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浒传》中,宋江是个押司。

那么,押司这个官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和我们现在的官场对应一下,就比较清楚了。

宋代的官制基本沿袭唐朝的三省六部先例,上层建筑我们就不多说了,说说基层。

宋江所在的郓城县,我们简单一些说类比我们现在的一个小县城。

现在中国从上往下两条线,党管方向和宣传(书记,纪委,宣传),政府管经济(县长,政法委,管经济和文教科卫等等的副县长),再加上武装部。

宋朝的官制里没有党的领导这么一说,就是知县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幕僚都要自己花钱配。

他的下面还有县丞(文),县尉(武),再下面还有主簿(类似我们现在的秘书长)和六部主曹。

这里头有一个重点就是官和吏的分界线:知县,县丞,县尉算官,下面的都是吏。

原则上科举出身才能做官,如果没经过东华门唱名就混进官的队伍,就是浊流,升迁上有明确的天花板,而且能被清流怼死。

就像现在,你要是没有个研究生文凭,啥也别想了。

吏一般都是由当地的豪门地主和知县利益划分后的结果。

当时的规定就是流官制,官员不能在籍贯所在地任职,和现在也差不多。

强势一点儿的知县把握住重点的部曹,啥利益都分一口,小日子美美的,离任时还能带点儿走。

弱势的知县只能每日在后衙琴棋书画消遣时日,或迁或贬听天由命,穷酸的没法说。

就水浒里的描述来看,宋江的职能应该是走武的这条线,那他的老板应该是县尉。

知县是七品,县丞县尉是从七或八品(这要看是上县还是下县),对应我们现在就是处级和副处级干部。

各部曹应该就是科级干部,押司差不多就是副科级或者是股级干部了。

实际上他就是帮助县尉处理实际事务的有点儿级别的科局里的干事。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就是宋江这种人。

没啥大前途,举孝廉非科举出身,一辈子的浊流,上升通道有个天花板。

可是人又有点小野望,这就悲剧了,干脆借势造反,万一有机会打破天花板呢?

本质上就是为了招安做大官。

平时手上有点小权力,搞搞乡党,照顾一下亲朋好友。

比如说给晁盖通个风报个信啥的;没事儿就会会江湖朋友,养养名望,其实和现在搞抖音吸粉一个道理。

现在的粉丝经济变现用带货,宋朝时有了粉丝,变现的通道可是能救命的。

杀了人,往小柴家院子里一躲,日子还挺美。

从水浒传里看宋江,就是一个腹黑,伪善,无谋无断的乡下小财主,但是又渴望摆脱浊流的身份,向往朝堂风光的利己主义者。

其实从正史上张叔夜记和徽宗本纪里描述,这哥们有点明朝海贼的雏形。

当地豪强,海边纵横,连结内陆,袭扰交通要道,和方腊遥相呼应,实在是当时因势而起的革命先驱。

不是农民革命先驱,是为了抵抗中央打压地方门阀的打手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一个小小的押司官,职位究竟有多重要,待遇究竟有多好,为何宋江能以“宋押司”的身份出手大方,仗义疏财呢?

押司的性质,是宋江造反的动机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置县吏“押司官八人”。也就是说,县衙中的押司岗位属于吏而非官,一般编制是8个,但也分三六九等。例如:《水浒传》中宋江就有运城县第一押司之称,百姓皆尊称其为“宋押司”,而他的同僚押司张文远则人称“小张三”,显然地位远不如他。

那么,“押司”又做何解?

押,除了画押之类的意思外,主要指“拘留”,如:看押、拘押、押禁、押送等。

司,指主管、操作之意,如:司法、司机等。

押司,主要指主管刑狱一类的吏员书佐,整理好相关刑狱档案后,报县令审核。

宋江之所以能够仗义疏财,因为该职位既可通过“吃了原告,吃被告”拿取好处,还可通过让犯事之人重刑减轻刑,轻刑减无刑获取好处等。

同时,宋代官吏制度有规定,有过吏的履历则不能再当官。因此,野心勃勃的宋江想要进入官场,正途不通,只能另避小径走歪道了。

押司的待遇与权利,是宋江仗义疏财的基础

据资料显示,宋朝的知县月俸银是20两,预估第一押司宋江月工钱可能有10两左右,再加上各项灰色收入,在当时也算比较富裕了。否则,那有条件仗义疏财,更别说常去找天香楼的“头牌”名妓阎婆惜(阎惜娇)了。

那么,一个小小的押司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权利呢?

在古代,基于对官员廉洁管理的考虑,基本上是不允许官员在本乡本土任职的。因此,“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举子,多被分配到外地为官。

新县令到了新地方后,两眼几乎一摸黑,想要开展好“清仗田亩、征税、各类徭役、纠纷官司、缉捕盗匪”等工作,自然会选用当地有威望的人为吏,协助处理相关工作。表面看是选用,实为依靠。

因此,作为“地头蛇”的宋江,又特别会做人,县令又怎能不给他几分面子,找他办事的人自然也就很多,还担心捞不到好处吗。

正因如此,在《水浒传》中作为治保大队长的雷横也对他极为恭敬,而他所结交的江湖人士又多是有案底的“黑道人物”。

押司的级别,是宋江落草的源头

一县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县令,正七品,俗称县长或知县,如同后世的县委书记兼县长;而县令的第一副手县丞,相当于县委副书记兼副县长;第二副手县尉,相当于武装部长兼政法委书记,主管捕盗、治安等刑事和司法事务。

因此,当时宋江的直接上司极有可能是县尉,而他则极有可能是县尉的助手或秘书。

宋朝时期,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县衙,而后世最基层的政府机构是乡(镇、街道办)政府。因此,可以说宋江的押司职位相当于现在乡(镇)政府党政办的办事人员,主要受乡(镇、街道办)政法委书记的直接领导。

显然,宋江的押司职位是一个国家最基层的吃公家饭的公职岗位,确实比百姓的地位高出很多,但是离出人头地的官员身份却差着十万八千里。因此,野心勃勃的宋江想以水泊梁山的势力为跳板,通过招安实现为官的人生目标,也就可以理解了。

图片来源网络

3

《水浒传》中的宋江原为郓城县衙的一名押司,他仗义疏财,出手阔绰,人送“及时雨”美名。宋江在当地颇有人望,能量极大,几乎人人都敬他几分。那么他所担任的押司究竟是个什么职务呢?

在宋代以前,朝廷任命的官员到地方任职后,可以聘用小吏处理官府的日常事务。这些小吏是编外的人员,在朝廷的组织部门是没有入册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官”,是没有干部身份的。

虽然没有干部身份,但小吏如果能力不错,与官员的关系又铁,经过朝廷命官的举荐,小吏还是有机会进入体制内,成为一名在编官员的。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就严格区分官和吏的界限了。一般来说,作为县衙的小吏,是没有机会转正,进入干部序列的。一日为吏,几乎终身为吏,除非你辞职不干了。

在宋朝的县衙里,除了朝廷任命的为数不多的几名地方官外,其余的就是地方长官任命的吏,县衙中大量的日常政务都是由他们完成的。

吏的种类很繁杂。在县衙里,就有押司、贴司等之分,他们主要从事征收赋税、管理户籍、处理狱讼等工作。《水浒传》中的宋江所担任的押司一职,就是县衙中从事狱讼事务的吏。

北宋初,县衙中的押司一般都从“上户”中差派。

所谓“上户”,通俗地说也就是有产家庭,即富户。《水浒传》中的宋江就出自小地主家庭。

由于对押司的要求较高,既要文笔精彩,又要工于会计,所以难免就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后来,押司的充任又多了两种途径,那就是招募和承袭。

据史载,一个县衙一般配置押司八人。但这八人的排名也是不同的。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就记载过押司有第一、第二等名次之分。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为第一押司,在押司之中属于地位最高的。

在宋代,百姓与官吏的衣着是有严格区分的。押司的衣着类似于秀才,可以着长衫和靴子,这与普通百姓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百姓着短衫、高帮鞋)。

虽然押司的穿戴与老百姓不同,但押司的身份终究是“民”,而不是“官”。所以押司被读书人出身的士人所看不起,其政治地位也非常低微,处于官僚系统的最底层。

在宋朝,押司一职是没有俸禄或是有少量俸禄的。但他们代表官府管理百姓,在当地为吏多年,熟悉民情,手中又有一定实权,所以能做到押司一职的人,也是当地的强权人物了。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宋江为何在当地也是一位头面人物了。

既然押司的薪水很微薄,那为何宋江出手慷慨大方,动不动送这个黄金送那个银两呢?

《水浒传》中提及了宋江出身小地主,家资应该是比较殷实的。另外,押司虽然在官僚内部身份低微,但是其职位可都是肥缺,如赋税征收、掌管狱讼等,都很有实权,油水也是很大的。可想而知,宋江也不会是两袖清风的。

押司一职虽然油水颇丰,但由于身份的关系,宋江却永远无法进入仕途,出人头地。这令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教育、极为高傲的宋江耿耿于怀。

在宋江后来在浔阳楼写的反诗“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宋江长期的隐忍,以及他不甘困顿于小吏的满腔愤懑之情。

在宋江私放晁盖,被阎婆惜要挟,而后怒杀阎婆惜逼上梁山,做了梁山的带头大哥后,宋江最后还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不难看出,在宋江的内心,始终以谋求功名、报效朝廷为正统的。

4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上梁山前还是个朝廷命官呢,虽然官职不大,但当时他任郓城县的押司,为官清正,又乐于助人,因此在郓城县里还颇有名气,老少皆知,一提起宋押司,大家无不肃然起敬。但时至今日,若问到“押司”是个什么官、干什么的,估计就没有多少人清楚了。

押司本是宋朝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根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朝的府、县两级衙门中,都设置有“押司”之职。一般而言,府衙的押司通常有好几个,最多的可设八个;县一级官府大体上设一个,也有两个或三个。这一官职人员设置的多与少,要依据府与县辖区的大小、人口的多少而定。

宋代官场中,押司是个官小而无品级、吃苦的差使,任务繁重又责任重大。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管理文牍,承接上司来文,为主官起草文稿,以及上报、下发公文等。凡是转发上司来文或颁发本县、本府的文告,他们要遵照主官的交代及时发出。

古代生产力十分低下,上级下发的公文都得一份一份地照抄,而且不能出差错。所以不论是押司自己抄写,还是交代手下人抄写,即使错一个,也要受到严格惩罚。内容上有了出入,就得治罪,轻则丢官,重则坐牢,所以身为押司,必须具备“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的条件。“这宋江自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从《水浒传》第十八回对宋江出场的描述也能看得出对“押司”这一职业的从业要求。

5

宋代的押司,是县衙里处理一般文案的刀笔小吏,类同明清时代的师爷,不在九品之列。

古代的政府机构编制小,县衙一般设官有:知县、县丞、主薄、县尉,后来又增加了教俞,一般设有官吏皂隶40名左右。宋代的官僚机构庞大,县衙定吏即有60名左右。吏分六案,案下再置小吏,其中有8名押司,收发、承递、抄写、登记、整理往来文书,如同如今的文秘书,办公室科员。

历史上真正“宋江起义”,远没有像“方腊起义”那样的规模,是郓城县押司宋江,在水泊梁山聚众36人,拉杆子扯旗“劫富济贫”,没成气候就被地方剪除。事件小得正史几乎无痕,只是后来被市井加盐调醋,嚼得越来越长,传的神乎其神,搞得越来越上规模,成了108将率几十万大军“替天行道”的话本。

宋押司的故事,经过说书者的不断延伸,加入历史人物,不断丰富话本,成就了施耐庵笔下一部经典小说《水浒传》。




6

衙,指衙门,司,司职者,即县委县政府的秘书之类的职务!我祖上亓心斋在清咸丰年间,就任莱芜县衙司!

7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五千年历史中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学者,特们的作品也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些作品中更是有四大名著作为代表。

今天要说的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宋江的故事,那么宋江在文中是一个押司,押司可能对于大家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一个古代官职。

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详述押司到底是什么职务。

在施耐庵描写《水浒传》里面的宋江的时候,是以生活在北宋时期的山东人宋江作为原型的,但是这个宋江可是没有像《水浒传》里面所写的一样。

当时的他也仅仅只是领导了一场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根本没有像小说中所写的对当时政府造成巨大影响。

其实宋江集合农民起义的原因也和他自己的官职有关,身为押司他的官职排名比县令的排名不知道靠后多少。

县令尚且是一个七品官职,排在它后面的还有县丞县尉,而宋江只是县尉的手下,在当时宋朝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想要一步一步往上升官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即使恢复和平,身为最基层小官的他也基本上没有希望做更大的官职。

这样的情况对于野心很大的宋江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于是他就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梁山大本营上,希望起义成功从而出人头地。

在小说中宋江是一位非常看重兄弟情谊的人,兄弟有难他一定会支援,并且在见到一些穷困潦倒的人家时也会给予钱财帮助。

但是彼时身为小小押司的他从哪来这么多钱财去救济百姓?

其实押司这个官职在当时北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官员,当时为了更好的记录衙门处理的案件,宋朝便专门衍生出来一个官职叫做押司。

而这个官职的工作就是书写记录衙门的文书,并且这样的官在一个衙门里最多可以设置八个。

这么多的押司,那么宋江比他们厉害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个现象,在古代一般不准官员在本地就职,在中举之后就被发配到自己丝毫不熟悉的外地展开工作。

而当时的宋江早就已经算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人了,对于刚调过来的县令,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县令提拔的对象;不仅如此,通过《水浒传》中对宋江的描写,宋江的人品在当地也是被人们所欣赏的。

一方面获得了县令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身为县令身边的红人能够捞好处的活也是非常多,这两个条件也足以让宋江在当地过的顺风顺水了。

而在当时宋江每个月的俸禄大约是十两银子,在当时的宋朝已经算是相对较高的俸禄了,再加上当地想要找他办事的人给他的好处,宋江也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所以说当时的押司一职甚至于连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只是比平民百姓的高出许多,押司一官放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最基层的村干部。

但是宋江却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把小小的押司一官过的风生水起,也实属让人佩服。

8

你好作者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们看一看宋代基层编制:宋代的县,设县令、县尉,作为一县的长官。大县还设有主簿一员。《长编》卷11载,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规定县官的定制:“县千户以上,依旧置令、尉、主簿,凡3员;户不满千,止置令、尉各1员,县令兼主簿事;不满四百,止置主簿、县尉,以主簿兼知县事;不满二百,止置主簿,兼县尉事。”神宗熙宁以后,令二万户以上的县增置县丞一员,县丞次于县令而位在主簿、县尉之上。南宋时则取消县丞。宋制县的长官称县令。但往往看到史志记载多称为知县,这是宋代地方官制的特点。由此看来在宋朝的押司不是官 ,而是吏。主要负责文秘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秘书。 宋官署名吏员职称,经办案牍等事。《宋史·职官志》所载群牧司与临安府吏员皆有押司官,其名为官而实为吏。例如 在《水浒传》经常提到宋江,当地百姓都称呼宋江为 宋押司,因为宋江在郓城县县衙当文书一职。

宋朝的吏主要是经手税赋征收或者处理狱讼,押司应该是负责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但级别不好说,因为州政府也有押司一职,宋朝和明朝的刑部也有押司一职。一般一个县有8个押司。如《水浒传》中,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担任的就是郓城县押司。

你好作者这是我的回答

9

宋朝的公务人员分为官和吏。

官是正职,有品级,比如知县是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由于这些人都由朝廷统一任命,因此也被称作“朝廷命官”。

吏是兼职,没有品级。朝廷之所以要在命官之下增设吏员,是因为官的编制有限,比如一个县,有品级的官员只有几个人,靠这几个人无法管理一个县,故而增加了吏。

宋江担任的郓城县押司就属于是吏。



至于说押司在当时具体负责什么工作,这说来了很简单,就是平时在州衙或县衙负责给长官整理案卷工作或文秘工作。大体上就相当于现在没有编制的政府办秘书。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犯嘀咕,宋江只是个区区小吏,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他哪来的钱仗义疏财?并且还有那么多人崇拜他?



是这样的。押司虽然不是官,在官场上连个屁都不是,但当时官,都是十年寒窗,过着寄情于山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的一群上等人。他们平时不接触老百姓,衙门里的各种俗务都是丢给手下吏员去办。反正下边该孝敬的,下边的人不敢不孝敬,官员们任期结束就走人,懒得管那些琐事。

而吏员们却一代代地扎根地方,平时负责清仗田亩、征税、各类徭役、纠纷官司,都是他们做文章发财的地方。吏员们在文书上随便添一笔减一笔,就能让普通老百姓家破人亡。这样的“阎王爷”,哪里是没有功名的百姓得罪得起的?所以在老百姓眼里,吏员才是大爷,必须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各种花钱买孝敬。

宋江在《水浒传》中虽然没这么霸道,但他随便记一笔,重罪变轻,轻罪变无,平时替关进了牢里的好汉打招呼,送酒送肉的权力还是有的。而且他也从不吝啬于使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去巴结江湖好汉。

这就好比一个人,甭管你认不认识,只要去加他微信,一通过,他就给你发红包。甭管关系熟不熟,只要去找他借钱,他直接就借钱。而刚好他还在机关单位工作,甭管你什么事去托他办,他都替你办,并且还没一点架子。办完事后,他不仅不收你红包,反而还送你个大红包,说兄弟,这些钱你先拿去周转着,以后缺钱了再来找哥哥。等你要走时,他还亲自送你到车站,你上车了他都不走,一定要站在车外挥手告别,直到车子远去看不到,他才走。(宋江让武松对他心服口服用的就是这个套路)

像这种有情有义,有财有量,还有官方身份保护的人,你说他江湖地位能不高吗?



所以说,不要瞧不起区区小吏,也不要瞧不起宋江。在古代中国那种官本位社会,有身份远比只有钱,没身份的人,说话要好使的多。而且宋江情商之高,也远非是一般人可比拟的。

比如说晁盖,绰号天王晁盖,听起来很霸气是不是?可实际上他只不过是区区保长,村野匹夫而已,没什么社会地位。郓城县衙的步兵都统头(低级武官)雷横看到宋江客客气气,老老实实,可在晁盖面前,完全拿他当提款机看待,平时巡逻,没事就带手下去晁盖家里吃吃喝喝,晁盖还得老老实实的在一旁伺候着,不敢有怨言。

还比如说柴大官人,出手更大方,平时还收留江湖好汉入庄,可他情商不行。武松在柴进府上骗吃骗喝一年,丝毫不感恩。因为在武松看来,这是柴进在施舍他,让他那种性格高傲的人很不爽。而宋江虽然只送了他点小钱,但宋江亲自送武松离去,送了六七里路,全程嘘寒问暖,让武松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哥啊。当场认了宋江当大哥。

一个晁盖,一个柴进,一个比起宋江,差了衙门背景,另一个情商不行,不懂该如何剖析人性的弱点。这就是宋江为什么最后能坐稳梁山老大,而他两不行的原因。



总体而言。宋江担任的押司,平时工作就是给知县打打下手,类似于现在的的秘书。在上流社会中,只是不入流的角色。但是宋江背后站着的毕竟是县官老爷,他是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的人,平时与百姓接触的最多的就是他这种吏员。所以押司在古代基层社会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10

押司不是官,但这样的角色,不论在古代还是后来,都是一个厉害角色。

首先,在宋朝那个时代,一个县里,真正的官很少,算下来最大的县,无非也就三个人。一个是县官,正式名称是县令,但实际上往往是派级别比较低的京官到地方上管理县务,叫做:知县事。所以后来慢慢就变成了知县。

而在知县老爷以下,一个官员是主簿,即县秘书长,又管文书又管财务,实际上权力很大。另一个官员则是县尉,即县武装部长,又管军事又管警察,但因为和平的年月比较久,真正打仗了也不能指望一个县尉,所以其实权力比主簿要小一些。

在宋朝,除了这三个人以外,县里的其他人,从法定意义上而言,都不是官,只能算是临时工,当时县里衙门的临时工,也是很牛鼻的。

县里的临时工,也分领导和底层人员。譬如保安队长,那就是分管治安的领导,具体的某个保安,那就是底层人员了。但即便是最底层的保安,也是县里的人,手里有家伙,不能说一定能拿多少钱,但面对县里的一般老百姓,他就代表着官府,说抓就抓,说放就放,一般的宋朝百姓,都不敢惹他们,害怕着呢!

在以宋朝为背景的小说,譬如水浒传里,就多次提到这种县里的保安队长,即所谓都头,武松、雷横都干过这个。你看有没有走科举路线,没有!阳谷县令看武松的身手不错,连老虎都能打死,二话不说就让他当了步兵都头。为什么这么便捷?因为步兵都头就是县里的保安队长,说到底也是临时工——如果武松参加了科举考试的武举,考试过关,那就有机会被委任做县尉(武装部长)了。

而比都头(保安队长)权力更大的,就是县里的文职临时工,即所谓押司,也就是宋江这个角色。像郓城县,照法定规矩来讲,最多可以雇佣八个押司,水浒书里其实讲到其中两个,一个是宋江,一个是张文远。

押司是做什么的呢?事实上就是文书工作人员,一看文书大家就笑了,说县里的小文书,又有什么能耐呢?其实很厉害,因为县令,其实很少会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所以这些文书,其实就是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的人。大宋帝国的法令,由他们解释;县里的具体政策,更由他们解释。

换句话说,面对百姓,他们就是官府的代表。

所以你看宋江,只是一个小小押司,为什么县里头上上下下的人,都给他面子,谁也不敢惹他?因为他是直接跟县令对话的人。

当然,同样是押司,宋江和张文远的地位又不一样,宋看上去资历更久,所以知县老爷更仰仗他做事,他手里的权力,也就比张文远多出许多。在民间的威望,同样如此,不论是再往下的基层保甲晁盖,还是卖汤药的王公这样的小贩,都看重宋江,却不会去找同为押司的张文远,道理就在这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