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注重人的自身修养,不太注重对外部因素的苛求,因此,历代统治阶级利用这种文化特点来管理贫民百姓。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征战杀伐的社会格局,许多有识之士,针砭时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救世“良方”,产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灿烂的源头。
儒家学说在孔子时期,随孔子周游列国,得到很好的传播,流传很广,是当时社会的显学,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里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家学说倡导的仁义礼智,发端于周礼。鲁地是周公旦的封国, 周礼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信守。
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受诸侯国国君待见,主要是儒学不能满足大争之世,君王对于富国强兵的现实需求。
汉王朝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奉行黄老学说,与民休养生息。在汉初对恢复因长期战争造成的社会创伤,起到了很好的疗治作用。
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政治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之后,百姓富足了,加上汉武帝希望在政治上有大作为,怎样实现对大一统国家的有效治理,怎样集中民力稳定边疆,寻求一种更好的社会治理方式被提上日程。
大儒董仲舒杂糅了诸子百家之所长,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三策”。具体来说就是:
(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文化大一统
(三)建立太学,选拔人才。
儒学的发展顺应了大一统中国的文化需求。他为汉政权授命与天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社会稳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明教化,厚风俗
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对民众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中国传统的社会,倡导礼仪,讲究信义,以“五服”为核心的婚丧礼仪,将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抵抗灾祸,繁衍生息。
(二)正名分,家天下
儒家倡导“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明确了一个人在家庭、家族、社会的位置,明确了位分,也就明确了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
因此,古代社会也就是伦理社会,强调尊卑有别。皇帝是全天下的家长,帝位的继承和贵族爵位的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
儒家学说对于维护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维系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也是居功至伟。
千年以来,战乱频繁,我们民族之所以没有分裂,文明没有断,最后都能分分合合,就是儒家思想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对天下一统的尊奉。
儒家文明的伦理家常对于家庭、家族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渗透到了人们骨髓,家风代代相传。
总之,封建统治者偏爱儒家思想,一方面它对维护统治起到很大的重用;另一方面儒家的大同思想对各种文化兼包并蓄,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千百年来已经成为汉民族的文化基因。
这个倒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儒家思想并非封建统治者和专制统治者的专利,儒家思想之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因为它的发扬对改良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的。社会的稳定对于统治者仍至小庶民的意义不言自明,稳定的社会环境既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又是统治者有效治理政令畅行的根基。试想,人们在人人不守法、不孝敬父母、父母不教育子女、人与人之间不守信义、不守礼仪规范,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恶果?结果是匪盗横行、流氓当道,遵纪守法的人少了,坏法害人的人和事就多了,这样的社会将致使人人不得以安生。
题主提到,“封建统者偏爱孔子的儒家思想”实是有偏颇。诚然孔子的儒家思想确实诞生于封建统治时期的东周乱世,每个时代缺失什么,必定有人呼吁什么,必定成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为最多数人所共鸣。儒家思想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受到广泛的影响,就是因为儒家找到了那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诸候之间不仁不义不信,以取利为存相互吞并杀伐兵祸连年。儒家试图通过自身的认识提出了自家的见解。有人说,儒家思想在为封建统治服务,这种说法严重有误。本人认为,儒家试图在东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广大的民众求安宁稳定,这才是儒家思想的初衷,也是先秦诸子立学说之初衷。何以见得这种初衷?“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见《淮南子》中。
东周乱世导致诸候征战无度兵祸连年鸡犬不宁的结果,其根本在于封建社会对人们无限的盘剥所致。封建之弊正是儒家理论提出的着眼点。从儒家六经中不难看出,《春秋》中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是一个大同的社会,何为大同?就是人人安居乐业、没有纷争平等富足的社会。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大同社会?儒家试图通过《礼》《乐》《诗》《书》部分通过教化的方式逐步现实从个人到小集体到整个社会风气的改良,这便是当时儒家立说的大致构想。
然而构想再好,推广实施起来并非易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不到统治者的推崇很大原因是激烈的外部战争“没时间”给封建统治者慢慢教化治下民众所致,因为人口数量的稀少,产生力的低下,加之外部军事斗争的激烈,诸候国治下的人从十几岁开始便要投身战争之中,一个人从十几岁到几十岁一生的时间都在为战争服务,整个战国时期不光尚武的秦人如此,各诸候国亦不例外。
到了统一之后的西汉,由于没有了战争兼并,维持稳定成为了汉帝国不可回避大事。维护一个大环境的稳定,使治下臣民安居乐业除了用刑罚的手段惩治不法行为之外,就是教化了。如何教化民众守法安居?除了政策上的宽仁,法律上的严守,还要在教化上的助力。史书上说,武汉帝时期开始尊儒,其实尊儒的根本就是教化民众。为何汉武帝如此重视教化?
时之弊对应的就是时之急。汉武帝大力推崇尚儒的原因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虽无战争,社会却滋生了大量败俗坏法之事。从《史记.平准书》里我们就不难发现当时人们虽然远离了战争,生活也相对富裕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从上到下贵族生活越来越奢侈,地方的富人大肆兼并土地欺压百性,有钱人恃财骄纵,用钱财开始役使穷人。当时整个社会的状况司马迁用了四个字概括:“争于奢侈”。西汉时因为奢淫被治罪、自杀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诸候王和佞臣,如典型的济北王淫乱后母、燕王把亲生女儿当妻妾等。
汉武帝当时一面任用酷吏惩治诸王、贵族、豪强及平民中出现的歪风邪气同时;一面开始任用儒生推崇儒学。武帝建元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儒家的兴起,除了政治上的助力,更重要的是时势的必然,因为更正制度,兴起教化可以“慢慢来”的重任非儒家莫属。
历代以来,儒家盛行于世对个人及社会大有益处于的在于个人修养部分的中庸丶礼、乐、絜矩、性善、义利之辩等。然而,历代专制统治者爱的是儒家思想体系里个人修身养性小康之义部分,并没有全偏爱整个儒家六经大同之义部分,由于专制统治,后世的儒家只传儒家的小康之义,隐晦了儒家《易经》《春秋》的大同之义,以致后人不知道小康之世只是一时的社会组织,以致认为是专制的东西,让儒学盛行遂步成功罪不相掩的囧局,这真怪不得春秋乱世时的孔子……
儒家思想确立了皇权制度的合理性,自汉武帝以来,“三纲,五常“被历代统制者奉为治国的根本。老百姓接受儿子要服从父亲,妻子服从丈夫,臣民服从天子的三纲,也接受仁,义,礼,智,信这五方面的个人修养准则。因此,中国历代皇帝都尊崇儒家思想这是必然的。
古人的东西存在就是价值,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为了生存你应该怎么做,在你生活工作的小环境里你应该怎么适应?没有模式没有定式,你要从哪里寻找你须要的学习目标。孺家,道家,佛家不管它哪一家不管它为哪个阶级服务不管是哪个统治集团只要是让人活得快乐活得抒心,让大家能和謁相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它就是好的东西,就是应该学习的文化传承。粗人说粗话各路大仙只当放屁。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儒家思想讲究仁政,这当然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是如果对于推崇他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那是没有人会真正去推崇它的。
其实归根究底来讲,推崇儒家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人治。仁德靠什么显示啊?就得靠人的主观意识。而道家是反对仁政的,《老子》当中有很经典的语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说想要人治,是不可能选择道家的。
儒家经典里边至理名言千千万万,谁也不能说不好。其实人不可能通晓万事万物,但是只要了解了其根本道理,就知道了一切的结果。了解了其根本目的,就知道了一切的原由。
人治有什么好处,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人治发展到人类社会的高级阶段,一定会阻碍社会的公平与发展,在中国,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就从人治开始迈向法治。但是法治破坏了旧的封建制度的贵族们的特权世袭。这就要拿出一套堂而皇之的理由来否定法治,那么很荣幸,最符合做这份工作的理论基础的,就是儒家!
儒家既不直接了当的反对法治,也不明目张胆的推行人治,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认知!虽然缓慢,但却很有效,韩非子所说“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概括的最为经典,这铁律千年不变。
因为儒家提出博爱、人性的思想,也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
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哲学,以家庭为重,心。推及家族,宗族,亲戚,社会,官场上君为父,臣为子,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不忠。父欲子死子不死,不死不孝。忠孝是儒家思想的大节。
儒家以家为中心,血统亲亲。这牵动人性的本质,每个人,心中都牵挂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子女。层层推及,引申为天下一家亲。这是儒家思想创造了中华文明的基石。道家讲究个性自由,人生如若不如意,明日散发弄扁舟,离家出走了。佛家更干脆,削发为僧。去睡大觉吃百家饭。如果你养的儿孙,去当和尚,去深山修道,我不崩溃是假的。如果你的爱人看破红尘,去出家了,你做人不失败是假的。
儒在家,顾家。老生病死,按照人伦,顺其自然。道离家,追求个人自由,有性无爱。求长生不老,最后飞升成仙。佛出家,禁止性交。也有说,佛无性别,不男不女。最后圆寂,成为猞猁子。灵魂回归天界。
儒家是以孔孟之道为宗旨的思想道德,它所倡导的君为臣纲丶父为子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用儒家思想统治人民,所以儒家思想才得以传承和沿袭。
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条让统治者无不欢欣,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比这更好的更简单明了的更便于执行的理论了-不论你统治者多么荒唐多么可耻多么无能,你百姓也得服从,奴役人民多好用,这一说教,让封建统治维持了几千年,循环了几十个朝代君主,这样长时间肯定落后挨打,因为严重阻碍生产力生产率的发展,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走出来了,马上改观,当然对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还要继承发扬,包括儒家的学习精神,讲社会公德,这许多东西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也是人类文化优秀的东西,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定伟大的民族,追求上进,一旦掌握了新的理论就会马上发扬光大,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