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

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

2020-08-17 16:02阅读(121)

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问: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庄稼的生长是争天不争地,只要肥料营养足够充足,在土里是不怕密的,盘根错节挡

1

问: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

庄稼的生长是争天不争地,只要肥料营养足够充足,在土里是不怕密的,盘根错节挡不住营养充足。但庄稼生长在地面之上是要有空间的,有足够的空间才能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就叫争天不争地。

玉米生长也有一定的空间,当空间被挤的透不过风来时,无论地下施多少肥,玉米也会减产。

问玉米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这不能光看株距,还要看行距。行距稍微稀点株距还可以密些,如果行距很密,株距就不能太密了,就应该稀一些,才能高产。行距稀株距也稀不能高产;行距密株距也密更会减产。行距株距适当才能高产。

过去,传统玉米品种都是高杆,占空间大,不能密植,每亩二千五百株苗正好,三千苗就很密,那时的玉米不高产,亩产四百斤就不错了。

现在的新玉米品种都是矮杆,占空间小,可以密植,每亩三千五百苗都略稀,差不多都四千苗甚至还有密的,这样才能亩产过千斤。

每亩四千苗,行距一尺半,株距一尺。如果行距一尺三四,株距就应略稀一尺一二,就是每亩四千苗。玉米的行距最好是一尺半,这样便于中耕。

每棵玉米的交叉展开空间都在半米左右,就是适当的密度,高产的基础。

如果玉米的交叉展开空间只一尺达不到半米,那它一定会减产;如果玉米的展开空间太空旷,别说有交叉,叶都不挨叶,无论多施多少肥,那肯定不高产。

玉米的行距一尺半,株距一尺,就是新玉米品种比较理想的密度。

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主产区域辽阔,自南到北,自东到西都有种植。我们经常会遇到同品种的玉米,他的玉米亩产1400斤,而我的玉米却有1200斤,甚至不足1000斤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播种的密度和肥水条件。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措施。

一,一增四改是方向,措施改进增产量

听父辈们说,在50年代种植的玉米每亩不足2000株,产量在200斤以下。60–70年代,密度增加到2500株左右,产量达到了200斤以上。90年代推广种植紧凑型玉米,再加上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平均亩产量达到了700斤,但大部分为3500株每亩,仍然有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的潜力。

玉米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亩株数越多,产量越高,因为玉米它不像小麦,水稻那样,会产生分蘖,一棵玉米就结一个棒子。因此,要提高产量,一方面提高和稳定单穗重,另一方面是增加株数,增加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在2006年提出了"一增四改"增产的重要措施,"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要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适当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四改"就是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二,那么如何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呢?

我看过好多人在说,玉米得留几尺几寸,多少厘米等。但我真的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株行距,因为玉米的品种太多了,各有特性,因此没有或者说不敢给你一个具体的数字。我只能给你如下这点建议哈。

玉米种植的密度关键是根据品种特征确定:

平展型玉米品种单株生产能力强,但不太耐密植,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3000–3500株每亩。

紧凑型玉米品种单株产量弱,但耐密性强,主要靠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适宜种植的密度范围是4000–5000株每亩。

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单株产量和耐密性介于平展型和紧凑型之间,适宜种植的密度范围是3500–4000株每亩。

除了玉米的株型外,植株的高度,生育期的长短,玉米棒子的大小对适宜种植的密度有一定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你所购买的玉米种子包装袋上推荐的适宜密度种植。

玉米增加种植密度要注意以下问题,因地制宜,合理密植,调整行距。在俺这里,播种玉米的行距基本是人工播种的在50–60厘米左右,机械播种的在60–70厘米左右。最后你得科学施肥水。如果没有肥和水的保障,很难发挥耐密型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

3

简单的回答你,密的个头小产量底,稀的不要小看棵数少,长出玉米棒又粗又大,产量又高。

4

庆双与三农同行】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合理密植才高产。详情请看下文。

玉米是粮食与饲料兼用的农作物,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产量高,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面积的播种。

关于玉米播种的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则要根据玉米行距的宽窄与玉米的品种来决定。而决定玉米株距的主要依据,是以行距大小作判断的。如果行距大,株距则要密些;如果行距小,株距则要稀些。这在农作物栽培上,叫做“宽窄行”。

在玉米生产上,对于播种的密度,各持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更多的则认为播种密了才高产,有人竟然说一亩地要达到四五千株产量才最高。然而果真如此吗?

笔者种植了三十年多年的玉米,既种过常规玉米,也种过杂交玉米,对玉米的不同品种、不同的播种密度、不同的土壤条件玉米的长势与产量作过多次对比,现将自己的认识阐述于后。

以土壤条件决定玉米播种的株行距

在肥沃的土壤上播种的玉米,在施肥同等的情况下,无论播种什么品种,都比播种在不肥沃的土壤上的玉米长得好。玉米的株秆粗壮,叶片肥大,生长速度快,结出的穗(棒子)又大又长,产量高。而播种在不肥沃的土壤上的玉米,玉米的株秆细小,叶片小而薄,生长速度慢,结出的穗(棒子)不仅小,而且短,产量也低。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土壤肥沃的情况下,由于玉米植株所占的空间较大,播种的玉米株行距宜稀;而在土壤不肥沃的情况下,由于玉米植株所占的空间小,播种的玉米株行距则宜密。

以玉米的品种特性决定播种的株行距

玉米的品种较多,生长特性各不相同,有早熟、中熟、晚熟几种,生育期从60天到140天都有。

而玉米的生长类型也有几种,以植株的长势可分为平展型、紧凑型和半紧凑型。平展型的玉米叶片伸展较宽,植株所占的空间大;紧凑型的玉米叶片较直立,植株所占的空间小;而半紧凑型的玉米叶片介于平展型与紧凑型之间,植株所占的空间也介于两种生长类型之间。

由此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对于平展型的玉米品种,在播种时,株行距宜稀些;对于紧凑型的玉米品种,在播种时,株行距宜密些;而对于半紧凑型的玉米品种,在播种时,株行距则在平展型与紧凑型之间。

同时,对于早熟的玉米品种,由于植株矮小,播种的株行距宜密;对于中熟的玉米品种,由于植株比较高大,播种的株行距宜稍稀;而对于晚熟的玉米品种,由于植株高大,播种的株行距宜稀。

还有就是玉米的品种。玉米的植株高,播种的株行距要稀;而玉米的植株矮,播种的株行距要密。

以玉米播种的行距决定玉米播种的株距

题主问玉米株距是播种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需要以玉米播种的行距为依据来决定玉米播种的株距。

如果玉米播种的行距大,株距可适当缩小;如果玉米播种的行距小,株距就要适当加大。其原因是,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植株茁壮,产量高。

在七十年代中期,笔者初中毕业时,老师带领我们去另外一所学校,参观了一位老师种的“定向玉米”,其行距很大,株距很小,植株与植株之间只有10厘米。“定向玉米”是利用玉米叶片有规律性地向植株两边伸展的特性,在加大行距的基础上,从而加大株距的种植方法。

玉米一般的播种株行距

在土壤肥力一般的土地上播种玉米,以播种中晚熟品种为例,行距70~80厘米,株距一穴单株为20~25厘米,一穴双株为30~35厘米。

如果播种过密,玉米的植株生长拥挤,由于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容易引起徒长,植株细小,结出的穗小而短,产量反而降低,而且也容易倒伏。

在密度过大的情况下,玉米植株细小,结出的穗也小,不但产量低,甚至地中间的玉米植株还要腐烂。别说收玉米,只怕连玉米秆都难以收到好的。笔者有一年,由于种植过密,就遭到过惨痛的教训。

对于玉米株距是密了产量高,还是稀了产量高的问题,需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玉米的品种特性以及玉米播种的行距综合考虑。

在生产实践中的结果是,宁愿播种稍稀,也绝不播种过密。播种稍稀,玉米的植株健壮,不易倒伏,而且结的穗又大又长又满尖;而播种过密,玉米的植株细小,生长弱,不但容易倒伏,而且结的穗也小,产量反而低,甚至还有植株腐烂的危险。

【欢迎留言,欢迎交流,结缘三农】

5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咱是农民,以种地为主,玉米种了一年又一年。从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玉米株距是密了高产,还是稀了高产,可以肯定的说,密了高产。

前些年,人们种玉米,普遍都是喜欢种稀一点,认为稀才能长大穗,株距在一尺半左右,一亩地三千株上下,穗确实不错,又粗又长,可亩产只有五六百斤。

近年来,人们改变了种植方法,株距定在八寸左右,行距保持在一尺二寸,一亩地达到四千五百株。有些肥地会更密一些,五千多株。

现在玉米产量比过去,增产了一倍,亩产一千多斤。株距密,虽然穗小一些,可数量多,因此实现了高产。

密植能够达到高产,但是,优良品种为前提,是最主要的环节,没有好的种子,就长不了好庄稼,更谈不上什么高产。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不施足化肥,想高产,那是不可能的事,现在的庄稼真是依靠肥料,追肥多与少,庄稼的长势就完全不同,密植的玉米必须多上化肥,确保营养满足,才能大丰收。

因地制宜,地,种,肥,三结合,掌握好了,才能达到高产,密不可分,也是主要的因素,我说的对吗?请留言。

6

玉米高产跟株距和行距有直接关系。目前各个地区都有玉米播种机。拖拉机师傅都是很有经验的,行距基本上按照适合当地标准。株距一般在25公分左右订苗。玉米高产各个环节都很重要。施肥浇水也是重中之重。也要和老天爷搞好关系。水灾和连续雨是灾中之难。农民种地丰收和风險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