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军事素养,指在军事方面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个人而言,军事素养主要是指军事理论、军事学术、军事技术和战斗作风等所具有的水平。就一支军队或部队而言,军事素养主要是指战略战术水平、教育训练水平、反应和应变能力、战斗作风以及军心士气等。军事素养与素质有关,主要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学习、养成和实践。军事素质的形成,既不能缺少必备的自然禀赋,也不能脱离环境塑造和后天培养程,它是先天条件与后天训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有赖于个体基础、主观努力与外部环境的持续互动。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关羽被称为武圣绝不是浪得虚名的,他不仅有智勇双全、忠信仁义的人格魅力,还有临危不乱、机智勇猛的军事能力。
纵观关羽一生,其军事素养可谓参差不齐,既有武力超绝、独挡一面、威震华夏的统帅之资,也有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兵败麦城的败军之举。而恰恰是其军事素养差的一面最终导致了他的被擒杀。
先说他军事素养好的一面:个人武力值爆表、技战术一流、严于治军、能独挡一面。
一、关羽早年跟随刘备时,就以骁勇善战出名。曹操手下的郭嘉、程昱等人都称赞关羽和张飞“皆万人之敌”,曹操对关羽也是喜爱不已。而在江陵之战后,见识过关张二人能力的周瑜也盛赞两人是“熊虎之将”,认为如果能把两人收为己用的话“大事可定”。吕蒙说关羽“实熊虎也”。在关羽死后,魏国讨论刘备会否起兵报仇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这也间接夸奖了关羽的能力。
官渡之战时,袁绍派大将颜良、淳于琼、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荀攸提出了声东击西、轻兵掩袭白马的作战方略。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议,亲自率军救援。颜良大惊,仓促应战。曹操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击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刺死颜良于万军之中,又拔出佩刀斩得颜良的首级,然后返还。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建安十四年曹操兵败赤壁,还师许昌。周瑜率军攻打驻扎在荆州的曹仁。关羽指挥从周瑜处借得两千兵,直进夏水。一为拦截曹仁后路,二为阻击北方援军,使敌不能进。
曹军襄阳乐进,樊城徐晃,当阳满宠,汝南李通,江夏文聘一共五路人马,俱是曹营上将。五子良将更是上场两位。关羽以一敌五路,他指挥有度,巧妙的打起了水上游击战,成功阻止了曹魏援军前进,帮周瑜争取了时间,最终周瑜一举拿下了江陵。在绝北道一战中,关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这跟他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密不可分,充分的展现了关羽的军事才能。
刘备攻取汉中时,关羽猛攻樊城作为策应。曹操派于禁率7路大军紧急驰援。被关羽巧用汉水暴涨,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斩。这两个是普通将军吗?于禁在曹魏官至左将军,白马庞德也是一流名将。紧接着,关羽又抓住时机扩大战果,平推大军围困曹仁于樊城,另派军队包围襄阳。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郡太守傅方相继投降。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关羽锋芒。"威震华夏"的名号,绝对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战术水平不应该受到丝毫怀疑。
二、刘备在荆州期间,关羽一个北方人,开始为刘备训练水军,而且关羽练的水军,成为刘备集团最精锐的水军。在刘备没有来到荆州前,关羽一生是没有到过南方的,更没有见过水军,但是关羽硬是为刘备训练出一支精锐的荆州水军,成为后来发动襄樊之战的主力军,也是防守东吴的主力军。
三、早期刘备如果要分兵的话,一定是自已带领一支军队,让关羽带领另一支军队,而张飞就没有这个待遇,比如早期,刘备守小沛,就让关羽守下邳,也就是说关羽是有独挡一面的领兵能力,深得刘备信任,而恩同兄弟的张飞,刘备从未赋于他这种权力。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入川在攻打 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 赵云、 诸葛亮入川支援,荆州只留关羽驻守。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督荆州事, 授权掌管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若以魏、蜀、吴三分鼎立的地理配置图来看,荆州正好位于三国的中央交界地带,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再说他军事素养差的一面:贪图虚名、难于容人、狂傲自负、缺乏战略观
一、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他过去与马超毫不相识,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可见关公十分虚荣。
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并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说:“大丈夫绝不能和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创立王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以前萧何、 曹参和汉高祖年幼时就关系很好,而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如今汉中王因为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而在他心中的轻重,黄忠怎能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犹如一体,休戚相前,祸福与共。我认为您不应计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禄的多少。我仅是一个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这样回去。只是我为您这样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关羽听了他的话以后,大为感动,醒悟过来,立即接受了任命。
前将军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关云长尚不满意,颇有当年韩信与樊哙“羞于为伍”之意。
三、关羽性格不好、有些嚣张是人所共知的事。他和刘备的关系都没有搞好,刘备对他很不放心(刘备派糜芳和他镇守荆州,有种说法就是为了监视关羽),更别说与其他人的关系了,这无疑是他惨死下场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关羽同刘封也闹过矛盾。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和关羽有叔侄关系,但他们的叔侄关系却很不好。关羽同部下将领上庸太守孟达的关系也很紧张。他几乎把刘备身边的所有人都得罪了,所以到了危难时机,才会没有人肯救他。
他的自负与骄傲,也播下了日后败走麦城、杀身成仁的种子。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他“刚而自矜”,这是对他的性格的准确评价。刚正、刚直、刚强、刚勇,无疑是好的品质,但若不能刚柔相济,加之自矜,就要不得了。
四、按诸葛亮交付荆州军团的战略命令:“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孙权曾经派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到关羽那里,向关羽提亲,说孙权有一个儿子,关羽有一个女儿,孙权想要同关将军结成儿女亲家,两家联姻以后,可以共同对付曹操。没有想到,诸葛瑾的提亲碰了一鼻头的灰,关羽大发脾气,指着诸葛瑾说:“吾虎女岂肯嫁犬子?”致使孙权决心派吕蒙白衣渡江,当关羽在襄樊前线激战时,在背后捅了关羽致命一刀。
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最高领导者,他的所作所为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胜败与得失。从战略角度看,关羽出兵攻打襄樊,无论在时机、条件等各方面,都违反了诸葛亮早年提出的《隆中对》战略构想。天下不变,我亦不动,天下一变,我随机而动,这是刘集团在荆州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关羽在襄樊前线形势已不利时不听马良所劝,刚愎自用,致使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关羽喜欢读左氏春秋,吕蒙说:“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由吕蒙对关羽的评论,可以猜测,关羽以为自己忠义绝伦,又负神勇,很是瞧不起他人。这都是为将的忌讳,只知道死忠,对部下要求苛刻。《三国志》有段话:“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说的是,张飞很敬重士大夫,但是不知道爱护士兵;关羽正好相反,他对待士兵很好,但是和士大夫的关系很紧张。士大夫都是文武官吏,都是将相之才,彼此关系闹僵了,焉能有好果子吃?
而荆州一失不仅仅是导致关羽自己兵败被杀这样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了以后的三国走势,蜀汉格局。这么蜀汉后主刘禅封关羽为壮缪侯可见一斑。按照谥法,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壮缪”合起来就是“虽有武勇却无甚建树、名实不符”的意思,属于恶谥,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关羽的评价并不高,是后来的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才把关羽请上神坛的。
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而且因此兵败身死,就是因为他的死,刘备一怒之下是发兵要为他报仇。结果刘备也死了,捎带着张飞也死了。后来刘禅登基为帝,在执政的四十多年里,孔明发动过多次北伐六出祁山,但是都没能成功。这里面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所以从当时国家的国策和国运上来看,关羽犯的这个错误实在是有点太大了,有点功不抵过。因此刘禅觉得这是个人素质和职务不成正比,所以才给他封为壮缪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