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藏富于民并不是当时国家的规定,而是低调内敛的民风所致。

古代的人遵循礼教,崇尚“仁义礼智信”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张扬,内敛也是当时一种谦逊的美德。即使再有钱,也多行布施之事以积累福报,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元代以后,带入游牧民族的彪悍之风。人之伍德日渐衰退。

藏富于民妙在一个藏字,藏的意思是不外露,不张扬,不炫耀,不与人争高下多少。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纷争。所以用一个藏字,表达了人有钱时也要有内涵。

前些天,一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衣哥朱之文,由于村民借钱未果,家门造人爆踹。踹门者被拘,大衣哥汗颜,闹得不亦乐乎!如果大衣哥巧用一个藏字,或许会减少很多麻烦。

1.藏富于民使人不生羡慕嫉妒恨,不起贪心,不起盗心,是为功德之事。大衣哥在外面给儿子买楼房开金店,在家里住草房吃农饭(按照大衣哥的说法真的假不了!)。这就不是藏了!

2.藏富于民是让人珍惜劳动成果,不到处炫耀,不沽名钓誉。大衣哥到处捐赠,想着名利双收,当有村民陡生借钱被拒绝时,心理反差造成极端行为。此时你不要名了,所以村民就毁了你的名。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藏富于民”,是政权在处理国家与个人财富分配方式上,提出的一种政治思想。

具体说就是“富民政策,国不与民争利,让百姓获得更多的财富,生活充裕,老百姓富了,国家也就富了。


“藏富于民”其中的”藏“字,很有意思

”藏“字,又称蓄也,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保管之意。引申开就是:平时赚的钱,你先保管着,也可以用着,但国家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增加税赋,发行债券等手段来用你保管的钱,

藏富于民的理论在中国在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有类似的论述,这种理论的提出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多年的战乱,让国家的经济停滞,民生凋敝,老百姓兜里没钱,如继续与民索利,无疑是“杀鸡取卵”,国家的灭亡是注定的。所以只有让利于民,先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活,老百姓有财富累积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才有保障,国家才能发展壮大。

从中国的历朝历代的变更,可以看出,新朝初建时,采用的都是藏富于民的方式。

当与民争利开始时,政权就开始走上了倾覆之路。

西汉时贾谊综合富民与富国思想,提出国家与人民都需积贮的理论
唐初魏徵(580~643)力主"薄赋敛,轻租税"(《贞观政要·君道》)

藏富于民的理论在现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英国人亚当·斯密所写的《国富论》的核心概念国民财富就是国民收入。

斯密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富裕,不是指某一个阶级的富裕,也不是指国家或君主的收入或税收的富裕,而是指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

写在最后

藏富于民,主要是指防止或者消除、缓解过大的贫富分化现象,预防公共资源向少数人不当的倾斜,防止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出现,激励民众积累财富,让财富向民众倾斜,让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主要阶层。

藏富于民一种古已有之的经济理论,是古代“富民说””裕民说”的具体形式。藏富于民是现代东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特征之一,体现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民主及国家强盛的现象。


以上观点均属个人之见,不妥处请指正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3

“藏富于民”其实是针对“国富而民不富”的问题提出的。

在封建社会,老百姓的主要收入就是耕田种地。此时,就算是朝廷实行“三十税一”的征税税率,也会让老百姓觉得受不了。因为,老百姓还要给地主交租子。。。朝廷收的田税只是小头,地主的地租才是大头。一般是,地主和佃户五五开,也有四六开的。交完地租和田赋,老百姓那点粮食也就只够日常吃喝了。

管仲说: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这还是好年景,如果遇到灾荒,粮食歉收,那就完蛋了。地主的租子可是按照田亩均产征收的,不管你是否歉收!于是,一遇到灾荒,老百姓就破产了。

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有人提出“藏富于民”。这里的“藏”,有储蓄的意思。就是说,要让老百姓手里有余粮余钱,好应对灾荒。老百姓有吃的,也就不会起来闹事。这样,也能稳固朝廷的统治。

理想丰满,但现实残酷。在古代,普通老百姓手里根本没有“藏富”的能力。收入少,又要交地租,能维持生活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从古代会流行“红白喜事随份子”的传统。因为,一般家庭遇到这样的大事,都会破产。必须要乡邻乡亲帮衬,才能度过难关。

就算是到了上个世纪,情况也没太大改观。例如,我们这批农村出来的八零后,小时候家里也没余钱。每次交学费,也是要卖粮食。出门赶集能揣十几块钱,那都是很宽裕了。

当然,今天,手里也不富裕。一场疫情让我们再次明白,手里有存款,家里有房子,出门有车子,是多么的重要!不然,一失业,房贷都还不起!

(文|勇战王聊历史)

4

大家好,我是“从心而改”,我来谈谈个人见解。

“藏富于民”是指中国古代主张国家减轻赋役征发,通过藏富于民的方式来发展生产、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经济思想。“藏”(cáng)是一个汉语词汇,这里意为:收藏;储藏。意思是将财富储藏于民众手中,以此来富民富国,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藏富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清丘濬《大学衍义补·蕃民之生》中:“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

“藏富于民”这个词反映了国家与人民之间在物质财富分配关系中的地位,“富民” 的阶级内容亦随时代的变迁而有不同。


01 | 先秦各学派关于“富国”与“富民”的思想

富民 《荀子·王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富民思想的源远流长,都把重视人民的利益视为统治者的德政,把充裕人民的物质财富视为实现治国安民的基本原则。儒家把传统的富民观点,丰富发展成为一种安邦治国的经济理论。荀况继承了早期儒家不与民争利的观点,他认为,“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而生产愈发展,国家也就愈富,从而“上下俱富”(《富国》)。荀况把民富与国富在理论上统一起来。

富国 墨家在富民与富国关系上,不同于儒家,他们主张“官府实而财不散”(《尚贤中》),要求充实官府而不是藏富于民。道家反对统治者干涉人民的经济活动,但认为“多藏必厚亡”。法家并不认为富民是可取的,“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管子·国蓄》),“甚富不可使”(《侈靡》),认为民太富,不利于统治。


02 | 汉至清历代关于“富民”的阶级内容

汉代董仲舒倡导“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的均富思想,反对官僚地主兼并农民。桑弘羊主张民富不可使的观点,认为民饶则偕侈,富则骄奢,因而反对富民。晋至隋唐,在贫富关系上都出现为富者辩护的思想。宋代王安石力主打击大地主、富工、豪贾的兼并,维护中小地主及工商富裕阶层的利益。而叶适认为大地主及工商豪富实有益于贫者,他颂扬富民“为天子养小民”,是“上下之所赖也”。明清强调保护富民,只是对于富民的阶级内容有争议,士大夫主张包括工商富民,而地主阶级思想家则限于地主


自魏晋隋唐至明清,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由鼎盛而衰败,阶级关系也有新的变化,富民的阶级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突出反映了中小地主及富裕工商业者与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03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藏富于民”及“富民”内容的创新诠释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战争创伤造成国家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新中国一穷二白,贫穷落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由此拉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邓小平于1985年10月23日,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这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从而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5

藏字意思就是不显露,平时不为敌方势力注意

最著名的历史根据就是:春秋末期,韩魏晋三家瓜分晋国,赵襄子退守晋阳的故事

春秋末期,赵国的赵简子死后,儿子赵襄子继承王位,智伯瑶联合韩、魏两国军队攻打赵国。赵襄子和张孟谈商量防御的方法,张孟谈说:“董安于是先王赵简子的才臣,过去治理晋阳时,一直因善政被人赞美,其遗风仍留传至今。依我看,还是到晋阳去坚守为好。”于是赵襄子便转移到晋阳,到了晋阳城才发现,不但城墙不高,仓库没有存粮,府库没有金钱,兵器库没有武器,就连四周的村落,也没有任何防御设施,他不由得大为惊恐,赶紧把张孟谈找来商量。赵襄子问道:“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叫我如何来防御敌人呢?”张孟谈回答说:“圣人之治,储藏财物于民间,而不在府库;致力于教化人民,而不注重营造城墙,这样民则无不心服。因此,如今可下令要人民保留三年的生活必需品,多余的金钱和粮食都交出,让那些年轻的人修筑城池,人民是会服从命令的。”下令之后,第二天人民就送来了难以估量的粮食、金钱及兵器。五天后,城池修理完毕,一切用具也都重新整治,赵襄子又找张孟谈商量道:“一切都已经齐备了,可是没有箭,该怎么办呢?”张孟谈答道:“董安于治理晋阳时,官署四周都种植了荻蒿,现在已长到一丈多高了,可以用来做箭杆。”赵襄子立即将其砍下,制成箭杆。这箭杆比起洞庭湖产的竹箭,毫不逊色,但有了箭杆却没有箭头,又该怎么办呢?于是赵襄子又把张孟谈找来说:“虽然有箭,但却没有箭头。”张孟谈答道:“官署的柱子。是炼铜打造的,您尽管使用就是了。”赵襄子马上利用柱上的铜,来制造所需的箭头,结果怎么用也用不完。不久,智伯瑶的军队来攻,赵襄子坚守晋阳,最终大破智伯军,并且还将智伯杀死了。

6

我认为主要是这些原因才用“藏”字:1、不国人不喜张扬,喜欢内敛含蓄。2、真正的民间的财富不容易统计与直观的看到。3、说明社会财富之多,也是一种变相谨慎与夸张并用的说辞。

7

藏的意思

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

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

藏族历史上,佛苯二教学者对藏文起源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佛教学者认为藏文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的文臣桑布扎按照天竺梵文的字体进行创制的;

2、苯教学者则认为藏文完全是从象雄文演变而来。

8

对于财富中国历史上都用藏的方式和习惯,如秋收冬藏,财不露富等谚语,藏富于民的“藏”字体现了治国之道,如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历史上我大汉朝就是遵循老子的治国理念,尤其是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景帝时期,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前元元年(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下令将田租减掉一半,也就是将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

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没有文景之治的两次降税藏富于民,也就成就不了汉武帝的辉煌。

9

藏富于民是指中国古代主张国家减轻赋役征发,通过藏富于民的方式来发展生产、稳定国家财政收入的经济思想。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说: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主张国家徭役的征发与赋税的课征要适时适量,以此来富民富国。

10

所谓藏富于民不仅仅是指人民家产和财富,还指人民的收教育的寡众,知识水平的高低,以及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和为国家勇于奉献的精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