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您的帖子,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二是文化阅读与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都是形成孩子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的养成,最好不过家长的言传身教,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却不可忽视的。文化阅读与价值取向这方面,孩子受老师的影响更大,因此除了学校外,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辅导老师、甚至辅导机构就需要谨慎细心。尤其在孩子思想观念不稳定的时期,一个三观积极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一定要挑选专业且优秀的辅导机构。像是镇江的话,大班可以选择新东方,一对一可以选择德松教育,都是很值得信赖的。
观点:
作为班主任,我对班里一些白天休息晚上上网的“夜行者”是分外头疼,各种方法用尽不起用。学校及教育部的相关措施只能是减缓当下趋势,如果不能真正把网络化害为利,“电击狂人”依旧有市场。为什么这样说?
分析:
1当下网络就是一场拉锯战,此消彼长
近段时间,按照上面精神,我们这里已经对学习附近网吧进行了一次排查,看是否有未成年学生上网,这种方法学生无非查完了再去。
之前火??遍网络的王者荣耀已经出台了防沉迷系统限定玩的时间要求提供身份证,很快网上就出来攻略提供作弊方法。
所谓班会洗脑那就更好应对了,左耳进右耳出,“废话穿肠过,王者心中留”,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也没有办法啊??。 作为班主任看到那些天天眼睛??红红,脸色暗淡趴在桌子上的人,你是谈话、批评、找家长也没有办法。怎么也不能把学生从网络拉进去。
各种方法都有对策,拦阻不住学生在网瘾路上越走越远 ,没有办法的家长才会求助杨永信,“电击狂人”杨永信才有了市场。那网瘾少年难道没有希望了?
2也许真正能够解决网瘾的方法是把网络化害为利
都说网瘾少年没有希望,我却发现他们“闪光点?”:为了一个排位可以连续十几个小时玩,为了不坑队友轻伤不下火线,为了能玩游戏突破网络层层难题。如果他们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或者部分用在学习上 ,那么情况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并不是我的异想天开,很少有人正视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的知识已经和现实生活脱节太远了,教学方法一次次更新换代变化却不大,而网络游戏上一些吸引学生的方法正是教育上需要借鉴的,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产生兴趣,才是教育未来的出路。那有这种希望吗?
3高科技VR是一个方向,前景如何尚需时间
当下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试用VR技术教学,学生可以借助科技真正和自己学习的内容交流。他们可以和李白喝酒??谈诗,可以与外国友人交流英语,可以看到学习的分子世界,当学习的东西真正活起来,如果加上晋级制定,学生会不会为此充满学习的动力?也许时间可以告诉我们。
佩弦教育语:
可以预见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会越抓越严,形势会变好,但备不住网瘾少年见招拆招。新的VR教育前景尚不明了,你觉得“电击狂人”杨永信能不能彻底治疗一些学生的网瘾?方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在现实生活中,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不少见,邻居家有个上初二的男孩子整日拿着手机,偷玩电脑,家长劝说、吼叫都不管用,把手机没收,孩子就去网吧。邻居一家为了这个孩子,整天是鸡毛狗跳的。那网络究竟有什么魅力让青少们不听话,不学习,甚至不吃饭,不睡觉呢?
网络里有激情难忘的网络游戏,有亲切的社交群体,还有一些丰富有趣的网络视频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新闻资讯,当然还有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各种灰色地带和极端组织正在侵袭着不会辨别是非的青少年。虽然网络成瘾不少见,但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还是要分清楚正常使用和成瘾的区别。
网络成瘾有以下几个标准,首先就是失控,孩子在时间上限制不住,在情绪上把控不了。第二个标准就是过度重视,表现得好像网络这件事比学习、工作、吃饭、睡觉以及其他活动都重要。第三个标准就是明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伤害身体和感情,也不惜代价,坚持不放弃。
一、为什么孩子会沉迷网络
孩子沉迷网络,大多数都是沉迷网络游戏,那么网络游戏到底给予了孩子什么,才让孩子这么着迷呢?首先孩子喜欢的东西一定是能给予他快乐的东西,玩游戏可以让大脑大量分泌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除了玩游戏以外,还会在体育运动、恋爱以及比赛获得成功的时候会大量出现。游戏还能够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尤其对于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亲子关系紧张的中学生来说,网络游戏不只是补偿小时候的缺失,送给了孩子们一个独立的空间,在游戏里面,孩子不只能玩,还能有合作的默契和输赢的刺激。网络游戏给了孩子很容易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满足了孩子们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网络是区别于现实的另一个神秘空间,孩子们可以完全按照想象去实现自我,在网上可以完美的演绎成另一个人,从而获得精神寄托和依靠,网络满足了孩子在现实中所缺失的所有的心理需要。网络游戏的错就在于它太完美了,总是让人付出很少的力气就可以得到丰硕的满足和回报,但是现实世界就不是这样的,孩子不会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与人达成信任,更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达成成就。其实这些道理和网络的虚幻性,孩子们心里都清楚也知道网络的危害,他们只是不自控或者说无法自控。那么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呢?
二、家长怎么帮助孩子脱离网络?
家长要帮助孩子脱离网络,首先自己要做个表率,除了正常工作和必要的联系之外,把手机放在一边,还原手机最初的功能。想让孩子管好自己,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其次孩子喜欢玩游戏不能说就是游戏的错,与学习相比游戏能更快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所以孩子更爱玩游戏也在情理之中。当我们开始去理解孩子,尝试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跟孩子交流游戏中的感受,从而获得共鸣,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和点击游戏的种种付出,这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开始。
家长的智慧是不要跟游戏较劲,更不能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或许家长也可以尝试跟孩子一起玩同一款游戏,问问这款游戏好在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又在哪里,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一款比这个还好玩的游戏,帮助孩子成为能够审视游戏的掌控者,而不是被游戏左右的弱者。这样的引导会让孩子逐渐寻找到游戏中的不足,从而更深地认识游戏。
很多时候孩子爱玩游戏是因为他无事可做,所以家长要关注的不是如何放下手机,而是放下手机之后孩子能做什么。家长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他能做什么,能像打游戏一样,让孩子感受到那么多的快乐和满足。如果家长要求孩子放下手机,马上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就相当于让一个刚出院的人去参加长跑,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都知道应该学习,但是他不愿意学习,因为学习让他感觉不到乐趣,看着自己落下的课程也让他倍受打击,在这种无趣又煎熬的感受之下,孩子就会更加怀念游戏里的时光。
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更多的兴趣中找到一种喜欢且擅长的,并且鼓励他坚持下去。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把要求放低,在放下手机的初期一定不能过分督促孩子学习。无论是学习带来的挫败感还是心理上的缺失,都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初中生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会想到死亡,想到未来,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学习是为了什么?很多孩子小时候知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了新的想法,对于以前的回答也有了怀疑。
家长可以把自己的辉煌经历说给孩子听,也可以和孩子说说周围人的经历,讲述辉煌事迹的同时,更要说走过的弯路和自己犯错的过往,帮助孩子展望他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让孩子目光远大,才能不痴迷于眼前的小欢喜,让孩子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才不至于任性到无所顾忌。青春期确立生涯目标刚刚好,建立了远大的目标之后,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合理规划通往梦想的道路。
结束语
我们要向游戏学习,不断的激励孩子,即使孩子没有完全按照计划履行承诺,可毕竟他一直在努力是有一定进步的。最起码我们要相信孩子,他的内心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满足小快乐和追求大幸福的博弈,也是满足及时快感和训练延迟满足的教练场。
在帮助孩子脱离网络的过程中,方法可能没那么重要,促进一切有效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之上。如果孩子讲道理不听,打骂没用,制定好的计划也当做废纸,就说明家长的权威已经失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佩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打动孩子,让孩子欣赏你,也愿意跟随你,同时让他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帮助孩子脱离网络一定不会像玩游戏那么轻松,家长要帮助孩子丰富课余生活,适当转变学习方式,可以试着做物理化学实验,听听英文歌曲,唱唱喜欢的诗词,同时必要的户外锻炼也是不能少的。
我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我也去了解过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其实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沉迷于网络的孩子,父母对其的关爱或关注都是比较缺失的。这种缺失有时候并不是说父母不爱孩子,有可能是过于的溺爱孩子,还有可能是父母的给予和孩子的需求是不符的,最终导致孩子需要在另一个获得这些关爱或关注。
我就简单分析一下这些让孩子沉迷网络的情况吧。
1. 家长缺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
其实每个小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对这个世界都是充满了好奇的。所以,他们会对很多的事物感兴趣,而家长需要根据孩子自己的一些兴趣和能力,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是多方面的,而且一定要是从玩里面来学习,不能是一味的枯燥的学习环境。
慢慢的,孩子能够在这些兴趣爱好方面获得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同感,他就能够将自己更多的精力花在这个方面。
沉迷游戏的情况自然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了。
2. 鼓励和陪伴
孩子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他需要的是鼓励和陪伴。当他想家长陪他一起玩的时候,家长需要尽可能的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一起玩耍,并且在玩耍中发现他的优点。
当然,如果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批评,但是不要具有贬低的字眼,需要在批评中鼓励孩子做好,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好,我们也要表扬,并且鼓励他继续保持。
孩子也会害怕孤独,而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我们应该给孩子一种安全感,一种作为合格的人的认同,而不是让他在游戏中获得比现实中更多的认同。
3. 不要排斥游戏
所有的孩子都是喜欢玩的,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产品,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沉迷于网络,就不让孩子玩游戏,不让孩子接触游戏。
我们以为这样就能限制住吗?
其实不然,孩子会上学,同学之间会聊天,大部分的小学生聊什么?游戏、玩具。
所以,我们无法阻止孩子获得这些信息,也无法阻止孩子对这些内容产生好奇心,那我们何必去阻止呢?堵不如疏。
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游戏的时间,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玩,但是我们需要有节制。
和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学会自制,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沉迷网络的可能性。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理解,我不是什么育儿专家,我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家长。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对于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现在直接无法交流,放在谁身上都会着急。但是着急上火也不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让您的孩子变得如此叛逆这才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味地责怪打骂孩子并不能有什么效果,反而会导致亲子关系更加恶劣。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家长过激的反应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如果无法和孩子交流,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老师寻求帮助,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更能事半功倍,解决家长的烦恼。
不要太强硬、慢慢从可以另一方面去导入,比如培养孩子其他兴趣,比如多户外活动,让孩子慢慢退出游戏圈里
首先,孩子沉迷游戏,锅不可能永远怪在游戏身上。家长作为监护人,有着对孩子的一个监管义务,应该早起对孩子做出相应的引导,多培养孩子的其他爱好。
对于,孩子沉迷游戏的事实,应该多开导,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孩子玩游戏,多培养其他爱好。作为家长也应该做好一个榜样,给孩子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样我觉得才可能让孩子不再过度热衷于游戏。
每个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方式吧,不过总体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第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
现在孩子并不想我小的时候,可能一个四驱车就是最喜欢的东西了,现在孩子的攀比心理越来越强,其实大多数还是来源于父母,因为从父母的心里就是要给孩子最好的,看见别人有的,自己孩子也得有,虽然孩子可能不懂,但是时间长了,自己就会认为别人有的自己也得有所以造成孩子的心里扭曲,早熟,思考问题偏激,而游戏往往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一圈小孩在一起,可以互相吹嘘,所以,想改变孩子首先要从他的朋友圈改变
第二,从家长角度
自古以来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要怪孩子有什么坏毛病,还是要找到根源,做父母的想想,首先,是不是总是在看孩子的时候自己总在玩手机,只是单纯的看孩子,并没有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没有在孩子面前玩游戏,那孩子看家长玩的不亦乐乎,耳濡目染的,自己肯定也向往,就跟抽烟是一样的。其次,家长平时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学习,有没有考虑给孩子一个完善的休息娱乐的方案,我觉得这个是绝大部分家长没有的,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培养,但是孩子的课余时间,娱乐,你有考虑过吗?如果这方面你不去考虑。那孩子只能是以自己的方式放松,那就很容易有偏路,往往小孩的叛逆心理是比较强的,那那个时候你再管,越管越严重,这个时候可能有的家长就说了,我有给孩子规划啊,我给报了画画班,音乐班……没错,在你眼里可能这个是丰富孩子的课余活动,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这个是不是孩子的兴趣呢?如果不是,那不是又给孩子添加负担了吗?最后,刚才也提到了,小孩都是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你越管,越严重,平时的教育是不是只有你不能做,你只能做,这样的方式呢?孩子往往会想,凭什么听你的?当然,也不能大道理一大堆,孩子听不懂的,管理往往需要以退为进,他想玩,可以让他玩,两种方式,要不,玩要有代价。要不,玩要有前提,家长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心软,自己树立的规律自己要严格遵守,不能因为孩子撒个娇,哭个鼻子就心软了,那孩子会认为这种闹是可以改变家长想法的,从而不听家长话,等家长管不了,控制不了的时候直接上手,这样就是一个死循环了!
没有不懂事的孩子,也没有会害孩子的父母,缺的,可能只是沟通与方式
我的孩子之前也是沉迷于网络小说,在家根本控制不住自己。而我们父母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到孩子。后来听朋友的建议送去辅导机构,有多位老师帮我一起看管我的孩子,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机构里,孩子和其他的同学、老师积极交流、学习玩耍,现在阳光开朗多了,不像以前每天窝自己的房间不愿出来,只一头沉迷于网络小说了。
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小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很常见的,在孩子提出要玩游戏时,不要一味的拒绝,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疏导,如果没什么办法的话,不妨顺水推舟,培养孩子在游戏方面的造诣,如果他仍然愿意,你就让去做职业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