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药引子,就想起人血馒头,接着就想起鲁迅和原配的蟋蟀这个“药引子”。
鲁迅是大师级的人物,是中国少有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反对中医的骨干力量。
鲁迅反中医,不仅说过中医是有意无意间骗人,还用《药》这篇小说写了蘸人血馒头的荒唐。但凡看过这篇小说的人,得恶心好多天,对中医的印象也就有了些许的不爽。至于对十年后政府推出废止中医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也就不得而知了。
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为什么要反对中医呢?
这得从鲁迅的爷爷参加高考说起。
鲁迅的爷爷是一个高考牛人,二十多岁就考上了举人,那时候考上举人,实在是很牛的一件事,拿到今天,北大清华是可以随便挑的。不仅如此,鲁爷爷随后还考上了进士,这就更牛了,相当于全国统考前100名,并由此获得了做公务员的资格。
鲁爷爷在京没多久,就外放做了县长,可能是人太聪明了善于做事而拙于做人吧,在县长任上被人告了状,也被罢了官。
鲁爷爷罢官后,心有不甘,又花钱捐了一个官,在皇帝手下做小秘。这个小秘可不是小蜜,官阶虽不高,但在皇帝身边工作,也就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日子也就舒坦了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正待东山再起时,鲁爷爷的妈死了,妈一死,就得按规定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就守孝吧,守孝期满依然可以做官,可就在守孝期间,鲁爷爷做了一件足以毁灭鲁家的事,贿赂了考官,想让鲁爸爸和鲁叔叔中举,事败,被判了斩监候。
何谓斩监候?就是等着砍头。
等着砍头?不可能吧,不就是高考舞弊吗,多大点事啊,为什么会判得如此之重呢?
这就要说到当时的社会制度了。
满清之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国家是我的,是我家的,天下的人才是我的,是我家的,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是我家的,而且我还要将这些东西传给我儿子,我儿子还会传给我孙子,就这样世代相传下去。这样的一种社会制度,就叫家天下。
但凡是家天下,就会严格管控高考,就会对高考舞弊者实施严厉地惩罚。
家天下为什么会严厉惩罚高考舞弊者,是很容易理解的。假如你买了房子要装修,添了人丁要做月子,而中介公司为了更多的获利,介绍了几个水货服务人员给你(舞弊),你愿意?而这些素质不高的服务人员说不定还会在你家顺东西(贪官)甚至打骂孩子(恶霸),你不愤怒?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家天下的社会制度下,皇帝会严厉处罚高考舞弊案的原因。
鲁爷爷被判了斩监候,因不知何时杀头,也就日日惊恐,备受煎熬,而且这种煎熬一熬就熬了八年,把整个家庭都熬穷了。总算老天有眼,八年后被赦免回家了。只不过八年的煎熬,身心俱损,加之回家看见了家庭的破败,没多久就死了。
这场舞弊案当然也牵连到了鲁迅的爸爸,不仅终身不得考举人,连原来所考取的秀才资格也剥夺了,加上父亲惨死,家庭破败,也就了无生趣,只能借酒浇愁,没几年就病了。
爸爸一病,小小的鲁迅就得面向社会了,得变卖家产为爸爸请医生,得进当铺忍受白眼去换药钱,世态炎凉对小鲁迅的伤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钱倒是花了不少,鲁爸爸的病却不见好转,还有加重的迹象,不得已,只能咬着牙换了当地最有名的中医师。
这个中医还真有名,开的药方就与众不同,为了治疗鲁爸爸日渐高隆的肚皮,也就特别配制了一味中药,破鼓皮,鼓皮能破,当然也就能破肚皮了。不过要破肚皮,还得一味原配蟋蟀作药引子。这样的药方,确实特别,甚至让小小的鲁迅都产生了怀疑,只不过当时年幼,又事关父亲的性命,不敢作声罢了。
要找一对蟋蟀夫妻,本就是一件艰难之事,即使找到了,也无法鉴定是否就是原配,鲁爸爸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
死了也就死了吧,不幸的是,鲁迅留学东洋时偏偏就学了医,还学的是西医。一学西医不打紧,也就知道了当时的中医师是在忽悠他,鲁迅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就是鲁迅反中医背后的故事,而且是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