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魏胡太后修建永宁寺之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权利的象征。

北魏胡太后的一生的极其富有传奇色彩,她是北魏唯一一位亲子为帝的太后。北魏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有一天恪守成规的祖制“立子杀母”而胡太后居然能让宣武帝废除了这个祖制,让年仅四岁的孝明帝继位,使得年轻的胡氏凭借“母以子贵”被尊为了太后。因为孝明帝年幼,胡太后垂帘听政,一时间胡太后权势滔天,肆意妄为。年轻的胡太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利,在洛阳修建了永宁寺,永宁寺内有高达一丈八尺的金像,十座一人高的金像和两座玉像,可以说是奢侈靡费,为了修建这座永宁寺胡太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为此调度了国库内的财务。这座“通天”的永宁寺别成为了胡太后掌持朝政的象征,也是胡太后权利的象征。



二:佛教之风盛行。

佛教在我国一直都很盛行,但在北魏时期它的盛行达到了鼎盛,一度是呈现指数级增长的。之所以如此盛行一方面是由于战乱导致了百姓们对社会产生了失望,对生活感觉无望,转而信奉佛教来寻求心理安慰,而作为上层社会的胡太后之所以对佛教如此尊崇是为了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政权接纳了佛教为统治工具更使得佛教的盛行,因此胡太后选择了在佛教中心洛阳修建了永宁寺,为巩固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三:完成孝文帝的心愿。

永宁寺得修建并非是胡太后最先提出,早在孝文帝时期,就已经有打算修建这所寺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孝文帝在位时期没有完成永宁寺得修建,再加上孝文帝英年早逝,修建永宁寺成为了他的遗愿。直到胡太后章政才得以完成他的心愿。



无论胡太后当时是以何种想法来修建永宁寺的,最终永宁寺也没有完成对它的寄托“永宁”

永宁寺之短短存在了数十载便在一场火灾中倒塌,永远存活在了历史中。

最佳贡献者
2

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33岁的宣武帝在洛阳去世。其子元诩即位,为孝明帝。孝明帝不满5岁,生母为宣武帝贵妃胡充华,胡充华当上太后,称胡太后,又称胡灵太后,临朝听政,“总揽万机”“群臣上书称陛下,自称曰朕”,实为未加冕的皇帝。

胡太后执政前期,尚能继承宣武帝事业,国泰民安,社会进步。后期,天下大乱,她又自乱朝纲。《魏书·宣武灵皇后传》载,太后与散骑常侍郑俨私通,又宠信徐纥,“宣淫于朝,为四方之所厌秽。文武解体,所在乱逆,土崩鱼烂,由于此矣”。

胡太后摄政功过不说,崇佛不在宣武帝之下。与宣武帝一样,她在洛阳亲诏修建了三大寺院,即秦太上公寺、秦太上君寺、永宁寺。

胡太后掌权后,为给其父追福,和妹妹在城南宣阳门外各建一座寺院,寺院并称秦太上公二寺,俗称双女寺。两寺之门紧邻洛水,寺中林木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布叶垂阴。两寺中均有5层佛塔一座,高约50丈,塔以素彩装饰,超过景明寺。因为此二寺为祭祀太后之父所建,所以寺的规格很高,主持由名僧担当,皇家另派官宦监护管理僧舍,亲施供具。

为给其母追福,胡太后在城东东阳门外的御道之北建造成了秦太上君寺。当时胡太后正号崇训,母仪天下,追其父号为秦太上公,追其母为秦太上君,所以为父母建寺追福,就直接用了父母的封号。

秦太上君寺“诵室禅堂,周流重叠,花林芳草,遍满阶墀”。寺内有一座5层佛塔,高耸入云。在此修行的沙门有1000多人,常有大德高僧来此讲经弘法。

秦太上君寺位于晖文里,即晋代的马道里。晋代时,这里宅院丰堂崛起,高门洞开,旧主人大有名气,如蜀主刘禅、吴主孙皓、晋司空张华等。刘禅在蜀亡后被掠来洛阳,竟乐不思蜀,留下千年笑柄,但也正因如此,司马氏没有杀他,这也算一种活法吧。至北魏,马道里改名晖文里,这里住的人也是高官显贵,如太保崔光、太保李延实、冀州刺史李韶、秘书监郑道昭等。

永宁寺也是胡太后为其母追福而建的。它位于皇城内、宫城外,是历代规模最宏伟、建筑最奢华的寺院。

据《魏书·释老志》载,孝文帝在迁洛前,在代京(大同)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屠,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胡太后在洛阳建永宁寺塔仿代京旧制,但塔为九级,“取法代京七级而又高广之”。

据载,寺院开工之日,胡太后“亲率百僚表基立刹”。处理地基时,在地下深处发掘出30尊金佛像,胡太后深切感祥瑞,一再追加建筑费用,因此,永宁寺如同皇宫形制。

寺院的围墙皆施有短椽,椽上覆瓦。四周四座大门高大峻丽,尤以南门更为富丽堂皇,三道门“门楼三重”,高二十余丈,敷领土图彩画,赫奕炫华,门外塑有力士、狮子,饰以金银,加之珠宝,“庄严焕炳,世所未闻”。

寺院僧房楼观有一千余间。北部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皇宫正殿)”,殿中敬奉丈八金佛像一尊、中长金佛像十尊、金丝织就的佛像五尊等,均“作工奇巧,冠于当世”。共余僧房楼观,也都精美之至,难以言表。寺院遍植桧、柏,根深叶茂,小桥流水,美不胜收。正如常景所撰寺碑文云:“须称宝殿,兜率净宫,莫尚于斯”。

永宁寺塔矗立寺院正中,塔为木结构,高九级千余尺(合今136.71米),“去京师昌里,已遥见之”。胡太后在塔竣工之时曾携幼子元诩(孝明帝)登塔眺望,“视宫内如掌中,临京若家庭”。

永宁寺塔为四面形,每面三门六窗,每门各有5行金钉,仅金钉就有5400枚。塔的每层都有承接露水的金盘,盘的四周悬挂金铎(风铃),这些金铎共计130个,其大小与一石的瓮(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相当。“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间及十余里”。塔的最高处为一鎏金铜质宝瓶,宝瓶巨大,容量合今为2500升。

可惜永宁寺塔刚建成10多年就被焚毁。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塔被雷电所击起火,“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有三位僧人不胜悲伤,竟投火而死。火经三月不息,“周年犹有烟气”。

3

洛阳永宁寺是在北魏后期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焚毁,现已不存,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的汉魏洛阳城址内。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是现存最高木塔山西应县木塔高度(塔高67.31米)的两倍。

永宁寺是北魏后期都城洛阳的重要佛寺故址。当时位于北魏宫城的西南侧﹐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今碑石犹存。遗址于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发掘。

寺院围墙经勘察﹐平面长方形﹐南北305米﹑东西260米。塔基位于围墙内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较大的夯土台基遗迹﹐东西60馀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以上﹐为正殿基址﹐据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载﹐该殿豪华绚丽﹐可与宫廷中的太极殿相比﹐两侧向南延伸﹐连接东西廊檐。围墙内正南又有一处殿基﹐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围墙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门﹐面阔7间﹐进深2间﹐正对著佛塔。据《洛阳伽蓝记》记载﹐门上原有门楼三层﹐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又记围墙的东﹑西﹑北三壁亦各有一门﹐均直对佛塔﹐东西两门各有门楼二层﹐北门无楼﹐似乌头门﹐遗迹今已不明。永宁寺遗址的山门﹑佛塔及正殿均位于中轴线上﹐而以塔为中心﹐殿在塔後﹐这是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典型布局。

永宁寺塔为木塔﹐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原为九级﹐举高九十丈(《水经注?谷水》条又记为四十九丈)﹐今仅留塔基。塔基夯筑﹐平面略呈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基座东西101米﹐南北98米﹐高度超过2.5米。在下层基座正中筑上层基座﹐平面方形﹐边长38.2米﹐高2.2米。台基四边用青石垒砌压边﹐基座四面均设踏道。原来基座四周应绕置石栏﹐现仅在其附近散见一些石栏构件。

木塔建于上层基座上﹐现尚存方形础石124个﹐分内外5圈﹐排列整齐有序﹐皆呈正方形的网格式。除外圈檐柱每柱下只置一石外﹐其馀诸圈础石皆用上下三重平石叠砌而成﹐包砌在夯土层中﹐最上重的平石刻有榫槽以使立柱固定。在第四圈础石内﹐筑成土坯垒砌的方形实心体﹐为木塔的中心柱﹐边长20米﹐残高3.6米。在其东﹑西﹑南三面各开5龕﹐每龕都设在两柱之间﹐宽约1.8米﹐进深20~30厘米﹐呈弧形。龕内原有塑像﹐今仅存残块。中心柱北面没有壁龕﹐只见方形柱槽﹐原应为支架木梯的登塔之处。

檐墙外涂丹朱﹐内绘彩色壁画。壁画内容有菩提树﹑背光和莲花化生等佛教题材。塔基地面铺有一层较厚的白灰硬面。在檐墙残基与白灰地面处﹐保存有门窗的遗痕﹐按门窗遗痕及每面10个檐柱推算﹐木塔底层外檐每面应面阔9间﹐与“三窗六门”的记载相吻合。

有大量佛教泥塑残像﹐还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佛教泥塑残像有大小两种﹐大像较少﹐有佛和菩萨造像。小像出土约300馀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影塑”﹐包括飞天﹑菩萨﹑比丘以及世俗供养人像﹐有高冠大履褒衣博带的上层人物及其侍从﹑文吏和武士等。这批泥塑造型精致﹐形态生动﹐超出同时期石窟中泥塑的艺术水平﹐是北朝雕塑艺术的精品。建筑材料中﹐有饰狮子纹的贴砖﹐瓦当多为宝装莲花纹﹑变体莲纹和莲花化生等图案﹐其题材均与佛教艺术有关。

1979年对永宁寺的塔基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佛教泥塑残像。泥塑残像分大小两种:大像较少,只有佛和菩萨像的残件,无法复原;小像较多,约 300余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影塑。塑像头高约7厘米, 体高约15厘米。全系手工塑制,泥质细腻,淘洗匀净,由于曾遭大火焚烧,已成坚硬的陶质。从头像看,主要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菩萨、弟子、飞天等;另一类是世俗供养人,包括众多的文武官员和男女侍仆、侍卫武士等,模拟着皇室供养佛的行列。泥塑的面貌传神,富有个性,人物的发髻、冠帽、衣袍、鞋履等,刻画得细致逼真,代表了当时泥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4

永宁寺塔,北魏洛阳城内佛寺建筑,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规模之宏大为洛阳千寺之冠。修建成的永宁寺塔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关于塔的高度,文献记载不一,有研究者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发掘资料,推测约为136.7米。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兴建佛寺,使得洛阳的佛寺数量剧增,当时的洛阳城“招提祗比,宝塔骈罗”,辉煌壮丽,无与伦比。永宁寺塔是北魏洛阳的制高点,在这座塔的注视下,当时的洛阳城好比梵天佛国。永熙三年(公元534年)永宁寺塔被大火焚毁。

永宁寺遗址

胡氏,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多才多艺。从小依附姑母、在佛寺中耳濡目染,她对佛经大义颇有见解,且文采斐然。并且,胡氏还好骑射,据说可以射中针孔,可谓是文武兼备,因此,备受宣武帝的宠爱。

然而,与后世宫斗剧中嫔妃们拼命争宠要诞下皇子以巩固地位不同的是,在北魏的宫廷,帝王的宠幸并不是一件幸事。汉武帝“子贵母死”的例子被当做有效防止太后擅权的手段而被严厉执行,一代代魏主的母亲无一不在生产后被赐死。这使得后妃们战战兢兢,唯恐生下了儿子被立为储君,而自身遭受屠戮的命运。

但是胡氏表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她表示不惜一死,也要为皇室诞下继承人。果然,不久后,她生下了儿子。宣武帝十分高兴,将这个儿子取名为元诩,并在他三岁就册立为太子。

于是,宫里所有人目光都在等待着那个场景的到来:手捧圣旨的宦官带着武士来宣布胡氏的死亡。这样的场景是在北魏的宫廷里上演了无数次的,对此,人们似乎有些司空见惯。

手捧圣旨的宦官来了,在朗朗的宣读声中,宣武帝并没有赐死胡氏,反而打破那条残酷的祖训,晋封她为贵嫔。

“阿弥陀佛。”胡氏在叩谢皇恩时,默诵佛号。

胡氏的平安令宫里所有人大吃一惊,也令宣武帝的高皇后妒火中烧。为了保护仅有的儿子,宣武帝对高皇后倍加警惕,将皇子在密宫抚养,亲自选择乳母,不许高皇后探视。这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 延昌四年,年仅33岁的宣武帝去世。太子元诩继位,为孝明帝。胡贵嫔被尊为太妃。紧接着,她又联合亲信,打击了虎视眈眈的高皇后的势力,将其送入佛寺为尼,而自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当太后胡氏领着蹒跚学步的儿子登上辉煌的宝座,面对万千臣民的如海嵩呼时,“阿弥陀佛”,她默诵佛号。

她想起了当自己还是孩童时,在姑母指导下,学习对佛陀的庄严礼拜,她想起了宫斗的腥风血雨中,夜深时在佛前的祈祷。“阿弥陀佛。”无数次她默诵佛号,度过了凶险的关口。她相信她是被佛陀所眷顾的。如今她已经荣登女人在世辉煌的顶峰,站在宫阙之上她向下眺望,她的目光停驻在御道边孝文帝预留的那片土地上。永宁寺——她想着永宁寺,她决心,要在这里,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光辉无比的伽蓝,以作为对佛陀的献祭。

永宁寺塔建成不过五六年后,正光四年(523),位于北魏边陲的怀荒镇民愤慨于镇将于景不发粮廪,杀死于景,开始造反。不久,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杀镇将,攻占沃野镇,改元真王。战火爆发,六镇俱反。

而此时,胡太后正处心积虑于政治斗争。元叉和刘腾于神龟三年发动政变,囚禁了胡太后。一直等到刘腾死后,她抓住这个时机联合孝明帝推翻元叉,孝昌元年,重新把握住北魏的权柄。面对边疆的告急,胡太后总算有清醒的认识,她派出使节带礼物出使柔然,请柔然出兵助北魏平叛。柔然阿那瑰率兵十万西进逼沃野镇,连战连捷,大败六镇之军。北魏也派元琛率军自平城出发,进攻怀朔,并采用分化招降的策略,打败破六韩拔陵,所俘六镇兵民20万。

收到捷报后,胡太后缓了一口气,目光望向窗外,永宁寺塔依旧巍然挺立。她想,经历这些风波后,她依然是为佛所爱的。

孝昌元年(525年)八月,柔玄镇兵杜洛周聚众于上谷起事。孝昌二年(526年),北魏安州石离、六城、解盐戍将起兵响应杜洛周,杜洛周集合兵力进攻居庸关,攻克,元谭连夜逃亡。同时,鲜于修礼率当地六镇兵民于定州造反,改元鲁兴。四月杜洛周进攻蓟城(今北京),打败都督李琚。五月,杜洛周派部将曹纥进攻蓟南。九月,葛荣所部与北魏元琛、元融所部战于白牛逻,北魏军大败,元融被杀。后元琛被葛荣骑兵所杀。

军报在胡太后的御案上堆积,带来的都是不幸的消息。她开始觉得慌张和无力。

这一年,大风卷地而来,在洛阳城肆虐,永宁寺塔顶的宝瓶被风吹落,栽入土中达丈余。这不是一个吉祥的征兆,胡太后感到胸口气闷,有些她不相信的预感在渐渐明朗。但她仍然不相信,又命令工匠,重新铸造了新的宝瓶,再次安放上去。

尽管天下已乱,边报紧急,胡太后似乎有些疲惫了,宁愿将天下大事置之脑后,而沉溺于宫掖柔情之中。郑俨、徐纥成为太后的红人而扶摇直上。各种宫闱秘史的流言纷如蜂蚁,不少传入了业已长大成人的孝明帝耳中。母子之间嫌隙日深。

胡太后也感到了来自儿子的威胁。她有意剪除孝明帝的亲信,不让孝明帝亲自过问政事。而孝明帝已经不是那个懵懂的孩童了。面对气焰嚣张的母亲以及母亲身边的那帮爪牙,他恨意渐生,却又无计可施,胡太后利欲熏心,以为儿子孝明帝是自己最大的威胁,竟然狠心地将毒药赐给了年仅十九岁的皇帝。

胡太后匆匆宣布潘嫔所生的皇女为皇帝,不久又立了三岁的临洮王世子元钊即位,妄图再度把持幼君,临朝听政。

但是,神眷似乎消失了,胡太后再也无法随心所欲了。尔朱荣听说孝明帝的死讯,非常愤怒地率领大军前来讨伐弑君者,所向披靡。不久,兵临城下。

胡太后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但是满朝文武竟然无人出谋划策,她所宠信的郑俨、徐纥则在大难临头时各自奔命而去。孤家寡人的胡太后只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佛陀,她命令孝明帝的嫔妃全部落发,自己也剃光头发,请求出家,企图以自己建造的永宁寺作为最后的庇护之所。

胡太后派遣镇守河桥的李神轨、郑季明已经开城投降,尔朱荣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洛阳,就驻扎在永宁寺里,胡太后以及幼帝元钊没能得到佛陀的佑护,成为了阶下囚。

这是武泰元年的四月,永宁寺塔修建的第十二个年头,胡太后从僧房中被揪了出来,在凶恶的兵士的押解下,离开洛阳。

她再一次回头,望见永宁寺塔,风过金铎,声声在耳,胡太后感到大限将至了。

在死的那一刻她最后回望,她已再也见不到永宁寺塔。

孝武帝永熙三年,永宁寺塔为雷火所焚。

5

2004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决定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大遗址保护,其中汉魏洛阳故城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大遗址。

  永宁寺已不复存在,好在历史地理名著《洛阳伽蓝记》(杨衒之著)对永宁寺作了颇为详细的记载。

  《洛阳伽蓝记》的第一篇就是《永宁寺》。开篇第一句话,就交待了建永宁寺的时间“熙平元年”,并特别提出了是“灵太后胡氏所立也”。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是孝明帝元诩即位之年,但他年仅6岁,其母灵太后(宣武帝妃胡氏)临朝称制,实际控制了北魏的政权。灵太后略通佛义,崇奉佛教,在当时王公贵族争相礼佛的狂潮中,由她发起创建永宁寺。需指出的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在山西平城建有一座永宁寺。

  从《永宁寺》的记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永宁寺在洛阳城的地理方位。永宁寺选址在繁华的洛阳城内,且“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

  古代的寺院格局,一般都是围塔而建,塔是寺院的核心。永宁寺也不例外,处于全寺中心位置的是塔。永宁寺木塔,“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

  永宁寺木塔雄伟壮观,加之“绣柱金铺”装饰华丽,“殚土木之工,穷造形之巧”。这既说明灵太后为首的北魏统治者佞佛侈靡,也反映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塔正北有一座佛殿,其“形如太极殿”。杨街之在下文描述永宁寺又提到,院墙“若今宫墙”,南门 “形制似今端门”。

  寺院的东南西北四面各建寺门一座。其中南面的正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并且“图以云气,画彩仙灵,列钱青璨,赫奕华丽。”这个高大的南门,比现今少林寺的山门还高出数倍。

  通过杨街之井然有序、准确细密的描述,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到,永宁寺是当年洛阳城首屈一指的佛教寺院。

  永宁寺完工后,孝明帝与灵太后亲临视察。当他们登上佛塔后,发现“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居高临下,可以俯视皇宫,鸟瞰全城。

  其时西域沙门菩提达摩游至洛阳,看见永宁寺佛塔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情不自禁歌咏赞叹,“实是神功”。并且说:自己“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阎浮所无也。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二月,永宁寺木塔遭雷击起火,致使寺庙惨遭焚毁。文中记载,火最初从木塔第八级烧起,天刚亮时已火势凶猛,孝武帝虽派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长孙稚率领羽林军千人救火仍无济于事。

  经历了1400多年的岁月沧桑,永宁寺虽然再无昔日的辉煌。

6

信佛汉化百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