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开玩笑说,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一定会饿死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人不用三餐制,而是采用两餐制,如果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话,可能就吃不饱了。
我们现代人往往都是采用三餐制,在早上6-7点吃早饭,在12点左右吃午饭,在6点左右吃晚饭。但是古代人不一样,他们采用的是两餐制,一般来说是在七八点钟吃第一顿饭,下午三四点左右吃第二顿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 符合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讲究一个“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因此你需要不断地努力种田,这样才能够满足你的日常生活的需要。种田的时候自然不能摸黑去种田,那么就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了,而吃饭也满足这个习惯。往往是在太阳将将出来的时候吃饭,然后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候去吃饭。
我记得以前我看过一个民间故事,里面的老头去种田的经过是这样的。天还没亮就起床,然后先不吃早饭,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到达了田里,然后开始种地。在天完全亮的时候,他的老婆已经给他做好了饭并且送到了田地里面,然后老头就开始吃饭然后抽点旱烟,之后继续种地。种到下午差不多天黑的时候,老头就收拾东西回家,然后在家中吃晚饭,之后天黑睡觉。
因此古代人的种植活动往往是与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匹配的。晚上不种田,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人营养不良普遍有夜盲症,因此晚上根本看不见东西;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人比较讲究天时,因此选择了与太阳同息同作。
当然了,现代人就跟古代人不太一样了。最近是收获的季节,现在收割粮食已经不用人力收割了,都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完之后剩下了很多麦秸就需要人去收了。我同学家里面收麦秸都是在晚上,为什么呢?因为晚上没有太阳晒,比较风凉。他们家里都是晚上去干活,干到凌晨三四点之后回家睡觉。现在有大灯,有手电筒等,人们也没有夜盲症,因此晚上干活也是比较常态的。
但是我同学说即便是晚上干活,也是吃两顿。一顿在干活之前吃,积蓄一点力气;一顿在干活之后吃,填填肚子避免睡觉的时候饿醒了。在这中间的时候因为太累了基本上都是睡觉,根本没力气起来吃饭。
二、 古代粮食比较匮乏
说实话,古代也有三餐制,但是都是比较有钱的人才能享受的,普通平民之所以实行两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粮食匮乏的原因。
有篇文章,讲的是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策的故事,其中孟子曾经说过这么一段经典的话,这段话还是当年语文书上的必背章节,其中是这么写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提到,老百姓如果努力耕作,那么五十岁就可以穿上衣服,七十岁就可以吃肉,百亩之田便可以保证一家人不挨饿。我们初听,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治国良策,但是细细一想根本不对。五十岁才有完整的衣服穿,七十岁才能吃上肉?这恰恰反映了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老百姓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活下去。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百姓努力种田,能达到的程度也就是风调雨顺的时候能吃饱,灾年不饿死而已。因此我们可见,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老百姓根本不存在三餐制的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三餐制消耗的粮食太多了,因此只能少吃一顿饭,采用了两餐制的方式。
三、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三餐制呢?
就如同我们上文所说,两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产力低下才会这样。可能丰年的时候,人们能保证一日两餐;灾年的时候,人们一日一餐,仅仅保证不饿死。
但是在同时代的春秋战国,王公贵族普遍采用三餐制。例如“士三食不得餍”,这里的“三”可能是多次的意思,总之是对于两餐制的。说明其实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人们还是采用三餐制的方式。
此后三餐制在中国逐渐普及到民间,就是在唐宋时代了。这种普及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唐代,已经有了三餐的概念,但是比较少见;在北宋时代,饭店普遍在三点之前就打烊了,说明人们应该还是两餐制,缺少晚餐的概念;到了南宋时代,夜生活比较普遍,这个时候人们也开始逐渐流行三餐制。但是三餐制仍然是少数富人才能用的,大部分穷人还是两餐制。
到了清代的时候,三餐制便比较广泛了。例如说康熙曾经说:
“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
说明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蓬勃发展,一日三餐在农业社会之中已经比较常见了,更加有钱的人甚至还会去食用夜宵。但是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满族还是一日两餐甚至是一日一餐。
因此我们可见,三餐制的逐渐流行其实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往往是吃早饭、上午再来点加餐、吃午饭、下午茶、吃晚饭、夜宵。讲究一个一日多餐,少量多次,这也恰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