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卷化”可以简单的用供给和需求来做一个解释。


当整体需求不足发生,供给方为了争夺有效的需求,在供给方内部采取过度竞争的策略,结果就是“内卷”------供给方互相伤害,结果就是就是供给端整体利益受损。


具体到个人,“内卷化”就是劳动者为了吃到工作这个“蛋糕”,抢,要么自降身价,要么付出更多的劳动,在争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互相竞争伤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举一个例子:35岁现象。

如果一个单位有10个35岁的人,拿1万块钱的工资,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群25岁或者30岁的人想加入这个公司,如果他们只要求7000块的工资,而且能干之前35岁员工能干的活,那结果35岁的人被替代就成了必然的。


再举一个例子:加班现象。

假设一个单位,有10个人,本来大家按正常6点下班,都能拿到说好的工资。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想要通过工作表现,获取升职加薪的机会,他的策略是加班,如果9个人都不加班,他1个人加班,那他的策略是可以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假设有和他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也采取和他一样的策略,那加班的人又多了1个,好了,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想,自己不加班,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可能要被加班的人替代,于是他也加班,好了,这个时候有3个人加班了,如果这个时候,公司对这3个人表扬了一番,肯定他们的行为对公司有利,并表示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他们。


本来,这个在整体需求充足的情况下,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你不喜欢一个公司的文化,你不喜欢加班,你完全可以换一个工作。


但是现在不行了,整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想换个工作没那么容易。选择的余地小了。


这个时候,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假设这份工资对你很重要,那么加班就成了你唯一合理的选择。


结果就是公司不用再给加班的人额外的奖励,因为大家都加班,加班成了标配。


供给端越充足的职业,内卷化化就会越严重,因为如果一个职位有10个候选者,那么你连提条件的资格都没有,你不干有人干,你要1万才干,马上会有个人跳出来说他只要9000。


在这样的情况你还会抱怨加班吗?你不得不承认,能拼到一个可以“加班”的机会也是一种幸福。


在举一个例子: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除了想增加就业以外,实际也算是应对内卷的一个方法,是对供给端的一种分流,让一部分供给端的人主动退出竞争,去开辟新的战场,寻找新的蛋糕。


但是这个策略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地摊从业者的收入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不然他们还得回来。


内卷化的原因,除了不能细说的,有一个原因可以说说,就是中国人的价值目标太单一了。简单的说-----就是发财,如何更多的获得财富。


14亿人都在一个赛道上,尽管大家的竞争实力和能力不同,但是就算划分一下,把竞争实力和能力一样的人划到一个圈子里,那都是很多的人,而这些人因为目标全是一样的,所以他们都是天然的竞争者。


于是中国人的生活都差不多,从一个人有孩子开始:上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个过程伴随着补习班,目的只有一个,在竞争中胜出,至少不能落下。最好能发财。


所以16-19岁考上大学,20--23岁考研或者工作,26-28岁买房,30岁之前争取把婚结了,30--35岁要努力成为经理或者总监,年薪要达到50万。45岁争取财物自由。而且在结婚后有了小孩,还是重复自己的这个过程,等到50岁,把孩子送进大学。到了60岁退休,有足够的退休金。


这大概就是所有1,2线人固定的一样的人生目标。所以你想想,在没有科技进步,没有生产力大幅提高,或者换句话说,没有蛋糕不断做大的前提下,你的人生有多少竞争者?想不卷,可能吗?


最后一个例子:李子柒现象


因为她偶然间选到了一条跳出内卷的赛道,内卷中的人都有一个向往,谁也不想总在高度竞争状态下持续的生活,所以他们需要安慰,而李子柒对他们来说就是安慰。


但是随着加入她的赛道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就是后来者所能获得的利益必然是递减的,就好像直播行业经常出现的翻车现象,原因是什么呢?又内卷了呗。


说到底,做GUAN和进央企,大概还是目前避免被内卷的好的选择。

最佳贡献者
2

内卷,本质是过度的竞争,这种竞争没有必要,提高了生存压力或者已经不利于整体利益的提高,甚至有损于整体的利益。

举一个我亲身看到的例子:我家是河南某县农村的,我们周边几个乡家家户户都种西瓜卖钱。

今年收瓜的大车太少了,为了卖瓜,我父母凌晨一点多一点就去排队卖瓜去了,然而收瓜的人早上七八点才开始装西瓜。

这就是内卷,本来没有必要起那么早的,因为不管人们起来多早,瓜该卖多少还是多少。

以教育为例,受人诟病的“衡水中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河北省高考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国家在河北省招生的人数是一定的,假如大家都不补课,该招多少重点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都是一样的。衡水中学模式一流行,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成倍增加。

就如去电影院看电影,大家都舒舒服服的坐在座位上,为了看的更清楚,前排有几个人开始站起来看电影,那么结果就是后面的人都要站起来才能看到电影。这就是内卷。

内卷的本质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而导致整体的竞争压力增加,这些竞争和努力通常是有害的。无益竞争和努力让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变得更困难。

解决之道在于增加资源供应,制定合理的制度来防止过度竞争和努力。

3

新名词掩盖不了一个事实:“经济环境不好”。

原来的模式增长乏力,只能精打细算,蚊子腿里剔肉。

在中国当下,内卷化又有内循环的含义,那更加是不好的意思。

4

内卷化(involution)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利福德·盖尔茨(Clifford Geertz),定义是:内卷化是一种社会或者文化模型,在某一个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之后,变得停滞不前,或者无法转化为另一种更高级模式的现象。

当我这个财经领域创作者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词时,立刻想到了股市常用的一个词——存量博弈!

这个词出现在2016年,新股不断地发行,市场资金不断被抽走,平均落到某只股票上的资金越来越少,因此股价不断下跌。

事实上,由于A股炒新的传统,这种抽血效应对于老股更为严重。

资金从老股中流出,流入到新股,造成新股估值畸高。当一年解禁期满后,新股变成了老股,资金从中流出又进入了下一批新股。

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最后资金消耗到极致,形成一批没有波动的僵尸股!

在其他领域,也不乏内卷化的案例:

1、教育领域

80年代,优秀本科生就可以留校任教;

如今,清北博士生未必就能进深圳中学!

2、出租车

8、90年代,出租车司机可以迎娶空姐;

如今,只能混两餐!

3、中超

10多年前,投资两三亿就有夺冠的希望;

如今(限薪之前),10亿未必能够保级。

这个不仅仅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以某大为参照物,以前买几个高水平外援就能横扫亚冠;现在,遇上日韩俱乐部也没什么胜算!

大部分内卷化发生在食物链下游,由于资源紧张而过度竞争所致!

例如股票二级市场就是被一级市场割韭菜的!说句不好听的,游资、大中散户互相‘狗咬狗’,食物链上游的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为什么还要很多人炒股?

因为去做实体生意,下场可能会更惨!

炒股只要不加杠杆,不至于负资产;而做生意,一起床就开始欠房租、工资、税费……!

5

对于内卷化这个新名词最好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内卷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市场经济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带来弊端的一种具体表现,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体制私人占有形式矛盾的具体体现。

内卷化看似是一种“过剩”的现象,但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它不但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和两极分化,这与极大提高生产力,让广大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6

内卷化,是资源有限度下(例如土地,收入) ,投入得收益递减状态,最后投入收益接近0,进入停滞状态。

工作生活,一份职位,收入增加有限进入天花板,很多人会另多干一份工作,互相博弈大家不用太努力,同时惩罚努力得人,例如工会,办公室政治,工友抽他得手,或扎她得手。调查滴滴司机很多是妻子做。有得企业给加班费比较实在,就加班,有得企业不断搞清洗。

7

普通文员,从岗位要求和薪资来说,高中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但从就业形势来讲,非名校本科毕业生当文员的一大堆。这就是一种内卷的体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