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洛阳?

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洛阳?

2020-08-17 03:01阅读(145)

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洛阳?:小编首先说明一下,唐朝时期,具有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两座行宫,两都均有李唐太庙和天子行宫,故唐为两都制,不分

1

小编首先说明一下,唐朝时期,具有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两座行宫,两都均有李唐太庙和天子行宫,故唐为两都制,不分主次。

洛阳城简介:

洛阳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时称“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为帝王之州、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唐(后期)、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近1000年。

武则天定都洛阳:

因为唐是两都制,洛阳、长安都是都成,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以后,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而应该是“定都”。再说由于唐朝时期国土板块面积的变化,中心也有西安逐渐变化到洛阳,定都洛阳可起到居中而威慑天下的作用。

第一、地理位置重要性

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使洛阳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也成为洛阳适宜作首都的主要原因。

第二、政治上的重要性

洛阳在政治上对武则天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徐敬业起兵时魏思温的言论中窥见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等以匡复庐陵王为借口,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魏思温建议徐敬业:“明公以匡复为辞,宜率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

由此可见,武则天定都洛阳是明智之举。

2

女皇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把都城迁到洛阳原因很简单。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公元618年定都长安,武则天公元690年称帝国号周,作为大周朝皇帝开辟新朝肯定会选定一个新的首都作为武周朝的首都。洛阳位于黄河边关中平原东部,地理交通优势明显,故武则天选择了东都洛阳作为首都。

3

你好,武则天是从公元665年开始,与唐高宗李治一起迁都到洛阳,很少再回到长安,他们一起在洛阳度过了二十多年时光。我认为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把都城搬迁到洛阳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武则天在长安居住的时光里,发生了很多让她伤心的事情,她被赶出宫殿到感业寺出家当尼姑,在尼姑庵也是受尽欺负,好不容易怀孕回到皇宫,还受到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轮番排挤压迫,差点命都丢了,最后,她牺牲了自己的女儿的性命扳倒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人心都是肉长的,武则天也不想掐死自己的女儿的,但是她的女儿不死,她想她就得带着女儿一起死,她已经被王皇后逼得没有退路。她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权力和自由,为了扳倒敌人往上爬,她狠心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后来,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武则天给除了。她后来经常做噩梦,梦见萧淑妃和王皇后找她报仇。同时,在长安宫他的儿子也跟她对着干,后来死在她前头了。对于武则天来说,长安是一个让她睹物伤情的地方,因此从内心上说她也不愿意继续呆在这个伤心之处,想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同时,洛阳的地理位置更加优越,靠近大运河,方便粮食等物资的输送,节约运输成本。还有就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洛阳是一块风水宝地、风调雨顺,物资也比较丰饶。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她想改朝换代,搬到洛阳重新开始有利于实现她的政治目标。最后,洛阳易守难攻,住在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

改朝挨代了。还在旧都称帝,有篡位之闲,轻车熟路,左右挈肘,一切不好实施,迁都面貌一新,新政才好实施。

5

武则天迁居洛阳的原因,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是她以过于残忍的手段杀死了早已被囚禁起来的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不断闪回的血淋淋场景刺激神经而出现了幻视,以至于经常看到二人的鬼魂作祟,所以干脆搬得远远的。支撑这一理论的还有禁止宫中养猫——因为萧淑妃在临死前曾咒骂武则天,说愿来生变猫武则天变鼠,“生生扼其喉”。

从武则天迷信且尚佛的两个精神依赖来看,这种偏于魔幻现实的说法也不是没道理。武则天让道士在宫中行“厌胜”之术一度引起高宗反感,而杀人又和佛教理念相悖,内心无法安宁也无法疏解,远离不失为一种办法。而从武则天对形式的在意——比如造字和称帝后频繁更换寓意吉祥的年号,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比如要求和高宗一起去泰山封禅、建造明堂——来看,长安对她来说已经不吉利,换个环境也说得过去。

然而对于一个天赋异禀的政治家来说,这个理由还是有些稚嫩。武则天搬到洛阳后也有杀人,类似的状况却没再发生。而且《资治通鉴》随之还说了一句话:“终身不归长安。”这显然不是事实了,武则天晚年有了归位李唐的想法,于大足元年(701年)搬回了长安,并改元“长安”为新的纪年标志,她也是在长安被张柬之等人逼迫退位的。

其实洛阳在唐太宗时期已是行宫,既有居住条件也有部分行政功能。高宗皇帝于显庆二年(657年)的正月、七月和十二月,与新晋皇后武则天一年三次巡行洛阳,并在最后一次确定了它的东都属性。这其中显然有高宗本人的意志体现,也就是说,迁居是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考量的。之所以这样规划,与当时长安的城市发展瓶颈有关。由于人口激增和旱情频繁,长安粮食供需失衡,而由于地理和交通的限制,补给成本又很高,疏散首都功能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洛阳比长安更靠近东部产粮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又将其置于河网中枢,便于物资输送,自然成为首选。

当然,武则天在促成东都上的表现是积极的,她对洛阳有着超乎寻常的浓厚兴趣——比如高宗死后改东都为“神都”,称帝后定为新都等等,其中或许还有政治布局的考量:即通过行政中心的改变实现权力的空间转移,并在权力的再分配中占据主动。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由此推断,或许当初的鬼祟传说只是武则天的一个乔迁借口。

6

唐朝建立之初,定都在长安,在公元658年,又设置了东都洛阳。可以说,长安和洛阳是唐朝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了。武则天在位时期,甚至把国度长安迁到了洛阳,并将洛阳改名为“神都”,那么武则天为何要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呢?

第一就是因为粮食问题。唐朝是靠关中地区起家的,许多开国功臣和贵族都居住在长安。唐朝建立后,皇帝需要争取他们的支持,所以就将都城设在了长安,并且全国也实行“关中本位”的政策,将关中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但关中地区有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号称千里沃野,但这里从秦朝开始,就是政治中心,长期经历战乱,并且人口密集导致此地区土地过度开发,出产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人口了。

而唐朝当时的经济中心是在哪里呢?主要就是华北平原了,华北平原的战乱相比于关中要少很多,人口也没有关中地区那么密集,所以这里粮食产量要比关中高很多。如果遇上关中地区农作物歉收,皇帝甚至会带着文武百官跑到洛阳去办公。为了解决关中地区粮食问题,武则天在位时期,直接就把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这样粮食问题就不用再担心了。

第二就是政治问题。刚才说到,唐朝是靠关中地区起家的,关中有很多李唐王朝的亲信,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避免受到这里王公贵族在政治上的牵制,选择离开长安也是情理之中,这就有\"另起炉灶\"的意思。摆脱旧势力,对于一个新登基的皇帝来说,也是未尝不可。

第三就是地理位置问题。长安地理位置很优越,易守难攻,其实洛阳也一样,四面环山,有天然的山川作为屏障,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使洛阳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而且对于唐朝的国土面积来讲,长安所处的位置要比洛阳偏,对全国的掌控力较少,而洛阳才是处于国土中心的位置,所以迁都洛阳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国家。

综上所述,武则天迁都洛阳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对于她的执政来讲,洛阳确实比长安更有利一些。后来武则天退位以后,都城才迁回了长安。唐朝时期,国都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反复迁移,其实就是当时地缘政治格局的缩影。

7

其实在唐高宗时期,皇室就已经时常到洛阳。原因说出来有些尴尬,那就是都城长安的粮食不够吃了。等到了武则天的时候,这个问题依旧存在。更多的是,武则天想迁都洛阳,为自己登基创造条件。

长安粮食紧张

唐朝经过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人的发展,都城长安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里面的人口甚至达到了百万。如此多的人口,只靠关中平原产的粮食供养是有点悬的。平常年月还好,一旦遇上灾荒年月,朝廷就会遇到很尴尬的问题:没粮食吃。

唐高宗在位的时候,就多次到洛阳就食,甚至气得他想呆在洛阳不回去了。此时,洛阳到长安的水道不通畅,尤其是黄河需要逆流而上,更增加了运输粮食的难度。到了武则天时期,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但武则天显然有更深远的打算。

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登基条件

武则天先把洛阳定为神都,提高洛阳的地位。其次,她再让薛怀义建造明堂,让武承嗣炮制“神异”事件,让一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石碑在洛河显现。这就是为她自己登基创造舆论条件了。再者,洛阳处天下之中,地理形势险要,易守难攻,也可以顺带着避开突厥的威胁。洛阳无论是水路还是旱路都十分方便,也可以很好地解决粮食的问题。

摆脱敌对势力的掣肘

武则天想要登基为帝,她面临的阻力不是一般大。虽然在唐高宗时期,武则天和唐高宗联手,极大地削弱了关陇世家的势力,但他们仍旧不可小觑。武则天如果登基为帝,自然是要尽量避开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再者,把国都迁往洛阳,也可以避开李唐宗室的势力。这其实是武则天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尽量减少她登基的阻力。

国号显示了武则天的野心

武则天定国号为周,俗称武周。从国号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武则天的野心是非常大的,她想要自己的朝代像周朝那样国祚绵长。而周朝,从周公开始,就开始营造洛邑,享国八百余年。所以后来武则天对于传位给儿子还是侄子,有过很长时间的纠结。最后在狄仁杰的劝说下,终于下定了传位于儿子的决心。神龙政变后,神器复归李唐。

综上所述,武则天之所以把国都从长安搬到洛阳,是有很现实和长远的考虑的。这里面既有粮食的问题,也有其他深刻的政治因素。但核心点却是打造自己的班底,摆脱敌对势力的影响,从而最大化地减少武则天登基的阻力。而至于想着享国八百余年,则不过是一个美好愿望罢了!

8

唐高宗在长安和洛阳中选择了长安为首都,即便如此,她还是更钟爱于洛阳,几乎每年他都会带着大臣和贵族们前往洛阳,名义上是去洛阳考察民情,实则是因为长安的粮食不够了,他也有过迁都洛阳的想法,只不过建国初期,国内局势尚不稳定。民间又有很多不安分的因素,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到了武则天时期迁都洛阳,才得以实现,我们在电视剧上了解到,武则天迁都洛阳,是受到袁天罡的蛊惑,袁天罡似乎是想要报复社会,而洛阳周围水源充足,他想趁着日食涨潮的时候,将洛阳的所有大臣以及武则天都谋杀掉,所以他一直蛊惑武则天迁都洛阳,真实原因,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武则天迁都前三年就开始做准备,这说明他一继位,甚至在这之前他就有迁都的想法,而即使袁天罡有不轨之心,他也只不过顺着武则天的心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大大提高了洛阳的地位,还在洛阳建立了七廟和明堂

我们都知道,明堂是皇帝举行祭祀等重大活动的场所,而七廟也是一种皇权的象征,所以武则天想必是心中有了较量。他迁都洛阳的真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武则天在位期间,徐敬业起兵造反,当时军师魏思温劝他先攻打洛阳,洛阳地势属于难攻易守,只要他们将洛阳攻下作为据点,武则天迟早会败在他们手中

而徐敬业,却执意要攻打首都长安,因此最终失败,如果他先打的是洛阳,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第二是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洛阳的地理位置十分具有优势

首先到了唐朝,我国的疆土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随着几百年疆土的变化,长安已经不再具有中心优势,反之洛阳的位置,更能掌控全局

其次,洛阳北面就是黄河,更北处是很多高矮不一的山谷,周围更是呈现群山环绕之势,所以,洛阳是极佳的军事防御之地。

第三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洛阳地处关东地区,地处水流交汇处,所以洛阳土壤肥沃,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反观长安经历了南北朝以及隋朝末年的战乱,长安元气大伤,国库很多费用都用于修筑房屋和防御系统,而土地的损失,却一直没有得到恢复,所以,长安的农业一直很难再兴盛

况且历经了唐高宗时期,长安的人数急剧增加,很多人定居长安,以致于长安地少人多,所以,长安粮食也难以供应,要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恢复和振兴关中地区的生产,可是经历了两代帝王,关中地区的人口急剧增长,土地也得不到很好的恢复,而当时很多贵族在灌水渠道旁大肆建造年碾石碁,这又浪费了很多水源,所以土地更是难以恢复

另一个方法就是将关东地区的粮食运往长安,可是,长安距离洛阳路途遥远,况且黄河水流湍急,山谷又地势险要,到了长安就没有多少粮食能完整保存了,而如果采取陆运的方式又会损失大部分钱财,所以这一方法也不可取,武则天迁都洛阳,是出于综合考虑,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方便掌控整个国家,才采取这样的措施。

9

唐朝的法统首都始终是京师长安,洛阳只不过在武周时期辉煌了15年,其余时间洛阳都是以陪都的身份存在 。历史早有定论,京师长安是大唐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是主都, 洛阳是辅都,主次分明,用任何理由把唐朝陪都洛阳提升到首都位置的行为就是在歪曲历史。大唐首都京师长安明正言顺,大唐首都洛阳听起来既荒唐又不符合历史事实。


10

公元690年,武则天迁都洛阳,这一历史事件在唐代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


一、时代不同了,长安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大唐的国都了

自汉代以来,长安便是华夏定都的最佳选择。通过掌控肴涵之固,控扼关中之地,进而威慑关东诸侯,一旦天下有变则可关起门来搞发展,然后东出平定叛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越来越发达,国家的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人口数量的增多,直接带来的结果便是城市规模的增大。鼎盛时期的长安城,其常驻人口竟然已经突破了一百万人。是的,唐代的城市突破一百万人的确是一个辉煌的数字,但是这个数字背后所带来的后勤保障压力却足以压垮当时的整个帝国的粮食运输系统。

关中地域狭小,单靠关中所产的粮食养不活长安城的一百万人,所以粮食必须要从关东和蜀中运过来,这一路之上路途遥远、道路崎岖,粮食需求的总量和损耗都同样惊人。

而在长安东面的洛阳却不同,洛阳四周地势平坦便于运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靠近隋唐大运河,四周水网密布,粮食通过水运进入洛阳,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而且大大的节省了运输时间、人力、物力还有损耗。而此时的唐帝国政治稳定,对于控扼关中的需求自然要放到了第二位了。


二、洛阳具备建都的基础

实际上从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便非常注重对洛阳的建设,当初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曾经想过如果自己夺位不成,那么便要以洛阳为根基与李建成分庭抗礼。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洛阳得到了大量的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成为了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后来洛阳又被定为“东都”,以及武则天时代被称为“神都”,这就使得其政治地位得到了显著的上升。

武则天实际上本身也在洛阳经营日久,在掌握权力之后基本上是一年三巡洛阳。其面首薛怀义在洛阳城内大造寺庙,寺庙内的佛像更是根据武则天的模样。此外,武则天还安排武承嗣制造了“洛水现碑”事件,石碑上写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洛阳地区可谓是风调雨顺,所以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如此一来,武则天迁都洛阳的舆论氛围和经济基础都有了!


三、平衡利益集团,洛阳居中,关陇集团居左,山东士族居右

李唐夺取天下依靠的是关陇集团,这也是李唐立国的基础。但是随着李唐王朝的建立,关陇集团也随之逐渐做大,由于其世家门阀垄断了知识的传播,使得大多数为官之人多为门阀子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开始在朝堂上的官员大多出自关陇集团。

这样一来,关陇集团就开始对朝廷政策有了极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太宗李世民开始便已经有意识的打压关陇集团。但是要单纯依靠寒门仕子来对抗关陇集团可能性不大,毕竟出身寒门的子弟由于得不到先天良好的教育,难以大量的充实到朝堂之上。在当时那个年代,真正能对抗世家门阀的也只有世家门阀。

于是李世民、李治、武则天这三代便开始有意扶持山东士族集团,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制衡关陇集团。到了武则天这一时期,山东士族集团经过三代帝王的扶持已经逐渐发展壮大,能够有效的制衡关陇集团了。

长安是关陇集团的老巢,这个时候,武则天要称帝、改国号,这是在动李唐的根基,当然不能在长安搞。不然“篡位”的舆论帽子基本就能给她扣实了!所以必须要迁都!

既然要迁都,,迁到哪里合适呢?根据前面两点,洛阳当然是最合适的!而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洛阳是天下的中心!

把国都迁到洛阳,关陇集团居左,山东士族居右,皇帝便成为了居中的最重要力量,形成了一种超然的姿态来掌控全局。所以迁都洛阳,是当时政治态势的直观体现!


综上所述,武则天之所以迁都洛阳,既有粮食物资困境的现实需求,也有洛阳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代表国家正式摆脱了关陇集团的束缚,形成了皇帝、关陇集团、山东士族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