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吉思汗当时并不是近的不打,并没有什么远交近攻,而是一直在打近的。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本部以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扩张,一直在往四周打。北面是严寒的沼泽地区,没有什么国家,只有一些处在更原始状态的部落,被称为森林部落。成吉思汗派了他的儿子术赤专门去攻打这些森林部落,把这些小部落基本上都征服了。所以北边后来一直是蒙古的土地,这种边界一直延伸到北冰洋。

(森林部落)

当术赤征服了北边的森林部落以后,也就是成吉思汗准备发动西征的时候。发动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准备确立自己的汗位继承人,他最早的想法,其实是想把汗位继承人给术赤的,但是二儿子察合台不干,和术赤大吵起来,说术赤不是他爹成吉思汗的种,成吉思汗才没有把汗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第三个儿子窝阔台。

东边成吉思汗也一直在打,他主要是派他的弟弟铁木哥进攻,把辽东及朝鲜半岛也给拿下来了的。

南边主要是西夏和金国。对于西夏,成吉思汗主要采用的是又打又拍的方式。在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已经对西夏连续进行了五次进攻,这五次进攻都取得了胜利。但是,成吉思汗并没有想立刻灭亡西夏,而是想把西夏作为一块缓冲的跳板,他的目的是要进攻金国。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

在西征之前,金国一直是成吉思汗进攻的一个重点。金国是成吉思汗及蒙古人的世仇。在成吉思汗统一漠北之前,蒙古人是受金国奴役的。而且金国为了防备蒙古人崛起,还每年定期深入漠北,对蒙古人实行“减丁政策”,也就是派人去屠杀蒙古人。这是让成吉思汗以及他的蒙古帝国仇恨金国的根本原因。所以,成吉思汗在统一漠北后,第一件事,就是攻打金国。

金国并不好打,成吉思汗打金国花了不少时间,光是在中都城外,蒙古人就呆了长达三个月之久。不过最后成吉思汗还是拿下来了。在金国把自己的公主献给成吉思汗,并且递上投降战表的时候,成吉思汗才撤兵回去。

成吉思汗唯一没有进攻的是西边。蒙古帝国的西边是西辽,这是辽国被金国灭亡后,辽国贵族跑到西边建立的一个大国。成吉思汗没打西边,主要是想和西边做生意,从西边得到更多的战略物资。所以成吉思汗才派出商队去和西边崛起的花剌子模做生意。却是花剌子模小看成吉思汗,不但拒绝和成吉思汗做生意,还抢劫了成吉思汗的商队财物,杀掉成吉思汗的商队人马。

正是花剌子模的这一傲慢行为,激起了成吉思汗的愤怒,所以他才停止了对金国的用兵,先派他的先锋大将哲别进攻西辽,目的是开辟一条攻打花剌子模的通道。当把西辽打败以后,他才亲自带队,进攻花剌子模,最后整个灭亡了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的军团从未停止过征伐)

不过就算这样,成吉思汗进攻的主体还不是欧洲,因为花剌子模主要并不在欧洲。进攻欧洲,是在成吉思汗去世,由窝阔台继位后,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资和地盘,才组织蒙古帝国第三代的长子发动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的重点,才是欧洲。而在进攻欧洲的时候,蒙古军团已经拿下金国和西夏,开始进攻南宋了。也就是说,进攻欧洲的同时,也在打南宋,并不存在近的不打而打远的这样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题目的问题是把很多情况都搅浑在一起了。

最佳贡献者
2


有人说,十二世纪的蒙古族作为草原游牧群体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有人说,蒙古铁骑只会征战抢掠,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也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实。但更重要的是,蒙元帝国征服了四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王朝、公国,并且成功地进行了上百年的巩固和发展。铁的事实证明,“落后”论和“破坏”论是有失公正和客观的。恐怕离历史的真实太远了,而且远的有点离谱了。

  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并非成吉思汗的本意,更不是由成吉思汗挑起的。“成吉思汗在占领朝鲜、唐古特之后,本想停止扩张。他并没有打算攻占西方诸国,而且想要同花剌子模沙拉和平相处。但是沙拉的一个督统杀了蒙古商人。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仍然是希望和平相处,派使团要求处理杀死蒙古商人的督统。沙拉不但没有同意成吉思汗的要求,反而杀害了使团团长,其余的成员被剃光胡须押出国境。成吉思汗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无理行径,做好准备后于1219年进攻并摧毁了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派正使要求严惩罪犯并赔偿,在遭到拒绝后,花剌子模杀害前来的使节,这直接导致了成吉思汗决定发动战争,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公元1219年夏,蒙古军团在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上游集中。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出征花剌子模。成吉思汗的军队让花剌子人模吃惊,大军如潮水一般从蒙古草原一泻而下,更让欧洲人惊呼:上帝的黑鞭出现了。此时的花剌子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军事贵族和太后势力结合,构成对国王摩诃末的严重威胁。争权夺利的斗争,使他们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抵抗蒙古军的进攻。尽管花剌子模军在总人数上占优势,但是他们在每一单独点上的人数比蒙古军少。成吉思汗从锡尔河中游的讹答剌附近进入花剌子模境内。成吉思汗分兵四路向花剌子模大举进攻。他一面派二儿子察哈台、三儿子窝阔台攻打讹答剌城,一面派大儿子术赤攻打锡尔河下游各城镇,自己则和拖雷统率主力部队,横越沙漠。直入布哈拉城。

 

3

 

当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几乎将对外战争作为民族生存的依靠,游牧反而降居次席,蒙古国走向了完全的军事化道路。西征的惟一目的就是掠夺,所以蒙古军队尽管铁骑横扫欧洲,却没有占领欧洲,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占领而是掠夺。蒙古军队在欧洲战场的行动极为野蛮,以至于多年后欧洲人还对所谓“黄祸”胆战心惊。  

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往往是城破人亡,三光政策,所以他们去欧洲并不去统治,抢光了就走。极无政治远见。这也就注定蒙古军队在欧洲不可能长期存在。  

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三四岁的蒙古孩子就在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被严格地进行骑马、射箭的训练。这些自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也是极为惊人的。在马背上,无论是冲锋,还是快速撤退,他们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换言之,所有的普通战士都是神射手。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的异族敌人都无法做到,这也是欧洲军队屡屡遭到重大伤亡的原因。蒙古人被称为为“鞑靼”,这个词正好与基督教“地狱里的人”谐音。  

这种纯粹的烧杀抢掠行为一直到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才有所改变,多年的征战使拔都增长了不少才干,懂得如何用兵,如何用将。更让他懂得了一些过去的一些失误--即攻下一地为什么不能守的问题。

拔都把留守的蒙古兵带回钦察草原,经过休整,选出一些得力头领,然后把已经征服的12个斡罗思公国的居民编成万户、千户,把选出的头领任为“达鲁花赤”去统治这些居民。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么大的区域,他还推出一个最有威望的大公,称为“全斡罗思大公”,帮他收取赋税。拔都就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来建立了王都,称为“金帐汗国”(意为“黄金部落”,汉译为“钦察汗国”)。

金帐汗国疆域最大的时候,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多瑙河,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广大地区,拔都的13个兄弟被册封到各地去统治那里的人民,每人统治的区域称为“兀鲁思”。?  1255年拔都去世,他的弟弟别哥继立为汗。之后金帐汗一直是蒙古国的属国并延续了两个多世纪。1380年,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在顿河与蒙古军决战,将蒙古兵打败,从此打破了蒙古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蒙古人在欧洲的统治逐渐走了下坡路。

随着元大帝国的灭亡,金帐汗国的蒙古后裔们逐渐被当地的突厥人,俄罗斯人同化,成为欧洲人种的一部分长期留在了那里。

金帐汗国的建立是蒙古人征服并占领东欧的一种实践。但纯正的蒙古人占据那么广大的区域就显得太小了。而且靠着野蛮屠杀和掠夺占领的领土,当地人的反抗情绪始终无法消除。这就是蒙古大帝国无法巩固它对扩张领土的统治的重要原因。

4

说的不对,成吉思汗一直在战斗,远的近的都在打,他的梦想是征服全世界。

铁木真统一东部蒙古后,被尊为成吉思汗,这标志着蒙古帝国的建立,随后蒙古继续对西部蒙古反对他的发动进攻,而西部蒙古当时反对他的最大势力就是乃蛮部的太阳汗,成吉思汗击败太阳汗后,统一了蒙古草原。

蒙古大军远征

而后蒙古人发动了对金国和西夏的进攻,并且多次取得胜利,为了应对蒙古的威胁,金国主动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蒙古,为了破坏金夏联盟,蒙古军队在进攻金国的同时,先将主力对准了西夏国,结果将西夏国彻底打服了,党项人被迫同意,与蒙古人联合进攻金国,金夏同盟瓦解。于是蒙古又开始主力进攻金国。

蒙古进攻金国的战绩显著,而金国的领土很大,经过蒙古的蚕食,金国几乎完全放弃了东北地区,而在东北短期契丹人耶律留哥建立了东辽国,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夏国(大真国),为了彻底征服东北地区,此时蒙古与金国开始了短暂的和平,而成吉思汗派出大将木华黎主力经营东北地区。

蒙古帝国统一草原对外攻击金国后形势图

在成吉思汗歼灭太阳汗的战斗中,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逃到了西辽国,成为西辽国国王的驸马,后来居然篡位成为了西辽国的皇帝。作为成吉思汗的敌人,成吉思汗开始了西辽的进攻。并攻灭西辽国,斩杀了屈出律,将西辽旧地封赏给自己的三儿子窝阔台。

西辽灭亡后,蒙古帝国就与中亚强国花剌子模接壤了。应该说相比较金国和西夏的坚固城池,蒙古人更愿意去征伐水草丰美、一望无际的草原,而此时花剌子模因为通商问题与蒙古帝国交恶,于是蒙古帝国开始第一次西征,由成吉思汗亲自主持。此次西征花剌子模为末代君主摩柯末,蒙古西征中,摩柯末战败后向西逃亡到里海中小岛上瑟瑟发抖,而他的儿子扎兰丁则坚强抵抗甚至给予蒙古人重创,为此蒙古兵分两路一路有长子术赤、哲别率领追击摩柯末,顺势攻入高加索和东欧地区,而另外一路则由成吉思汗亲自带领追击扎兰丁到印度河流域,并在击败扎兰丁后开始东返蒙古草原。此次西征的花剌子模地区包括现在伊朗东部、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地区,这片区域被成吉思汗封赏给次子察合台,后来形成察合台汗国,而长子术赤远征的高加索和东欧地区后来成为长子术赤系的金帐汗国。

成吉思汗去世时的形势图

蒙古的第一次西征,为蒙古人打开西进的通道,占据中亚后,蒙古人可以从里海以北的草原一路向西到达伏尔加河流域,然后攻击欧洲,这是当年匈奴迁徙的路线;同时蒙古人可以直接向伊朗发动进攻,顺势进攻衰弱的阿拉伯帝国,征服西亚,这两条路线就是后来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和第三次西征路线。

完成第一次西征后成吉思汗东返草原,途中听说西夏再次反叛,于是在部署了灭夏战略后病死在六盘山。


成吉思汗是一位真正的征服者,在他的时代,唯一能够打败他的只有时间!如果长生天给予成吉思汗更多时间,他真的能够征服全世界。

5

成吉思汗近的地方不打,为何不怕遥远去攻打相隔千山万水的欧洲?其实这个问题问的不太对,这倒不是说蒙古军队没有舍近求远,先去攻打欧洲,而是说成吉思汗铁木真麾下的蒙古军队没有翻越千山万水,因为虽然欧洲距离是远一些,但到欧洲的路对于蒙古军队来说却更好走一些,那么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蒙古征服遵循着什么内心逻辑?我们今天就来详解一下。

金朝与中亚东欧各国的体量差别

其实在当时,蒙古第一次灭国行动出现在了位于中亚的花剌子模而不是金朝也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因为相比于中东欧各国,金朝和他们的体量差距悬殊,因此征服难度也是差距非常大的。

蒙古崛起前的花剌子模(左下Khwarezm)和金朝(右边Jin)

我们这里所说的体量并不只是指领土,当然金朝的领土也不小。但金朝和中亚以及东欧国家相比具有本质不同的其实是人口。根据历史记载,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一年之后的公元1207年,金朝的人口已经达到了841万户,总人口可能超过了5000万人。而在10几年之后蒙古军队发动灭亡花剌子模的战争时,花剌子模几大主要城市的总人口数相加只有52万到85万人之间。虽然主要城市的人口绝对不能等同于总人口,但花剌子模在当时就是一个以城市人口比例特别高而著称的国家,所以其总人口至多也就是几百万人,和金朝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而在花剌子模灭亡之后,蒙古军队遇到的其它亚欧国家的体量最多也就是相当于花剌子模的体量,有些甚至更小,人口只有几十万,所以这种征服难度和南下灭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其实当时蒙古也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对金朝用兵,只是金朝作为一个体量超大,而且抵抗意志也十分坚定的王朝,一直抵抗了20多年才被打垮。而这种时间差也是许多朋友感觉蒙古人似乎对中亚东欧兴趣更大的原因之一。

蒙军在草原周边作战的优势

当然,除了金朝本身的体量和抵抗的激烈之外,蒙古帝国和蒙古军队本身的重点也决定了中亚和东欧虽然距离遥远,但却是更适合其进行征服的地区。这里面最根本的一点当然就是因为蒙古帝国在早期是一个纯粹的草原帝国,因此其战力主要是来自骑兵的奔袭。而在当时,能让蒙古骑兵发挥最大战斗力的,就是从中国东北地区一直绵延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中欧地区的欧亚大草原地带了。

欧亚大草原(浅绿色)分布区域

桃花石杂谈这么说是因为,在古代行军打仗其实后勤的问题比现代要难解决得多的多。比如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历史记载说古代出兵,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但其实这种数字里,通常占绝大多数的都是负责运送粮草等工作的后勤人员,真正一线作战的部队能占到三分之一就算是比例超高的配置了。但蒙古军队在欧亚草原沿线作战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只需要极少的后勤人员就可以保证军队能够正常运转,并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鼎盛期的蒙古帝国,基本也是位于欧亚大草原周边地区

这样说是因为,在草原作战,蒙古军队的战马本身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后勤供应的作用。早期的蒙古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马匹可以说是其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鼎盛时期的蒙古军队中,马匹供应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平均每名蒙古士兵都会配备3到5匹马。而且这些马基本都是母马,因为母马除了能作为行军打仗时的坐骑,还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马奶,而马奶则是蒙古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在欧亚大草原及其周边地带作战的过程中,许多时候蒙古军队甚至都不需要后勤支援,或者只需要极少量后勤支援。因为在出征时,每名蒙古士兵都会随身携带一包干肉,在路上由轮替的马驮着,需要吃饭的时候在锅里一煮就可以随时开饭,而欧亚大草原相对干燥的气候可以保证这些干肉可以很长时间不变质。马奶则既能提供人体所需水分,还能提供补充的营养。而在遇到战事拖延粮食断绝时,则可以杀马肉充饥。而在极端情况,预计连马肉都不太够吃的情况下,则可以在把战马杀死之后,先把马血和马奶混合在一起当粮食吃。曾经有记载说蒙军士兵光靠吃这种马血和马奶的混合物就可以活过一周以上。

蒙古马是促成蒙古征服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另外蒙古马本身的特性也进一步增强的蒙军在欧亚草原的战斗力。蒙古马用现代观点看不算特别好的马,因为它的奔跑速度不如阿拉伯马和纯血马。蒙古马相对来说个头较小,但这却使它们自己消耗比较小,非常能耐受艰苦环境,在欧亚草原上它们凭借自己在沿途找到的野草和枯枝就能维生,同时给士兵生产马奶。而这也进一步降低了蒙古军队的后勤需求。而这些有利条件,只有在欧亚草原上才能发挥作用,一旦远离蒙军也会面临和其它所有军队一样的巨大后勤困难,所以中亚东欧地区虽然实际距离较远,但对于蒙古骑兵来说,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条件都有利,也更容易抵达。所以这些地区也更早就成为了被其征服的地区。

天时与天时的局限

而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优势之外,根据一些现代的科学研究,当时蒙古军队能够在欧亚草原及周边地区纵横无敌还跟当时出现的一个非常有利于蒙古帝国的天时有关。根据2014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尼尔·彼得森和艾米·海色尔等几位教授的研究,在公元13世纪欧亚大草原出现了长期的湿润气候,特别是在铁木真崛起这一时期,蒙古草原中部出现了连续15年湿度高于常年的情况。这使得草原的生产力大幅提升,也使蒙古草原的人口和战马数量都出现了暴涨。

公元13世纪的气候造成草原水草极其丰美也是蒙古崛起的客观原因之一

而这也是此前和此后战斗力都比较平常的蒙古军队在这几十年之间成为了横扫半个世界的无敌之师的原因之一。但天时造就的战斗力毕竟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在蒙古第二次西征期间,虽然蒙古军队所向披靡,很快灭亡了罗斯诸国、波兰和匈牙利,特别是在与匈牙利军队进行的蒂萨河之战中,蒙古军队几乎是以屠杀的方式消灭了数万匈牙利军队,却在向奥地利尝试性进军之后很快撤回罗斯地区,甚至放弃了在中欧已经征服的土地。虽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当时因为蒙古大汗窝阔台突然死了,西征军回去争夺汗位,但也有观点认为,蒙军撤离而且之后没有再次入侵中欧是因为在到了匈牙利之后,虽然平原地带仍然有利于蒙军作战,但当地已经渐渐脱离草原,蒙军在此作战成本骤增,因此感受到了巨大困难,所以才很快撤军,以后也不再进军此地。

描绘菩萨河战役的古画

同样,因为蒙军对就地取材解决后勤问题的过度依赖,也使其对手在后来找到了对付他们的有效办法。而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埃及马穆路克王朝成功抵抗蒙古入侵的过程。从公元1244年开始,蒙古驻波斯军队就曾经入侵叙利亚地区。而从公元1259年蒙古第三次西征开始,蒙古军队以及后继的伊儿汗国军队曾经在40多年内多次入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希望攻入埃及,灭亡马穆路克。但因为当地气候干旱,而且马穆路克王朝实行焦土政策,将当地的所有可被当作牧场地草原全都烧光,所以每一次蒙古进军到巴勒斯坦地区之后都很快丧失势头,最终只能迅速撤军,没有一次成功攻入非洲。而从这个角度看待蒙古征服的整个过程,恐怕许多疑问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6

远的春秋战国,有一位颇具战略眼光的人叫范雎。面对七国混战的局势,他的一句话为秦王指明了方向。这句话是“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秦王按照这句话征战四方,最终成为天下霸主。从此之后,远交近攻四个字变成攻城略地的金科玉律。可是蒙古在攻打天下的时候似乎没有这样做,这个强悍的民族没有率先攻打军事上相对薄弱的南宋,而是横扫亚欧大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报仇。

还有什么理由比报仇两个字更为直接呢?欧洲与成吉思汗没有仇恨,但是连接蒙古与欧洲的花剌子模得罪了一代天骄。当时成吉思汗全力攻打金朝,丝毫没有与花拉子模交恶的意思。为了赢得更安稳的后方,成吉思汗还派出使节和商队前往花拉子模互通有无。或许是成吉思汗过于看重这场贸易,他派出的450人的商队中包含500多头骆驼,大量财宝以及在花剌子模非常少见的商品。有一个词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些闪闪发光的奇珍异宝让一位短视的总督头脑发胀。为了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他污蔑商队是间谍,并且杀了这些人,私藏商品和骆驼。

这是一件挑衅性十足的事情,若不是国力弱到一定程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忍。但是成吉思汗当时一心攻打金朝,为了避免双线作战,他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这件事情。他表示只要对方交出凶手,大家还是好伙伴好邻居。可是这一合理要求却遭到拒绝,派出的使臣也被杀害。这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节奏,于是成吉思汗怒了,他把攻打金朝的事情交给下属,自己亲自率军攻打“不识时务”的花剌子模。最终,这个虎口拔须的国家从鼎盛时期直接亡国了。

位于中亚西部的强国花剌子模消失了,欧洲大陆直接呈现在蒙古人面前。这时成吉思汗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好战基因。于是,欧洲迎来了自己的噩梦期。

第二,对蒙古人而言,南宋比欧洲更难打。

蒙古是游牧民族,最厉害的兵种是骑兵,最擅长的战争是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速战速决。而欧洲,或者说蒙古人以闪电速度打下的地盘,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地形。但是南宋不同,中原王朝的城池全部修建的固若金汤,南宋还有长江天险。擅长长途奔袭的蒙古骑兵想要一举吞并南宋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当时金朝还在,想要攻打南宋,也要率先把与自己有仇的金朝灭掉。

第三,再说一次,南宋真的很难打。

在很多人心中南宋都是积贫积弱的存在,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这个国家简直弱爆了。但是无论多么懦弱的人都有血性的一面,之前一味妥协是因为没有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当全国人民需要背水一战的时候,华夏子孙从没有丢过脸,南宋尤其如此。当时金国和西夏经常欺负南宋,南宋的宗旨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算事”。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南宋打不过这两个国家。可是蒙古铁蹄消灭金朝用了23年,消灭西夏用了22年。消灭南宋呢?整整用了半个世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蒙古人表示不懂。为了能弄明白原因,他们对文天祥各种威逼利诱,希望能从这位敌人身上找到答案。可是蒙古人用尽一切手段,耗时三年零两个月也没有让文天祥产生一丝动摇。这时铁血的忽必烈也明白了,风雨飘摇的宋朝能在强敌环伺中支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文天祥这类爱国志士的气节。气节看不见摸不到,但在很多时刻,它都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我想说一下,其实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成吉思汗死于1227年攻打西夏之时,而蒙古和南宋第一次交锋则在1231年。因此成吉思汗没有攻打南宋。其次就是远近的问题,在中原人看来,蒙古距离南宋很近,欧洲则与南宋相隔万水千山。但是成吉思汗占领花剌子模后,欧洲已经出现在视野之内。因此在蒙古人的眼中,欧洲与自己的距离比南宋还要近一些。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7

成吉思汗在占领朝鲜、唐古特之后,本想停止扩张。他并没有打算攻占西方诸国,而且想要同花剌子模沙拉和平相处。但是沙拉的一个督统杀了蒙古商人。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仍然是希望和平相处,派使团要求处理杀死蒙古商人的督统。沙拉不但没有同意成吉思汗的要求,反而杀害了使团团长,其余的成员被剃光胡须押出国境。成吉思汗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无理行径,做好准备后于1219年进攻并摧毁了花剌子模。成吉思汗派正使要求严惩罪犯并赔偿,在遭到拒绝后,花剌子模杀害前来的使节,这直接导致了成吉思汗决定发动战争。因此他开始向西征!

8

这个问题的意思应当是成吉思汗为何放着周边的金国和西夏不打,非要远征中亚和东欧?

事实上,铁木真最初的模样想法缺不是远征,而只是复仇,灭金。

铁木真的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在公元1146年被金国钉死在了木驴上,灭金是铁木真一生最重要的目标。

公元1206年,铁木真一统蒙古草原,随即向宗主国金国发起挑战。

但由于铁木真鉴于金国的强大,首先选择的是断其左臂――灭西夏。

所以,成吉思汗最初的征服对象一直都在周边地区。

只不过,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与中亚通商的450人商队被花剌子模屠杀。

但由于铁木真正在全力攻金国,所以决定和平解决。

于是,铁木真派出了使节交涉,然而花剌子模执意要挑战蒙古人,杀了蒙古正使,剃光了副使的胡子。

铁木真勃然大怒,于是便把攻打金国得战事交给了木华黎,亲自率兵征讨花剌子模。

历史从此改变。

花剌子模之所以敢挑战蒙古人,是因为刚刚击败了中亚的霸主西辽,兵威正盛,但铁木真的蒙古铁骑从此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噩梦。

征服花剌子模,铁木真用了五年的时间,之后返回故地,并派哲别向西追击逃亡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

摩诃末后来逃至里海孤岛,哲别则从波斯绕道高加索地区进入东欧草原。

在这里,哲别击败了阿兰人、钦察人、罗斯人,了解了整个西亚和东欧的状况。

这次西征是蒙古人的第一次远征,但远不是最后一次。

哲别追击摩诃末的路线未蒙古人提供了西征的两个方向,这就是后来的拔都西征――进入东欧建立金帐汗国,旭烈兀西征――灭阿拉伯帝国建立伊尔汗国。

所以,成吉思汗选择西征,最初确实因为花剌子模的挑衅,而哲别的远征探路使蒙古人了解了西方有更加肥美的草原,同时为之后蒙古人的西征指明了方向。




9

【成吉思汗蒙古为了金钱财富,不停地向东西方进攻征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

成吉思汗蒙古为什么要不停地向东西方征战呢?简单的说就是为了金钱和财富,有了钱和财富才可以养活蒙古的几十万军队。草原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小就骑在马背上,似乎天然的骁勇善战,这其实是个误会。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就是放牧,而放牧的劳动技能除了骑马射箭外,基本上都和战争技能无关,而战争的技能不仅仅是骑马射箭,一个放羊娃绝对不是一名天然的战士。一个牧民要成为合格的战士或军人,也是要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锻炼的。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大漠之后,拥有近30万的蒙古军队,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是需要大量的金钱去养活的。养活一名步兵,一年至少需要5两银子;养活一名骑兵,一年至少需要20两银子;养活一名铁甲军,一年至少需要50两银子,成吉思汗拥有近30万骑兵,马、牛、羊就算不要钱,武器装备总得花钱吧!成吉思汗在征战的过程中,俘获成千上万的汉人工匠,为蒙古军队制作装备和武器。制造武器装备的原材料,草原上只能提供皮革,铜铁布帛等其他原材料,只能依靠交换和购买。草原上的物产只有马、牛、羊、骆驼等等,通过贸易交换才能获取所需要的财富和金钱。

自从汉朝打通丝绸之路以后,丝绸就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硬通货。在汉唐宋时期的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中,一匹丝绸的平均价格大约是10两银子,而一匹马的平均价格大约也是10两银子,丝绸布帛的单位,为什么是马匹的“匹”,长期等价贸易交换的结果。一匹丝绸长约24米左右,一匹上等丝绸可以交换一匹良马,一匹中等丝绸可以交换一匹中马,一匹下等丝绸可以交换一匹劣马。在元代以前,丝绸是中国特有的拳头产品,其他国家都不能生产。丝绸通过国际间驿站式贸易交换,运输到中东、中亚的时候,一匹丝绸的价格成了10两金子,运输到欧洲的时候,一两丝绸的价格成了一两金子。

根据《宋史》的记载,北宋每年可以生产110万匹丝绸、900多万匹布;南宋每年可以生产94万匹丝绸,800多万匹布,可以为一亿多人口制作衣服。如果两宋时期丝绸的一半用于出口,每年可以换取500万两以上的银子以及大量的马匹牛羊,收取200万两关税。但是,两宋王朝就是个怪胎,在对外战争中败多胜少,即便是岳飞打赢战争,南宋也要杀岳飞而对金国纳贡称臣。两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庆历合议》《宋金和议》等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每年把丝绸产量的三分之一进贡给辽、西夏、金,丝绸之路东段的国际贸易权掌握在辽、西夏、金的手里,蒙古崛起之后,丝绸贸易的主权转移到蒙古手中,两宋高额的对外岁贡,养肥了辽、西夏、金、蒙古。

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为了联合西夏抗金,继续执行《庆历合议》,每年送给西夏15万匹丝绸、10万两银子。1141年,宋金和议之后,南宋每年向金国进贡25万匹绢、25万两银子,宋金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和西夏的联系被隔断了。庆历合议就彻底作废了。金国得到丝绸之后,开始的时候通过蒙古草原和西辽进行丝绸贸易,西辽再把丝绸运送到花喇子模,花喇子模再运送到中东阿拉伯,阿拉伯人再运送到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再运送到欧洲各地,国际丝绸贸易是驿站式的,巨大的利润存在于其中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丝绸贸易有许多条线路,贸易壁垒、军阀割据、土匪抢劫等等,高额利润之下险象环生,有时候也是血淋淋的。

1203年,成吉思汗灭蒙古克烈部王罕,王罕之子桑昆逃往西夏。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大漠,金国的贸易通道就被蒙古隔断了。无奈,金国只好把一部分丝绸低价交给蒙古,由蒙古向花喇子模输送交易。但是,金国也不死心呀,因为蒙古这一口咬的太狠了,金国也需要养活大量的军队呀,金国就把从南宋得到的丝绸,一部分通过西夏转运,利益均沾西夏何乐而不为呀!成吉思汗是要垄断国际丝绸贸易,西夏却收留了王罕之子桑昆,拒绝和蒙古合作,分散了蒙古国际贸易的利润。

1205年和1207年,成吉思汗两次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西夏被宋朝养活了200年之久,积蓄还是相当丰厚的,有钱就可以养活大量军队,成吉思汗两次攻夏,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攻夏,攻占了高昌回鹘,迫使西夏求和,接受了“附蒙伐金”的条件。1213年,1214年,成吉思汗两次攻打金国中都,骚扰抢劫河北、山东、辽西地区,迫使金宣宗向成吉思汗求和,送给蒙古金国公主、丝绸、金银。至此,成吉思汗就彻底控制了丝绸贸易的主动权。

成吉思汗养活着30多万蒙古铁骑,几十万汉族工匠,金钱的花费是相当巨大的,成吉思汗不满足眼前的利益,他想获取更大的丝绸贸易利润,他的目光投向了西辽和花喇子模。成吉思汗开始准备征伐西辽,同时展开了对花喇子模的贸易战,1217年,成吉思汗开始对西辽全面进攻。西辽是怎么回事呢?1125年,辽国灭亡后,辽国贵族耶律大石,率领残败的契丹人逃到今新疆至哈萨克斯坦一带,重新建立的大辽国,历史上叫做“西辽”,西辽也是驿站式丝绸贸易的受益者。

1218年(又说是1215年),成吉思汗灭亡了西辽,为了获取丝绸贸易的更大利润,成吉思汗向花喇子模派出了450人、500头骆驼的商队。蒙古前往花喇子模的这支商队,并不是来和花喇子模进行交易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打贸易战,他们要求花喇子模提供贸易通道,交出他们的贸易路线,蒙古商队是想甩开花喇子模,独吞丝绸贸易的利润。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花喇子模讹答剌(一作兀都刺儿,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总督,不能接受蒙古商队的要求,双方发生了严重争执,讹答剌总督上报花喇子模皇帝,以间谍罪杀死了蒙古商队的人员,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货物。

1218年,成吉思汗向花喇子模派出使臣,指责花喇子模皇帝摩诃末背信弃义,要求摩诃末交出凶手赔偿损失。摩诃末拒绝要求并杀死蒙古正使,剃光两位副使的胡须,押送他们出境。同年,成吉思汗攻灭了西辽,蒙古就和西域完全接壤了,同时,成吉思汗暂停了攻打金国的战争。征调了20万蒙古骑兵,数万汉人工匠随行,开始全面攻打花喇子模。花喇子模虽然有40万军队,1400万人口,但是地域辽阔,兵力分散,花喇子模采取了错误的抵抗方式,实行一城一池的保卫战,而没有集中兵力和成吉思汗决战,这是花喇子模战败的关键因素。

成吉思汗围困玉龙杰赤城半年多,由于久攻不下,蒙古牺牲了一万多名战士。城破之时,成吉思汗默许蒙古大军屠城七日,据记载七天时间蒙古军队屠杀了数十万人。当时,随行成吉思汗的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劝说成吉思汗不要屠城,成吉思汗对丘处机说:“攻克一个城池,我的蒙古战士就死了一万人,还没有等到征服整个花喇子模,我的蒙古战士就可能死完了。”玉龙杰赤是蒙古语,原名是花喇子模城,是花喇子模的旧都。成吉思汗从花喇子模掳走10万工匠,收编了20万花喇子模壮丁。

成吉思汗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大,军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的金钱财富也就越来越多,驿站式丝绸贸易的利润,已经不能满足蒙古对财富金钱的需求渴望,成吉思汗要获取国际贸易中所有的利润,因此成吉思汗蒙古的这部巨大战车就再也停不下来,需要不停的向东西方征战并掠夺。成吉思汗用5年时间,征服了花喇子模,回过头再次征战西夏,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在西夏银川去世。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由于对金钱财富的渴望,不停地征战世界各地,就像一个大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大越滚,直到有一天这个雪球再也滚不动而崩溃。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头条“冷清先生”公众号,谢谢您的阅读转发。

?










10

成吉思汗并没有舍近求远,而是选择远近兼顾,试图想要将全世界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

成吉思汗铁木真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他和他所率领的蒙古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之王。正是由于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庞大而高效的军事队伍。因此在成吉思汗和几代后人的努力下,蒙古大军几乎横扫了整个亚欧大陆,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回顾成吉思汗的一生我们会发现,早年的成吉思汗乃是蒙古部落首领之子,却不幸在少年时他的父亲被杀害,部落首领的地位被叔叔所篡夺。铁木真和母亲以及弟弟开始了流浪的生活。这样困难的生活磨练了铁木真的性格和培养了他一生的个人信条。

因此仇恨一直伴随着铁木真长大,同样也激励着他奋发向上,为父报仇并且重振家族。因此早年的铁木真并没有将自己的目标便定位于征服整个亚欧大陆,乃至于他心目中的全世界。他的野心和目标是随着战争的扩大和军队战斗力的增强而不断增长。

最终铁木真在为父报仇之后逐步的统一了蒙古部落和整个草原,后来更是为了抵御曾经的宗主国金国的荼毒。因此对金国以及与金国交好的西夏国进行了多次用兵。西夏和金国的覆灭指日可待。

然后铁木真在派出使者与花剌子模国进行商贸接触之时,由于花剌子模国的一个官员贪慕铁木真派来的商业使团的财富而妄动杀心。这一事件激怒了蒙古帝国和已经年迈的铁木真,因此铁木真率领大军开始西征讨伐花剌子模国。

铁木真在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时间里,尤其是在攻破首都和追捕苏丹子女的过程中,铁木真开始重新认识自身的实力以及世界的概念。曾经他认为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国在蒙古铁骑面前不堪一击,同时他开始了解到中亚、印度半岛、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更多方面。包括这些地区的国家的战斗力以及国家主要的财富来源。

因此在剿灭了花剌子模国过后,铁木真和蒙古大军士气高涨,因此铁木真才派出军队继续西征,去征服更远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于近邻西夏国、金国以及偏安一隅的南宋的征服。

因此在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几代子孙的努力下,蒙古人和蒙古人的后裔几乎统治了整个亚欧大陆,而并非是舍近求远。这就是战争狂人铁木真的一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