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靠武媚娘。

大家都看过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几乎每一部剧都对武则天和长孙无忌的撕逼斗法演绎甚详。于是大家有了一个印象,长孙无忌是大唐的维护者,好人,为了李治能够坐稳江山鞠躬尽瘁,而武媚娘这个小三为了登上皇后宝座,对长孙无忌使用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掐死自己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最终小三成功转正。其实大家都是被电视剧误导了,真正想搞掉长孙无忌的不是武媚娘,李治才是幕后大boss。武媚娘只是李治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李世民晚年,经过慎重考虑,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并不满意的李治,托孤于长孙无忌和李勣。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弟弟,李治当了皇帝后他迅速架空李勣,独揽朝政大权,诛杀房遗爱李恪等人,一时风头无两。但是此举引起了李治的猜忌。只因为长孙无忌有一特殊身份,外戚。

长孙无忌的当权和李世民不一样。李世民当权是为了统治大唐天下,坐稳皇位,长孙无忌当权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让李治按照他的意思办,甚至把李治当傀儡。而唐朝之前的历史证明,外戚篡权的几率是相当大的,王莽和杨坚就是外戚,建立的朝代虽然短暂,但足以改变历史走向。所以长孙无忌并不是诸葛亮,更大的成分是司马懿。李治必须斗倒自己的这个舅舅才能坐稳江山。

此时武则天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因为当时的朝堂都是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的人,而以李勣为代表的山东集团已经失势,李勣也坐了冷板凳,持观望态度。当时唯一能够打开缺口的就是王皇后。因为王皇后没生儿子,而武媚娘却接二连三的生。于是李治提出废后。

或者说,谁当皇后不一样,长孙无忌为何偏要跟武媚娘过不去呢。武媚娘无权无势又没背景出身又贫寒,她当了皇后不是更好管控吗。其实这就是王皇后的身份问题了。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如果长孙无忌不支持王皇后,说明他就是不站在关陇集团的立场,而失去关陇集团支持的长孙无忌什么都不是,分分钟玩完。所以长孙无忌只能死磕武媚娘。

开始李治也不想跟长孙无忌撕破脸,想拉拢长孙无忌,亲自去长孙无忌家做工作,给他的好多儿子都加了官,还让武媚娘的老妈杨氏,也属于关陇集团的人吧,前去做工作,但是长孙无忌无动于衷。最后李治只好放大招,联合了山东集团的李勣李义府许敬宗等人。这帮人由于不属关陇集团,全部被边缘化了。也正想靠近李治重新回归权力中心,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李治觉着时机成熟,就跟长孙无忌摊牌,要求废掉王皇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当然不愿意,当面顶撞李治,褚遂良甚至说武媚娘就是你老爸玩剩下的你还要,你得多缺女人啊。李治于是找李勣,李勣说,你娶老婆,关褚遂良鸟事。他又不是你爸。得到李勣支持的李治决心下狠手搞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被搞掉之后,李勣为首的山东集团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关陇集团遭到残酷打压。长孙无忌没几年就死掉了。人们都说是武媚娘利用了懦弱的李治,其实不然,是李治利用了工于心计的武媚娘。二人真是一对干事业的黄金拍档。

最佳贡献者
2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起初和长孙无忌是相安无事的,李治初登大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威望,长孙无忌本是唐太宗李世民遗命的顾命大臣,一个要慢慢熟悉如何做皇帝,一个受遗诏辅佐,李治也乐得让理政经验丰富的长孙无忌多辛苦点,自己慢慢学习,双方有那么一段蜜月期,史载:“时无忌位当元舅,数进谋议,高宗无不优纳之。”

不过,这个蜜月期只维持了四年,永徽四年,发生了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谋反案,长孙无忌是主审,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夫妇谋反事实比较清楚,这对夫妇及其党羽自然是要被杀掉的,但长孙无忌借机把李治的兄长吴王李恪,堂叔李道宗,以及和高阳公主夫妇平常来往比较亲近的宗室牵连了一批进来,统统的杀掉或流放。

长孙无忌等于是利用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谋反案,对朝堂来了一次大清洗,清除部分政敌李治能忍受,但长孙无忌在这次案件中杀掉或贬斥了太多的宗室,这就让李治警惕和不满,宗室中或许有不服李治的,但大多数绝对还是皇族的通护者,长孙无忌也许是想帮助李治解决后患,但行为上却冒犯了皇权。

特别是在审理房遗爱谋反案后的当年,长孙无忌还逼迫另一位顾命大臣李勣去做了司空,不允许他参与政事。清除宗室加上逼李勣退休,两件事加在一起,变成了长孙无忌在朝堂上一家独大,李治这时已经不是警惕了,变成了害怕,权臣加皇亲谋国的教训可没过去多少年,隋朝和唐朝都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从永徽四年的房遗爱谋反案和李勣被逼退休开始,李治和长孙无忌的蜜月期就到头了,长孙无忌变成了权臣,李治也把从亲舅舅、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已经看成了政敌。李治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仅仅过了一年,永徽五年,李治就借“废王立武”事件最后一次试探长孙无忌,亲自和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府上和他谈判。

但长孙无忌没有妥协,拒绝了李治的拉拢,随之,李治下定决心,永徽六年,在名义上退休但依旧掌握兵权的李勣,以及三朝元老许敬宗和代表庶族的李义府等不满长孙无忌专权的派系的支持下,贬斥长孙无忌的盟友褚遂良,强行册封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失势,回家闭门修书,李治陆续任命李义府为中书侍郎,许敬宗为中书令,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此后的三、四年中,李治先是将长孙无忌一派的韩瑗、柳奭、来济等重臣贬出长安,拒绝褚遂良想回长安的请求,然后接受许敬宗对长孙无忌的诬告,把他也贬出长安,并在流放的路上逼迫长孙无忌自尽,从永徽四年到显庆四年,李治用两年时间从长孙无忌手上拿回权柄,再用了四年,彻底的清除了长孙无忌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所以,李治没有慢慢的摆脱长孙无忌控制,而是在觉得长孙无忌对皇权有威胁后,迅速的解决掉麻烦,裂痕一出,第二年就出手,整套流程下来,长孙无忌并没有抵抗几个回合。

长孙无忌当时已经权倾朝野,李治要是出手太慢,很容易被看成软弱无能,一些原本支持李治的臣子也许就因为他没有反应,认为他无力和长孙无忌抗衡,转而投向长孙无忌,时间一长,此消彼长,皇权或许会越来越弱,李治迅速的出手,证明了他的政治能力是很强且敏锐的。

而长孙无忌败得这么快的根源就是兵权始终是属于李治的,给李治这个护身符的是李世民,早在李世民临终前,就交代李治要重用李勣,且在安排顾命大臣的权力范围时,虽然拉着褚遂良的手说把李治交给了他和长孙无忌,却没有留给长孙无忌一丝掌握兵权的机会。

李世民怎么干的原因也很简单,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的领头人,又是皇亲,从隋唐时期的朝代更迭规律看,关陇贵族是有资格和能力改朝换代的,反而李勣这样非关陇贵族一系的官员对皇权威胁更小,让李勣掌握兵权保护皇帝,李世民更放心,这个安排也在李治对长孙无忌的进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加上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一批被长孙无忌压制的官员的配合和支持,李治无论在文和在武,都有和长孙无忌扳手腕的能力,还有一点就是,长孙无忌虽然是权臣,但他可能真没有对皇权的觊觎之心,同时,也认为自己是李治的亲舅舅,即使放弃权力也可以富贵养老,因此,没有做出太激烈的反抗,这也促成了长孙无忌一派的迅速失败。

3

自古以来爱情为什么最被人们歌颂呢?主要是爱情的荷尔蒙能激发人的意志力与斗争力,去反抗传统和旧秩序。唐高宗李治在永徽年间的一场激烈的“废王立武”的后宫情场斗争,看似是新欢旧爱争风吃醋掀起的波浪,实际上背后是高宗在武则天的辅佐下,从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手中收回君权,真正品尝到惟我独尊当皇帝快乐的一场惊心动魄政治斗争。

李治性格仁懦,放心不下的李世民临终前给他精心安排了一套辅政班子

唐太宗李世民自从选择了嫡三子李治为皇储之后,对他仁懦的性格一直都不满意,甚至一度想用贤能的庶子李恪取而代之。此事虽然在长孙无忌的干预下作罢,但李世民始终都没有对接班人李治放心。因此李世民在临终之前精心安排了一套以重臣长孙无忌为核心的辅政班子,主要成员包括李世绩、褚遂良等太宗宠臣。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嫡亲舅舅,又挟李世民遗命之威,因此永徽年间的政治大权实质上主要掌控在他手中。这帮辅政大臣同心辅政,继续延续贞观时代的行政作风和主要政令,皇帝李治也对他们非常尊礼和顺从,因此君臣相安、政通人和,一时间国家承平欣欣向荣,所以这段时间也被史书称为“永徽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不错的治世。

长孙无忌大权在握逐渐骄横,无聊的李治则把兴趣转向了后宫情场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最亲信的心腹,又是看着李治长大的亲舅舅,深知李治优柔懦弱的性格缺点,再加上有李世民顾命托孤,因此不免总把这个皇帝外甥当小孩看。他作为辅助元勋,担负起了整个大唐帝国的政事全责,并继续推行贞观政风,可以说为了外甥的江山和皇位,舅舅是鞠躬尽瘁任劳任怨。

但所有人碰到了至高权力之后,都难免会被权力异化。长孙无忌也不例外,他大权在握之后,也逐渐有了骄横自满的专权作为。由于李世绩明哲保身、褚遂良一心依附长孙无忌,因此一家独大的长孙无忌在遇到和试图施展抱负的李治有不同观点时,总是坚持自我意见,并不去仔细揣摩李治的微妙态度,还是把他当不成熟的年轻人看待,这自然让李治比较气馁。

由于在一帮老臣面前没什么话语权,李治就在后宫玩起了情场游戏。他一度非常宠爱性格泼辣的萧淑妃,导致无宠的王皇后和淑妃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斗争。这时王皇后为了拉帮手,引狼入室,把李治金屋藏娇的先帝庶妃武媚娘接到了后宫。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宫斗菜鸟根本不是浸淫先帝后宫十多年的武媚娘之对手。她以动人的美貌、坚强的个性和聪明才智赢得了李治的爱情,萧淑妃和王皇后双双失宠。而诞育了皇子李弘的武媚娘在成功晋位昭仪之后,开始向皇后宝座冲锋。

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年轻的情人和政治盟友,联手向长孙无忌发起冲击,争夺政治主导权

李治在后宫的那些绯闻,长孙无忌无权也不会去打搅,这毕竟是后宫禁地私事。但武昭仪谋夺“宸妃”之位并野心勃勃觊觎皇后宝座时,长孙无忌坐不住了,因为皇后之位毕竟事关国本。李治原配王皇后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儿媳,他临终前也是把自己认可的这双“佳儿佳妇”托付给长孙无忌。可以说,保证王皇后的正宫地位,也是保证长孙无忌自己掌权的合法正义性,毕竟他掌权的合法性来自李世民的托孤。

因此,当李治和武昭仪用各种办法去讨好长孙无忌,甚至身为皇帝的李治用几大车金银珠宝去贿赂长孙无忌试图让他改口答应立武皇后时,长孙无忌一直都不松口。而报复心强烈的武昭仪早就怀恨在心,但她仍然态度谦恭,让母亲杨夫人再去说情,再度被长孙无忌拒绝。

长孙无忌此时还浑然不觉,自己在李治眼里已经成了让天子芒刺在背的霍光之流,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达到了巅峰。这些年来长孙无忌集团把持朝政权势强盛,留给李治的空间越来越小,李治有了被架空的危机感。此次他试图立武氏为皇后,如此低声下气仍然被长孙无忌高傲拒绝,在聪明能干的武昭仪的鼓舞下,受到爱情驱动的李治雄心勃勃决定从长孙无忌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

长孙无忌集团败得一塌糊涂,他被好外甥和武则天联手逼死,史书却不给与同情

李治下定决心除掉长孙无忌集团后,狡猾而敏感的中书舍人李义府请求废王立武,打响了反对长孙无忌的第一枪。大喜过望的李治和武昭仪积极拉拢受到长孙无忌集团压制、排挤的各种失意官员,逐渐在朝堂之中形成了拥护“废王立武”的强大政治势力。原本是情场斗争的“废王立武”成为了君权与相权的刀光剑影博弈场。

我们也要知道,朝堂之上虽然两派斗得死去活来,但还有一大部分是吃瓜群众,他们或明哲保身、或围观看戏,或厌恶了长孙无忌集团掌权的专横作风,都对此表示了沉默。其实此时沉默就等于是支持皇帝,因为这意味着长孙无忌代表的辅政集团没有援兵。而最让人意外的就是,老臣李世绩临阵反水,认为废后只是皇帝家事,等于是代表太宗元勋认可了李治对“废王立武”拥有最终决策权。最终,在武则天强势的支持下,李治终于成功压制了褚遂良等人,于永徽六年立武则天为皇后,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

“废王立武”不仅是一场情场斗争,背后隐藏的更是君权和相权之残酷斗争。自此之后,长孙无忌放弃抵抗,他的盟友褚遂良等人或贬或流,而他本人则被李治一贬再贬,最终被逼自杀,家族也惨遭流放。不过长孙无忌死后,史书却没有给与他同情,反而认为他咎由自取,因为他当年正是用罗织罪名的方式害死了无辜的吴王李恪,所以史书认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应。

4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嫡妻文德皇后的同母兄,亦是铺佐太宗皇帝成就大业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被唐高宗李治称为舅父的托孤老臣。然而这个曾经为李唐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腕,因为私心作崇,手段毒辣,为外甥李治政权的稳定,害死了贤明的吴王恪一家,以致于恶名远扬,正直之士为此扼腕痛息。然而恶有恶报,因为极力阻止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最终在铁腕女子武则天的设计下而被外甥赐死。其之死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共同所为,非是唐高宗为了摆脱长孙无忌控制所为。

5

这是拜武则天所赐。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时候的重臣。他辅助李世民登基,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时将唐高宗李治托付于长孙无忌,希望长孙无忌这个当舅舅的好好的辅助李治治理国家。

长孙无忌也尽职尽责的帮助李治,但是高宗李治是个性格懦弱的人,并且多愁善感。

当武则天靠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一步步登上皇后的宝座,她开始网络朝臣,打压阻碍她的人。

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授意她的同党精心设计了一个朋党案。

长孙无忌被牵连在内,高宗听说长孙无忌谋反,就杀了长孙无忌。

唐太宗李世民的开国功臣,高宗的元老重臣就这样被武则天用权谋设计杀害。

6

在唐朝史上长孙无忌可是一个大人物,长孙无忌为唐朝付出了很多,最终被授命掌管凌烟阁。唐高宗最后能顺利登基其实也有这个人的一份帮助,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李治却以谋反罪将其革职放逐,而且还在三个月将其逼死,这样的一位大功臣却以这样的一个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真的令人唏嘘不已。

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存在,后期李世民死后又是托孤大臣,而且当朝天子唐高宗还是他的亲外甥。这时候的长孙无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是位极人臣的他怎么会被自己的亲外甥所杀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人虽说是亲戚,可是却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李治每件事都是从皇家的立场上去考虑,而长孙无忌则是从门阀的立场考虑,因此产生矛盾是肯定会的。

李治铲除长孙无忌的手段,确实让人拍案叫绝,他争取朝中长孙无忌的反对势力,特别是争取到李勣的支持,从而一举将长孙无忌一党彻底瓦解,收回了权力。如此高深的心计,怎么是懦弱仁孝的人能做得到的?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长孙无忌专权多年,在朝廷打击异己,安插亲信,满朝大臣大多是长孙无忌的死党。于是,李治决定寻找突破口,他决定废掉长孙无忌支持的王皇后,立自己喜欢的武则天为皇后。这次立后之争,绝对不仅仅是争夺皇后之位,背后隐藏的是李治代表的皇权与长孙无忌的相权之间的争夺,是对谁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的试金石!

但上层官僚几乎都听命于长孙无忌,李治多次开会讨论,都被众臣驳回立武则天为后的要求。这时候李治决定另外寻找突破口,他找到重臣英国公李勣,询问李勣的意见。李勣很巧妙地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不需要问外人。”’李勣这番话其实是表达了对李治的支持。李勣是司空兼兵部尚书,手握兵权,是追随李世民打天下的重臣,在当时是唯一可以和长孙无忌抗衡的元老级人物,有了李勣的支持,李治终于打赢了这场立后之战!

李治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并乘机把长孙无忌一派的势力排挤出京城。长孙无忌本人也被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即便如此,李治还是没有放过长孙无忌,李治授意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并且借此逼长孙无忌自杀。

李治这次的翻身战,打得精彩绝伦,他在出于劣势的情况下,以退为进,以改立皇后为突破口,其实是暗有深意的。如果长孙无忌同意了李治的要求,就代表着长孙无忌向李治臣服,长孙无忌再也不是说什么都算数的人,李治也可以借此收权。如果长孙无忌不同意改立皇后,就想法彻底把他打垮。

看过完李治的整治手段,我们知道其实李治并不是懦弱无能之辈,我们再看看他的功绩,就知道其实这个皇帝不一般。他派名将李勣率军灭掉了高丽。高丽国力强大,连唐太宗亲征都铩羽而归。到了李治时期,大唐终于彻底灭掉了高丽。除了灭掉高丽这个百年强敌外,李治还派大将苏定方还灭掉了西突厥。唐朝版图在李治时达到了顶峰。李治在位时,唐朝国土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

李治知人善任,提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统治时期得到许多重用的著名文臣。李治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帝王,他为后来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皇帝不简单!

7

高宗皇帝是一步步削夺三朝元老、辅政重臣、国舅外戚长孙无忌的权力,不断培植自己亲信、打压长孙无忌的党羽,最终在时机成熟之时,一举发力在亲信陷害下以谋反罪,下旨正式查抄三朝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府、革职削爵、发配于岭南,并将其在朝为官的儿子兄弟、亲族党羽全部逮捕,充军发配,一举铲除了包括这位大唐权臣长孙无忌的所有亲族势力,正式亲掌大权。

8

长孙无忌是死于武则天之手。

长孙无忌名列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自李渊开国起,历仕三朝帝王,与唐太宗李世民为少年结拜之交,更是其心腹,玄武门事变的主要参与者,足见长孙无忌是唐代初期的开国功臣。

只因为他得罪了不应该得罪的人—武则天。长孙无忌向来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可他低估了李治对武则天的迷恋,他也没想到这个武则天未来将会权倾天下。

显庆四年,武皇后授意许敬宗将长孙无忌拖入一场天衣无缝的结党营私、谋权篡位的政治骗局之中,对长孙无忌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在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的过程中,编造假证据,诬告韦季方与长孙无忌同谋,构陷忠臣,夺其权利,以待篡位时机。

唐高宗对一直以来忠心辅佐的舅舅由此行径,极为怀疑,对此结果伤心之余,命许敬宗进行复查。

许敬宗当然不放心上,足不出户便将实现编造好的供词交于朝堂之上,唐高宗昏庸无能,虽对长孙无忌的案情仍存有疑心,但不经武皇后与许敬宗的轮番诬陷,未曾当面审问长孙无忌,便降罪削去官职与封邑,流配黔州。三个月后,许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其自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