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典故由来,不过口口相传。全句应为: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不过后半句实在太出名,使上句湮没无闻,吸引了所有的噱头和关注。

其实这些话原本没有定式,也就意味着没有标准答案,我觉得即使说成“久病床前无孝子,寡妇门前是非多”也不伤大雅——自然,这句话仍然是噱头。

(一)

古时农村的鳏夫房顶上当然不容易见到炊烟,这起码分为四种情况:

  1. 走亲访友、呼朋引伴,喝酒应酬去了;

  2. 老无所依,投靠亲戚朋友去了;

  3. 就是纯粹的不会做饭、不爱做饭,宁可噎馒头、吃泡菜、喝凉水、空腹硬挺、嚼冰糖……也不生火。我自小在乡下长大,仅以我们那儿的农村而论,无论是失独老人还是大男子主义的父辈,不会做饭的可以说是占到99%。

如今的农村,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大多数家里都有电器,有沼气,更见不着炊烟啦!

想起小时候,每当朝阳初升、午间歇憩、夕阳西下的时候,在屋后的山梁上,可以看到湾前湾后、嘴上嘴下(我们那儿的农村,地名以xx湾、xx嘴居多),家家户户的烟囱边、房顶上都缭绕着炊烟,并最终氤氲到大片大片的树梢上,湾里有成群的白鹤,偶尔懒洋洋的飞翔就如同在云端上漫步。有时候父亲在身边,就会告诉我,“听说过‘因火生烟夕夕多’吗?这就是了。”

而出仕的鳏夫呢?

我读过一句最凉薄无情的话是:当官三大乐,升官发财死老婆。

即使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在元配韦氏亡故后,也先后与制出薛涛笺的薛涛、安氏、裴淑、刘采春等缠夹不清;

还有我们文采风流的苏东坡老先生,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开千古悼亡词之先河,又为悼词之绝唱,在王弗故后,老先生又续弦了王弗堂妹王闰之,又有没有名分的朝云。朝云走后,老先生写了一副挽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所以啊,没有谁会当真把谁记一辈子父母故去,也不过是“儿哭三声找板板,女哭三声找碗碗”,爱人故去,你要他取次花丛懒回顾?你要他人生若只如初见?

对不起,忙着呐!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如此而已。

(二)

如今的社会里,已很少有人喜欢搬弄寡妇的是非。现在的娱乐生活丰富之极,真有丧偶的妇女,若是丈夫因公或因工死亡,她们拿着赔偿,要么嫁人(孩子给别人打,房子给别人住,床铺让别人睡),要么广场舞、棋牌社、茶楼、旅游、聊闲天忙得不亦乐乎,哪怕人家子虚乌有的乱嚼舌根啊!

这无疑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大伯在家父逝世70天之后曾告诉我:“那娃儿呀,这么久了,该翻篇啦!这跟看书一个意思,一页看完看下一页。也告诉你妈要想开点,乐观点!”大伯今年该是73岁,从没跑过江湖,然而连他也有这样的见识,我很佩服他。

而在古代又是如何呢?

先说才女:

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第三年,嫁给了张汝舟。此人是不折不扣的渣男,搜刮妻子财物不成,便拳脚相向。李清照宁可依律坐监三年,也要告官离婚。

如何打发“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有花有酒,有书有诗,当然,还有打马。

再说一个史上最有名的女首富:寡妇清。

这可是一个惊动了秦始皇的女人,丈夫死后,她忙着经商,并凭借雄厚财力富甲一方。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为她筑女怀清台。是秦始皇陵里大量水银的主要提供者之一。

其次是一些普通女子——

《晋书·列传第六十六》杜有道妻严氏,十八嫠居(嫠,寡妇),誓不改节,抚育子女,教以礼度,使儿子显名,女亦淑德。

皮京妻龙氏,十三岁出嫁,不到一年夫死、两个小叔子又跟着死去,没办法变卖嫁妆及纺纱织布,营葬既毕,又复享祭。誓不改嫁,守节穷居五十余载而卒。

事实上《二十四史》自《后汉书》开始都有专门的列女传,里面的寡妇事迹所在多有。

我们可以这么说,混出名声的寡妇都进了史书,她们生时,门前的是非或许也不会少,但终于得到了正史的承认。这种承认在今天看来当然是一种糟粕,是封建礼教的流毒,然而架不住当时社会风气使然,遂使人人都甘之若饴。

只是可怜了那些女子,在深夜阒寂无人时,孤枕难眠,或数着串珠念经、或用绣花针扎大腿自虐、或打马饮酒放纵……又岂是一句凄苦难言可堪形容?

我特别喜欢那位真性情的县官:

接到一张诉状,写着“十七娶,十八寡,公壮叔大,瓜田李下,嫁与不嫁?”

大笔一挥,“嫁!”

快哉!

最佳贡献者
2


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典故非常多,众说纷纭。但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是春秋时期郑穆公女儿因与庶兄有情,被郑穆公嫁给陈国大夫夏御舒,人称夏姬。夏御舒早死,夏姬不耐寂寞而与丈夫的两位同事有染,进而搭上陈国主君。夏姬儿子愤恨,设计杀害了陈国主君,另外两人偷跑楚国,楚国派兵灭了陈国。而夏姬凭借出众姿色竟然幸免,在楚国一嫁再嫁。大体就是这样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一下资料。

古代女性讲究三从四德,不追求个性解放。太自由的夏姬夫亡,国灭,子丧,不可畏不惨。古人也用这个典故教育后辈女子应规蹈矩的重要性。

所谓寡妇必然是年轻女性,年老丧偶则不算。封建礼教的一座座贞节牌坊也就为了这些守节的女性而立。《红楼梦》中的李纨,青春丧夫,竟形容枯槁,妆点无颜色,一生囚禁在那一道围墙之内,不能不让人感叹。

我们看《金瓶梅》寡妇再嫁感觉没那么凄惨,可再嫁之前,强悍如西门庆都要翻墙来往李瓶儿家。可见人言可畏。就算再嫁,其实地位也相对较低。李瓶儿巨富,可到了西门庆家,却处处受气被排挤。显见日子并不好过。

就算到现在,寡妇的日常交际都会被指指点点,甚至寡妇往往和桃色联系在一起。很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寡妇,这不光存在中国,也是世界范围的,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事。

至于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下句,没有定论吧。本来也不是一首诗词。久病床前无孝子?等等吧。不过《灯草和尚》 中的一句却挺有意思,也对寡妇戏谑到了极致:

寡妇门前是非多,

和尚天亮归山门。

仅供一笑而已!

3

古语云“寡妇门前是非多,不用划拉一大车”。这句话有一个语境问题,在古代这话没毛病,为什么呢?

古代的儒家思想愚弄老百姓,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七十六嫔妃”,却要求民间女子从一而终。

对于女人来说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跟着走。”这就是统治阶级的的双重标准,是“规矩是由实力来说话的”真实写照。



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死了,这个女人自然成了寡妇,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唐朝的寡妇和慈禧除外)

古代要求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和生育工具。

“女孩小时从父,大了从夫”,最早女人根本就没有名字,称呼都是丈夫的姓加自己的姓,比如丈夫姓张,妻子姓王,人们就称她为“张王氏”,如果丈夫姓朱,妻子姓杨,那么她就被人们称为“朱杨氏”。

古代打光棍的男人很多,权贵们都把女孩占尽了,尤其是皇帝,一个人占有上万女人,老百姓没有了“资源”,没有女人和谁结婚呢?



这时寡妇成了男人们追逐的对象,无事献殷勤的光棍汉们聚集寡妇门前,争风吃醋的事情时有发生。

一方要寡妇解放思想,儒家思想却要她从一而终,两者之间产生激烈的冲撞,寡妇也想找个男人好好过日子,但是道德的束缚让她寸步难行。

在这种背景下就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清心寡欲作贱自己,比如有的寡妇孤枕难眠,夜晚拼命作针线活转移和消耗精力,然后疲惫不堪的沉沉睡去。

要么做一个追求幸福而被人唾弃的女人。比如潘金莲,武大郎死后不久就和西门庆搞在了一起。

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寡妇本来就想得到自己“爱的权利”,加上隔壁老王的骚扰,亲们想一想,寡妇门前能清静吗?



自古以来,人们对“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很熟悉,但很少知道上一句是什么?

多数人认同的答案是:“鳏(guan)夫房顶炊烟少”。

还别说,上下句对仗比较工整。鳏夫指死去老婆的男人,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对仗一个死了女人的“鳏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死了女人的男人不擅长作饭,吃饭将就,经常不生火,房顶上自然炊烟少了。

其实这句话有瑕疵,“是非”怎么能和“房顶”对仗呢?



我的答案是:“光棍被窝温暖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大家都知道“光棍”吧?没老婆叫“光棍”,光棍的被窝冷清清。“光棍”对“寡妇”,“被窝”对“门前”,“温暖”对“是非”,“少”对“多”,大家觉得是不是比“鳏夫房顶炊烟少”好一点呢?

文/秉烛读春秋

4

鳏夫房顶炊烟少, 寡妇门前是非多。

鳏夫:老而无妻的人,即妻子死亡未再结婚的男人。鳏夫房顶炊烟少,这句话是说鳏夫家中没人做饭;与之相对应的, 寡妇门前是非多,即是说明,寡妇门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语。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个没有老公的女人,自己如果没有谋生能力,必然要依靠别的男人,这样的女人,最容易被人占便宜,也总有这样那样的男人,去寡妇门前探头探脑,看是否有机会揩油,欺负她也没有丈夫替她出气,就算和男性正常的交往也容易被人过多关注,所以就有了寡妇门前是非多的由来。

5

谢邀。这是我国自古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口口相传,出处无考。完整句是:“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意指:鳏夫,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家中无人做饭,炊烟少;寡妇,丧夫之女子(尤其是年青寡妇),门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语,是非多。


6

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个典故的由来已有众多友友作了精彩纷呈的描述,喜欢究竟的友友可网上查阅,抱歉,就不再重复学舌了,谢谢友友邀请问题。

7

寡妇门前是非多,上句为“鳏夫房顶炊烟少”。这一句古语“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道尽了丧偶男女的心酸。“寡妇门前是非多”,更是含有多重意思。

失去丈夫的女人,也就成了寡妇。在封建社会,寡妇再嫁一般是不可能的。盛年的女人往往独守空房,或者一人拉扯孩子,还要替去世的丈夫尽孝。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如果有男人经常上她家里去,周围人就会有各种猜测,对上寡妇家的男人不好,对寡妇自身更不好。久而久之,就成为一句“警诫”,进而形成人们的下意识。

对失去丈夫的女人,人们敬而远之,躲得远远的,生怕惹人议论。在封闭的宗法制农村,无异于是一种“雪上加霜”的伤害。

在古代,一个女人失去丈夫,就失去了“三从四德”中最重要的靠山。所谓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摆在面前的路,往往就是“守节”,把儿子抚养成人。守到老,可以被赐“贞节牌坊”,这是节妇最好的结局了。在这个过程中,是要格外注意妇德、妇言的,就算有男人来上门纠缠,也必须做好躲闪。可以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像一道符,将盛年的失去丈夫的女人们死死拴在“节义”这条不那么人性的道路上。

“鳏夫房顶炊烟少”,意义相对简单。鳏夫,是指失去妻子的男人。鳏夫房顶炊烟少,是指失去妻子的照顾,一个男人有时连饭也懒得做,往往凑付一顿罢了。由炊烟看起,由吃饭、穿衣生活起居看起,一个失去妻子的男人的生活是非常凄清的。

这句古语可以说,对失去配偶的男女的生活和处境做了深刻浓缩的概括,真实生动,言简义深。

8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个典故,无从查考,不过,按照严格的对句来讲,它的上句应该是:”鳏夫房顶炊烟少”。

一、鳏夫指的是:妻子死亡未再结婚的男人。

以前的男人们,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本就不爱做饭,或者根本不会做饭,习惯了有妻子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当妻子去世后,如果已近黄昏,更是凄凉苦闷,身体差了,精神头不足了,人会变得更懒,更是吃了上顿,不想做下顿。

我在老家生活时,隔着不远有一个鳏(guan)夫,属于智障人士。听父亲讲,年轻时也给他娶过媳妇,还生了娃,结果一场急病,三岁的漂亮娃死了。娃她妈受了打击,一年后也死了。

后来的他,再没有娶媳妇,脏乱差到没有家的样子,更别说做饭了。他在生产队做些力气活、简单的农活,生产队把他按五保户照顾着。他不白吃人家的饭,通过帮忙干活获取。因此,他家的房顶上,别说炊烟少,是根本看不到。

有家的男人就幸福多了。夏天趁着早上凉快去地里干活,回来后望着房顶袅袅的炊烟,进院后闻着扑鼻的饭香,再看看妻儿亲切的面庞,之前劳作的疲劳一扫而光,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

人生,就是这么难以预料。谁都盼望夫妻和睦,白头到老,可生死路上没有先后,也不能预知。

鳏夫之人,再要是加上”懒”字,吃饭必定是能冷吃,就懒得生火(农村做饭每顿生火,现在条件改善了许多),能凑乎就凑乎。他家的房顶上,当然炊烟少了!

如果性格开朗,生活规律,喜欢美食,他就热爱生活,在吃饭问题上不将就,炊烟自然不会少。

二、寡妇指的是:丈夫死亡未再结婚的女人。

如今,你还能听到”寡妇”这个词吗?听不到了,没人说了,快被遗忘了。

失去丈夫的女人,一个人过日子,也许还有孩子,在城市里没啥力气活,不觉得难,也很少有人欺负你、骚扰你。放在农村就不一样了。

八十年代上演的电影《咱们的牛百岁》,我还有印象。剧中的女主角王馥荔,扮演的是一个寡妇,经常被一个既是光棍,又是懒汉,外形还邋遢的人骚扰。

如果有哪个好心男人帮她干点力气活,很快就会有长舌妇传扬开来,没准,那男人的媳妇还会找上门来。

因为家中缺少男人,她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难免会有不怀好意的男人想占便宜。因此她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唯恐招惹是非。相反,别人也尽量避嫌,少有闲聊和来往。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无形中成了她们与人交往的屏障。

在以前的农村,文化生活缺乏,闲得无聊的人们,容易关注寡妇,总想在她的身上发现点事情,好作为与人闲聊的谈资。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曾经令多少寡妇不敢随便与男人说话,也令多少好心男人,想帮忙却不敢帮。

有书君认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火做饭逐渐被天然气、电磁灶代替,既方便又快捷,还环保,因此,不管谁家,房顶上的炊烟会渐渐消失。

当今的信息,处于飞速发展时代,天南海北、国际国内的消息铺天盖地,看都看不过来,哪有时间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所以,”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也会渐渐消失的。

9

在封建时代,女人的地位低到极致,那些道德枷锁将女性束缚的没有喘息的机会,“三纲五常”监督着她们的一举一动,对于男人来说女人就是生育工具。因而,在中国古代,刚刚丧偶的寡妇都会在私生活方面备受他人的“重视”。

而在“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前一句,便是“鳏夫房顶炊烟少”。“鳏夫”是指妻子过世后从未再娶的男人,整句在形容鳏夫家中没人做饭,寡妇门前容易招惹流言蜚语,都在描述着中国的古代伦理。

那么,古代年轻的寡妇又会如何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呢?

第一、守寡一生

在古代,女性被要求对丈夫从一而终,所以自嫁入婆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你得一辈子忠心于你的丈夫。当你的丈夫发生意外事故身亡了,你是别无选择的,为了贞洁,必须守寡一生。一些极端的,甚至会用自残来表忠心,比如明朝一位女子曾斩断自己的十指来应验自己对于丈夫的钟情。

在明朝的一本书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年逾古稀的独身老人,在临终的时候拿出文字几乎全被磨光的100枚铜钱,周围人都不理解。

这时候老婆婆就开口说:她在20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便开始守寡,如今已有50多年了。这五十年来她度日如年,但为了能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她每到夜里孤枕难眠之时,便把铜钱撒到地上,然后在一枚一枚的给捡起来,直到有了困意才罢休,回房睡觉,让周围的人无不感叹佩服!

第二、改嫁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千古风流佳话。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卓文君是一个新寡回娘家的女子,改嫁司马相如非但不受谴责,反而得到社会主流的肯定和赞赏。

即便到了宋代前期,女子改嫁的问题仍然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就是改嫁过来的,一样成为了一国之母。刘娥虽然身为一介女流,但治理国家可是毫不含糊,十多年来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而刘娥也得到了史家们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女中尧舜”。

第三、与人私通

人都有七情六欲,古代的寡妇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女子,在程朱理学的熏陶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嫁后更是三从四德,在贞节牌坊等女性枷锁下,过得步步惊心。

但不得不说,这种方法风险太大,隐蔽性做得好倒没问题,一旦被发现了,那就会遭受生不如死的惩罚,浸猪笼都算是轻的,严重的性命难保。

第四、接手家业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唯一一个没有立皇后的的皇帝。秦始皇不近女色,可是他也有妃嫔媵嫱,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一个女人却是个例外,而且还是一个寡妇,一个叫清的寡妇。

寡妇清生于巴地,名清,故又叫巴寡妇清。18岁出嫁,22岁丧夫。丈夫是当地一位青年企业家,经营丹砂矿业多年,已是富有的大工商业主。丈夫死后面对家族纷争、他人觊觎,寡妇清挑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业,并悉心照顾公婆,且一直未改嫁。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后,巴蜀地区成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战略后方。秦始皇以及秦国的历代君王对巴渝地区实行“优宠政策”,对于当地的豪门大族实行原有的管理办法,允许他们拥有产业,部族和私人武装,寡妇清家族是地方豪强的代表,理所当然是笼络的对象。

或许听了这么多故事,您会觉得古代女子丧夫之后也没那么悲催。不过今天说的只是冰山一角,大多数的寡妇还是在市井之中默默地生活,默默地死去。

10



寡妇,指死了丈夫的女子。语出《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后来,把离异后独守空房的女人也称之为寡妇。

“寡妇门前是非多”全句,没有详细出处,是民间俗语。上句则是“鳏夫房前炊烟少”,是说鳏夫房里因为没有女主人,很少开伙做饭。

问题来了,为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呢?民间为何有这说法?

因为寡妇门前男人多



中国古代,属于父系社会,男人由于身高体壮,主要赚钱养家;而女人身形纤弱,主要负责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

当一个女人,老公死了,或者被人休了,就如同房里的顶梁柱倒了,女人托家带口,就会无比艰难。



但生活还得继续,而很多事情需要男人来帮忙,寡妇们只有央求其他男人了。当然,也有男人感觉寡妇可怜,会主动来帮忙。这样就会让人看到寡妇门前有别的男人了,而且男人还不止一个。

除了生活中需要男人帮忙外,寡妇的情感由于处于空窗期,也需要男人的安慰。于是,有些男人开始尝试接近寡妇,这些人中,有些是单身,接近的目的在于拉近距离,看能不能共结连理;有些是已婚的,纯粹是前来“搔扰”,看能否有机会揩油。

于是,寡妇的门前男人多了起来,热闹起来了。

男人多了,故事就多了



寡妇门前男人多了后,未免就会有人让寡妇真正动心,因为寡妇需要情感,也需要男人坚强有力的臂膀,关键是寡妇单身,无需背负更多的责任感,喜欢就选择,不喜欢就放弃。

很多寡妇,特别是有姿色的寡妇,大多都有和某个男人或几个男人的一些故事,这让左邻右舍看在眼里后,逐渐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话题。

随着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以及各种案例的积累,在大众意识里,认为寡妇门前有男人出现时,肯定有些情况,在意识里就给寡妇整个群体定了性。

这时,哪怕寡妇生活很干净,和个别男人的交往也很平常,也会让东拉西扯的“八婆们”,推理和想象出活色生香的若干故事。

所以,正经的男人们,大多会谨慎的远离寡妇门前,主要是害怕招惹是非。




今非昔比,过去寡妇们的社会地位确实不高,容易遭人非议。

但,现在离异或丧偶的寡妇们,早已少了过去那种被看低或不断被八卦的待遇,除了边远农村外,城市里对于寡居女人的议论,也许有,但少了太多,大家都那么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议论?




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女性,多做正事,少些是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