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蒙古人本身不是技艺高超的民族,他们是游牧民族,天生就对很多科技“绝缘”。而古代但凡工匠多、科技发达的民族无一不是定居的农耕民族,因为当时只有农耕社会才能产出更多的食物,才能供养更多的脱产工匠,才能对科技产生更多的需求。

▲蒙古军队

在蒙古帝国刚兴起的年代,蒙古人主要和同族或是其他草原民族进行骑兵野战,并不经常进攻城市,所以其攻城科技和经验也不发达,但是蒙古军团的野战却非常厉害,根本不惧怕任何敌人!因此他们会采用围点打援战法,即拔除掉城市周围的哨所和小城堡,然后用距马、壕沟、矮墙和陷坑彻底将城市围死,并掘断城内的水源,跟敌人打持久战,直到城内耗尽粮食不得不投降为止。

必要的时候,蒙古军队还会在城外连续几年屯田和放牧,若是敌军有援军敢前来解围,那蒙古军团就会在野战中将其击溃、歼灭,不给城市一丁点补给的机会。

▲蒙古军队

而一旦蒙古帝国攻克城镇和城市,蒙古人就会将攻城武器和工匠收集起来,为自己所有,蒙古帝国也就由此掌握了最先进的攻城战法和相匹配的攻城武器!

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有屠城的恶习,但是城市里的工匠和手工艺人总能逃过一劫,并受到蒙古人的保护,因为蒙古人需要这些工匠为自己制作铠甲、武器和其他科技。

▲蒙古人强盛时期的攻城

因此在蒙古帝国的扩张时期,蒙古军队通过俘虏的帮助,拥有了攻城车、攻城塔、云梯、冲撞车、投石机、弩炮,甚至是“生化武器”等一系列当时最高科技的攻城武器,那些号称“坚不可摧”的城堡都被蒙古人一一攻克了!

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攻城战

蒙古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运用“生化武器”攻城的民族!他们将因鼠疫而死的人类尸体,用投石机扔进卡法(Kaffa,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一座城市)城内,让城市内的居民患上了瘟疫,从而攻克了久攻不下的卡法城!除此之外,蒙古人还喜欢用投石机往城市内丢腐烂的牲畜,以污染敌军的水源。

记录在细密画中的蒙古人攻城战

我认为尼沙布尔围城战是一个能表现出鼎盛时期蒙古军队如何攻克坚城的极好例子,我们现在还能从当时目击者的记录中发现蒙古军队攻城技术的强大:

“虽然尼沙布尔城处于一个多石的地区,但他们(蒙古人)仍从远处运来石头并随军带着,这些收集到的石头像堆庄稼一样堆成了山,最后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用上,城池就降落了!因为尼沙布尔城的居民从蒙古人的投石机攻势中,发现了蒙古人的强大!虽然他们(尼沙布尔城的居民)之前从未见过这样的敌人,虽然他们在城墙上有3000把完好无损的十字弓,城内还装配了300台投石机和弩炮,并且储存了相当数量的投射物和油,但是尼沙布尔城里的士兵,在蒙古人的攻城器械下脚已发软,已士无斗志。”

蒙古帝国强盛时期的攻城战

但是不管蒙古帝国曾今多么辉煌,14世纪后的蒙古人已经忘记了祖先的荣耀和技能,在失去中原这个基本盘后,蒙古人又回到了单一、脆弱的游牧经济中,不再拥有充足的食物、发达的科技和便捷的生活,他们分散成各个部落生活在不同的牧场上,继续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心力不如以往,相互之间也并不和平统一,其内部各级贵族争权夺利、操纵可汗!有时还经常互相使绊子,甚至是内战!

鼎盛时期的蒙古军队

所以蒙古人在14世纪后与明军发生的大多数战争,都是由一个或数个蒙古部落发起,而不是全体蒙古人一同进犯明朝疆域,其大多数时候的军势并不强大,因此蒙古军队很难攻克城池,更别说获取城市内部的工匠和攻城武器了。

并且在明军的几次打击和经济封锁下,蒙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大规模骚扰明军防线,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人因为本身没有攻城的需求,其内部掌握攻城技术的工匠也就没有将自己的技术传下去,而等到明朝政治腐败,明军的战斗力衰退,蒙古人敢再次骚扰明朝边境时,蒙古部落内掌握攻城技术的工匠早已经老死了!

蒙古军队攻城技术的衰落

自从元朝彻底灭亡后,蒙古人在与明朝进行的战争中所使用的攻城技术就只能用简陋二字来形容!并且在大多数时间里,蒙古人只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地突破长城,然后在明朝边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一系列对明朝乡村、城镇的劫掠,之后再携带大包小包的战利品躲过明军的搜捕,退回长城以北的草原。

蒙古军队

而完成这一系列战术动作的前提就在于蒙古军队能否快速地攻破长城,因为若是连长城都突破不了,蒙古人毕竟别说抢劫了,他们连能否安全退走都是个大问题!

但是明军的防御工事对丧失了大部分攻城科技又匮乏火器的蒙古军队来说却非常麻烦,哪怕是被后人诟病不已的“明长城防线”!蒙古军队往往都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死掉很多人后才能突破。

明军在修建长城

现代很多人都对中国古代各朝代修建的长城诟病不已,认为修长城完全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其实长城的作用很大,它不光是一条长长的墙,它其实是一个包含了要塞、烽火台、哨所、军站、道路等于一体的防御措施,它能快速地对军情做出反应和支援,对限制小股敌人和攻城科技不发达的游牧部落很有效。

哈德良长城

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上的各大帝国都曾修建过类似“长城”一样的防御体系,比如罗马帝国的罗马壁垒、哈德良长城,萨珊波斯帝国的戈尔根长城等等。

若是长城没有极大的用处,为什么人类历史上的几大帝国都纷纷花大力气建“长城”呢?真当古人是笨?

波斯帝国的“长城”

蒙古人的攻城战法实解

1、十四世纪后的蒙古军队在攻打长城时,往往会提前侦查明军防守薄弱或是城墙低矮的防线,然后采用蚁附法攻城,即聚集一大帮战士,披上比较好的铠甲或是多层牛皮,然后在己方的火力支援下扛着木梯冒着明军的枪林弹雨直接冲击长城。

而一旦占领了一段城墙,更多的蒙古士兵就会蜂拥而至,彻底将城墙上的敌人肃清,然后再派人掘开城墙,制作出一条可以让军队可以随意进出的缺口。

点评:这种战法会死很多人,因为攻城的蒙古士兵基本都暴露于明军的火力之下,并且在城墙上防守的明军很容易就能推到或是用手榴弹炸断长梯。不过,这种战法要是在明军防御人手不足的地方使用,还是挺有效的。

蒙古人攻打长城

2、在一些时候,蒙古军队“落魄”的连攻城长梯都没有,因为长梯携带不方便,而若是就地建造,则很容易被明军发现,给其及时求援和部署士兵防守的机会,所以有的蒙古部落就开动脑筋,“发明”出一种攻城车战法。

使用这种战法前,蒙古军队会分出几支小部队,分别前往不同的防线吸引明军的注意,而蒙古军队的主力则蹲守在目标不远处,快速地将耕地用的犁或是一个“L”型的粗木棍绑在数根长竿或是梯子上,制成一个前端带“钩子”的“梯子”,然后再将这个“异形攻城梯”安装在勒勒车上,如此一个“高科技”攻城车就制作完成了,蒙古人顶多再往车上铺几层牛皮或泥巴防火。

因为“攻城车”的体积比较大,所以蒙古人可以躲在车后,较为安全地将攻城车推到城墙附近,然后攻城车顶端的犁杆或是“L”型的粗木棍就会勾住城墙边缘,之后蒙古军队就可以顺着攻城车登城了。

点评:这种战法是蒙古军队为数不多的“高科技攻城战法”了,能较好地保护攻城士兵的安全,但是因为攻城车的体积较大,所以也更容易被明军的火炮和火油重点照顾。

长城攻防战

3、十四世纪后的蒙古军队并不是特别喜欢建造攻城器具,一是因为需要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建造,二是他们也缺少快速制作攻城器具的必要技能和工匠,所以他们攻城时常常不使用攻城器具,全靠挖墙脚战法和堆积法。

蒙古军队会在进犯长城之前,从自己的军队中挑选出个人武艺最好的士兵,然后将这些精锐士兵组合成一支轻装小部队,前去长城附近侦查明军的防守分布、迷惑明军的“夜不收”(侦查兵)或是直接看准机会翻越进长城,以调动明军外出围剿,并不断地将探查到的消息传回大本营。

之后,蒙古军队的主力就会根据侦查队传回来的消息,挑选防守薄弱的防线作为攻击地点,派士兵拿着锄头快速接近长城,挖长城的墙角,直到将其挖塌,或是派士兵携带着一束湿草和泥土,然后将其堆积在长城下,直到堆积到与长城等高后,再开始攻城。

点评:挖墙脚战法和堆积法是蒙古人使用最多的两种攻城战法,本身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使用这两种战法攻城时会死很多人,而一旦伤亡过重,蒙古军队就距离崩溃不远了!并且只用锄头等简单工具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挖塌长城或是堆积出高度合适的土坡,蒙古人常常需要聚集很多士兵,并进行多次尝试后才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15世纪后,蒙古军队的攻城战

4、蒙古人的攻城科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俺答汗崛起的年代,蒙古军队终于重新点亮了投石机战法!

蒙古军队会先用投石机攻击长城上的明军,等到明军被压制之后,再派士兵携带云梯或是攻城车攻城。

点评:蒙古人此时制作的投石机大多是一些“小家伙”,一般用作火力压制,主要装散弹以杀伤敌军,但很难直接破坏掉城墙,并且投石机还很容易受到明军火炮的精确打击。

明军战车

5、俺答汗崛起时,蒙古人学聪明了,他们会收集门板,然后将门板树立在长城附近,之后就躲在门板后面射箭,还有的蒙古人直接将门板顶在头或背上,以阻挡明军的箭矢。

点评:门板虽然能挡住箭矢,但是却挡不住明军的火炮。

明军的火油战车

6、除了上述的5种攻城战法以外,为了赶时间的蒙古军队士兵往往会披上双层铠甲或是数层牛皮,然后直接举着长木竿或是带着树杈的树干直接往长城上莽一波。

但这种莽战法蒙古人一般不用,顶多作为其他几种战法的辅助,因为这种战法死的人最多!

点评:明军最喜欢这种敌人了!一轮火器齐射后就能杀伤大量的敌军。

明军战车

7、蒙古军队还有一种特殊的“攻城战法”,以用来对付明军的移动城堡——车堡。

虽然明军的车堡都是出现在野外,但对缺少火炮的蒙古人来说,攻击车堡无异于攻城,甚至还要更危险!因为明军车堡的火力非常猛!并且车堡内的明军知道自己跑不过骑马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往往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爆发出更凶狠的战斗力。

明军战车

而蒙古军队对付车堡的方法就很单一,他们会派出几个骑兵,到明军的攻击范围内,吸引明军视线,骗取高度紧张的明军发起攻击,俗称“骗枪子儿”,然后大部队的蒙古骑兵就会趁明军换装子弹的时候一拥而上。

若是运气好时,蒙古军队有可能冲垮车堡,但大多数时候蒙古军队都是被战车后的明军打成马蜂窝!

明军战车

点评:车堡是蒙古军队非常讨厌的一种防御工事,因为蒙古人很难破坏掉明军的战车,所以在大多数时间里,蒙古军队都是从车堡旁绕过去,或是围困车堡,直到其弹尽粮绝为止,但要是想达成这些目标,蒙古人往往需要付出极大地代价,这是战斗意志薄弱的蒙古军队所不能承受的。

明、蒙战争

车堡是明军在野战中经常构筑的一种临时工事,由许多辆战车组成,且每辆战车上还装配有许多火器,其火力甚猛!尤其是经过俞大遒和戚继光的改造之后,车堡更是装备了许多射速快、射击精度高、威力强的火器,比如鸟铳、佛郎机炮等,一次齐射就能基本瓦解一次万人级别的骑兵冲锋!是明军不可多得的宝贝,曾为明军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取得多次胜利,是明军边防体系的核心。

战车队伍

为什么明朝中后期,明军车堡的发展很迅速?

那是因为此时明朝卫所制度的弊病已经显露出来了,卫所兵的生活状态非常接近于军官的农奴!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很弱,而明朝在丢掉河套地区,以及马政衰败后,手中保有的战马数量严重下降,无法再凭此组建大型骑兵军团与蒙古人对冲,所以战车就成了明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被当时的明朝人称赞道:

“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可谓有脚之城…欲挡戎马之冲,非车壁不可,欲挫戎马之锐,非车击不可。”

明朝战车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潘多拉效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1206年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河畔,蒙古权贵们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大可汗,尊称“成吉思汗”,正式建立了蒙古国。

成吉思汗的军队为什么那么强大,就得从他的崛起说起,铁木真生于一个部落首领之家,他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是一个小部落的领导,后来被仇敌毒杀,从此就家道中落,铁木真和他的母亲被迫迁移到斡难河畔的山中,那里无依无靠,充满危险,他们靠采食野果、打猎和钓鱼为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铁木真逐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了他的坚毅与勇敢。

第一、 人的因素

蒙古军队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时候就早可以算成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卧雪在其视为家常便饭。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农耕民族所没有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被抓来的百姓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在文化和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的时候。蒙古统帅放手让士兵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腥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但屠城为世人所不齿。

第二、战术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身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蒙古人西征时,在发生大部队与敌正面遭遇的时候,蒙古骑兵也会迅速排成战术队伍发起正面的攻击。双方军队在靠近后,蒙古军队的轻骑兵会突然从前排的重骑兵横队的巨大空隙间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向西方的敌人投射长矛和从中原学来的毒箭。几次齐射后,重骑兵队伍迅速后退,接着轻骑兵也迅速后撤,并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遭到攻击的西方军队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必须保持队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反复的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因为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旦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第三、 装备

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

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短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性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另外,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象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蒙古灭南宋总共花了38年,其主要原因是南宋地势大多不适合骑兵作战,而且在回回炮发明之前,蒙古人对南宋的坚城深濠几乎毫无办法。但后来蒙古人在北方招募大量汉族步兵为他们作战,又造出了像回回炮这样的巨型攻城武器,就把上面这两个困难都克服了。

3

第一步,派遣使者,向城中居民喊话,我们已经把别的城池都占领了!你们若是投降,可得保全,不投降,男女老幼杀无赦!很多城池在这一步直接就投降了。

第二步,若是不投降,便派大军将城市团团围住,水泄不通。城内断水断粮,慢慢会丧失抵抗力。

第三步,强攻!云梯架上,弓弩手排开,投石机安排上!蒙古军中有大量其他民族的工匠,技术水平不成问题。一般来说,在围困城池日久之后,城内军民心理防线都会逐渐崩溃,蒙古军一旦抓住某个缺口,便会把握机会,攻破城池。

4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不仅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还有强大的步兵!

△西征的蒙古军攻城

如上图所示,西征的蒙古军攻占坚固的城池。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首先会向城中喊话,要求投降开城,否则会遭屠城!

如果不能轻取,接下来就强攻:

首先,弓箭手利用强弩,向城中狂射入??火箭;

然后,步兵利用投石器,向城中狂投??火石;

同时,步兵驾设云梯,猛攻城墙上的守卫。

欧洲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攻破!

只要是强攻下来的城市都要屠城,所以大部分欧洲城池都知蒙古人凶狠彪悍,而望风而降!

△西征的蒙古军入城

在滚滚战火和硝烟中,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铁骑浩浩荡荡进入陷落的城池!

△西征的蒙古军强渡伏尔加河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远征时,带着能工巧匠,就地制造攻城器械。

成吉思汗在攻略城池时,往往有很多自己琢磨出来的战术和计谋:

一种十分残忍的战术

成吉思汗让士兵们把先前在战争中俘虏的众多士兵押解到前线,并将这些俘虏作为肉盾挡在前面。

守城的士兵对于自己曾经的战友自然束手束脚,不敢轻易发起攻击,害怕伤到自己的战友。

成吉思汗的士兵便是依靠这些俘虏的掩护,一举攻破了城门。

一种极度血腥的战术

有一次,城池久攻不下,成吉思汗看到城池底下敌军堆积如山的尸体。

他突然迸发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用投石器把敌军的尸体抛向城内。

一方面让敌军心惊胆战,另一方面大量的尸体如下雨一般,不停的投入城内,清理根本跟不上,久而久之瘟疫盛行,敌军开城投降!

成吉思汗,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是最完美的将人性的文明和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的风云人物!

5

蒙古军队到底是怎样攻城的

他们会首先四出掠夺周边的小城镇和居民点,获得必要的材料和工匠,然后打造相关器材攻城的时候,有这么几 种方式。

1、首先驱使老百姓后方带上土填平壕沟,然后到城下堆土,要是敢后退,马上杀,等到坡成了,就策马而上。

2、让老百姓在 容城墙下面挖土,挖瘫城墙。

3、攻城车等工具冲上去。

蒙古骑兵怎么攻城?

古代华夏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在地里劳作就是农民最大的体力活,手里拿的是农具,吃的是五谷杂粮,但是游牧民族手里拿的是刀和弓箭,吃的是猎物。故此当游牧文明以野蛮的方式和农耕文明相遇时,必定是游牧民族占据上风,虽然两军对战时,我们打不过凶猛的游牧骑兵,但是我们可以建起高大的城墙,用来防御骑兵的冲杀,事实上城墙就是骑兵最大的克星,但是为何当年蒙古骑兵所到之处,城墙都成了虚设之物呢?

骑兵怎么攻城?步兵可以架云梯攀上城墙,但是骑兵总不能跳过城墙吧?有人说蒙古骑兵攻破了这么多城市,早就掌握了许多攻城器械,还有学习欧洲的回回炮,但是在战争的一开始,蒙古骑兵又是怎么攻破第一座城墙的呢?似乎看起来很难理解,但是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当时汉人的城墙有太多缺口,可供蒙古骑兵利用。胖子不是一口吃起来的,游牧民族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就总结了一套对付汉人城墙的方法。

当时蒙古骑兵冲杀女真骑兵的时候,简直就是砍瓜切菜,一个是渔猎民族一个是游牧民族,两方的战斗力还是有悬殊,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蒙古人根本就不是想着占领多少多少地盘,他们想的就是杀光一切,将一切都毁灭了,然后将土地都变成牧场,放上牛羊,所以蒙古骑兵的战争就是反人类的战争,纯属就是为了侵略而侵略,这就是蒙古骑兵最可怕的地方。

城墙建造完毕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城墙里生活,城墙只是一个军事据点,大部分百姓都是居住在野外的。蒙古骑兵攻城有三大绝招,一是劝降,不听话进城就是屠杀,一个活口不留。然后为了方便进攻下一处城池,蒙古骑兵会将大部分人都杀了,先用尸体污染水源,然后将剩下尸体都丢进河里,让下流的人看到蒙古骑兵的凶残,其次他们还会放走一批经受了身体心理双重折磨的俘虏,放他们回到宋人的居住地,宣传蒙古骑兵的可怕,这就是心理战了。

要是劝降没用,蒙古人就会抓来许多宋人,让他们在城池不远处开始建筑土堡,如果建造的太慢,便将人杀了堆在土堡上,而城池里的人都不忍心射杀自己的同胞,就这样土堡建成了,蒙古人就开始往城里投放尸体放火,同时弓箭手还会阻碍宋人灭火,蒙古人就是用土堡战术避免了骑兵大规模攻城造成的伤亡,只要屠了几座城,剩下的就是人到城开,就这样蒙古骑兵攻破了宋朝的一座座城墙。

6

让我们来看看蒙古军中的装备

1、襄阳炮

襄阳炮,又称回回炮,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可以就地建造,根据史料记载,襄阳炮所用炮石最重可达到150斤(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元史·亦思马因传》),射程250步(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00米)(出自《襄阳守城录》),几乎可以轰破当时世界上任何一种城墙。

2、蒙古弓

蒙古弓属于传统筋角弓的一种,起源于蒙古高原,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骑兵所使用的蒙古弓,拉力可以达到一石二力,也就是宋制的120斤,相当于现在的144斤,可以将破甲重箭射出300步(约480米)外,有效射程在两百米左右。

3、神臂弓

又名神臂弩,乃宋熙宁年间党项羌酋李定所献,在宋军中广为装备,后来完颜宗弼深感神臂弩威力强大,故厚赏匠人仿制之,蒙古军中所用神臂弩,应该是从金人那里缴获而来的仿制版本,可射340步,约相当于现在的544米,有效射程可在三百米左右,威力巨大,可洞穿重甲。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蒙古军在攻城时,先建造襄阳炮,用襄阳炮发射炮石轰毁敌军城墙,再以奴隶和战俘上前用沙袋填平壕沟,然后弩箭弓箭覆盖,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掩护己方尖兵登城,最后攻破城池。

7

蒙古军团能够攻下坚固的城池,有两点要素。

一虽然蒙古军团以骑兵为主,但其部队强悍,作战勇猛。蒙古人由于生存环境恶掠,缺衣少食,部落之间经常发动战争,为此蒙古人从小就学会骑马射箭,这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正因为如此,蒙古人作战非常强悍,骑兵速度快的惊人,风驰电掣一般,作战风格类似于二战时德国的闪电战,往往打的敌人措手不及!

二、他们有正确的攻城战术及攻城器械:首先是围城,他们会把城池围困数月,城内由于粮食有限,这样就成了瓮中之鳖!其次蒙古军团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攻城器械由于他们征服了中西亚很多国家以及金国和南宋,在不断的征服过程中他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攻城机械技术,并且征集到了很多巨匠,这些巨匠不断制造改进攻城器械,使得他们拥有的攻城器械很多,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冷兵器时代的投石器,也有热兵器的火药武器,以及巨型攻城车有了这些武器,蒙古军团攻占城池几乎可以说攻无不下,战无不胜!可以说当时蒙古军团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的攻城率几乎达到了世界第一!




8

一、野战无敌

蒙古人野战使用一种安息人射箭法,就是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骑兵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是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是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是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

蒙古人能使用这种射箭法的主要原因的机动性无敌,当时整个世界没有哪里的骑兵能跑过蒙古人,蒙古人是一人三马,而且蒙古马本身耐力就强。所以被攻方不敢野战,只能守城。

二、巨额奖励

蒙古实行的是精英人才体制,本领和忠诚是最重要的,出生背景、血缘亲疏这些都不重要。每次胜利,成吉思汗都会按战士的功劳给予职务、战利品等作为奖励,其实和秦国斩首封爵的制度一样,这样有利于以战养战。

三、装备精良

根据资料显示,1221年你沙不儿战役中,蒙古人使用了3000张巨弩、3000架投石机、700台燃烧发射器,无法想象有哪座城市可以抵挡这样的进攻。

四、制造恐怖

成吉思汗使用暴力是经过谨慎选择的,他洗劫城市的目的除了抢东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这种恐怖的大屠杀威慑其他城市,让他们知道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抵抗一律屠杀。

五、坚壁清野反向运用

蒙古人对于城市的攻击是迂回曲折的,即使还有城市不愿意投降,那么蒙古人会将周围所有的城市都毁灭,将不投降的大城市变成孤城,等这座城市被饥饿和恐惧支配的时候,蒙古人就回来了。

9

蒙古帝国的早期阶段蒙古军队攻城能力确实比较弱,作为草原游牧民族,他们常为争夺牧场而同其他草原民族作战,并不经常进攻农耕世界的城市。因此,无论是攻城经验还是攻城武器都不足。但是,随着臣服于蒙古铁骑弯刀下的农耕人才越来越多,缴获的攻城武器也越来以多,并且那些富有智慧的工匠为蒙古人打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攻城武器,那些不足之处逐渐得到弥补。

匠军

蒙古军团从战争中大量掳掠被征服者的器物和工匠,以扩充自己的力量。蒙古人对外进行掠夺战争,十分贪婪和野蛮,他们的铁蹄所到之处, 人民杀戮几尽 ,财物 皆席卷而去.但他们在血腥屠杀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时候,对有技艺的工匠却例外。成吉思汗规定:凡屠城, 惟匠者免蒙古人在四出征伐中俘虏和搜罗了大批工匠,其中不少是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蒙古人把这些工匠组织起来,分配到各个官营手工场,派人进行管理,强迫他们制造兵器及军用物品。有的则跟随机动作战部队,以负责修复和营造战斗中之急需兵器及装备。这些人作为军队的组成部分,被称为 匠军.这些匠军中,包括有快速机动的工兵部队,能当场使用可获得的材料,建造任何他们所需的东西。

实行优待和奖励政策,以稳定工匠队伍和鼓励提高技艺。蒙古人在屠城时不仅不滥杀工匠,而且对 凡能显一技之长者,皆允其偕带家属,予以安置,俾为打造生活及战斗使用之工具.最初被俘的工匠常带有驱奴的性质,而后来则逐渐演变成匠户。在蒙古的户籍和税制政策中,对匠户是有一定优待的。尤其是军匠,不仅规定其户籍隶属于军籍,而且还规定田四顷以内免纳赋税,并不负担科差和杂泛差役。最为特别的是,蒙古统治者对在制造兵器中有特殊贡献的人,还不惜以高官厚禄,给予奖励。木华黎,在攻辽时得知一辽军首领石天应懂兵法,且善造作战器具,便千方百计招降,并任命石为兴中府最高长官。由于蒙古人采取了这些政策措施,使 蒙古军中工匠日多,工具日众,其战力亦愈战愈强.

武器

成吉思汗为游牧民族传统的技术增添了新的技能和装备。这些技能和装备,绝大多数是从中原王朝那里学来的,其中包括强有力的石弩、攻城槌和坑道工兵;坑道工兵能将地道挖到城墙底下,然后用火药把城墙炸掉。这样,成吉思汗为无与伦比的骑兵射手增加了攻城武器。进攻俄罗斯的梁赞城时候,蒙古人熟练地用木墙围住梁赞城,然后在敌人眼皮底下制造各种攻城武器。攻城武器制作完成后,蒙古人开始向梁赞城中投掷燃烧物、火弩以及石块。一时间飞矢如雨,炮火轰鸣。由于蒙古人的火器过于强大,当时幸存的一个东正教牧师形容道:“蒙古人简直像是使用喷火龙在攻城。

攻城十字弓

蒙古人使用的一种类型的攻城武器是十字弓(siege crossbow)。攻城十字弓是所有攻城武器中使用年代最早的,它们起源于古中国。实质上,它们是我们所熟悉的手持十字弓(handheld crossbow)的巨型版,由一个结实的支架(stout framework)进行操控。它们射出巨大的箭矢,包括火箭,也用来抛掷小石块。攻城十字弓常被安装在城墙的城垛(battlement)上,但也有轻便且可拆卸的攻城十字弓——众人皆知,蒙古人携带它们出征。比如,在1255年,蒙哥汗的军队有许多“通过轮子工作的发射火箭的射击武器”——无疑,存在着用绞盘拉的攻城十字弓,这种攻城十字弓“操作十分精巧,一根弓弦可以拉三张弓,可以射出三到四厄尔(ells,旧时英国等欧洲国家量布的长度单位,等于45英寸)长的箭矢。”蒙哥汗的器械也能投掷油罐,他们用兽皮遮盖油罐以防火。

回回砲

面对坚固的城墙时的时候,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并改装的回回巨炮,在这种大型投石机能投出的巨型弹丸。再坚固的城墙也能给砸出大洞。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从这话可以看出,蒙古人的这种回回炮,除了石弹很大外,很可能还有火器加在里面,才具有那么大的威慑力。

第一是发射石弹的重量远远超过当时的任何抛石机。襄阳砲发射的石弹重达150斤,而宋军所使用的抛石机,最大也只能发射90斤的石弹。第二是发射方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抛石机都是依赖人力发射。像宋军发射90斤的石弹,最多时需要250个人,十分不方便。而襄阳砲采取的是使用重力下坠的方式发射。具体方法是,在抛石机抛杆前端挂上铁块或大石,其重量远超所发射的石弹,然后,将抛杆拉下,用铁钩固定抛杆下部,把石弹装入尾部的皮囊。使用时,将铁钩松开,抛杆前端的铁块或大石受重力影响,急速下坠,抛杆迅速翻转,石弹便被甩出。

火器

从13世纪到14世纪,蒙古军队在对外战争中使用火器已相当普遍。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军在联合南宋灭金以后,便一面南下攻宋,一面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军携火炮、火药箭等,于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西征欧洲。嘉熙四年(1240年),拔都军至华沙,用毒药烟球攻城,波兰人以为蒙军在驱怪喷毒。次年三月,在莱格尼查附近的瓦尔施塔德战役中,拔都军使用了火药箭和毒烟球等火器,大败波兰与日耳曼联军。之后,蒙军又在围攻莫尔维亚的沃缪兹城时,发射大量火药箭,焚烧了城里的建筑物。

火药箭是一种燃烧性火器,使用时主要依靠弓或弩发射。其构造是用纸把火药包装成球状或卷筒形,缚在靠近箭杆上,发射时先用炭火烧红的烙锥点火,然后射向目标,以引起燃烧。这种火药箭在蒙古人灭金后进攻南宋和西征的历次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火枪是南宋和金极为盛行的一种火器,金人也将它称之为飞火枪。蒙古军在同金作战中,曾多次受到金兵飞火枪袭击而遭致失利。蒙古人也因此学会了使用飞火枪,并对这一火器十分重视。飞火枪的结构是用一个或两个二尺多长的纸筒装上火药和毒剂,固定在长枪枪头下面,使用时先发射火药以毒焰喷烧对手,再用枪锋刺杀,具有双重杀伤作用。

火球是一种以烧燃为主,兼有毒气、烟幕、障碍、杀伤等不同作用的火器。使用时一般靠抛石机抛送。蒙古人使用的火球主要是毒药烟球,其结构是用硝石、硫磺、狼毒、砒霜等十几种药料捣碎混合,再用纸、麻皮、沥青等材料涂裹在外面做成球形,重约五斤。使用时用烙锥将其包裹层锥透点着,随即抛向敌人,使敌人通过毒烟中毒毙命。据史籍所载,蒙古军在围攻南京(今开封)、蔡州以及西征波兰华沙等战役中,均大量使用过这种毒药烟球。

火炮

宋、金时己出现了用竹筒装填火药发射铁、铅和石制 的球形弹九。元代工匠发展了管形火器技术,造出了金属的新型 武器火铳。火铳与突火枪原理一样,用金属做简,利用火药在药 室内燃侥后产生的气压把弹丸射出,产生杀伤作用,比抛射火药 包威力大得多。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两尊火铳,一尊造于文宗至顺 三年(1332年),铜质,铳口直径10.5厘米。另一尊造于颁布至 正十一年(1351年),铳口直径3厘米,铳身长城.5厘米,所用 弹九较小。元朝中、后期火铳已开始装备军队,用于实战。顺帝 至正二十四年,即以“火抗什伍相联,一旦布列铁竿山下”,护卫上都城池。火炮技术的飞跃发展,是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 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这种火炮是装置在木架上发射的,木架的形状像一条长板凳,将炮筒嵌装上去,然后在炮身尾部的两个方孔中穿一根铁栓,使炮筒与木架牢固地结合成一体。这根铁栓既起木架和炮筒的连接作用,又起火炮的耳轴作用。射击时,根据所射击的目标距离远近,在炮筒下加垫木楔,构成不同的斜角,从而满足射击目标的不同距离。



蒙古人在战略方面越发的经验充足,他们会先攻打那些弱小的郡县,当这些郡县被攻下后,他们会疯狂掠夺一切资源,并且将劳动力和俘虏集合起来,接着蒙古人会押着这些人去攻打那些大城市。

心理战

同草原狼一样,蒙古人不仅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还有着游牧民族特有的智慧。在战场上如果他们发现敌人比自己人数多,他们往往会故意布疑兵。在安营扎寨的时候他们会点上无数的篝火,让敌人误以为他们有数不清的战士,打仗时会在多余战马身上安放假人,在马尾绑上树枝,让战马奔驰扬起尘土,营造千军万马的气氛,威慑敌人!

如果战争中,蒙古人没能立刻将城池攻下,他们就会将城池围住,用帐篷的颜色恐吓城中的人。如果蒙古人搭起白色的蒙古包就是想招降守城人,如果开城投降,可以被宽恕。如果蒙古人搭起红色的帐篷就是告诉守城人,拒绝投降,负隅顽抗的人都将被杀掉,他们的弯刀不会饶恕这些人。如果蒙古人搭起黑色的帐篷就是告诉守城人,他们现在已经被彻底激怒,所有人都不可饶恕,城内马上就要血流成河,所有人都将死在他们的铁蹄与弯刀之下!

生化战

蒙古军或许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生物战的军队。在他们攻打卡法城的时候,城里人凭借着高大坚固的城墙顽强抵抗、宁死不降。蒙古人久攻不下,十分恼怒。就在这时,蒙古人发现鼠疫开始传播,他们不能在继续攻城了。于是,在撤军之前,他们将感染鼠疫的尸体用投石机投入城中,这些感染鼠疫的尸体,一部分被丢入了水源,鼠疫开始在城中蔓延,很快,鼠疫传遍了整个城市。

综合来看,强大的实力配合高超的战术,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很快就席卷了亚欧大陆,攻陷一座又一座坚固的城市。

10

蒙古军团不光有骑兵啊!更重要的有工匠。

蒙古人在统一蒙古高原之前大都采用骑兵作战。

在蒙古高原广阔的草原上,一马平川,纵横驰骋。骑兵的优势明显显现,所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的过程中,聪明地采用联合其他部落击败敌人的方法。

统一蒙古高原后他们改变了打仗策略,重用工匠。

当蒙古人走出了蒙古高原后,发现农耕文明的城墙很坚固,很难攻破。于是他们找到了攻城器械,而器械需要工匠根据不同城池进行制造。有了器械攻城就轻松了。

@问答 @论史 @谈古论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