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立太子的规矩,大致是三个原则:

第一个是立嫡。就是说他的生母是皇后,他是皇帝与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可以立为太子。

第二个是立长。哪一个儿子最年长,不管他妈是不是皇后,可以立为太子。

第三个是立贤。

但是,多数封建王朝还是立的嫡长子,而不是贤明。其中原因:

首先,王朝的延续,以血脉和宗法制度保证皇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这种立嫡子的宗法制度,是在远古的氏族社会逐渐演变传承下来一种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部落首领或者王朝的王位,当然也包括财产。

这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子弟争夺王位和财产的可能性与合法性。

其次,立嫡子不立贤明,是因为嫡子的身份是很明确的。而贤明是没有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贤明还可以伪装。

比如,清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到清朝已经不大讲究嫡子之说了,但是他的儿子众多,谁都觉得自己能做个将来贤明的皇帝,所以出现了明争暗斗。

明朝皇帝大多是采取的立嫡的做法,只要是皇后的大儿子,不管是傻瓜还是有病,就立为太子。

而且明朝立太子有一特色,为了防止其他皇子与太子争夺位子,将其他的王全部封到外地,不可以回京。比如朱元璋的儿子在新乡卫辉的潞王,洛阳的康王,南阳的唐王等。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早逝后,直接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长子。

在历代王朝中,这种争夺地位的斗争比比皆是,尤为惨烈,尖锐的,复杂的是康熙的儿子们。而这么多封建王朝中,真正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

最佳贡献者
2

继承人问题关系到国家和家庭的长治久安,嫡长子只有一个,这个谁都没资格去争,立嫡有利于保持稳定。立贤,贤的标准没法掌握,按儒家的标准吗,唐太宗,明成祖这两位建立不世之功的皇帝谁符合儒家忠孝的标准。

3

一个朝代的持续,一定需要稳定。嫡长子继承制下,立嫡长子为太子,直观、争议较少。但贤明不贤明,谁说了算?是皇帝?还是朝中文武百官?还是天下百姓?r

是否贤明有很大争议性,因为贤明不贤明这个东西很主观,所有皇子都可以说自己贤明。一旦出现有争议性的标准,就容易出现杀伐纷争。于是乎,得找一个没有争议的标准来界定立太子的标准。而嫡长子制度,很明确,有嫡立嫡,无嫡立长。r

当然,立嫡长子肯定也会有问题存在,但相对于很具有争议性的立贤,嫡长子继承制给朝堂的稳定作用会大很多。嫡长子继承制下,如果你没有一个当皇后的母亲,也没有投胎当长子,就别惦记了,皇位没你什么事。这样一来,除了野心勃勃的皇子之外,其他人就不太会去争了。r

但如果是立贤的制度下呢?会有多少皇子认为自己不贤明,不想去争皇位呢?不会,大多数皇子都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们就会去争皇位。就算他们不想争,他们的母亲,妻子、舅舅、岳父也会推着他们去争。

以玄武门之变为例,当时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政变。r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李渊的偏袒下,功臣集团无罪被贬,太白经天,李渊的猜忌愈加严重,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2年的“贞观之治”。r

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有太多可以成君的人。





4

我国古代王朝继承制度沿用最多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在西周确立的,主要是吸取商朝混乱的王位继承制度的教训,避免政权交接过程中的混乱和流血。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来自网络)

至于为什么选择立嫡长子为继承人,主要是这种制度能更平稳的交接政权。

1、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比较强的操作性。

一旦确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就具有了排他性,其他非嫡非长的王子自然就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在皇帝或者太子不作死的情况下,皇位传承比较平顺。

2、“贤明”与否主要依靠主管判断,争议大。

一位皇子的“贤”或者“愚”多数情况下不容易判断的。主要依靠官员或者百姓的主观判断,有人认为这个皇子孝顺贤明,有人认为那个皇子礼贤下士,也有人认为某个皇子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等等。

每个王子的背后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背后的人都会为了各自的主人摇旗呐喊。历史上由于皇位继承酿成的流血事件数不胜数,教训可见一斑。

当然嫡长子继承制只是一个都认为比较合理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嫡长子会因为父子猜忌导致失去皇位,如汉武帝与太子刘剧因巫蛊之祸彼此猜忌,造成太子刘剧起兵造反失败被杀,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等等。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有其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嫡长子的确才具不佳,如不如食肉糜的晋惠帝等。

所以在清朝时,康熙鉴于诸子夺嫡的斗争而采取了一种新的的皇位继承制——即“秘密建储”,是上一代皇帝将传位诏书写好后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后,待老皇帝死后,由宗室重臣取出后当场公布。很好的避免了权力争斗,康熙之后,清朝很少因为皇位传递产生政治斗争。

5

嫡长子继承制是从周朝就开始实行的一种皇位传承的制度。周朝时既然立了嫡长子继承制,那就说明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有其很重要的优点的。

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唯一性。

皇帝所娶的皇后所生的第一个男孩子就是嫡长子,这个是很好分辨的,就是说没有任何争议。即使是皇后去世,那么被皇帝再次立为皇后的人说所生的孩子也是笛嫡子。那么如果嫡长子早夭,那么后面这位皇后所生的嫡子就可以顺位继位为太子。因为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三道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嫡长子是昏庸无能的,还要立其为太子呢?

皇位的更迭,如果搞不好的话就会让王朝陷入内乱,这是历史上血的教训。如果说贤明,那么李世民难道不贤明吗?为什么李渊还一定要立李建成为太子呢?就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而李世民只是贤明的皇子。虽然说最后李世民夺位成功,但是李世民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一个杀害兄弟的骂名!

立长不立贤在中国历史上,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

康熙的就九个儿子,哪一个贤明?哪一个不贤明?你说的清楚吗?

最后九子夺嫡几乎搞乱了清朝的统治,如果不是康熙,最后还有一定的威望,继位的雍正有一定的手段,那么清朝的统治后果将无法想象。

因此立长不立贤这句话还是很有用处的,即使嫡长子患有疾病,为了防止内斗的出现,也不得不立这个有病的嫡长子为太子。这种虽然有无奈,但是这种无奈却不是多数。

大多数嫡长子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但是到最后没有当上皇帝,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有的只是被别的皇子陷害。争斗虽然避免不了,但是却可以避免抵挡只成为皇帝以后出现的众皇子争夺皇位的现象。

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为了防止内斗可真是煞费苦心。


6

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时就已经开始有端倪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实现"家天下"的特征,要知道,夏朝以前,也就是大禹成为人主之前,都是通过禅让制来继承人主,也就是立贤明。到了周朝,则彻底确立了这一制度,王位和财产,都由自己的嫡长子继承,这也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之所以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因为这一制度确定的是以后的家族族长甚至是国君的职位,从而保障家族的世袭,并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这里的“长子”是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帝位只能由皇后的长子继承。至于其他的庶子,则没有直接继承地位的机会,除非是违背祖宗之法,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优秀程度去取得继承的机会。但按照常理来说,都是不正当的。



立嫡长子继承的好处。

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历史中,尤其是在皇位或家族族长的继承上,延续了三千多年。如果说它没有好处,我想这个制度很快就会被废除,可显而易见,它好处巨大。

首先,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解决家族内的继承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人们的生活都是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家族,不管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这些团体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那就是家主。因为家主可以组织起家族内部的活动,比如祭祀、家族聚会、利益分配等,一般来说,在血亲关系的影响下,基本上不会有族人冒头去反对家主的威严。



除此之外,家主还可以代表整个家族,是这一团体的话事人和发言者,可以在一些重要场合代表家族去出席。比如官方的会议,婚宴等。

由此可见一个家族的家主该有多么重要,通过嫡长子继承制,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件事,将家主的位置代代继承在自己的嫡长子手中,保证在家族中的大宗地位。

其次,嫡长子继承制可以为国家选择君主,因为已成惯例,就不会有太多人去反对它。这个制度对一个国家来说极其重要,可以避免因为君主权力的诱惑而引发的战争,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平稳运行,保证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而这,又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和秩序。但尽管如此,却还能在中国历史中找到一些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史实,相应的为这些朝代带来了战争和礼崩乐坏。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嫡长子,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取得皇位的,但他却开启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社会和百姓带来了富足和安宁。只是,又有多少人拥有李世民这样的才干和智慧呢?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上面的两个观点,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客观上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安宁,减少了动乱和纷争,并保证了皇亲贵族等统治阶级的权势和富足。



贤明不常有

在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都有一定的阶级因素和意识因素,是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反应,是一般的社会规律,因此才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倘若能够保证立君主都立贤明,自然大好,可是贤明的人不常有,更多的都是普通人。

再加上,在没有制度的约束下,会被有心之人钻空子,从而因为野心而引发混乱。这在原始部落时期就表现的很彻底,由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才以嫡长子继承制替代了禅让制,也就是立贤明,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


作者:锋朔 图片:网络

7

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

简单来讲,就是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首先是看他的出身,而不是才能。其优先选择的是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

其实就两句话:

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个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被确定下来,延续了数千年。

就这个制度而言,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无法保证继承人的优质。对于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嫡长子贤能有才,那么选他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这个嫡长子很平庸,明显不如其他的儿子,却依然要选他,那就显得有些不合理了。

确实如此,嫡长子继承制的死板,导致其无法保证继承人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下,嫡长子继承制选出来的继承人,绝对是最合适的,即使他能力平庸。

首先,将嫡长子从制度上规定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以防止其他儿子来争抢这个位置,从而减少内耗。历史上争储的例子太多了,在权力面前,亲情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多少手足兄弟,反目成仇,甚至于生死相向。

而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使得嫡长子之外的大多数儿子们,因为身份的缘故,放弃了争储的想法,因为希望太过渺茫。即使他冒着风险,拼命杀掉了嫡长子,那么很可能这个继承人的位置还是轮不到他。

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硬性规定,那么家里的这些儿子可就没有了高低之分,都是一个父亲,谁都有资格出来争一争,那么这个家就乱了。清朝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不就是这样吗?

其次,嫡长子的背后,往往有着足以撬动全局的势力。什么是嫡长子,正妻所生的儿子,放在皇家,那就是皇后的儿子。所以,嫡长子的背后乃是有着皇后的支持。而皇后的背后,往往就是实力强大的外戚集团。

毫无疑问,如果选择嫡长子当太子,那么这个外戚集团会因为血缘关系,鼎力支持太子。在太子成为皇帝之后,面临新君登基的缓冲期,他们将会成为帮助太子稳固朝堂的最大助力。

比如唐太宗晚年经历太子李承乾之乱之后,心灰意冷,有心立有能力的庶子李恪。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稍显软弱的嫡子李治。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李治的背后,站在丞相长孙无忌为首的整个关陇集团。

反之,如果选择了其他的儿子,那么这个外戚集团就必将成为太子的阻力,甚至于兵戈相向,引发内乱。当年西周之所以灭亡,不就是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原本的太后和太子,扶持褒姒母子上位,结果惹怒了王后的父亲申侯。最终申侯与犬戎大军里应外合,攻破镐京,为女儿出了恶气,所以老丈人不好惹。

所以,选择嫡长子,从来都不仅仅是看他这个人怎么样,还有他背后的实力。

最后,嫡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尽早培养。在古代,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很多儿子,尤其是帝王之家,皇子一大堆。在没有确定继承人的情况下,他们日后都有可能继承皇位。但皇帝不是天生,他们需要培养,比如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这显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量。

如果有嫡长子继承制可就不一样了,其一出生便被确立为继承人,自然可以得到所有资源的倾斜,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皇帝,再差都有两把刷子。除非是像司马衷那样的傻子。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有它存在的道理,好处多多。

当然,有人会说,选出一个最优秀的继承人不更好?确实,选最优秀的继承人是最佳选择。但这并不现实,所谓优秀的定义是动态的,没有人能一开始就确定这个孩子日后会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其往往就是皇帝认为你优秀,那你便优秀。很显然,这样的选择并不客观,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所以,与其耗费心力,从众多儿子里面去选一个伪装者,还不如用嫡长子继承制呢。

8

嫡长子继承制肯定不是完美的,不能保证最优秀、最贤明的继承人承继皇位或爵位,但却是所有方案中最优的,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1、容易区分,可以排除众多的不确定性,减少纷争和矛盾。

如果立长子,因为古代帝王、诸侯妻妾众多,如果多个妻妾同时分娩,难以区分先后。因为长子有继位权,在母以子贵的诱惑下,妻妾之间会出现争斗甚至残杀。

如果立贤,贤又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无法服众,不但其他子嗣不服,这些子嗣的母族和党羽也不服,会导致康熙晚年一样的“九子夺嫡”,从而搅乱朝政。

嫡长子的确定有客观标准,不存在纷争,非嫡长子只能认命——如果是非嫡子,只能怪自己投错了胎,没有生在正妻的肚子里,如果是嫡子,只能怪自己投胎太晚。

2、符合“子以母贵”的价值观,且有资源优势。

在古代,嫡庶有别是法定的,正妻生育的子女当然更高贵。

古代婚姻很讲究门第,能够被立为皇后(正妻)、贵妃(准正妻)的,一定是出身名门望族。这些家庭出来的女子,在文化程度、礼仪德行方面比其他嫔妃更有优势,更有利于培育下一代。因此,嫡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

另外,正妻的家族势力一般比妾的家族势力更强,嫡子能获得更多的外援。如果立长、立贤,势力强大嫡子的母族必然兴风作浪,确立的继承人难以站住脚跟。

因此中国古代宗法上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排除不确定性,并非为了选出最优的继承人,而是为了选出最没有争议的继承人。

9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已经考虑到了,要是立贤管用古人早已经把立贤放在首位了,而不是以嫡长子放在首位。为什么古人觉得嫡长子应该成为皇储呢?这个涉及到封建礼教,首先在古代婚姻制度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古代的男性一般娶好几个老婆,而长妻(大老婆),在古代拥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生出来的儿子,地位也比其他妻妾所生的儿子地位要高。尤其是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么多老婆,总有一个做老大,所以通过古代“六礼”拜了祖庙的长妻(皇后),就成了后宫之主,所以长妻(皇后)所生的儿子就成了老大。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那么后宫就会乱套,造成没大没小,勾心斗角。

如果说立贤,皇帝那么多儿子,要怎么判断这个儿子很贤明呢?很显然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如果有儿子耍心机,假装贤明,一旦做了皇帝,国家岂不是更乱。比如,唐太宗在位期间,第四子李泰因为宠爱就想谋嫡,而太子李承乾也因为自卑加上李泰夺嫡,以至于谋反。唐太宗面对两个儿子你争我夺,最终选择了第九子(嫡三子)李治。在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九子夺嫡,让康熙帝非常头疼,好好的一个盛世被夺嫡搞得晕头转向。

从古代来看,嫡长子继承制比所谓的立贤要靠谱很多,这避免了儿子众多而争权夺利。其实,皇帝拥有最好的资源,只要教育得当,都可以成为一个贤能的君主。李斯曾因为老鼠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贤能或是不肖,就像老鼠一样,得看自己处在什么环境了。所以,后天的培养也很关键。

嫡长子从出生就注定了皇位继承人,虽然不能判断这个嫡长子是否贤能,如果后天加以引导和学习,治理国家完全够用了。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就避免其他儿子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避免儿子夺权而自相残杀的局面。

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绝对会出现齐桓公去世后那种情景。几个儿子在权臣的拥戴下,互相残杀,各自为政,好好的一个国家,很快没落。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国家很快就会被肢解。所以,古人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还是嫡长子比较靠谱。如果嫡长子真的不肖,到哪个时候也可以废掉,改立其他儿子。如果,古代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我相信国家肯定更乱,国家一旦分裂要统一,真的难上加难!

10

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他才是王位和财产由嫡长子继承人。

第一、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由嫡长子继承,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嫡长子就是大宗,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庶子,也叫小宗。大宗继承周的政权,军队、财产等,小宗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下级服从关系,在家族里是兄弟关系。

第二、嫡长子继承形成的等级秩序可以稳定政局。宫廷利益纷争在中国古代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大到篡权夺位,小到争受宠,鸡毛蒜皮日日推陈出新。嫡长子王位合法继承,减少了统治者最高层的争斗,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的统治地位。其他诸侯权力继承也是按照嫡长子继承,从而维系整个统治内部的稳定。

第三、嫡长子继承维护宗族的团结。在古代宗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单位。宗族团结宗亲,和睦族邻乡里,传播传统文化起到很大作用。嫡长子继承确立宗族主心骨,对宗族的发展壮大起到带头作用,对宗族家族的内部纷争起化解的桥梁纽带。

西周的继承制立嫡长子不立贤明,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统治者家族庞大复杂,规定嫡长子继承,明确了继承原则,避免统治内部利益的纷争,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也一定程度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维系封建社会向前发展。

有国法,家有家规,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军队有强大的战斗力靠铁一般的纪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规则,没有领导核心就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

嫡长子继承制都基本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王朝,但这种继承制度并不是绝对的,是相对而言的。嫡长子和庶子即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也是相对的,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明成祖朱棣篡位等等,大宗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

总结语:中国古代权力财产继承立嫡长子不立贤明是宗法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明确规范了统治内部的秩序关系,对国家的稳定,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