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的总督和提督都是沿袭明朝的,但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清朝的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管辖一个省或者两个甚至三个省,综理军民要政,也就是军政一把手。从品级上说, 为正二品。但一般而言,清朝的总督还要加尚书衔,如兵部尚书,或者是都察院御史。因此,总督一般都为从一品,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此外,清代的总督中,还有管辖专门事务的,如河道总督管理治河,漕运总督管理漕运。

提督是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是一个省的高级武官,节制全省武装力量。提督之下分别设有镇、协、营、汛各级,下属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官员。清末建海军时,海军中也设有提督。

提督的级别一般为从一品,与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但要受总督节制。

因此,总督和提督相比,显然总督地位更高,权势更大。

最佳贡献者
2

还记得过去,我们常在电视剧中听到“两江总督”、“九门提督”、“广东水师提督”这样的古代职位,那么清代的提督和总督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总督”这个官职产生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在明宪宗成化年间成为正式官职,但直到清代才成为固定官职。总督是文臣职位,是替朝廷钳制武臣并管理地方的封疆大吏。本文所探究的清代的总督,品级为正二品,属于地方上的最高行政官员,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制台大人”。笔者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往往有总督兼任兵部尚书的习惯,兼职的总督品级比普通的总督高,从正二品升为从一品。

总督要协调各省军政,统一事权,防止武装割据,因此往往管理着省内的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事项,有的总督甚至可以管辖多个省份,比如湖广总督可以管理湖南、湖北两省;闽浙总督可以管理台湾、福建、浙江三省。因此,总督的出现实际上也体现了明清对中央集权的加强。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三》的记载,总督有责任安抚百姓、统辖文武官员、监察吏治。清光绪34年时(1908年),清政府撤除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奉天将军的建制,将他们的辖地分别设为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辽宁省),这就是东三省的来历,然后再设置“东三省总督”一名,这是清朝在灭亡前最后增加的一个总督职位。



“提督”则是武将的官名,正式称谓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是清代各省份绿营官兵的最高统帅,品级为从一品,高于普通的总督。既然是武官职位,提督自然是以带兵为主要职责,这一点就与总揽军政的总督完全不一样。

自宋朝以来,朝廷鉴于“安史之乱”的前车之鉴,为了防止地方武将形成割据,往往设置文官分其权。明清两朝也基本上延续了“以文制武”的格局,所以提督的品级虽然高于总督,但仍然要受总督的节制,听调和听宣。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总督的权利远远大于提督。

另外,从康熙年间开始,由于清朝消灭了割据台湾的延平王郑经,顺势将台湾地区的水陆军队分配给福建的陆路提督与福建水师提督管辖。由此可见,提督的职责与今天的军区司令比较类似,但又有区别。

由于不同省份的地理环境不同,有些沿海省份配置有水师部队,所以提督也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有清一朝,共在全国设置了12位陆路提督与3位水师提督(清朝的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以及长江水师提督),比如在鸦片战争中与英军搏杀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3

一般而言自然是总督地位较高。

总督是文职,具体职能却又偏向于武职,它有一种俗称为“大帅”,品秩一般为正二品,但如果有中央兼职(比如兵部尚书或兵部侍郎),则品级可能会高些,比如曾国藩就曾以正一品的大学士身份兼任两江总督。有清一代,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在当时的八大总督中权重相对要大一点,主要是所轄地比较重要,或为保护京城的门户,或为国家钱袋子。

提督为武职正一品,又俗称为“军门”,是一省的绿营部队(汉军)最高级军官。

由于宋朝以后武官地位较文官卑微许多,朝廷也明确规定武将风头不能压过文官,逐渐行成了所谓的“文官制”,这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政治特色,现在几乎被每个国家效仿。

所以提督即使是武职正一品,仍然受正二品的总督甚至从二品的巡抚节制。

4

要了解清代总督、提督二者间的地位,及权力大小,就必须厘清这二者设置情况和职掌权限。以下就根据相关史料,有关总督和提督的设立情况、职掌范围的记述,来分析这二者的关系及权力大小。

清代幅员辽阔,却只设了总督八员,从官员的数量亦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清代总督是统辖一省或数省的封疆大吏,是该辖区内的最高行政长官和武装司令,其辖区内的巡抚、提督等以下文武官员都要受到总督的节制。

总督权力之大主要体现他对辖区内军政大权的控制,按规定,总督不仅节制辖区内的提督、总兵及其所统辖的军队,还可以管制巡抚所率的直属部队。除此之外,总督还有自己的直属军队。单凭这一点就可知,总督的权力远甚于提督。

提督是个武职,统帅一省的绿营兵。按清代制度,绿营兵是分省建制的,布防在全国各省,中央没有统一领导的机关,各省的绿营兵都由总督节制,并另设提督直接统率。而不设总督的省份,一般提督是由巡抚兼任,统领该省的绿营兵。

综上可知,清朝的总督和提督,总督的权力和地位无疑要远大于提督。

5

提督和总督虽然都带着一个督字,但是却是文武殊途,总督是文官,挂兵部尚书衔是从一品,普通的总督是正二品,而提督是武官的从一品。表面上看,提督和总督平级,甚至于比没有挂兵部尚书衔的总督还高半级,但是清朝的制度没有这么简单,不能单纯以品级论高下。

首先,清朝以文驭武,同样品级下的武官甚至于要给文官行礼下跪。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提督是要给总督行礼的。

其次,总督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统揽一省乃至于数省的民政、军务和经济,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而提督仅仅是一省绿营的最高指挥官,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就其职权范围来说,显然也是被总督辖制的。并且提督仅仅是绿营的最高长官,而在重要的省份往往还有驻防八旗,以将军为统帅,这就又削弱了提督的威权。

但是有一个提督是特殊的,那就是京城的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的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因为在天子脚下,所以上头并没有总督,也不是绿营的统领,相反,九门提督负责的是京城的治安和京城九门的防务,这个职位至关重要,往往都是由皇帝的亲信大臣才能担任,可谓是千金要职。虽然和普通的提督一样都是从一品,但是九门提督因为深受皇帝信赖,又是满洲亲贵,往往能够和总督、大学士们分庭抗礼,可以说是提督中的战斗机了。

6

不考虑加衔的话,在清代提督的品级是要高于总督的。但是实际情况两者的地位却往往是相反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下清史稿,总督的职责是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也就是说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节制辖区的文武官员。在清代,总督本身的品级是正二品。提督,从一品,地方最高品级武官,节制一省的绿营官兵。注意他能管的只是绿营,清代很多省份都有以八旗子弟为兵源组成的“驻防八旗”,提督是没权利节制他们的。在一些沿海或沿江区域,则设有水师提督,如广东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等。

我们看到,作为地方武官性质的提督,制度上是要受总督节制的,但正二品的总督如何节制从一品的提督呢?很好办,加衔,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做“高配”。所以清代的总督都会加兵部尚书(从一品)和左都御史(从一品)衔,以节制提督。 有个例外就是九门提督,九门提督负责京城内城九门的防务,接受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不受总督节制。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7

我们先来说品级,清代总督是正二品的官员,但是因为一般会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兵部尚书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是从一品的官员,所以总督一般是从一品。

我们再来看提督,提督是从一品的武官,另外,边防将军,比如年羹尧的杭州将军,还有八旗的都统(都统并非旗主,而是各旗中最高的行政长官,一般旗都统不是本旗人,旗主才是),这些都是从一品。

也就是说从品级来说,总督与提督都是从一品的,这个是相同的,不过明清的官制,同品级的文官是要高于武官的,所以品阶是一样,但还是总督要大一些,地位自然也要高一些。

那我们再看总督与提督的实权,总督是清朝地方上的最高长官,管辖着一省或者多个省的军事、内政事务,清代共有八大总督,比如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另外还还有管漕运的漕运总督,还有管河道的河道总督。

各个省的最高长官叫做巡抚,负责本省的军事、内政事务,巡抚下面有两司,分别的布政使司,也叫做藩台,这个是负责内政的,还有按察使,也叫做臬台,这个是负责刑名的。

提督的全称叫提督军务总兵官,一般分为水师提督和陆路提督的,是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而边防将军是各省八旗营的最高长官。

我们可以看出,提督就是各省绿营的军事长官,而总督和巡抚都负责管辖各省的军事,所以提督是要受总督和巡抚的制约,总的关系是,总督>巡抚>提督,当然这三者并不是绝对的上下级关系,但是从地位和权势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但提督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那就是九门提督,也叫步军统领,这个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是提督中地位最高的,还是能和直隶总督相提并论的,比如隆科多就担任这个职位。

8

清朝时期的官制体系,虽然明显有着前明王朝的影响,但清朝统治阶层在“因明遗制”的基础上对分化大臣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乃至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方面都予以了系统、成熟的完善。

从内阁到南书房,再到军机处,清朝统治阶层将中央集权发展到了巅峰状态;但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全国各地武装力量的牢固掌握才是清朝统治根基稳固的根本所在。绿营,作为清朝国家常备武装力量,乃系地方驻防的主要力量,自然会被统治阶层万分重视。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乃系一省绿营军队的最高主管领导;

总督,乃系执掌一省或者数省行政、经济、军事的最高领导。

也就是说,提督和总督都是地方绿营军队的主管领导。那么,提督和总督相比,谁的权势更大、地位更高呢?

行政级别的比较

《清史稿·职官志》有载:

提督军务总兵官,品秩从一品;总督,初制正二品,康熙三十一年定总督加衔制,右都御史或兵部尚书衔由吏部疏请定夺。

也就是说,提督的品级为从一品,行政级别基本相当于国家级副职。

而总督的初始品级为正二品,行政级别为省部级正职,但总督一般会兼领兵部尚书衔,以更为合情合理的管辖地方绿营军队。如此一来,总督的品级就上升为从一品,和提督拥有相同的行政级别。

所以,经过加衔以后的总督和提督拥有相同的行政级别,甚至,提督的初始行政级别还要于总督。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于具体权势的不同。

具体权力的比较

对于提督的职权范围,《清史稿·职官志》有着明确记载:

掌巩护疆陲,典领甲卒,节制镇、协、营、汛,课第殿最,以听於总督

也就是说,提督乃系一省绿营军队的最高领导,基本相当于现今的省军区司令,正军级,对应地方行政中的省部级正职。

对于总督的职权范围,《清史稿·职官志》如此记载:

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标下有副将、参将等官。

也就是说,对于绿营军队的管辖,提督和总督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叠。但鉴于《清史稿》“提督以听命于总督”的记载,再加上总督执掌一省或数省绿营军务,所以总督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大军区司令。

但一般情况下,总督会兼领兵部尚书衔,而兵部尚书又相当于兼领国务委员的国防部长,行政级别为国家级副职。所以,清朝时期的总督就相当于现今兼领国防部长的大军区司令,同时领国务委员衔,行政级别为国家级副职。

就此来看,总督的具体权势和地位远远高于提督。

作为地方武装的主力军,绿营军队只是名义上归提督和总督管辖,而且提督和总督之间还有着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平衡制约,更关键的是绿营军队的调配权被朝廷牢牢掌握,提督和总督均无权调动。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清朝之所以能够稳固统治中原地区200余年,和其系统、完善、合理的地方武装力量控制机制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参考文献:《清史稿·职官志》

9

总督相当于省委书记管总,军政一把抓,有几个总督管几个省,级别从正二品到从一品不等 被称为封疆大吏,属于文官体系中的地方官。提督相当省军区司令,属于汉人绿营体系中的最高武官,旗人有另外的体系,也是一品官员。总督尊贵得多,离位极人臣只差一步,可以节制提督等武官。

10

肯定是总督,明清重文轻武,武官地位低下,提督位居一品,但受到巡抚和总督的节制,甚至更低的文官也比提督地位高。比如在明朝六七品的御史和巡按,都可以责罚高级武官,可以打总兵、参将的屁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