在遇到大事面前也一样是没有主意,没有原则底线的。只不过他们人生不同,遇到的事情不同罢了,并非这些出身民家的武将本质有什么不同。
当时的武人没有一个具备远见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都是尽其所能的建功立业。建功立业最好的方式必然是效命朝廷,其次独挑大梁,持兵割据。其次扶保别人。
所谓远见,是可以看清事实,去选择最好的方式,选择最安全的方式,去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三国时期的很多谋士都是有远见的,能根据自己的实力,分清人和时事的平衡。武人是没有这方面的思想的,有远见的武士在三国时代叫做儒将。儒将是凤毛麟角的存在的。
代表皇帝的董卓,告诉吕布丁原是反贼,是朝廷的祸患。吕布就杀了丁原。不杀丁原,吕布也就变成了反贼。吕布的选择没错。
董卓作为太师,要认吕布为义子,换任何人都是不能也不敢拒绝的。
王允告诉吕布,董卓是反贼,是皇帝的祸患。有志向的有能力的人都会选择保护皇帝杀死董卓的。
吕布杀董卓之前应该是没错的,是个称职无脑无道德底线的武人。
后面的事,就是吕布个人的问题了。他骄傲自满,自恃武名,傲慢对待袁绍,袁术,刘备。被陈宫张邈忽悠得得意忘形,认为自身的能力可以割据一方。当然这也是很多武人最希望的成功方式。
吕布的一生,是正常的武人奋斗的一生。他遇到的事情和别人不同罢了。他的机遇比别人更多更具诱惑力。
后世推崇关羽,就是因为关羽是一个什么都不想的忠义武士。他在忠于刘备和自身利益之间选择了刘备。其实这是违背当时武人的志向的。也可以看出关羽是个对志向无所谓的人。但凡有所谓也不会抛弃离朝廷最近的曹操,而随刘备四处奔波。
后世把曹操当作奸臣,关羽就变成了大智大勇,忠义千秋。如果后世把曹操当作英雄,刘备是流寇的,反贼的话。那关羽就一定是个不辩忠奸的愚蠢武将了。
关羽比吕布没强多少。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吕布想得多,没有吕布有志向。只不过他忠义忠对了人。
吕布确实如陈寿说的只见短期利益,但这种的短见是世界上很多人都天天在做的事情啊。
吕布确实是反复无常。如果董卓是个好人,吕布也不会背负反复无常的恶名。一个人从一个恶势力中反出来(丁原是被定性的),加入了另一个势力,他本想着光明的前途,没想到又是一个恶势力。一般人还奋争不?吕布选择了继续奋争,杀了董卓。然后他被另一个恶势力赶出长安,投靠正统袁氏。然后他发现袁氏也是恶势力。对这个有实力向往光明的人来说,只有单干一条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天下根本没好势力。
吕布是有想法的武将,是有志向的武将。他遇到的事情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灭亡。人在世界上无论能力多少,都是沧海一粟,只能随波逐流。想改变世界的人很少,能改变世界的人少之又少。吕布是在这条路上奋斗而失败的那些人。从忠义道德上讲,吕布确实是个反面典型。在人生生活志向的角度上看,吕布是勇于奋斗的,是悲情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