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要看得更远古一点。首先分清楚雍正时代的读书人是一个什么样的阶层。
1.读书人是“士”,士为“四民”之首。读书人是纽带。
什么是四民?简单来讲,就是读书人、农、工、商。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按照阶层划分,那么就会有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名门望族,这是标准的统治阶级,而农、工、商,则是典型的被统治阶级。“士”也是被统治阶级,但是却享有特权,是标准的统治阶级与典型的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纽带。这是在战国以后,秦朝建立的时候就确定下来几千年未变的祖制。
到 了雍正时期,“士”的人群主要叫法有三种,一是儒户(秀才等读书人)。二是宦户(监生)。三是官户。不管怎么叫,都是士人。
这类人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是享有一定的特权。这些特权有的是成文的有的是不成文的,比如说一个举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见到县官可以免跪,有的甚至可以领取少量的俸禄,在接受法律惩处上与工农商也有所不同等等。再比如清朝入关的时候,可以依照官员品级免除一定量的丁役,免除士绅本身的差役和其他一切杂务。应该说,这些士绅阶层,都享有法定的免役权。
二是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士的阶层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历史影响力较大。以清初入关时候为例,满清从北方打到南方,却遭受到来自江南士绅阶层的强烈抵抗,清政府启用投降大清的洪承畴,出台多项安抚拉拢江南士绅的政策后,方才占领南方各地,而这些政策措施的基础就是保留士绅阶层经济和政治利益。不仅如此,从层级划分来看,政府与农工商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士绅阶层产生和联系的,信息流从政府到庶民,必须要经过士绅,所以,士绅的“中介”作用也不容小觑。
三是士绅不法行为难有管控。士的阶层不仅享有一定特权,同时他们还具备向政府和农工商人“双向夺权”的锐力,比如:他们与地方官勾连,包揽诉讼,分享政府司法权;横行乡里,欺压良善庶民;包揽政府征收钱粮之权,伙同官员侵吞税收;抗交自身赋税;将宗族姻亲田产登记在自己名下,从中渔利等。
2.雍正改革的刀子对准的是谁,为什么要对读书人动刀子?
《雍正王朝》里面,雍正激起读书人的改革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项改革意味着读书人出仕之后,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要缴纳皇粮国税和徭役,其实就等于剥夺了读书人享有的以上特权。
雍正之所以要对他们动刀子,口头上是说要平等对待,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皇族的利益,获得更多的税赋和徭役,加固自己的统治。
真实历史上的“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实际上对准的是不法士绅或读书人,打击的也是那一小撮违法士绅,其改革并没有进入深水区,改革的范围及其有限。
3.改革本身是一种“分蛋糕”的行为,就会有流血、就会有牺牲、就会有斗争、就会有痛苦。
莫说是雍正改革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但凡是改革,就是一种利益分配,就是一种“分蛋糕”的行为。康熙留给雍正的江山可谓千疮百孔,不仅仅是国库空虚,吏治腐败,还有更深的阶级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归宿点实际上是利益分配的问题。雍正通过这些改革,一方面是要将利益分配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缓和阶级矛盾。
而在改革当中,读书人的利益首先被触动,所以,他们罢考,他们抬出孔圣人的牌位与雍正的改革政策对抗,其实就是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斗争是长期的,也是正常的。
没有那种改革能够两全其美,只要是改革,就会得罪人,这是因为利益格局被打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