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安石变法从后来看是有利于宋王朝,王安石变法十多年后,确实让宋朝国库变的充实,并达到国富军强的目的。但是,王安石变法无形中伤害了老百姓,商人,士大夫和地主阶层利益,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只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加上改革内部相互争斗,变法推进乏力;最后,变法支持者宋神宗一死,王安石变法就以失败告终。

一.王安石变法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

1.事实上许多老百姓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为变法本身也存在弊病,直接强力推广,给百姓带来更大麻烦。

  • 青苗法原本是国家放低息给百姓,但是许多宫府为了创收而强行摊派,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借钱付息,不管需不需要,这样的要求只会让百姓增加负担,苦不堪言,并且上告无门。
  • 据说很多百姓自断其手以逃避保甲法,甚至有许多地方都上报此种现象,可见该保甲法反面影响比战争更可怕!
  • 保马法也被人诟病,本来养马需要许多专业的方法和技能,让普通老百姓参与养马,往往马没养成,反而还要赔钱,搞的许多百姓家破人亡。

2.朝庭经商,市场被操纵,商人利益被国家取走,商人反对王安石变法

国家操纵市场参与经商,赚取原属于商人的利润,扰乱市场秩序,商人极其反对新法。市易法让宋朝朝廷直接参与经商,又利用国家层面内部信息及权力资源等,让朝庭经商赚的爽,可不知此举害了多少商人,当时许多商人血本无归,破产商人比比皆是。

3.利益受损,士大夫和地主阶层反对王安石变法

变法损害士大夫和地主阶层利益,他们也积极反对王安石。

  • 青苗法国家取代了地主放贷,限制了高利贷对穷苦百姓的盘剥,但是,地主利益被损害。
  • 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士大夫和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
  • 免役法让士大夫等特权阶层也需要缴纳免役钱,原先可是不用的,士大夫开始不乐意,不会主动支持王安石。

二.变法内部争斗,变法推进乏力

变法势力内部矛盾恶化分裂,王安石亲自提拔器重的吕惠卿首先发难,矛指王安石,吕惠卿借办理郑侠案件的机会构陷王安石,又利用李士宁案件来打击王安石。变法内部人员分裂严重,变法势力内部开始瓦解,王安石变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三.宋神宗去世,无人支持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去世,这是压倒王安石变法的最后一根求命稻草,从此再无人支持变法。随后,宋哲宗赵煦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全盘否定变法,变法失败。

总而言之,王安石变法初步实现了宋朝的国富军强的目的,但是,变法从上而下,并没有大量支持者,反而有许多人反对,变法者内部又争斗不休,注定王安石变法必定失败。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雪忆柔,您的问题我来回答。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历史学科里总是有各种分析:改革败因,起义败因等等。王安石变法作为古代变革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失败也是与时代脱轨的必然。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之前,大宋政权已近百年,当朝局势可以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

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便是当朝亟待解决的三大矛盾:

  • 【01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神宗时期出现了土地大量兼并的情况,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速,农民的土地却越来越少。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不断的征战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让老百姓生不如死、苦不堪言。

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自然就会揭竿而起。战未必会赢,不战却一定会死。因此宋神宗时期的农民战争接连不断,这期间尤以提出“均贫富”口号的王小波和李顺的起义最为著名。

日益突出的阶级矛盾昭示着改革的必然。

  • 【02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当时议论终无坚决,上下极为灭裂,如此何能胜敌?”

这是王安石对朝堂之上不战而败的消极态度的无情抨击,这也恰恰反映了当朝突出的民族矛盾。神宗时期,大宋与契丹贵族所建立的割据政权、辽和党项贵族所建立的割据政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改革势在必行。

  • 【03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凸显】

北宋时期的朋党之争矛盾突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者内部关于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等意见也不和谐,这一切的的实质就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这也是促使神宗变法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一系列的外因使得变法迫在眉睫。

二、重要人物

提到王安石变法,自然要了解王安石其人,以及他的支持者宋神宗。

【宋神宗】

宋神宗,人如其名,是个神奇的君主。他一生大搞军事改革,然而对外战争却屡战屡败。他潜心社会改革,老百姓生活又无甚改善。他的心是好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结果与意愿总是事与愿违。

神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空有一腔热血,有识才惜才之心,但是同时也缺少坚定的意志。改革之初,兴致勃勃。改革受阻,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他又打了退堂鼓。

他是改革的发起者,也是改革的终结者。

【王安石】

王安石才华横溢,文采卓然。神宗继位后立刻召王安石入京任命他为宰相,可以说,王安石这批千里马是幸运的,深得神宗这个伯乐的信任。

王安石并非徒有其表,他是个实干者,大刀阔斧的改革,兴致盎然。不得不说,王安石是有真知灼见的,且拥有超前思想,这些优点也都是一个改革者所必备的素质。

三、改革的内容

犹记我的历史导师说过,评价王安石其人,一定要与王安石变法分开,一分为二地看待。现在我们来看看王安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是什么。

王安石的改革重心就是把理财与发展生产联系在一起,以发展生产而增加财政收入,因此设立了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市易法和保甲法。

这几项法律究其本质,都是单纯地敛财。以政府兼并代替豪强富商的兼并,其结果无疑是延缓了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而已。

四、改革的败因

写到这个败因,我真是感慨万千,不禁又想到当时课上抄了满满一篇笔记的时光。那么说起改革的败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理想丰满,现实骨干】

这次变法好似空中楼阁,想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设想太过缥缈,使得实施缺少土壤,无法落地生根

归根结底,变法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是为了应对政治的需要。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脱离了政治环境的前提,必然无法成功。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王安石明知改革“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却在变法中操之过急。虽然王安石本人没有私心,然后变法并非写文章,不是指出针砭时弊就能壮士断腕,任何一项改革从策划到实施都需要一个逐步接纳的过程,急于求成乃是大忌。

【用人不当,执行不力】

变法派中除王安石本人操守无异,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个人私利。宋神宗和王安石主张启用新人,企图通过任用贤才强大国家的政治和军事队伍。但是由于宋朝长期“重文轻武”的思想扎根,新人的任用势必要承担风险。

政策颁布以后,难免有曲解、对付、违背等情况发生。如政府把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官员擅自提到百分之三十;政府要用交钱代替差役,官员就拼命敛钱。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初心是为了改善民生,结果却给百姓增加了更沉重的负担。

选人用人不当,政策执行不力,改革走向失败也是必然。

【乱动奶酪,影响利益】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受到重重阻碍,最大诱因还是因为王安石动了他人的奶酪,尤其是给封建地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严重影响了上层阶级的切身利益,以至于后期宋神宗发生动摇后,王安石的反对者便迅速地废除了新法,以至于这次变革最终前功尽弃。

五、笔者小结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大,是自商鞅变法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变法过程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朝局面,扩充了国库,巩固了边防,然而变法并没有触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便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甚为可惜。

关注@雪忆柔,共同了解文史故事,书评影评和美文诗词[送心]

3

王安石变法是有利于宋朝百姓,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宋朝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有好的方面,确实改变了国家面临的困难,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事作战能力,使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况得到改善。

但是也有其负面的影响。王安石的变法虽然遭遇朝中守旧派的反对,因为变法触及了中上层人士群体的利益,但是随着变法的开展,宋神宗的支持,变法并没有遭遇大的阻碍,还都能顺利推行,真正让王安石变法遭遇强烈反对的是青苗法。

青苗法内容: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青苗法的初衷虽好,由国家放贷给老百姓,减少老百姓民间借贷的利率,也就相当于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而国家得到利率,由此增加了一份财政收入,解决一部分财政危机。

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借贷的老百姓还好,有些不需要借贷的还是要强制性借贷,增加了这部分人的负担,造成一部分人的生活比之前更加艰难,这才是王安石变法遭到反对的最根本原因。

而压倒王安石变法的另一根稻草是自然灾害。

持续八个月的干旱,造成老百姓没有收成,闹饥荒,又有贷款要还,对底层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涌出了携老扶幼逃难的大批灾民。

城门的守城官给宋神宗送了幅画,画着他在城楼上看到的灾民情景,宋神宗看到画后,对变法的意志开始动摇了。

王安石的变法成了众矢之的,没了皇帝的支持,变法失去了保障,王安石被罢相。

而宋神宗死后,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了司马光,而司马光是反对青苗法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员,王安石推行的变法被废除,预示着变法失败。

所以,变法中存在问题的部分在自然灾害面前完全暴露出来,并使得灾害对老百姓的损害更甚,有没有有利的支持者,王安石被罢相,远离权力中心,而反对变法的朝臣掌握执政权,所以,王安石变法失败。

4

王安石的变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北宋的各种社会矛盾,但不一定对当时的老百姓是有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执行的不当,变法变相的给老百姓加上了另一种被剥削的方式,或多或少使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农民阶级的利益。这是事实,也是有老百姓反对其变法的动因。

  • 假使王安石变法成功了,北宋改变了长久以来积贫积弱的弊病,或许其灭亡的时间会有所推迟,百姓也能够休养生息,慢慢从被盘剥的伤痛中缓过来,渐渐过上改革后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毕竟从长远来看,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会提高的。

但不幸的是,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了。变法期间,反对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千百年来争议更是不断起伏,有否定其全部变法举措的,也有肯定其部分措施的。直到近代以来,王安石变法才为大都数人所接受,而探讨其变法失败的原因,也摆在了人们的案头。

王安石的变法,触动了当时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又伤害了农民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反对力量大多来源于这两者。最大支持者意志的动摇、改革派内部的分裂,都是导致变法无法进行下去的重要因素。后来,随着保守派的掌权,变法的失败是迟早的事。

  • 诚然,王安石变法有一定的成效,但那是建立在对农民的盘剥之上,一些措施确实伤害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才是最为痛苦的,也是最为要命的。

当推行一个变法,在朝堂里有大批的反对者,民间里也有源源不断的上访者,改革的成效又是遥遥无期,自然改革很难进行下去。变法措施的废除,减少了对农民的伤害,这是实实在在的。虽然在变法过程中,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的状况,没有补偿措施予以安抚。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要有新的伤害就行了,就心满意足了。这也侧面说明,有一部分老百姓反对变法,也不全是受人鼓动的,有其保全自身利益的诉求。

或许,这也是他长期背负骂名的一个原因吧!

5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表面的繁华掩盖下的,却是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的急剧增大,王安石变法就是为了改变这个现象!

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内容分析

实施变法缘由

自唐朝开始,百姓手中的土地便自由买卖,国家不重新对田地进行划分,而国家只对拥有土地的人征税,拥有多少土地就征收多少税。这就让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一般的百姓沦为给大地主打工,收成多数也给了地主,这样就使得国家收入大大增加,但民间的贫富分化也愈演愈烈。

自宋太祖开始,冗员、冗兵、冗费日益严重,让国家财政负担压力巨大。虽然宋朝是中国历代中最富有的,但也是最能花钱,和钱花得毫无作用的朝代。宋神宗时,为了能够缓解各类矛盾,富国强兵,开始任用王安石变法。

变法主要内容

  • 改革财政制度

王安石变法的第一个动作,便是重新制定国家财政制度,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收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首先便是青苗法,规定在百姓需要时,国家通过政府贷款给个人,收成后上交20%利息给国家,防止百姓被高利贷和地主盘剥。

其次便是募役法,政府向应该服役而不愿意服役的人收取免役钱,再利用这笔钱去雇佣人服役。这样那些不愿意服役的官僚地主就需要掏钱给国家,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

再其次就是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税法,国家对土地重新丈量,按土地多少贫肥进行收税,土地肥沃的就多收,贫瘠的就少收,这样避免了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加重。

最后就是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通过收购滞销物品,再在市场短缺时卖出物品。这就稳定了物价和保障了贸易交流,不仅政府增加了收入,百姓也能够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货物,让一些投机商人无法再通过"囤货居奇"来获得暴利。

  • 改革军事制度

接着便是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首先便是保甲法,在原来的禁军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每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如果每户有两名男丁,就出一人为保丁,闲时农作,战时就装备起来上前线打仗,这就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开支。

其次就是将兵法,把禁军原先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接着再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同时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并规定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 改革教育制度

宋朝时,对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废明经,设明法。将科举中的明经废除,明经多是死记硬背,再整顿太学,将学校改造成育人才的地方。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触犯了大地主和官僚阶层的利益

王安石变法仅实行了十几年,随着宋神宗的去世,变法很快便终止,宣告失败。很显然,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和官僚阶层的利益,从变法一开始,除了态度坚定的宋神宗和王安石,加上部分想要借机上位的,绝大部分人都反对变法,包括当时的太后。

王安石变法之时曾说:“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见压力非常之大,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持,变法很快就结束了,结果也充分印证了。

变法内容很好,落地很难,导致百姓财产被剥削

一些官僚地主选择支持变法,实际上是因为变法能够获取大量利益,比如青苗法规定利息是20%,然后实际收取的时候,可能都超过50%了,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政策去监督执行。

还有方田均税,更成了监管的黑洞,高产、低产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完全就是一家之言,土地兼并反而更加严重了。

特别是市易法的实施,打破了自古以来“官不与民争利”的传统,让原先商人的利润被政府得到了,等于变相地剥夺了百姓的钱财。

变法初心很好,实施困难,不利影响深远

从变法的内容和失败原因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的初心绝对没有问题,是本着改善民生和社会矛盾的,特别是实现均富这一理想。

然而,实际情况确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了权贵们疯狂敛财的工具,而朝廷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监管,只能让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甚至是导致北宋灭亡的推手之一。

更严重的不利影响就是朋党之争,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宋朝官吏彻底分化成新党和旧党,两个朋党之间相互攻击,有时候纯粹是为了攻击而攻击,结果却没人真正关心国家。可以说这个现象,影响实在太坏了。

王安石如果作为一个文学家,绝对是举世无双,然而他偏偏选择了仕途,他的变法过于理想化,失败也情理之中,这也直接让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6

在北宋有范仲淹新政,也有王安石变法,两个人都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说困难重重,新政变法都是强国利民之举。推动者都是朝廷重臣,都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失败的原因无非是动了权贵们的奶酪。任何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肯定不利于权贵。




7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君臣一起开始变法。但是,当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时,变法也就宣告结束。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怎么就失败了呢?

变法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变法的执行,几乎要把整个社会结构打散重新组织一遍,这就太难了。

比如最重要的影响农业的青苗法。主要做法是政府出资,向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农民度过难关或者扩大再生产。

想法很好吧。但是在执行上就难了。青苗法要求贷款人必须是一“保”。一保就是由五户或十户组成,有一个富户做保人。

不管家里有没有土地,这一保就是个贷款团体了,贷款还不上,保人要承担责任。

这里就存在问题:贷款使用人和责任人分离了。一户贷款使用,却需要保人担保;并且使用人和担保人之间不是自愿的,是由地方政府强行捏合在一起的。用今天法律观点看,贷款人和担保人之间存在强迫担保、权利和义务极不对等。

如果是豪族社会,豪族带着部曲,这种方式还可以做,但是,此时北宋已经是地主与自耕农的时代,地主凭什么替佃户担保贷款呢?

再比如保甲法。保甲法规定,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后来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为保丁。选取主户"有材干心力者"和"物力最高者"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副保正。在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地方治安。

北宋社会自由度很高,农民自由贯了,现在集中进行军训,占用时间也就罢了。还要负担责任,比如上番,成了保丁们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有些保丁为免于教阅,甚至自残肢体,乃至于干脆逃亡。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要执行王安石的新法,需要对社会结构进行重新改造才能适应。但这是不可能的,社会形态都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改起来哪有那么容易?更远一点的例子是王莽。他的做法是复古,恢复周朝制度,但社会已经回不去了,结果王莽也失败了。

其次,变法超越了当时的时代,使新法不可行。

还是青苗法。

贷款既然涉及一个团体,但是当时并没有类似今天这样一整套的配套制度,比如公司法人、个人权利义务、法律体系等,这导致一保之内,真有意愿的可能贷不到款,而想要趁机占便宜的拿走贷款却丢下了责任给这一保。

青苗贷款要想要执行得好,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金融、法律制度,但这在宋代是不具备的。

第三,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意志不坚定,态度反复,导致各地对新法执行不力

保守派天天在神宗面前说新法的坏话,宋神宗就动摇了,说要暂缓新法。就把王安石罢官,不久又起用。

历来变法无不是阻力重重,尤其这种自上而下的变法,最高权力者态度和意志不坚定,变法不可能成功。

第四,守旧派的利益被触动,因此他们成了新法的阻碍

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其实就是大地主和富商官僚的代表。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像青苗法向农民放贷,就等于抢了他们向农民放高利贷的机会,还有市易法、均输法,这都是从大地主和富商手里夺取了赚钱机会,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要起来反对。

第五,用人也存在不当

王安石本人的德行是第一流的,但他当时为了推行新法,任用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如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等人,有的存在个人品德的瑕疵。守旧派抓住这一点,在人事上做斗争,于是政策执行问题,就被变成了道德层面的问题。这让变法派居于劣势。

结束语:

王安石的见识无疑是一流的,比如他“民不加赋国用足”的看法,符合现代经济学原理,而司马光认为天地间财富是个定数,这个见识是错误的。

但虽然见识超越时代,但因为上述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变法的失败。这是非常可惜的,宋朝失去了一次由弱变强的机会。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8

对于王安石变法,历朝历代的评价都极其一致: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脱离实际的变法

但是到了建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新中国建国以后的30多年间,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是极力推崇,极力褒扬,称其和商鞅变法、桑弘羊变法一样,都是富国强兵、推动历史进步的壮举。

文革时期,王安石更是被推到了绝对正确、无可置疑“法家”地位。80年代以后,他的“法家”名号取消了,但依然是正确的“改革家”的化身。中学课文有一篇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在“时代背景”里,都是王安石忧国忧民、锐意改革、冲破守旧、敢于担当;司马光则是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代表官僚和地主阶级利益,云云。当时所有的大中专教材和各种书籍,都沿袭这种观点。

我们的意识形态之所以长期把王安石当作“伟光正”的形象极力推崇,很可能是革命导师列宁曾赞扬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加上王安石的改革和我们的“革命”“改革”有相通之处。翻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书籍,王安石一直是不可撼动的正面形象,颂扬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到了现在,随着大量史料的发掘,史学家渐渐有了新的看法

历史通用的标准——看他的变法措施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否有利于国家长期繁荣稳定。

而王安石的变法却都起到了“不利于”的作用,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应当予以批判和否定。

既然王安石变法是革新进步之举,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利国利民,但是为什么会导致失败?为什么会导致破坏生产力、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的结果?

有人说,王安石的新法是好的,是利国利民的,只是章惇、蔡京等人将新法进行了篡改,弄得面目全非,才导致国家衰亡。有人说,变法之所以失败,是下面基层官吏从中作梗,把事情搞坏了。这话也是主观臆断。章、蔡等人是如何篡改新法的,史书未载;基层官吏是如何从中作梗,也未记载。那些如狼似虎侵害百姓的基层官吏,正是在坚定的执行新法。史书上分明记载,正是蔡京等人,把王安石及其新法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苏轼等人打入十八层地狱,他们推行王安石新法雷厉风行,不遗余力!

还有一点令人深思:王安石变法为何容易被小人利用?变法的大旗下为何汇集了那么多祸国奸臣?极力推行新法的章惇被称为北宋第一奸臣,蔡京被称为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吕惠卿被称为北宋最无耻的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与之相反,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却是一大批千古传诵的忠臣良将、仁人志士、文人学士;这里可以开出一长串名单: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韩琦、富弼、苏洵、苏轼、苏辙、程颐、程颢、黄庭坚、秦观……这些在中国历史上万众仰慕、熠熠闪光的名字,

他们都极力反对变法。他们对王安石的诗词文章十分推崇,起初还多次向朝廷推荐过王安石,但是对他的变法却是异口同声强烈反对

,有的宁愿舍弃高官厚禄,甚至冒着身家性命,极力反对变法。

王安石的新法有: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法等。论者都以为,这些“法”几乎全是为国聚财,却无一条是为民谋利,都是扰民、乱民、害民之策。

比如青苗法,规定农民播种青苗(插秧)时,由朝廷向农民发放贷款,秋收时,由农民偿还,加收利息20%至30%。“贷款于民”,好像是支持农民搞生产。但是

农民还款时竟要征收高达三分之一的利息。这不是政府在放高利贷,加重农民的负担、甚或是剥削农民吗?更何况遇到旱灾虫灾涝灾,农民种地连成本都不够,甚至会赔本、绝收,生活无着,要逃荒要饭,如何归还政府的巨额贷款和利息?

以现在理性的眼光看,如果真的是为国为民,就应当彻底废除青苗法,而在乡镇设置类似于“农业银行”的机构,广而告之:农民想贷款,就来贷款;不想贷款,就可以不贷;贷款利息要低于一般商业银行,不超过10%。遇到灾荒年,可以减免利息;个别地方个别农户遇到天灾人祸,可以减免贷款甚至予以救济。这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而王安石竟然要全国农民统统无条件地都接受政府的高利贷,说是这样可以避免地主(兼并之家)向农民发放更高利息的贷款,杜绝地主阶级剥削,利国利民而不利于地主。这完全是主观臆断的一厢情愿!

当王安石就“青苗法”向门下侍郎苏辙征求意见时,苏辙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问题,说:“以钱贷民,本以救民,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笞必用,州县之事烦矣!”苏辙又说,唐朝刘晏治理国家甚好,就不曾有向农民发放贷款之事;无论丰年灾年,农民都不会耽误农时。如果哪里粮价贱,政府就大量买入;如果哪里粮价贵,政府就大量卖出。这样就可以平抑物价,互通有无,老百姓就不会因粮价贵贱而发生困难了。如果你这样做了,也可以收刘晏之功!

王安石根本听不进去。此时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等一大批有识之士都表示反对,王安石一概不听。新法实践的结果,果然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反对的意见也是沸沸扬扬。王安石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为了钳人之口,派人在京城巡逻,发现有人批评新法,立刻抓起来投入监牢。在朝里,谁支持自己的变法,就提拔重用;谁反对新法,便予以打击排斥。一批官迷心窍、善于逢迎、昧着良心说假话的人被擢为朝廷大员;一批敢提意见、老成守正之士受到了迫害,逐出朝门。

尽管如此,下面老百姓源源不断反馈上来的新法扰民害民的信息,仍然使一些忠直为民的官吏不屈不挠地向朝廷反映实情。除了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不断上书外,最巧妙也最有效的,当属普通官吏郑侠的上书。

郑侠原为光州司法参军,是王安石一手提拔并看重的基层官吏,对王欲报知遇之恩,却是耿直之士。期满进京述职,当王安石问他下面新法实施情况时,他却实话实说,“各种新法让我感到忧虑。”王安石一不高兴,就贬他去看守安上门。一个地方官吏去看守城门,也无所谓,而让他震惊的是,天天在城门外看到的悲惨情景。

当时正值大饥荒,而政府的征收和聚敛如狼似虎。从东北涌来的逃荒要饭的流民成群结队,漫天风沙里,扶老携幼,塞满道路;他们一个个瘦弱不堪,满面愁苦,衣服破破烂烂,吃的是树叶、草根。有的可能是欠了官府的款还不起,竟然被衙役监视着,身披枷锁,背着从房上揭来的木材,卖了以后去还款。这样的情景接连不断,一阵阵刺痛了郑侠的心,决心上书皇帝,反映新法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不用文字,而是画了一幅幅流民图,用“加急文书”的巧妙方式,终于送达至皇帝手中。

宋神宗看着这些流民图:有的流离失所,有的家破人亡,有的啼饥号寒,有的卖儿卖女;官吏如狼似虎,流民奄毙道旁……,这让他受到强烈震撼,寝食难安,这才意识到变法带来的危害,果断地下诏罢免了几条新法,激起万民欢呼,农村很快有了生机。

然而,宋神宗一罢免新法,即遭到王安石及其追随者的强烈反对。王安石多次以辞职相威胁,宋神宗在无奈中又同意继续实行新法。

一心要富国强兵而又优柔寡断的宋神宗,在外界的影响下,思想不断反复,王安石变法也就三起三落,时断时续。到神宗驾崩,哲宗继位,太皇太后起用司马光等“守旧派”大臣,王安石的变法终于被彻底罢免。

假如王安石变法确实能利国利民,受到老百姓拥护,谁反对也无效,谁阻挠也挡不住!农民们会自发地执行和维护这种变法。北宋没有执行好,南宋会接着执行,元代、明代、清代都会接着实行。哪位统治者不想富国强兵?哪里的老百姓不想改善生活?北宋以来的历朝历代都将王安石变法视为畏途,视为魔鬼,都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从来无人实行过,就充分说明这种变法在实践中行不通,硬要实行必然误国害民!

还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说得好:“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这才是对王安石变法最为精当而又一针见血振聋发聩的评价!

9

古代的变法在没有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没有物质增量的基础上,相当于对社会现有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变法的主要目的是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资源,分配一部分给大多数人,剩下一部分充盈国库。

所以为什么百姓和皇帝支持,大臣反对。老百姓没啥发言权。其实就是皇帝加上改革派和反对派大臣之间的博弈。

社会资源总量是固定的,你多就意味着我少,我多就意味着你少。互相之间势必争得鱼死网破。

金字塔顶端的人根深蒂固,所以古代改革没有几个成功的,成功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吴起变法、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大同小异。






10

任何朝代,你做的亊,只利民而不利官,不利富,不利贵的,都无法长命!这是铁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