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所以礼部尚书既要饱读诗书,又要品德高尚,还要能服众,否则怎么品评天下才子。礼仪和祭祀在古代都是大事,一定要办事严谨一丝不苟的人来执行,祭祀礼仪繁杂,一般人根本弄不清楚。而且主持祭祀的人,还要有威望,有德行。古人讲究天人感应,要是找一个平平的人去主持祭祀,老天会不高兴的,说不定还会降下灾难。宴餐在古代也是有讲究的,该上什么菜,怎么个上菜流程都是有规矩的,主持宴餐也需要找个明白人。所以礼部尚书的人选,必须要找这样的人。而这样的人如果在礼部尚书的任上干了好多年,而且在这中间还能极少犯错误,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那就是说这个人符合做丞相的条件,可以把丞相这个位置交给他。再加上礼部是清水衙门,又和其他几部来往不多,所以礼部尚书成了丞相以后不会偏向哪个部门,做事会一碗水端平的。因此说清水衙门的礼部尚书是储相的第一人选。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题主这事,咱的从这政府部门的六个衙门口说起,毕竟没个底,再怎么聊他没个依凭不是。
六部
六部的说法,吏、户、礼、兵、刑、工其实在周代的时候已经有了,所以老祖宗的智慧可不是盖的,这么早就已经给你分开了。
秦汉以前,您要是想做这六个部门的头,这身份可就是九卿了,这可是皇帝下边最有权势的九个人,地位不可谓不高啊!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乐了:“这老梁不识数咋的啦?六部这是六个人,您这九卿不会也是六个人吧?”
六和九,俺能分的清,您听过三省六部吗?这不就是三加六等于九吗?
所以六部的上边还有三省不是,您这一加可不就是九卿吗?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这六个部门他划分的职能和后边所谓的三省六部,还是有点区别的。毕竟任何的制度在建立之初仅仅是个大体的框架,在实际使用中,还得进行修修补补对其进行完善,但总的来说变化不是很大。
在这里咱说明一句,历史上隋朝之前,对这三省六部的最高长官的名字都不一样,但职能都差不离,那么为了统一标准,说的明白,咱就用三省六部的说法说这事,大家伙别糊涂。
那么这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就这三大佬相当于宰相了。
那么六部又是咋分的呢?这六个人全部归拢到尚书省里边,全部归一个人管理。
瞅到这里估计大家伙会疑惑:“这家伙这六个人就已经了不得了,这一股脑归一个人管理,这尚书省是不是要牛掰到爆表呀!这就是宰相中的老大啊!真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啊!”
啊!如果按照一般的常识来说,确实是这么个理,但您要记住了,他们最上边还有个皇帝。
以上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他可拥有一票否决权,傻眼了吧!
尚书省这么大的体量,皇帝能没有危机感吗?其实门下省和中书省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分化尚书省的权利,说的再直白一点,其他俩家的存在就是为了挤压尚书省的生存空间的。
所以尚书省压根就不是这三个人里的老大,他是排老末的,皇帝最不愿意倚重的就是这位,历史上这位那是被其他两位压着打的,典型斗地主里边那扣着瓜皮帽的地主老财。
其他倆位,不仅联合,还能随时召唤强力外援——皇帝,进行必要的加油助阵。所以尚书省大领导是最可怜的一位好不啦!
咋说呢?权利这玩意,向来就是个危险物品,是个人就喜欢搁里边跳,他还越跳越起劲,这跳着跳着,那圈养起来的野心按都按不住。
这不后来发展到最后,用来制约尚书省的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他们也得不到皇帝的信任了。
皇帝自己另起炉灶,另起锅,弄出一个类似于秘书部门的衙门口来处理政务。
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内阁制,就这里边的官,有时候是一个,最多的时候是七个,人数不等,这就得看皇帝本人的喜好了。
你都不知道就这内阁里边的官,最开始的时候撑死了也就正五品,和那三省六部动不动就是三品,二品的没法比。他们这帮人见了这三省六部的官,这都得低头哈腰的行礼才成。
毕竟你这内阁是皇帝感觉你不错,进行了特别的提拔,挨着皇帝近了一点而已。
所以从这里看的话,其实三省开头有一定的权限,而且挺大的,这不后来受到了皇帝的猜忌,这压根就成了个摆设,那就是说从古到今,真真有实权的一直都是六部。
那么后来皇帝想把权利进行分散,这就有了内阁,清朝的时候是所谓的军机处,虽然名都不一样,但说道根子上其实都一样。
那么这内阁虽然没有顶着宰相的字号,其实已经拥有了宰相的权利,咱可以叫他实权宰相。至于那三省长官,虽然顶着宰相的字,但压根就没权利,他们的权利都搁到了六部尚书的手里边了。
所以他这制度是这么个形式。
题主的问题是礼部是清水衙门,他还是宰相的第一人选,为嘛会这样呢?
有了上面的底,咱再聊这事就简单了。
话说礼部您可真真的看走眼了,这就不是啥清水衙门。咱先看看他的职责。
他管理礼仪,祭祀,宴请这三个职能听起来确实不咋地。但是后面三个可就了不得了,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
这三个当中别的不说,单单说着科举这就了不得,从隋朝开始,整个朝堂上的官,一大半这都是从科举里走出来的学子。
您瞅电视剧里边那些个当官的为嘛见到礼部尚书,袖子这么一拢,一脸严肃自称学生呢?
这帮人就是从人家手底下出来的。
所以人家的隐形的影响力很大的。
再有你别看那礼仪,祭祀,宴请这些个事似乎不咋地。但您要记住了咱大华夏是一个礼仪之邦,这方方面面的礼仪都融入了生活当中了,你没感觉是正常的,但皇帝是有感觉的。
您要当宰相,首先这德就不能亏,还得让大家伙服你,你光凭嘴上说这不成啊。这礼那里能看的最为全面,当然是您在这礼仪上边表现表现,让大家伙集中起来瞅瞅。
条条框框你这都得给人家画出道道来才成,那么经过礼仪,祭祀,以及宴请这些个事情的熏陶,这道德水准那是更上一个台阶啊!别人也看的清楚明白。
说啥话办啥事,您这就有根有源啦。
如果你能在礼部尚书这位置上呆三五年,在这一过程中没出现啥毛病,这基本上就得到了大家伙的认可。
所以礼部尚书这段时间,这就相当公示期,当然他这公示期有点长,他还不让你闲着,让大家伙从各个方面去考察你。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宰相的位子那还是有实权的,这么大的权利落到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手里边,皇帝不三思而行能成吗?
而且您也注意到了,这礼部尚书这位置和其他五个部门没有一点交差,唯一有那么一点打擦边球的就是吏部,毕竟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从礼部的手上走过去的,但这任命官员的事又不归他管。
所以礼部尚书成为宰相的第一候选人,这就水到渠成了,当然明以后也没啥宰相不宰相的了。六部和内阁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对峙的局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额 朋友想了半天都没想到你提问的出处,怕不是你有什么误解吧!
首先,储相一词是本是专门形容庶吉士的
《明史》记载:“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
原因在于明朝科举后对中举进士的工作安排
明朝科举结束后进士并不会直接充任实职,而是被安排到六部及翰林院学习
进入六部的进士称为观政进士,而进入翰林院者称为庶吉士。
并且由于翰林院为国家储备人才之所,因此能入翰林者为一甲、二甲进士以及年轻但才华出众的三甲进士。
英宗时期文人集团掌权,对官员的文化要求作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原来不是翰林出身的也可以入阁为相,但到了这时文人掌权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由此就有了上面《明史》的记载。
或许是对明史的断章取义,或许是从结果上说确实是礼部尚书入阁为相者比较多
这就要提到明朝对官员选拔的另一项规定,即:
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就像前面提到的翰林本是优中选人数稀疏,并且还规定了非翰林不得入内阁。
因此如果一个翰林走上礼部尚书岗位,当他遇到其他非翰林出身的尚书时,其就成了唯一的入阁人选。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祀还是第一位,史上因为祭祀礼仪与程序出错导致官员甚至君王下课的事极多,所以礼部从来都是极其重要的机构,位列各部之首。
而礼部其实并非什么清水衙门。
礼部的职责主要有三大项。1、祭祀与庆典礼仪。2、主持全国科举。3、外交与理藩朝贡。这哪一项都是油水丰厚的。
“储相”之称源于明朝。《明史·选举志》载:“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
由上可知,礼部尚书从来都不是储相的第一人选。真正算是储相第一人选的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自明天顺年间后,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当时内阁首辅多从翰林院词臣中选拔,而翰林院的词臣又多从庶吉士选出。
如弘治朝内阁首辅李东阳、正德朝内阁首辅杨廷和、嘉靖朝内阁首辅翟銮、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嘉靖朝内阁首辅高拱、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四维、万历朝内阁首辅张位、万历朝内阁首辅朱赓、万历朝内阁首辅方从哲、天启朝内阁首辅叶向高、天启朝内阁首辅顾秉谦、崇祯朝内阁首辅温体仁等等,以上这些全为庶吉士出身。
由此,从庶吉士在内阁首辅所占的比例来看,就可知,庶吉士作为储相第一首选的说法实为不虚。
那这里就有人问,庶吉士到底是干嘛的?为何从这里能走出明代那么多的内阁首辅人物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庶吉士”那一二事。
所谓“庶吉士”,就是明朝翰林院内的一个短期职位,明时多从新科二甲、三甲进士中选拔而出,多为文学俱佳者,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明代“庶吉士”选拔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据黄佐的《翰林记·庶吉士铨法》所载:“庶吉士之选始自洪武十八年乙丑。上以诸进士未更事,欲优待之,俾观政于诸司,俟谙练然后任之。其在本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者,采《书经》‘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其在六部及诸司者仍称进士云”。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为了锻炼新进进士的政务处理能力,于是就让他们前往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政事,名曰“观政”。在翰林院、承敕监、中书署等近侍衙门观政的进士就叫“庶吉士” ,而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观政的进士则称“观政进士”。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洪武时期,庶吉士是从进士中选拔而出,主要是服务于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衙门。所谓“近侍衙门”,就是专门服务于皇帝,随侍皇帝的衙门,这些衙门的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职位、权力普通不大,但对皇帝的影响特别大,多为皇帝亲信之臣。
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大概明白为何明代的内阁首辅多为庶吉士出身,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待在皇帝身边的时间长,为皇帝所熟知,所信赖,而内阁首辅执掌帝国中枢,若是有异心,则势必会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因此这个职位若不是皇帝信任的臣子,一般是做不了的。而此时,曾长时期陪伴在皇帝左右的,才学又很高的庶吉士自然就成了内阁首辅首选对象。
当然,在洪武时期,对于庶吉士的选拔并不是经常性的,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三十一年,明朝一共开了六次科举,但只有二次科举进行了庶吉士的选拔,一次就是在洪武十八年,另一次则是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这一年解缙、黄金华等被选为“中书庶吉士”,也就是在中书署观政的庶吉士。除了以上两次,之后的四次皆无庶吉士产生。
明代对于庶吉士的选拔和培养真正开始成制度化的,是在永乐二年(1404年)。这一年,朱棣“复命于第二甲择文学优等杨相等五十人及善书者汤流等十人,俱为翰林院庶吉士”,从二甲进士中选出六十余位才学过人,及善书法者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学习,此称为“馆选”。自此明代选出的庶吉士,不再前往中书署、承敕监等近侍衙门,仅前往翰林院学习。
同时,自永乐始,一般情况下,庶吉士会在翰林院学习三年,由翰林学士负责教导,任教习(后改为礼、吏两部侍郎二人兼任),三年后“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得留者,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考核合格者,二甲授翰林院编修,三甲授翰林院检讨,不合格者授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或州县官,此称为“散馆”。
当然,在明中期前,明代的“庶吉士制度”还不是很完备,存在些稍许的随意性。如,当时新进士必须通过“馆选”考试,成绩优异者才能成为庶吉士,但对于何时“馆选”,明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或间科一选,或连科屡选,或数科不选,或合三科同选,初无定限”,就是有时正常选,有时不选,有时却是同年多次选拔,如从永乐二年(1404年)到正统元年(1436年),明廷除每科必选庶吉士外,有时还会一科多选,如永乐二年两次“馆选”,宣德八年三次“馆选”。
再如,对于是哪个衙门来负责庶吉士的选拔,明中期前亦也是反反复复,“或内阁自选,或礼部选送,或会吏部同选”,或内阁负责,或礼部负责,或吏部负责。同时,对于何种人能够做庶吉士,明中期前亦也无硬性规定,“或限年岁,或拘地方,或采誉望,或就廷试卷中查取,或别出题考试,亦无定制”。此外,对于每次录取庶吉士的人数,明廷亦也是无定额的,有时仅一人,有时却是几十人,如永乐十三年选拔了六十二人为庶吉士,可在宣德二年却仅选拔邢恭一人为庶吉士。
明代的“庶吉士制度”真正被完善,是在弘治四年(1491年),在大学士徐溥的建议,明廷正式确立“一次开科,一次选用”的制度,即科举举行一次,庶吉士就选拔一次。
同时,弘治朝还确立了负责选拔庶吉士的衙门,“令新进士录平日所作论、策、诗、赋、序、记等文字,限十五篇以上,呈之礼部,送翰林考订。少年有新作五篇,亦许投试翰林院。择其词藻文理可取者,按号行取。礼部以糊名试卷,偕阁臣出题考试于东阁,试卷与所投之文相称,即收预选”,即规定了日后的庶吉士选拔由内阁、吏部、礼部一同负责。
此外,对于每年可录取的庶吉士的数量,弘治朝亦有定额,“每科所选不过二十人”,即每科最多不能超过20位庶吉士。
自弘治朝后,庶吉士的选拔虽然依旧有些变动,但大体如弘治朝所定的那般。当然,对于庶吉士的选拔,终明一朝,虽多有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明廷对于庶吉士的要求是“始终如一”的严格,非文学优等者不得为庶吉士。
即使被选为庶吉士,在三年的时间中,作为天下文人翘楚的庶吉士依然是被严格要求,时翰林院“设会簿,稽勤惰,唯以严声厉色督责之”,专设有“会簿”一职,负责检查庶吉士的学习情况,一旦有松懈、偷懒的时候,会簿必定会严厉斥责,且当时庶吉士不但要受到会簿的监督,还要受到馆长(“推一年长者为馆长,总挈诸务”)的监督。此外,庶吉士在三年的学习中,每月都须交“诗文各一篇,第其高下,俱揭帖,开列名氏”发翰林院“立案”,以此来作为日后“散馆”时授职依据。
当然,庶吉士虽在选拔,及学习时被朝廷严格要求,但一旦被选为庶吉士,只要他情商够高,他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毕竟庶吉士可是被明人称为“储相”的存在。
首先,庶吉士在学习期间,其授课老师多为翰林院、詹事府、吏、礼二部的高官,这对于庶吉士以后的仕途肯定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众所周知,封建时代,官员是极重乡谊和门生关系,而当时,在翰林院学习的庶吉士自然就是这些高官的门生,如此,这便为庶吉士以后政途的发展敞开了便利的大门。再是,庶吉士在学习期间,不但要学习,有时候还要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之责。想想看,作为皇帝的近臣,日日陪伴在皇帝身边的臣子,只要稍微有能力,他铁定是能被重用的。
因此,正是因为庶吉士这个职位能为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更是能比他人更容易成为朝中重臣的条件,比如“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当时南京和北京礼部尚书、礼部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三鼎甲和庶吉士出身不可任;再如权力大升迁又快的科道官员“新科进士皆不得与”,“御史必试职一年始实授,唯庶吉士否”,此外,庶吉士最诱人的就是有了进入内阁资历,一旦进入内阁,就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官员。
由此,庶吉士虽然不容易当,也不容易混,但还是让天下读书人为之趋之若鹜,更甚者,有时候在有些人眼里,庶吉士比状元、榜眼、探花都要更有诱惑力。
吏户礼兵邢工,六部制度占据了封建王朝的半壁江山,六部之中,礼部尚书看似无足轻重,但实际上,礼部尚书却也是宰相的热门人员。
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古往今来,不同朝代,宰相的职能不尽相同,但实际上,不管在哪个朝代,只要是有宰相的朝代,亦或是虽名不为宰相,权却更胜宰相的朝代,宰相都是百官之首。皇权至高无上,而宰相也是对皇权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宰相贤良,则百姓安居乐业,宰相贪墨,则天下更易混乱不堪。
宰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宰相的人员,偏偏最可能是有着清水衙门之称的礼部?
看一下六部职能。
吏部,总的来讲就是专门负责安排各类官员贬谪与升迁的一个部门,可以说是各级官员命门所在,吏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户部,说白了就是负责征税的部门,政府开销,收税,均由户部负责,户部的职能如此。
礼部,负责主持各类祭奠,可以说是封建礼教的代表,宫内权贵去世,也有礼部负责主持祭祀。
兵部掌管军国大事,负责出谋划策,指挥前线作战,安排前线换防等事宜,当然,兵部的职能在各个朝代也不尽相同,毕竟,这个职位太重要了。
刑部重刑,可以说,刑部正是负责审阅全国各地各种案件的部门,虽然不同朝代刑部的只能多少有些偏差,但刑却一直是负责处理各类案件的一个部门。
工部,相对来说,工部的地位就比较低下,工部的职业也主要是负责兴建各类宫殿,在古代,奇技淫巧受到文人雅士的排斥,认为这是低贱的行业,因此,工部地位一般也比较低。
六部之中,也只有礼部尚书,必须选取德高望重之人,礼部尚书主持各类与礼制有关的活动,各个部门的尚书,自然都要选取各个领域的卓越之人,礼部尚书的人选自然也是如此,只有礼部尚书,才最有可能是那个不贪墨,不结党营私,对皇权威胁最小的人。
宰相的选取至关重要,或许宰相的才华必不可少,但宰相的人品更是一切的基础,因此,礼部尚书也是最适合最宰相的人选。
为帝王者,必须懂得纵横之术,懂得御臣之道,虽说皇权的威严深入人心,但真的为帝王者,必须要小心方方面面的各色人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六部之上为宰相,最为憋屈的礼部至始至终都是宰相的热门首选,其实也是有点道理的。
在清朝时期,民间喜欢用“富贵威武贫贱”六个字来指代六部。
而“富贵威武贫贱”对应的正是“户吏刑兵礼工”。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因此象征着富;吏部掌管着全国大大小小官吏的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所以遇到的贵人比较多;刑部堂审时候衙门的衙役例行大喊威武,的确挺威风八面的;兵部呢,负责战事刀枪粮秣,因得武字提名;礼部,掌管全国的礼仪教化,一清水衙门,贫乃家常便饭;工部掌管各种各样的工程、工匠、交通等事务,打交道的都是社会上的劳动人民,而且古代工匠做的都是贱业,工部也无奈和贱字挂上了钩。
可以看出,六部之中,礼部是最最贫瘠的,啥油水都和它没关系,也就没啥大权。
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要技术没技术,想要动粗也没有帮手,妥妥的一个清水衙门。
然而就是因为它“一无所有”,宰相之位却对它另眼相看,垂怜已久。
毕竟“礼”字当头,象征着治国御民之楷模,上到君臣礼仪、国祀祭典,小到教化黎民百姓。
具体来说呢,全国的学校事务归礼部管,科举考试归礼部管,各国的外交事宜、翻译书籍归礼部管……但凡和“礼仪”相关的,礼部责无旁贷。
话又说回来了,礼部虽然是最清贫的,但人家毕竟也是最博才多学的,最懂礼仪的,在官场上虽然不和其他各部时常走动,不去和谁站队也谁不会得罪,但是讲起道理来,礼部估计是最恨的,什么“之乎者也”能从白天说到通宵!
所以能坐上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的,必定是德高望重的,学识渊博的人物。
其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古代,君王行的都是儒家的仁政仁德,从汉朝到清朝,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礼作为儒家的规矩,也是帝王的规矩。
礼部虽然权力不大,但是一直走在国家礼教的前沿,君王从礼部首选宰相之位,一来是对儒家的重视,二来也是为了平衡各方的权力。
作为清水衙门的礼部,想来在大争之世的古代,只能从“最胜任宰相”之中找到一丝的满足吧!
您好,礼部并非清水衙门,封建时代以礼为首!
礼部,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有名的清水衙门,不过这个清水衙门背后所代表的东西,绝不是清水两个字可以概括的,要不然礼部尚书也不会成为储相所在。
古代升官最讲究的就是名望两字,古人为官,将名比利看得更加重要,礼部则是获得名望最方便的地方。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十分讲究礼仪与祭祀,这两项似乎是历朝各代的头等大事,国可亡,家可灭,礼不能丧。
比如说帝王登基,册封皇后以及皇室中人驾崩,这些都由礼部官员一手操办,必然是德高望重之人。因此礼部为官,其实就是为自己攒威望,攒声誉,这也就让礼部成为宰相来源最热门的部门。
其次,宰相之位十分重要,必须出身干净。
这种干净不是指身上的污垢,而是指一个人的名望及其仕途升迁的过程。除了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这几个部门似乎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干净。
尤其是户部和吏部,一个管钱粮,一个掌功名,这里面的油水有多少,值得深究。和珅曾经就既当过户部尚书,也当过吏部尚书。
因此虽然礼部号称是清水衙门,但这背后的东西可不仅仅是清水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首先礼部并不是清水衙门。
只说礼部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鸿胪寺。就可以证明礼部衙门有钱的很。
何谓鸿胪寺?
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明·职官志三》
外吏朝觐,诸蕃入贡,归礼部衙门掌管呢!
众所周知,古代的番邦入贡其实是在做外贸生意。
番邦带进来的货物要经过礼部衙门的手,皇帝“赏赐”的货物也要经过礼部衙门呀!这一进一出,清官也会被挂一身油水的。
何来清水衙门之说?
至于说礼部尚书被当做储相第一首选,却也是实至名归。
诸如领兵打仗的兵部,审判犯人的刑部,考核官员的吏部,修建工程的工部,还有管户籍的户部,这些部门管的事情,于一个丞相来说,都是一些小事情。
做丞相的对这些小事情,只需要知道一个结果,一般不会去过问其具体过程的。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谓“祭"者,换算成现代语言就是意识形态工作;所谓“戎”者,当然是武装力量的工作了。
做丞相的要管就是这些大事,对于祭和戎这种“国之大事”,一般来说,丞相从来不敢掉以轻心的。
而,礼部尚书一直在协助丞相和皇帝管理“国之大事”嘛!他不是储相谁又应该是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