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若只比较“残暴”,秦始皇估计连前100名都排不进去。如后世常见的大肆屠杀前朝皇室、残杀手足兄弟、大肆清除功臣、无视处于无尽的战火与灾害中的老百姓......这些“暴君”的标配元素,秦始皇表现的都相当不突出,有些方面甚压根不沾边。
而后世之所以将秦始皇视为暴君的“代言人”,主要是因为他充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
改革者向来没有好下场,而秦始皇可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改革者
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建立后,将天下分割成几十、上百个小王国,以求在当时的生产、交通条件下最大化开发疆域。这些诸侯国虽然名为周天子麾下之臣,但随着长期的各自为政,逐渐产生了文化、文字、乃至语言上的差异(邯郸学步:走路的方式都会有区别)。若放任这种局面发展,最终各诸侯国很大可能会愈走愈远,进而产生永久的分裂、连绵不断的战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如果将抢来的各诸侯国领土分给自己的子弟、功勋,继续沿用过去近千年来的旧秩序,那他就仅仅是一个征服者而已;
但他在其后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文字、度量衡,还有最重要的:当一些大臣建议广封子弟、以为藩蔽时,他感叹道:“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因此将全国分为36郡,设置守、尉、监等公务人员进行管理。
这些政策,成了其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基础。历朝历代都没有跳出这个思路,正是由于这一创举,秦始皇才被誉为千古一帝。
站在我们今天回看这一变革,仿佛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但我们要知道,他终结的是之前持续近1000年的“先王”秩序,给那时社会各阶层带来了何等冲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无论在任何时候,让人们改变旧习惯总是最困难的,更别说这套习惯已经沿用了近千年。在废除分封制后,六国贵族的遗老遗少失去了以往的特权与既得利益,其内心的愤怒、不安、仇视可想而知;原本依附于他们的士大夫再也不能靠着服务权贵飞黄腾达,必须像老百姓一样建功立业才能获得富贵,他们的抱怨、不满也可以想象;而各国百姓虽然脱离了贵族的压榨,但要适应严密的法网,客观上也需要一定的过程。
因此,在各阶级的不满下,推进这一制度的改革者秦始皇自然落不下什么好名声。
由于政治路线以权力分配的分歧,秦始皇得罪了士大夫阶层
值得是后世熟知的“焚书坑儒”。
在落实郡县制后,朝野对这一政策的反对声也一直不绝于耳。在公元前213年,甚至有儒生在朝廷上声称:“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即若不实行分封制,秦朝命不久矣。
为了避免儒生们这种一味复古、非议当下的行为导致思想混乱,秦始皇听取李斯的意见,禁止民间私自收藏《诗》、《书》以及其他流派的经典书籍。
“坑儒”是另一件事。在战国时期,大量儒生开始从事研习使人长命百岁的“仙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也安排燕人卢生等人替他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但这些人不仅收了钱不办事,反而背地里大肆嘲讽秦始皇刚愎自用、贪恋权势,不信任儒生,其后携款潜逃。
秦始皇一怒之下,下令抓捕咸阳城内与卢生等人有往来的儒生、方士,严加审问;这些读书人互相供认,一共牵涉了460多人,“皆阬之咸阳”,然后昭告天下,以杀鸡儆猴。
但焚书坑儒是所谓的“残暴”吗?显然并不是,这更像是秦始皇所支持的法家与意图分享权力的儒家之间的博弈而已。
但不幸的是,后世的儒家掌握了封建时代的话语权,因此当初打压他们的秦始皇,就免不了得背上“暴君”的黑锅。
这正应了那句话: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改革者秦始皇的代价,不仅仅是暴君的名声,还有二世而亡的政权。但他的尝试,则成了汉朝的积极经验,所谓汉随秦制,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的改革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