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农业社会结束了呗。

古代人一天吃两顿,完全是为了生活或者说生存。

一般早饭在七八点(天亮以后),晚饭在下午三四点(天黑之前),没有晚饭。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古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农民,需要种地养活一家。

每天一早天刚亮,农夫就要下地干活了。

如果不吃饭,没有力气,一天的农活干不动。

所以,农夫必须吃了早饭以后出发,去田地耕作。

古代的良田是稀少的,很多根本就不靠近自己的村子,可能距离很远。

所以,如果古人还要吃午饭,要么就是农夫从田里回家,要么就是让妇女从家里送到田地。

如果农夫中午回家,一来一回加上吃饭,时间绝对不会短,白白耽误了几个小时。

这对于农业产量很低的古代来说,这几个小时就可能让一家人的口粮不足,最终活活饿死。

所以,回家吃饭不可能。

至于让女人送到田里呢?

家里女人也不是闲着的,要带孩子、做家务、有的还有纺织种菜之内。古代不避孕,妇女基本始终都在怀孕、哺乳中,长距离行走送饭不现实。

而且无论让谁送饭,等于要白白使用一个人力,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可能的。

所以,干脆干到天快黑,农夫直接回家吃一顿晚饭,这样最省事。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干活到天黑,然后摸黑回去吃饭呢?

这是因为古代缺乏照明工具,农民几乎不点灯,当然不可能点灯去吃饭,所以必须赶在天亮前吃。

而随着农业社会的结束,一天三顿也就是必须的了。

从生理学角度考虑,一天两顿中间时间太长了,接近8个小时。这么久的时间,食物早就消化光了,对于肠胃都是很不好的。

所以古人的消化系统的毛病其实很多,有不少胃病。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在宋朝以前,中国古人是一天吃两顿饭的,早上那顿叫“朝食”,朝食7至9点吃,晚上那顿叫“晡食”,晡食3至5点吃,朝食是主餐,古人称之为吃“大食”,用文字记载为“饔”(读音为庸),晡食是次餐,古人称吃“小食”,用文字记载为“飧”(读音为孙),有一个成语叫饔飧不继,意思是生活穷困,吃了上顿没下顿,它是指古人一天吃两顿饭,由于穷只能吃一顿了。其实要仔佃考究,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饔飧不继本是说主餐还是吃的,然而我们把主餐和次餐放在平行线上了。

“一日三餐”是宋朝以后才形成的生活习惯,具体什么时间已无法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1005年宋与辽缔结“澶渊之盟”之后,虽然宋每年要送给辽10万两银、20万匹绢,但却换来了珍贵的百年和平,这期间人民安居乐业,物阜民丰,农业的发展促成了工商业及海外贸易的繁荣,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商人团体,“一日三餐”最早就是在商人群体里流行开来。

商人为什么要一日三餐呢?这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商人需要走南闯北,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要走上十天半个月的,一般天蒙蒙亮5至6点就要赶路,所以赶路之前为了增加体力就要吃一餐,如果5点吃饭,当走路走到中午12点时,这和朝食和晡食相隔的时间差不多,肚子也饿了,这就需要吃中午饭了,吃过中午饭后,商人还得赶路,6至7个小时后,又是人体饥饿的时候,当然又要吃晚餐了。

有人说“一日三餐”是宋以后跟外国人学的,因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西亚的阿拉伯商人在汴梁做生意的很多,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外国人再多也是少数,影响不到普通百姓。而商人是百姓中分化出来的,就生活在百姓中间,百姓又随时随地可能成为行商者,所以先由商人开始一日三餐,转而影响到全民一日三餐是可信的。

谢谢阅读

3

根本原因是那个时代、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习惯。


据历史资料记载古时候人们基本都是只吃早晚两顿饭,包括在两千多年前应该是秦末汉初的时间也是,那个时期的人们生活方式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日三餐的开始也是在清朝末年时候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人们开始把一日两餐改为三餐,这个习惯也慢慢的流传下来。但是随着后来的天灾人祸不断,普通百姓能不饿死就好了,而且很多人家都是在节衣缩食的过日子。


中国是个农耕古文化大国,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汉初时期也一样,普通考百姓基本都是靠地里种的粮食解决家人衣食住行全部的问题,粮食既要解决家人的温饱问题,也要用粮食换取其他生活的必需品,所以粮食是一家人的生命。这点在我们从小熟知的唐代诗人李绅的古诗中可以体会得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但是到了唐宋国力经理繁荣时期,古人除了农耕耘种地外,在手工艺品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很多人家会把一日两餐改做一日三餐,另外还有其他的小点心及美食,但是随着朝代气候的不断变化,人们也会根据自身条件的限制调整餐食的次数,例如晚清时候,国力衰退,普通百姓温饱问题都难解决自然谈不上吃几餐了,饿不死才是最重要的。


但任何时候,任何时代,人们都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糟蹋浪费。

4

我们现在一日三餐都嫌少了,很多年轻人都是一日四餐。而我们的古人以前一日只吃两餐,当然她们不是为了爱美减肥。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耕文明非常发达的国家,古代一直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一般来说,人们8点多出门下地劳作,到了晚上7点差不多就休息了,不像我们现在晚上10点睡都是早睡。不但农民是这样,就连当时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这个模式。人们一天都是吃两顿饭,一次是早上起来,另一次是下午两点左右。由于相隔时间长,所以当时都讲究吃饱。

另一方面,古时候农业生产水平并不高,关于农业方面的相关问题都不够完善,农产品的产量并不丰富。在交完朝廷的粮税之后,其实他们自己也所剩无几,对于农民而言,吃三顿有点奢侈。

从商朝开始我们就一直是一日两餐,到了宋朝后,由于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晚上的宵禁取消了,人们出现了吃夜宵的习惯,这就有点第三餐的味道,就如同我们现在有了第四餐的味道一样。不过这也只是城内居民才有的待遇,对于农民来说还是和以前没什么差别。

接下来的元明清也是沿用这个模式,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才改变。清朝被迫打开国门,西方文化渗透进来了,一日三餐才慢慢普及起来。

当下社会大多数人也是一日三餐,有些人甚至是一日四餐,还有些人延续了古人的一日两餐,毕竟为了身材,少吃一顿饭算什么。

5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一直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办法。

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种田所获得的食物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不够吃。有诗为证:“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基于贫困的原因,自宋代之前老百姓都是一天吃两顿饭,一般早上8~9点吃早饭,古称“朝食”,朝食又称“饔”

下午4~5点吃晚饭又称晚食,古称“飧”

大家看到了吧?宋代之前和我们现在一天吃三餐少一餐,北上广等大城市人们还有夜宵之说,也就是说城市人一天吃四餐,正好比古人多吃一倍的食物。

值得一提得是,在古代只有皇室和诸侯才有权利吃三、四餐。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比如西汉时,汉景帝就曾给叛乱被流放的淮南王刘安的圣旨上,就专门写道:"减一日三餐为两餐"。

当时的道家也宣扬老百姓吃两顿饭,老百姓有时候饿的实在没办法,就靠在北墙根坐着,如果不靠墙就会摔倒。

到了宋代以后,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产出的食物基本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宋代和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富裕的朝代,货币的流通,食物的充足,京城开始了贸易交易,商人由此出现。

据说“三顿饭”是从宋代商人开始的。京城的繁荣造就了商人的奔波,商人一天不停地走街串巷,两顿饭显然无法满足人的需求。

鉴于此商人加了一顿饭,这就是现在我们一天三餐的开始。从此后老百姓纷纷效仿,于是形成了现在固定的早、中、餐。

还有人说是唐、宋以后夜生活的丰富造成的一日三餐。

唐、宋代经济的繁荣,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基于此才加一顿晚饭。

其实想想蛮有道理的,人们到夜市玩累了,回家太饿睡不着觉,于是吃点东西,我们称之为夜宵。

从养生角度来说:“吃夜宵对身体不好”,这样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本来到夜晚是睡觉的时间,各个器官要休息,这时吃夜宵无疑会增加各器官的负担。

古人讲究“过午不食,以及想不生病,肚里常空,要想不死,肚里没屎等养生思想,因此现代人吃三餐就行了,最好不要吃四顿饭。

文/秉烛读春秋

6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为我们一天的生活提供基本的能量保证。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到皇帝、下至平头百姓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秦汉以前,受限于农具、工艺水平、灌溉理念、原材料等原因,农业生产水平整体不高,农民产出亦不丰富,加上统治者要收取各类的实物税,可以说老百姓们一年忙到头,能够留给自己一家人的口粮并不多,在这种条件下一天吃三顿是有些奢侈了

不过虽然一天只吃两顿饭,但古人对于一日两餐还是相当重视的,早饭称为“朝食”、晚饭称为“哺食”。可能会有朋友觉得一天两顿饭会不会不够,其实古人的生活比较单调,一到了晚上实行宵禁,哪里都去不了,除了与家中邻里一群人侃大山、聊家常外,并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那个时代没有夜店、没有电影、没有烧烤摊,更没有手机、电视,“早睡早起”成了古人最大的“娱乐项目”。

基于这样的情况,一天两顿饭还是足够支撑消耗能量的补充,其次也是为了节省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接着经历了汉朝水力灌溉深入人心、与铁器的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再到唐朝的开放使得西域的物产流入我国。

一直发展到了宋朝,宋虽然战争不断,但主要是来着边关的威胁,国内特别是南方地区和平安定,大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家千万别被影视剧误导,大宋特别是经济、科学领域属于世界第一),农业生产进入了封建王朝的顶峰。

随着大宋朝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夜生活也跟着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夜市、窑子等逐渐发展了起来,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要逛夜市,只吃一顿早饭和午饭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很多人开始选择吃晚饭,随着整个社会的逐步改变,渐渐地一日三餐也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久而久之一天两顿变成了一天三顿

7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来回答。(对霞客感兴趣的朋友,右上角点击关注下霞客,您的关注是霞客发文的动力!)

为何古代起初一天两餐制?
为什么每天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点吃三顿饭,其实不像我们所设想的那样理所当然。在原始的狩猎-采集族群生活中,由于食物的产量多寡难以预料,他们的饮食也全无规律,有时能一天吃多顿到极饱,但另一些时候则一整天不进食也没关系。只有文明社会才定时进食。在某种程度上,婴幼儿时代便重现了这个过程:刚出生的婴儿不知定时,饿了就哭着要吃奶,吃完再睡,一日多餐,其进食规律是逐渐培养起来的。



因此,规律性地进食,本身就是“从混沌到有序”的一种文明化规训过程。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才要强调“不时不食”(不到适当的时间点就不能吃饭)。最初,一日两餐似乎是相当普遍的情形。据考,中国上古便是如此,“商代人为两餐制,一餐是在上午进之,约当今7-9点间,称为‘大食’,一餐在下午,约当今15-17点间,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迟至两宋时人们普遍“每天仅早晚两餐,官员士人概不例外”(程民生:《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现在人们常说的“三餐”,当时却说“二膳”,即使贵为宰相,每天也只早晚各一餐,中午通常是不吃饭的。《夷坚丁志》卷一七载打油诗:“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直至明代,常人仍多习惯两餐。明初洪武年间,宫中饮食相当俭朴,即使御膳,也只是在奉先殿日进二膳(李乐《见闻杂记》卷六)。根据清宫档案所藏乾隆南巡的膳单,乾隆帝每天只吃两顿正餐,分别叫“早膳”和“晚膳”。这种情况在近代中国仍极为普遍。1875年有日本人注意到,在天津“各人饮食大概一日两次……与上海相同……”(曾根俊虎:《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从种种当时记载来看,从西北到东北、江淮等各地,一日两餐是非常普遍的情形,其例不胜枚举,有不少地方甚至至今如此。



这种两餐制下的时间安排也颇为不同。1934年的川西羌族地区“每日照川省的规矩仅吃两顿:一顿早饭,约在上午10时,第二顿晌午在下午5时左右”(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从各种记载看,在两餐制的时代,早上九十点吃早餐、下午四五点吃晚餐较为普遍,但也有例外,像乾隆的两餐分别是在早上6-7点、午后12-14点,他在下午2点就吃完晚饭了!话说回来,古人的晚饭原本就不像现代人这么晚,成语“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便以天黑后吃饭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为何要一日三餐?
有一种观点认为汉代已出现一日三餐,但显然未普及到整个社会。如前所述,两宋时官民均日食两膳,但已沿用唐代以来的饮食习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能改斋漫录》卷二点心条)。对敦煌餐制的研究表明,唐末五代时期敦煌也已出现在两餐之间加小食的习惯(高启安《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方回《古今考》卷一八谓:“近世东南省斗学粮养士……多止两餐,日午别有点心。”此处所谈乃是对“士”的特别待遇,但中午加餐“点心”之事显已可见,但还只是偶尔的加餐。



三餐制的演化定型,最初可能见于明代江南较富裕地区,相关记载表明,“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为足。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间的点心。这种饮食习俗,不仅存在于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佣夫之家,也是如此”(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这一情形延至清朝:清人张履祥《补农书校释》就提到,农忙时佣工“炎天日长,午后必饥;冬月严寒,空腹难早出。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以早粥”,在这里,“点心”和“早粥”都是临时加餐。曹锦清等在调查浙北农村时发现当地村庄“一日四餐:早晚各一顿粥、中午饭、午后点心”,这种午后点心可想肯定是由于类似的原因,在两餐之间发展出来的。一日三餐中多吃稀饭正如少餐一样是较贫穷的象征。因此,“点心”才在某些吴语中演化出了“午饭”的意思。
然而,每日只吃午饭一餐乃“基于僧人不参加生产劳动这一前提之下。中唐禅宗兴起以后,在农禅并行的普请制度下,寺僧普遍参加生产劳动,‘过午不食’和‘日中一食’的律制,已难以坚持。事实上中唐以后的初期丛林,已是‘斋粥随宜,二时均遍’(《禅门规式》),也即在丛林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传统的‘日中一食’已改作日食两餐了。”(张十庆:《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日本料理中著名的“怀石料理”,即起源于此:僧人原先午后不能进食,饥饿难耐时只能用石头按住腹部,后来发展出的精致餐点遂以“怀石”为名。



对农民来说,可能也是因为体力支出,才使加餐主要放在早晚两餐之间,且逐渐固定化。午饭系属后起这一点,在语言学上亦可证实:李锦芳分析侗台语各支语言后发现,除黎语外“较明显存在‘早饭’、‘晚饭’同源词”,但“‘午饭’当为后起,侗台语言不能构拟语支间的同源词”(《侗台语言与文化》)。农忙时加餐的习惯,在国内许多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明显痕迹可寻,据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有许多材料可证明,农忙期间人们往往倾向于多餐来补足体力,像藏族有些地区在劳动强度大的季节,甚至一日六餐。



随着一日三餐的逐步形成,三餐的内容本身也固定化了。如果看《红楼梦》,按第六十一回柳家所说,当时一日两餐(“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而从五十回等处看,当时的早饭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种简便的早餐也完全不同。从各方面看,午饭已渐渐地从非正式的点心,变成了重要的正餐,而原本重要的早上第一餐,反而渐渐地非正式化了。
三餐的演变史告诉我们: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事物,并不那么理所当然。这种日常生活的改变,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极其漫长的变化。虽然三餐制在某些地区、某些阶层中出现,但其普及也许经历了千余年,直至被人们普遍视为当然。

8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一定会饿死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人不用三餐制,而是采用两餐制,如果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话,可能就吃不饱了。

我们现代人往往都是采用三餐制,在早上6-7点吃早饭,在12点左右吃午饭,在6点左右吃晚饭。但是古代人不一样,他们采用的是两餐制,一般来说是在七八点钟吃第一顿饭,下午三四点左右吃第二顿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 符合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讲究一个“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因此你需要不断地努力种田,这样才能够满足你的日常生活的需要。种田的时候自然不能摸黑去种田,那么就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了,而吃饭也满足这个习惯。往往是在太阳将将出来的时候吃饭,然后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候去吃饭。

我记得以前我看过一个民间故事,里面的老头去种田的经过是这样的。天还没亮就起床,然后先不吃早饭,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到达了田里,然后开始种地。在天完全亮的时候,他的老婆已经给他做好了饭并且送到了田地里面,然后老头就开始吃饭然后抽点旱烟,之后继续种地。种到下午差不多天黑的时候,老头就收拾东西回家,然后在家中吃晚饭,之后天黑睡觉。


因此古代人的种植活动往往是与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匹配的。晚上不种田,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人营养不良普遍有夜盲症,因此晚上根本看不见东西;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人比较讲究天时,因此选择了与太阳同息同作。

当然了,现代人就跟古代人不太一样了。最近是收获的季节,现在收割粮食已经不用人力收割了,都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完之后剩下了很多麦秸就需要人去收了。我同学家里面收麦秸都是在晚上,为什么呢?因为晚上没有太阳晒,比较风凉。他们家里都是晚上去干活,干到凌晨三四点之后回家睡觉。现在有大灯,有手电筒等,人们也没有夜盲症,因此晚上干活也是比较常态的。

但是我同学说即便是晚上干活,也是吃两顿。一顿在干活之前吃,积蓄一点力气;一顿在干活之后吃,填填肚子避免睡觉的时候饿醒了。在这中间的时候因为太累了基本上都是睡觉,根本没力气起来吃饭。


二、 古代粮食比较匮乏

说实话,古代也有三餐制,但是都是比较有钱的人才能享受的,普通平民之所以实行两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粮食匮乏的原因。

有篇文章,讲的是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策的故事,其中孟子曾经说过这么一段经典的话,这段话还是当年语文书上的必背章节,其中是这么写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提到,老百姓如果努力耕作,那么五十岁就可以穿上衣服,七十岁就可以吃肉,百亩之田便可以保证一家人不挨饿。我们初听,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治国良策,但是细细一想根本不对。五十岁才有完整的衣服穿,七十岁才能吃上肉?这恰恰反映了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老百姓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活下去。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百姓努力种田,能达到的程度也就是风调雨顺的时候能吃饱,灾年不饿死而已。因此我们可见,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老百姓根本不存在三餐制的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三餐制消耗的粮食太多了,因此只能少吃一顿饭,采用了两餐制的方式。


三、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三餐制呢?

就如同我们上文所说,两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产力低下才会这样。可能丰年的时候,人们能保证一日两餐;灾年的时候,人们一日一餐,仅仅保证不饿死。

但是在同时代的春秋战国,王公贵族普遍采用三餐制。例如“士三食不得餍”,这里的“三”可能是多次的意思,总之是对于两餐制的。说明其实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人们还是采用三餐制的方式。


此后三餐制在中国逐渐普及到民间,就是在唐宋时代了。这种普及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唐代,已经有了三餐的概念,但是比较少见;在北宋时代,饭店普遍在三点之前就打烊了,说明人们应该还是两餐制,缺少晚餐的概念;到了南宋时代,夜生活比较普遍,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逐渐流行三餐制。但是三餐制仍然是少数富人才能用的,大部分穷人还是两餐制。

到了清代的时候,三餐制便比较广泛了。例如说康熙曾经说:

“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

说明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蓬勃发展,一日三餐在农业社会之中已经比较常见了,更加有钱的人甚至还会去食用夜宵。但是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满族还是一日两餐甚至是一日一餐。


因此我们可见,三餐制的逐渐流行其实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往往是吃早饭、上午再来点加餐、吃午饭、下午茶、吃晚饭、夜宵。讲究一个一日多餐,少量多次,这也恰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9

在古代,确实每天只吃两顿饭,原因还是很多的。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粮食产量很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过去人口比较少,也是和粮食的产量挂钩的,没有粮食,就不能活人。直到明清时期,玉米、红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我国,人口才开始上升。

吃两顿饭,其实现在社会也有,不仅仅是在古代。

现在我国的北方农村地区,到了冬天没事做了,开始猫冬,这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是两顿饭。

因为冬天天冷没事做,早上也不用起太早,九十点钟吃早饭,然后中午就不吃了,到了下午的四五点钟又吃了晚饭,到睡觉之前也不在吃了。

这个两顿饭几乎和古代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古代人没有选择的吃两顿饭,而现代人是自己选择吃两顿,营养过剩,又没事干,吃那么多干嘛。

古代人吃两顿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地里粮食少,交了租子,剩不下多少了。所以要有计划的吃。

另外一点,古代的生活节奏也比较慢,早起吃了饭就去地里干活了,一直到下午天快黑了回来再吃一顿。

然后晚上有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需要太多体力和营养了,吃了就睡了,所以两顿饭。

到宋朝的时候,大的城市解除了宵禁,开始有了三顿饭甚至是宵夜。

后来满清入关,又恢复了两顿饭的特点。不仅是老百姓就连皇上这一天也是两顿饭。

后来鸦片战争时期,国门修建打开,西方吃三顿饭的习惯慢慢传入我国,然后才开始逐渐三顿饭。

但是部分地区也保留着两顿饭的传统。

就像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冬天一样,一是没什么事干,二是天气比较短,两顿饭足矣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一天可不止三顿饭,很多酒局达人,这一天可能要赶五六个场子。

还有那些爱熬夜的年轻人,半夜打游戏饿了,还得点个外卖吃吃。

也就是现在国家富强了,人们生活变好了。不然都得乖乖下地干活去。

10

两千多年前,也得分着看。

原始的渔猎采集时代,人们每天吃饭的次数并不固定

如果从人类的原始祖先早期猿人算起,人类的出现有两三百万年的历史,大概从一万年前,人类才逐渐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之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类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果蔬生活,相当于99%的时间都处在渔猎时代。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对狩猎采集有十分美好的想象:物质充足、工作轻松、生活悠闲,人们相处得其乐融融。物种起源学家哈伦也认为渔猎时代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成功、最持久、最适应的生活方式。

在渔猎采集时代,人们吃饭是没有固定次数的,是饿了就吃,饱食即止。当然,这必须要有个前提:自然资源足够丰富、人口数量很少。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取。更有意思的是,跟之后的农民和工人相比,采集者的营养结构更为均衡。骨骼化石的证据显示,远古采集者身体较高,体格健壮,说明他们很少遇到营养不良的问题。

汉朝以前的农耕时代,一日两餐

《白虎通》里这样写道: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这段话透露了很多信息:

  • 一是神农是过渡时期的人物,之前是渔猎时代,人们以捕鱼打猎采集为生;
  • 二是在渔猎时代后期,人口数量膨胀,人们面临饥饿问题;
  • 三是禽兽的数量随着捕猎技巧的增加,大幅度减少。

根本上,农业文明的诞生是人口数量增多与食物不足之间的矛盾的结果。据人类学家研究推断,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距今大概一万多年前,地球的人口总数在300万左右,中石器时代已增长到1000万人,新石器时代则高达5000万,自然生长的动物数量却在不断萎缩,这也就无法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了。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后,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即便是两顿饭也因人而异,比如《墨子·杂守》中记载,兵士每天吃两顿饭,食量分五个等级。《论语》中写道:“不时,不食”,意思是不应在进餐时间外吃东西,如若食用,便是失礼。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变为三餐,渐渐有了早中晚三顿饭的概念。但是,在早期,早餐称为寒具,也只是吃一些小食或者点心。

为何两顿饭变成了三顿饭?

吃两顿饭由于生产效率较低,农作物产量有限。但是,每天摄入足够的卡路里,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一日两餐的情况下是无法满足的。所以,一旦生产力提高,有了足够的粮食保障,一天两顿饭变成三顿饭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需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