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羽一直都是我佩服的一位历史人物,以忠义闻名,兵败麦城是关羽人生中最后一战,之后呢?刘备失荆州,也失去了唯一统一中原的机会,楼主的问题如果关羽没有兵败麦城,刘备会不会有机会统一中原,其实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有假设就不叫历史了。


关羽兵败麦城已成事实,这次的失败有很多因素即便没有关羽的大意,我想别人也会找其他机会,因刘备发展的太快了,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曹魏和东吴,都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当时刘备的实力总体已经超过东吴,直追曹魏。这孙权和曹操坐不住了,不可能任由发展的。


即便关羽不失败,刘备统一中原的机会也很小,如果刘备真的出兵中原,孙权应该会趁刘备集团内部空虚而在后方捣乱。到时候刘备则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民心,都说得民心着得天下,刘备想要统一中原,就势必要继续动刀兵。而一旦开始战争,那百姓们的日子就过得会更苦。所以,百姓们未必会支持刘备统一中原。


总结

刘备想能统一中原的几率真的很小,有很多困难,即使关羽没败,起到的作用也影响不了大局。

最佳贡献者
2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滚滚的历史车轮,淘尽了无数的英雄。

这些英雄有的让人扼腕叹息,有的令人高山仰止。而关羽之死,扼腕叹息者有之;关羽之人,高山仰止者有之。这个被后世封为武圣的人,以忠义而闻名千秋。

兵败麦城,是关羽人生的最后一战。此战之后,刘备集团失去了荆州,失去了勇将,也失去了统一中原的唯一机会。

但即便没有关羽的败走麦城,刘备就有统一中原的机会么?恐怕这个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分析

历史不能假设,但很多人都喜欢假设。因为假设可以让人去纠正历史上的错误,更因为假设可以满足人们的一种期待。

所以很多人都在假设,假设关羽不败走麦城,刘备有统一中原的机会;假设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蜀汉集团有恢复汉室的可能;假设马谡如果不失街亭,诸葛亮的北伐或许会成功。

但这些假设,永远不会发生。而历史也成为过眼云烟,永远也不会复现。

  • 关羽兵败麦城是天下格局的必然,并非是因为关羽大意而导致

关羽大意失荆州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了,在这里咱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咱们主要来分析一下关羽即便不大意是否能守住荆州。

1、刘备的发展过于迅速,引起了曹魏和东吴的重视:

刘备在“借”了荆州之后,不仅借道了地盘,还借道了运气。一向运气不好,没有发挥空间的刘备,此时的运气突然好转起来。

先夺益州,再下汉中,一时间成为了当时最璀璨的那颗星。此时刘备的实力已经有超越东吴,直追曹魏之象。

无论是孙权还是曹操,都不愿意坐视刘备的发展,他们不能再做壁上观了。所以他们必须对刘备出手,出手的地方就是荆州。

2、孙刘联盟破裂是必然的,东吴的“屈辱”不过是借口:

自从刘备借了荆州,有借无还之后,孙刘联盟就已经流于形式,破裂已经是迟早的事。

政治外交有一句最常说的话,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对于孙刘联盟也是一样的。

孙权并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他的目的就是守好祖宗基业,守住江东这一亩三分地。但是刘备的飞速发展让他感觉到了危机。

他清楚的知道,同远在中原的曹魏集团相比,卧榻之处的刘备才是真正威胁自己生存的。所以,他必然会对刘备出手。没有什么道义标准,没有什么屈辱,一切都是借口。

目的只有一个,打压刘备,孙权才能更好的生存。但孙权也知道,以东吴一己之力此时已经无法撼动刘备,他只有联合曹魏集团,才可以对刘备集团发动有效攻势。

3、刘备的基础不牢,守不住荆州

刘备的发展有一些暴发户的意思。缺乏长期的资本积累,人才匮乏,财力不足,都是制约刘备发展的因素。

可以说,一直没有根据地的刘备,在得到根据地后,也并不能够很好的经营。刘备集团的经济来源是饮鸩止渴,人才使用是一人多职,至于兵力部署,一个“坑”都填不了一个萝卜。

从荆州危机到关羽败亡,刘备有时间组织救援,但是并没有做出有效的举动。而此时唯一能够救援关羽的只有与关羽有夙愿的刘封,关羽之危刘备自然必谁都清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还是因为刘备集团的根基不牢。拿不出足够的兵力来调配,这是无奈之举。

  • 即便关羽不失败,刘备统一中原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我们先来看一下《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做出的规划: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复现楚汉之争的战略走势。但此时的天下格局与楚汉争霸是是有所区别的。

可以说,《隆中对》从理论上并无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1、论《隆中对》之外交难点:

诸葛亮所提出的外交政策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但随着刘备后期的发展,借了荆州之后,结好孙权就成了一句空谈。归还荆州可以结好孙权,但却失去了从荆州出中原的跳板。而不归还荆州则势必导致孙刘联盟破裂。

所以说,与孙权的外交关键点在于荆州,荆州的归属可以决定孙刘联盟的关系。但这个关键点是无解之题,很难有一个既能结好孙权,又能占据荆州的策略。

毕竟孙权也不是傻子,他不可能被几句好话就忽悠过去,可以坐看刘备占据荆州,长期发展。

2、论出兵作战之极限假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这里所说的天下有变,必然不是一般的变动。而是中原内部发生了极大的动乱。

这一动乱在关羽水淹七军后的确有所表现,但很快的就被平息了。所谓的天下有变,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等。

等到天下有变,刘备去出兵统一中原。但这种等待是很虚无缥缈的,很可能终刘备一生都无法等到。

说到底,诸葛亮之所以让刘备去等待天下有变,还是因为刘备实力不够。只能在天下有变的时候趁虚而攻。

那么,即便刘备真的等到了“天下有变”而出兵中原,孙权是否会坐视不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刘备真的出兵中原,孙权应该会趁刘备集团内部空虚而在后方捣乱。到时候刘备则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3、论天下人心之“汉室梦”: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之所以辅佐刘备,是因为诸葛亮希望能够复兴汉室。但天下百姓是否也这么想,没有人知道。

此时的中原,兴屯田,修水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比原来要好的多,他们是否希望刀兵四起,继续颠沛流离呢?

刘备想要统一中原,就势必要继续动刀兵。而一旦开始战争,那百姓们的日子就过得会更苦。所以,百姓们未必会支持刘备统一中原。因为汉室的存亡,并不会影响百姓的日子。

4、论刘备集团之发展潜力:内修政理

①刘备在拿下益州、汉中之后,确实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而这块根据地,也确实如诸葛亮所说: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备拿下益州后就可以站稳益州。要知道,终刘备一生,都没有完全平息荆州外来重臣和益州本地官员之间的矛盾。

另外,统一中原需要的钱粮益州一地难以供应。刘备为了发展经济,重用刘巴。刘巴也的确有经济才干,让刘备集团的经济危机得以缓解。但很多办法都是饮鸩止渴之法,不能长久维持。经济的不足,让刘备缺少发展潜力。

②除了经济问题困扰着刘备,还有兵源问题也是刘备难以解决的。荆州之地,对刘备的重要性之一就是提供兵源。

但经历了赤壁之战后的荆州,人口资源也出现了严重问题。这里已经不能作为刘备的兵源输送地了。

结语

诸葛亮的《隆中对》并非不可行,但是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在逆天下大势而行。

渴望复兴汉室的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为此而努力。但以诸葛亮的才干,不难看出汉室再无兴盛的可能。他也不会不知道,辅佐刘备的难度有多大。

诸葛亮能够被后世列入武庙十哲,其才干自不必说。而他的那份坚守与执着更值得被后世所敬仰。

3

非常高兴参加谈论。

先说结论:如若刘备据有荆州,关羽不亡,蜀汉一统中原的可能性也极低。

按照楼主的假设,关羽没有兵败,即没有失去荆州,那么蜀汉的版图将发生很大变化,并且拥有荆州地区的大部分人口,属地直接变成了三国中第二大,超过了江东孙权,那么基于现在的势力分布他是可以定鼎中原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这件事。



硬实力——土地和人口

土地和人口是古代战争中最重要的根基,有土地就有粮食,有粮食就有人口,有人口就有源源不断的士兵和物资,这是战争胜利的保障(图片加工自网络截图,年限等附属信息请忽略)。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分析过魏蜀吴三国的势力对比情况,这里引用一下自己的文字,三家的疆域具体情况:


  • 曹魏
  • 曹魏的疆域在打败袁绍和马腾后基本占据了整个北部区域,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78郡,10个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

  • 蜀汉
  • 刘备取得西川和汉中后,势力涵盖荆州、益州、汉中及收服孟获后获取的云南一带疆域。

    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31郡,益州、荆州2个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 东吴
  • 东吴的疆域主要是拥有大部分的扬州。

    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29个郡2个州:扬州、交州。



  • 三国的人口情况
  •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

    基于上述假设的疆域变化,人口随之变化,粗略估算如下:

    蜀国35万户,180万人;同年魏国有49万户,390万人。吴国48万户,200万人。


    通过上面数据分析可知,三国实力还是以曹魏一家独大,占据中原富庶区域,地域和人口均非蜀汉、东吴所比。蜀汉未失去荆州时,土地相比东吴要大,但西川、汉中等地,多山区,人口密度不及江东,所以人口仍是三国中最弱的。


    软实力——人才和战略

    在软实力方面,我们来看蜀国,历史上关羽兵败是在220年,假设他没有战败,那么在这个时候三国的人才对比如何。这一年时三国人才变动比较大的一年,三方均有顶级人物相相继离世。

    曹魏:曹操、程昱、夏侯惇

    东吴:甘宁、吕蒙、糜竺、蒋钦

    蜀国:黄忠、法正、刘封

    各方都有损失,但是人才损失对蜀国的伤害最为严重,曹魏和东吴各自统治属地多年,国内形势稳固,人才梯队已经完善的建立了,老一代将领的去世,并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反而蜀汉则不然,刘备此时刚入川不久,人心并未完全依附,国内形势还不够稳定,连年的战乱导致国内经济形势较差,急需恢复。尤其时军事上较为的依赖法正的去世,对整个军事行动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有人会问为啥不是诸葛亮?这时孔明的主要任务时搞经济和内政,对外战争方面并非主力。

    由于刘备前期的势力发展较慢,积累的战将明显不敌另外两国,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基本上也就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几位(上图封面人物),这时黄忠还去世了,军事力量受影响最大。蜀国自始到终一直受人才困扰,关键人物往往只集中在核心几个人身上,后续人才梯队一直接续不上,这是他们在软实力上最大的问题。所以才会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

    在战略上,蜀国如果据有荆州,那么执行的应该是孔明的隆中对策略,先把荆州、西川连城一片,发展经济,最后西川和荆州两路出兵攻伐曹魏。总体战略还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觉得孔明有点忽略东吴。三足鼎立时江东一向的政策是不激进,先寻自保,但是并不代表孙权不想争取天下,所以不论从自保还是争天下的角度来看,一旦蜀汉双路出兵攻伐曹魏,荆州主力一旦北上,肯定会发生白衣过江的事,孙权会借机会夺取荆州,可见隆中对实施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并且蜀国战将不足,两线对曹魏,一面防东吴,三线作战根本不够分配,所以北上伐魏的战略成功概率非常低。

    综述

    在硬件条件上,蜀国自身实力不及魏吴,在软实力上,国家战略受地形、经济、人才等问题影响,无法顺利开展。所以即使荆州不失,关羽健在,蜀汉统一中原的可能性仍非常小,除非魏和吴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导致内乱。

    4

    蜀汉政权的衰败,其实就是从关羽丢失荆州开始的。

    在这一系列围绕荆州的战役中我们能看到两件事情:

    一个是荆州在蜀汉手中所能发挥出的威力,另一个是丢失了荆州之后蜀汉方面的激烈反应。


    荆州对于蜀汉来说,是所有规划的核心

    还记得《隆中对》里,诸葛亮是如何给刘备规划蓝图的吗?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荆州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东南方向有孙权,北面有曹操,西面是两川,四通八达,非常便利。

    但是只拥有这样一个地盘,那么就会像刘表一样最终守不住。所以诸葛亮向刘备讲,要横跨荆、益二州。

    其实就是以荆州为门户,以益州为大本营。


    这样一来,荆州有了一面强力的依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利优势,成为后续统一战争的发动机。

    诸葛亮说得很清楚,天下有变的时候,要从荆州出兵征伐天下,刘备只需要在益州向北进攻而已。

    这怎么理解?需要了解当时的形势。

    诸葛亮的意思并不仅仅在于北伐,也可以进行东征,只不过当时为了促成孙刘联盟,所以不能把话说得那么明白而已。

    那么,荆州在这一过程中为什么重要呢?

    首先,如果能攻占益州,也就是两川之地,以蜀道之难根本就不担心有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后方,所以可以将大部分的物资、兵力等等支援给荆州。

    而益州之地在三国前半阶段没有大战,被刘璋守得很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这些都可以作为后勤的保障。


    益州和荆州是有长江进行沟通的,所以益州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水脉运送到荆州地区,然后从荆州向北或者向东进行攻伐。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即使荆州派出了大量的军队,也不虞后方空虚。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荆州已经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而荆州益州的联合还有另一重好处。

    如果进行统一战争,益州的军队只需要陈列在北方边境之上,曹魏的军队就不敢全力应对荆州的攻势,否则就真的会出现川军兵锋直指宛、洛的被动局势。

    而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都会让曹魏陷入两难的境地,不能全力抵抗,同样也不敢过于支援孙吴。

    而从蜀汉政权来说,永远只需要顾忌一方面的敌人,因为有益州的支撑,荆州不会出现空虚的现象,外出作战的军队永远都不会担心荆州的失守。

    这个规划是诸葛亮给刘备最迟在公元208年就已经提出来了,并且按部就班地完成,让这个没落的皇族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了天下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可见其威力。


    而这个策略里,荆州才是核心的要素,只有占据了这个地域,才能谈及后续的一切可能。

    如果荆州丢失,那就意味着蜀道难再也不是蜀汉政权的优势,而是将其锁死在川蜀之地的枷锁。

    荆州在手的蜀汉有多么可怕?丢失了荆州的蜀汉就有多么无力

    也许有人会想,有这么“邪乎”?

    那我们用事实来说话,看看荆州在蜀汉手中之时,取得了什么样的重大战果。

    关羽丢失荆州的时间是公元219年,如果翻开史书就能知道,就在这一段时间里,蜀汉还有一场重大的军事行动,那就是和曹魏进行的“汉中之战”。

    先来讲讲这个“汉中”。

    曹操其实也早就看到了川蜀之地的富饶,但并没有将其当做第一梯队的攻击对象。从事实来说这个地区除了和荆州配合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作用,刘璋早晚会被灭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别人“敛财”而已。


    毕竟这个地区的军队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练,战斗力很低,当时的刘备都能灭掉两川,更别说兵马更为精锐的曹操和孙权了。

    所以,三方争夺的还是荆州地区。

    比“隆中对”早了大概七八年的时间,鲁肃、甘宁等人就已经向孙权提出过类似的蓝图。

    据《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鲁肃和孙权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江东地区的策略也是先取荆州,再取两川,从三分天下变为二分天下。


    孙权距离川蜀太远,没有办法提前做准备也就罢了,曹操可是对川蜀地区有布局的。

    曹操曾经多次征伐川蜀北边的疆域,光是张绣就打了好几次,还有平定马腾、韩遂等人,其实都是为了攻伐川蜀做准备。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很早之前就占据了“汉中”之地,并且派遣驻守的将领正是大将夏侯渊。

    汉中这个地方很重要,它是川蜀的门户,透过这个地区可以直接攻入川蜀的腹地。

    这也就导致了刘备等人在建立蜀汉势力之后,没有时间进行修生养息,而是立刻出兵对汉中进行攻伐。

    据《三国志·杨洪传》记载,当时诸葛亮等人还有所犹豫,是否要立刻发动战争夺取汉中,于是就去问本地人杨洪。

    杨洪直接讲:

    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听了这样的话,刘备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汉中,否则别说最后的统一蓝图,就是大后方的稳定都成问题。


    于是,双方就在公元217年正式打响了这一次战役。

    战况很胶着,刘备的军队在最初一段时间里被压制得很惨,接连失利,包括张飞、马超等大将都没有取得胜利。

    虽然在后来战局里有所扭转,但曹操都亲自赶来坐镇,可以说是双方都不想放弃这一地域。

    而就在这个时候,关羽从荆州北伐了。

    时间节点很巧,而取得的战果也很巧,本来僵持不下、甚至处于劣势的蜀汉政权迅速扭转了战局,在双线都取得了大胜。

    汉中之战里,曹魏损失了上将夏侯渊;荆州之战里,曹魏折损了上将于禁。

    很明显,汉中之战绝对不是诸葛亮等人所认为的“天下有变”,而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自保战争。

    而关羽在这个节点上出兵,就是为了配合刘备等人在汉中之地的军事行动。


    可惜的是,这一次匆匆的行动让荆州的布防出现了漏洞,孙权和曹操两方势力联手将蜀汉从荆州一举清除。

    “孙刘联盟”还没有破裂的时候,孙权竟然主动和曹操联手,就是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荆州和益州联合起来的威力有多大,毕竟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呢。

    后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刘备在关羽死后一年多之后,倾尽蜀兵伐吴,诸葛亮没有表示支持,但同样也没有反对,甚至可以说是“默许”。

    而东吴从来就没有表露过要将荆州还给蜀汉的意思,《三国志》当中只有轻飘飘的一句话:

    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而实际上,刘备的这次伐吴也没有夺回荆州,甚至是声势最大的时候也没有取得足以实现其统一蓝图的地域。


    再之后的事情就很清楚了,失去了荆州的蜀汉政权内忧外患不断,尤其是内部不同势力的倾轧非常严重,诸葛亮只能通过不断地北伐来转移国内矛盾。

    据记载,诸葛亮总揽大权11年的时间里,进行过5次北伐,平均2年一次。

    什么概念呢?就是军队刚刚北伐班师,还没有得到太多时间修整,就再次北伐,频率非常高。

    而如果不北伐,国内的矛盾就无法转移,内斗就会愈加惨烈,北伐时间里都有不同阵营的人士暗中使绊子,如果不北伐蜀汉内部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而历次北伐可以说是步步血战,但最终都没能取得算得上重大的战果。

    两相对比来看,荆州的丢失对蜀汉政权来说影响有多大,就非常明显了。


    所以,如果荆州仍在蜀汉手中,刘备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在三方势力当中是最高的。曹魏和东吴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曾经的敌人不惜联手也要将蜀汉的势力从荆州驱赶出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5

    我是真君,我来回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武圣”关羽虽然是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但是依旧无法改变他自傲的本性。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一战中打败了如日中天的曹操,成为了横跨荆,益两州的霸主。而关羽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为了刘备在荆州的代言人,手握重权,风头无二。可是关羽骄傲的性格害了他,一场“威震华夏”的襄樊之战,最终的结果竟然是关羽兵败被杀,荆州落入了孙权手中。

    蜀汉也便是从此刻开始,一步步走向低谷,无数的噩梦接踵而至,张飞被杀,黄忠战死,夷陵一战更是被一把大火烧的精锐尽失。因此很多人将这份罪过强加到关羽头上,认为蜀汉的没落是关羽的失败造成的。可是如果关羽没有丢失荆州,难道蜀汉便能一统天下?答案是否定的,也许大家难以想象,就算关羽未曾丢失荆州,蜀汉也早已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时机。

    汉中一役,虽然最终刘备取得了胜利。可是这场战役并没有将刘备的势力推向巅峰,甚至综合实力有些下滑。在这场战役中,刘备投入的人力物力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可以称之为“全民皆战”,几乎动员了整个益州的力量,虽然胜利了却也是惨胜如败。正因如此,蜀汉需要进行休养生息,慢慢的消化胜利果实。而东吴也正是看清了这点,绝不愿意蜀汉做大,从而破坏三个国家的平衡。

    所以说,汉中之战以后,蜀汉的处境陷入了窘境,联合东吴抗曹的战略已经出现了极大的裂痕。不仅如此,当时的蜀汉不仅需要承受来自北方曹操的威胁,更是遭受到了来自东吴的压力。这种情况下,蜀汉基本失去了发展的空间,面对两大强敌,想要统一天下无疑于痴人说梦。并且,当时关羽镇守的荆州已经成为了一块鸡肋,“隆中对”中兵分两路逐鹿中原的构想也沦为笑谈。

    荆州虽然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经济非常繁荣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是荆州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四面用兵,易守难攻。此时,已经失去东吴支持的刘备想高枕无忧的稳坐荆州也已经成为了空谈。毕竟曹操,孙权都是聪明人,不可能眼看着刘备做大,必然会进行制衡。所以说荆州丢失基本是板上钉钉,就算关羽能够勉强镇守,也无法再取得建设性的功绩。

    所以说荆州丢失其实是大势所趋,只不过关羽的运气不好,正好陷入了这个泥潭。但是不得不说,关羽无愧于“武圣”的美称,纵使无力回天,却依旧敢于逆天而斗。虽然最终的结局无法更改,但是关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暂放出的光芒令整个天下震惊,丝毫无愧于历史赋予他“武圣”的美称。

    6

    从《三国演义》和民间对关羽的信仰来看,他勇冠三国堪称当时第一名将。后世的史学家们也颇认同这个看法,尽管《三国演义》是一本文人书写的通俗小说,是艺术作品。但关羽的形象大致符合真实的历史,演绎的成分当然是有的,但比起司马懿等更接近历史史实。但关羽这样一位义薄云天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英雄,最后却也落得个白走麦城英雄末路的悲剧,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公元160年关羽出生在今天山西运城一带的一个平民家庭,论出身可谓很一般。成年后关羽又犯了罪,不得已就逃到了河北涿县。在涿县,关羽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二人。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刘关张三人并没有在桃园这个地方举行结拜。但刘关张自打走到了一起,就抱着相同的理想开始奋斗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关羽和张飞跟随刘备力图复兴汉室。他们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用兵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中,荆州和益州是蜀汉之根基所在,先占领荆州和益州然后再兵分两路北上以光复汉室。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被刘备、曹操和孙权三家瓜分。公元215年刘备又攻下益州,荆州由关羽留守。公元219年刘备和曹操相争汉中,争到最后刘备险胜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夺取了汉中以后,同年7月刘备自称汉中王。


    另外,当时留守荆州的是刘备的小舅子南郡太守糜芳。糜夫人的这个弟弟是个没什么才能的鼠辈,贪财而不作为还胆小。孙吴大军压境,糜芳不战而降。刘备用人不当应当也是关羽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代名将,三国名将之首的关羽就这样陨落了。然而回看历史,若是关羽没有白走麦城英雄末路,那么刘备能否最终在隆中对战略构想的指导下统一三国呢?当然这只是个假象,不过根据现有的史料分析来看,刘备统一三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7

    如果关羽没有丢掉荆州的话,刘备有没有可能统一天下,他统一天下的几率有多大呢?

    实际上客观来讲,刘备统一天下确实有一定的几率,但是几率不大,主要要满足几个条件。在关羽丢掉荆州之前,当时刘备手里占了小半个荆州,小半个在东吴手里,南阳是洛阳和许昌的门户,掌握在曹魏手里,刘备怎么才能同样天下呢。

    首先第1个结交孙权,隆中对的基本对策就是对外结交孙权,即便是孙权没有偷袭关羽,东吴的实力也是不如蜀汉,而蜀汉和东吴和在一起也比不上曹魏,如果两个国家内讧的话,根本没有战胜曹魏的可能性。

    孙权的偷袭是中国历史上十大智障操作之一,偷袭关羽之后确实保护了江东的安全,但是彻底断送了两个国家战胜曹魏的可能性,与之相反,如果东吴水淹七军之后攻打合肥,他们得到的利益不一定比偷袭荆州少,刘备的汉中之战和称帝的准备,以及关羽的桀骜态度都刺激了孙权,让他做出了偷袭荆州的错误决定,如果当时蜀汉集团能够安抚好孙权的话,大局还可以挽回。

    第二,北伐的时候要找好时机,关羽北伐襄樊,并不是隆中对的总攻击,而是为了巩固防御所带来的局部进攻,只不过后来用计消灭了援军后,战事迅速升级。当时隆中对的预想是,等到天下有变的时候,益州军队就出汉中,荆州军队打襄阳,两路并举攻打中原,而关羽北伐的时候,曹魏集团统治稳定,更重要的是,刘备也刚经历了汉中大战,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策应关羽,关羽北伐即便是没有被偷袭也很难成功。如果他能等几个月,曹操死后,利用曹魏争夺王位内讧的时机来打北方,胜率就大很多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想要打灭曹魏的话,最重要的是要多路并进。当时吴国和蜀国,两个国家总实力不如曹魏,但是地形很靠谱,可抵百万雄兵,防御起来也很容易,而曹操由于地盘大而且地势平坦,分兵防守不容易。

    再加上曹操中央兵力也不充足。如果分三个方向进攻曹操。曹操也没办法,但很幸运的是三国历史上,也没有出现一起北伐的局面,可以预想如果曹操死后出现这种局面,曹魏必定崩溃。

    但是这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曹魏真的被灭了,蜀汉和东吴瓜分的话,下一个被灭掉的必定是东吴,因为中国历史上统一大业从来都是从西往东,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从长江中游攻打南京简直易如反掌。协调这种攻势是非常难的,刘备统一天下有几率,但也仅仅是有几率。

    8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这段时间假设题挺多的,今天我就回答这个假如关羽没有兵败身死麦城,刘备由统一中原的可能吗?答案是可能性有,但很小,最起码蜀汉的形式要比现在好很多,实力不会悬殊很大,三国鼎立的形势有可能保持很久,到最后就看谁最先犯致命错误。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这种假设产生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首先我们先回顾下诸葛孔明的《隆中对》:"将军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由此看出,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赤壁之战后的刘备已占据益州汉中以及荆州的一部分(荆州被三分,刘备占据三郡,长沙郡、桂阳郡由孙权占领,江夏郡孙、曹各占一半),并没有完全的掌控荆州。即使关羽没有丢失荆州,刘备也没有达到诸葛亮的《隆中对》政策最基本的“占据荆、益两州”这个目的,又怎么可能实现夺取天下的终极目标呢?

    其次,对外联合孙权这一条是具有很大“盲目依托”性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把身后安全寄托于外人,这简直就是开玩笑。退一万步,又一次假设孙权具有大公无私的革命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站在你的身后,等你灭了曹魏,再返过身来把你孙权灭了。你当孙权是傻瓜吗?

    再其次刘备所占的疆土是南方荒蛮之地,土地虽然肥沃,但是人口稀少,难以有很大的作为,所以三国刘备的实力一直是最差的,曹操具有最有实力的黄河上游属于中心地带,地广人稠,生产力丰富,粮食非常丰腴(诸葛亮北伐常常断粮,曹魏粮食供给源源不断)。孙权具有富庶的江东地区,有长江天堑虽然无法远图,但实力不弱。

    综上所述,即使刘备保有荆州,也因为有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综合国力的不如,所以刘备统一中原的可能只能出现在游戏之中了!

    9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曹刘孙三家谁都有可能统一中原。因为历史的任何一个因素或者事件发生改变,一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三国的历史就已经不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历史,必然会有太多的也许。不要想着通过分析曹刘孙三家的实力来回答这个问题,那都是扯淡,否则古时候的项羽不会丢了性命,解放前的国民党也不会被打得直接尿遁了。

    10

    不可能了。

    首先,荆州四战之地,蜀汉早晚得丢掉。要是换做别人,也许还坚守不了这么长时间。

    不按《隆中对》制定的方略,单从汉中一路进攻,可否攻取中原,如汉高祖刘邦那样?

    答案也是不可能的。

    刘备时代与刘邦时代相比,有四大不同:

    一、刘备占领西川、夺取汉中的时候,北方已经被曹操统一多年,人心稳定,曹操西线军团实力雄厚,不像刘邦那时天下初定,人心不稳,出汉中仅有三个降王,没有人望,实力也不行。

    二、刘邦攻打项羽,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英布、彭越在项羽背后骚扰,分散项羽的力量。而刘备则没有这个外援。

    三、刘备除了曹操外,还得提防孙权。一旦刘备对曹操取得明显优势,孙权就会从刘备侧翼,也就是肋叉子上来一刀。

    四、刘邦时可以出陈仓,走水道,粮食武器物资补给比较容易。刘备时由于洪水泛滥,水道不畅,只能走蜀道,转运很困难,这一点极大拖累了蜀军进攻的速度。诸葛亮几次都是因为粮食供应不上而被迫撤军。

    所以,刘备不可能复制刘邦的成功经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