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谦不是王公贵族世袭官位,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而走入仕途,通过这种人挤人的考试而进入官场的于谦肯定不是一个庸才。起初于谦在官场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后来明宣宗在平定朱高煦之乱时,于谦作为一个随身小秘书,眼看敌弱我强的绝对优势下,在明宣宗面前充分发挥文人的辩论优势,现场大放厥词把朱高煦批的是体无完肤,也就是这个时候于谦才走入明宣宗的视线。由此也可看出,于谦很会把握时机,自此之后明宣宗就开始给于谦升职加薪。

后来明英宗上台,说起来明英宗大家肯定就会想起那个宦官王振了,当时这个王振可以说是非常的火,地方大员来见明英宗都要先给他上供。脾气率直的于谦就不吃这一套,自然也就会被专权跋扈的王振收拾了,后来在一些百姓和大臣们的斡旋下才得以保全自己。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委婉的迂回一下呢?像于谦这种宁折不弯把命搭进去了,基础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后期作为。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在土木堡之变时得到了报应,明英宗听信王振建议御驾亲征到底还是把自己搭进去了。土木堡之变瓦刺军将明朝的元气大损,明英宗也当了瓦刺的俘虏。这个时候明朝剩下的智囊团就提议要跑路了,准备用迁都来避祸,大多大臣同意此方案,但于谦却力排众议要坚决防守。并且当时形成以于谦派系为主拥护明代宗继位,于谦拥护明代宗不能说全为他自己一己私利,但有一个现实摆在面前,就是他这种行为涉及到站队,而且他这次站队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后来于谦的一套防御拳打的还真不错,让再次来袭的瓦刺军一点脾气也没有。这时候的瓦刺军就拿出了明英宗这个俘虏来威胁,于谦这个人只会在乎大局,不会在乎明英宗死活,这件事又让他站错队的伤口上撒了层盐。后来明英宗奇迹般的再次夺回帝位,自然也会给于谦秋后算账,说白了于谦眼里只有公正的工作,却没有工作之外该搞的感情,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通过不懈努力好不容易稳定了大明朝,不但要拱手送人,还要被杀。现实生活中有可能我们踏踏实实做了很多工作,却不如一些专攻和领导搞感情的马屁精升职快,这个残酷的现实一直都存在着。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历史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简答如下:

于谦(于忠肃,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终年59岁),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今浙江杭州上城祠堂巷)。祖居考城(今河南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后官至兵部尚书,明朝著名大臣,民族英雄。名诗《石灰吟》的作者。后人将其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朱瞻基器重,升任巡按巡抚江西、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于谦因不徇私情,不会请客送礼得罪了当时权贵王振,遭王振党羽诬陷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获,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六日,明代宗朱祁钰立,于谦继任兵部尚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后又亲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督战,破瓦剌之军。瓦剌也先挟英宗向明军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王为轻”拒绝瓦剌无理要求。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后被迫释放英宗。

于谦还有一个“救时宰相”的美称。“两袖清风”是明朝于谦的代名词,于谦不仅在生活中主张清廉,同时他在政治舞台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风。于谦为官期间,他敢于为民请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谦绝对会毫不留情的惩处打压。有诗为证:(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因明代宗朱祁钰病中大意,发生了明朝的著名事变(史称“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英宗朱祁镇复辟,于谦随后被诬下狱。后在石亨等人的密谋下,以谋反罪名诬陷于谦,被英宗朱祁镇批准处死。1457年2月16日,清廉刚正的于谦、范广等人最终被推上断头台。

于谦死的很冤枉,世人也知道于谦是被冤枉死的。他遇害时,京郊妇孺无不涕泣。当时有民谣:

京都老米贵,哪里得饭广。

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嗛。

(饭广指范广,鱼嗛指于谦)

明宪宗朱见深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朱翊钧时,改谥“忠肃”。

综上,于谦是一个刚正清廉,忠厚爱民,肯干实事,干成事实的好官。也是一个不善变通,为官场不喜人物。

回答完毕,不知列位以为如何?

3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


我是煮酒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于谦的死,不仅仅是他个人、家庭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更是整个大明王朝的悲剧。于谦的一生,正应了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他立下“他年独占麒麟阁”、“脚踏楼梯步步高”、“一飞飞上天”的志愿之时,其结局就已经注定——石灰的最终归宿,岂非就是粉身碎骨?

于谦(公元1398年-公元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人。于谦少年便有“赤帝子斩蛇当道”的胸怀,但他坚守名节,“自是书生守名节,莫惭辜负指迷人”,他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登进士,其时,虚岁二十四。

于谦为官数十年,曾任少保、太子太傅、提督军务,至于兵部尚书,于谦为官时,明朝官场乌烟瘴气,明袁崇焕曾有言,“勇猛图敌,敌必仇;振刷立功,众必忌。况任劳之必任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劳不厚;罪不大,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来如此”。于谦是淤泥中的清莲,为官任事,志在为民,“豺狼当道须锄殄,饿殍盈岐在抚巡”,“寄语郞官勤抚字,循良衣钵要人传”,昭雪冤囚、兴修水利、疏解游民、落狱论死,凡此种种,不在话下。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败传来,明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王振等权臣死,英宗被俘,几近亡国之祸。明朝廷内外,人心惶惶,“群臣聚哭于朝”,“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危亡之下,方显英雄本色,于谦痛斥南迁论,“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迁乎”,他激流勇进,担下重任,总领机要,“保固京师,奠安社稷”。

其时,王振余党急于摆脱罪责,与廷臣相互抗辩,朝堂之上大乱,王欲避开纷乱,“谦坚立不动,掖王且留,请降旨宣谕顺罪应死”,顺,即马顺等一干王振余党。时人赞之,“当其时,举朝仓皇,莫知为计。至倡南迁之议,而忠肃公以一贰卿,奋然当祸变之冲,独任天下之重,力排邪说,尊主重皇”,忠肃公,即于谦。明朝能够在土木堡之变之后撑下来,于谦功不可没。

“上北狩,廷臣间主和,谦辄曰:‘社稷为重,君为轻’”,拥立郕王即位,为景泰帝,整肃军纪,“人人主战守,无敢言讲和者”,“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十月,于谦“躬擐甲胄,率先士卒,以死自誓,泣谕三军”,数日苦战,终退瓦剌,保住京师。人们常说力挽狂澜于即倒,于谦是实例。

如果英宗死了,于谦所做的一切便无可挑剔,但英宗终究还是回来了。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趁景泰帝重病期间入南宫,兴夺门之变,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以兵迎帝于南宫,御奉天门,朝百官。……丁亥,杀于谦、王文,藉其家”。

在那个君天下的时代,在那个混蛋的时代,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能把手伸向皇位,否则就是叛逆——便有救国之功,也不被皇帝放在眼里,弃市、籍家,不过是他的一句话而已。

4

于谦,浙江杭州钱塘人,年少有为,23岁时就考取进士,因随明宣宗朱瞻基亲政,数落谋反的汉王朱高煦有功,被破格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为当地的人民谋取了大量的福利,深得当地人民的尊敬和喜爱。 明英宗朱祁镇不听劝阻,带兵亲征,在土木堡被俘,一时群龙无首,朝廷乱了阵脚,京城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于谦镇定自若,他调兵遣将,积极防御,迅速稳定了局势,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一时间他成了明王朝的主心骨,定海神针。


于谦积极辅佐新帝整顿朝纲,铲除奸党,国内推行惠民政策,使民众能安居乐业,加固边海防,防御外敌侵入,使得国内形势一派大好,扭转了动荡的局势,得到了新帝的充分肯定,赋予他更大的权力,支持他的工作。于谦性格刚强,最看不起那些懦弱的大臣、皇亲国戚,因此也得罪了不少的重臣,为他以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明英宗在一些憎恨于谦的大臣的支持下,复辟再次当了皇帝,于谦被冤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死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这片土地上。


于谦一生光明磊落,浩气凛然,他在国家生死存亡危难之际,屹立不倒,力挽狂澜,挽救了明王朝,几乎说是再造了一个明朝,即使被冤入狱也毫无怨言,真应了他的那句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真英雄也。

5

于谦,字廷益,杭州人,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后世多以于少保或于忠肃公尊称之。

于谦是永乐年间中的进士,宣德年间崭露头角,正统年间一战成名,在代宗朝是一代名臣,英宗复辟后被冤杀,令人扼腕叹息不已。

于谦为人正派,行事果断,两袖清风,不事权贵。他最大的功绩倒不是其清廉的操守和执政时的公平公正,而是土木之变后的力挽狂澜。他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打消南逃提议,坚定组织首都保卫战,运筹帷幄,且亲自出城迎战,终于击败瓦剌人的进攻,为大明王朝能够得以延续立下汗马功劳。

可惜的是,英宗后来复辟,在小人的撺掇下以拥立外藩的莫须有罪名将于谦杀害。这也是英宗在历史上颇受非议的最重要原因。在我看来,于谦是重名轻利、重国轻君、伟大的、超越时代的民族英雄。

6

欢迎来到“小王史论”

提起于谦,我们可能立马会想到他曾经写过的一首诗——《石灰吟》,内容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据说他写这首诗时年仅十二岁,而他写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位明朝年间的大臣究竟有何作为。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明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后世更是被称为“民族英雄”一般的存在。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死后又追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傅等职,来表彰他一生的贡献。一生主要成就有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后来又组织北京保卫战,挽救大明朝于危难之间。我们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他,明朝有可能会在明英宗手里亡国。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却被明英宗冤杀,实为可惜。他一生最著名的事件应该是组织“北京保卫战”,我们具体来了解下于谦的生平事迹。

少有壮志

于谦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因此,他年轻时便刻苦读书,志向高远。立志要考取功名、报效国家。而且,他还非常敬佩文天祥,时常用文天祥的事迹来鞭策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在他七岁时,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八岁时,他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戏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从这个对联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于谦以后将有大作为。终于,他于永乐九年考取功名,踏入仕途。

平汉王朱高煦之乱

宣德年间,汉王朱高煦起兵反叛,于谦以御史身份跟随明宣宗御驾亲征。在这场叛乱被平定后,宣宗让于谦数落朱高煦的罪责,于谦义正辞严、声色震厉,将堂堂汉王竟骂的抬不起头来,不停地磕头谢罪,称自己罪该万死。当即获得了宣宗的赏识,于是就被派去任职江西巡抚。到达以后,针砭时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积极有为,平反了数百起冤狱,口碑很好,获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为官清廉 在于谦任职期间,当时内阁由“三杨”主持,当时国家政治清明,国家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等“三杨”,英宗逐渐宠信宦官王振,致使王振掌握朝廷大权。当时,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了巴结王振,都争先恐后地进献金银财宝。唯有于谦,从不去巴结王振,不给王振任何贿赂,每次进京办事,都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你这样就不怕得罪王振吗?他潇洒一笑,甩了甩袖子,说道“只有清风”,众人敬佩他的气节。但也因此使王振不满,后来在王振的指使诬陷下,于谦被下狱,判处死刑。百姓知道后,一时间群情激愤,联名上书,为于谦喊冤,请求释放于谦,后来,王振迫于压力,释放了于谦,仅仅是降了职。做官做到这份上,能如此得到百姓的爱戴,这一生值了。

保卫京师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于谦最大的功绩了。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虏,朝廷大为震惊,很多大臣们都希望南迁。在这个紧要关头,于谦站出来了,他临危不乱、力排众议,一方面急忙让朱祁钰上任,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主事之人;另一方面,他升任兵部尚书之后,全权主持京师防务,他整饬军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入侵。面对瓦剌首领提出的各种苛刻的条件,他一概不允,最终使瓦剌人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在和议后,他仍然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为明朝发展做出了大贡献。

《明史》赞曰: 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总结:于谦一生,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黎民,他忧国忧民,将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实为官场之楷模!

在这里,我想引用《明朝那些事》的一段话为他做结尾。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而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文/小王史论

7

于谦是忠臣,他曾经在明朝危急存亡的关健时刻,拯救了即将倾覆的大明王朝。

公元1449年,由于明英宗听信权阉王振的鬼话,在尚未完全做好战争准备的时候,便匆忙率领50万大军出塞,试图效仿明成祖朱棣也来个御驾亲征,以求痛击屡次骚扰边疆的瓦刺。

然而,明英宗不仅低估了瓦刺军的实力,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而且还过于高估王振的“指挥才能”,将战场决策权完全交给了王振!然而,当明军前锋被瓦刺军歼灭后,明英宗和王振便失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

于是,明军便由进攻转向了大败退!最终在土木堡之战中,因为误中瓦刺的计策而被彻底击溃!不仅几十万大军伤亡殆尽,而且50余位文武大臣也几乎折损一空,就连明英宗本人也成了敌人的阶下囚!

可想而知,这场自明朝开国以来,从末发生过的大惨败,将会给明朝带来何等严重的冲击和震荡!一时间整个朝廷乱作一团,一些失去了信心的大臣,同时也丧失了抵抗敌人的勇气!于是,便出现了主张将都城迁回南京,以便躲避瓦刺军锋茫的声音。

在此危机时刻身居兵部侍郎之职的于谦,驳斥了主张迁都的建议!他以南宋王朝的教训为例,向朝廷表明:一旦迁都南京,不仅等于放弃了整个北方,而且瓦刺军还会在占领了北方之后,利用北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效仿当年的金国以北方为跳板,不断向南方发起进攻!如来一来,即使大明放弃了北方,也不可能获得安宁,反而会陷入南宋王朝那样的绝境!

于谦的奋力争取,稳定了混乱的朝廷,群臣拥立明代宗即位,迅速稳定了人心,朝廷得以集中了全部力量与瓦刺军对抗!于谦一面坚壁清野,将通州的粮食统统运往北京,坚决不给瓦刺军留下就地补给的机会,一面又紧急佂调地方部队驰援京师,抓紧时间做好了应战准备!

公元1449年农历十月,瓦刺首领也先挟持明英宗为人质,迅速冲到了北京城下!但是在明朝早已做好抵抗准备,于谦也已经安排好了作战计划的时候,瓦刺军已经丧失了战场主动权!结果,瓦刺军被明军打得大败而逃,从而以后再也没有能力进犯北京了!

由此可见,明朝之所以能够转危为安,正是于谦力挽狂澜的结果!因此,有一种稍嫌夸张的说法认为——于谦对明朝有“再造之功”!的确,如果不是于谦在明初最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主张抵抗瓦刺军的入侵,而是任由众臣迁都南京,恐怕明朝早已夭折,又怎么会有近300年的国祚呢?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于谦精于谋国却昧于谋己——精于谋国,体现了于谦公忠体国毫无私公杂念,因此他是明初少有的直臣、忠臣和能臣!昧于谋己,则体现了于谦以清廉而自守,从无结党营私的念头!否则,即便是明英宗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皇位,又怎能迫使于谦轻易就范?

综上所述:于谦不仅在明初最危急的时候,发挥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关键作用。而且在取得了伟功伟绩后,也没有居功自傲结党营私,因此堪称是明初少有的忠直大臣。虽然于谦因为明英宗发动政变而被害死,但是他的气节与忠义,也足以使其彪名史册而不朽!

8

我认为他是德才兼备,忧国忘家,志存天下之人!是真真正正的能“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的人!

一 小屁孩儿有大志向

比古代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现代社会,大多数小孩儿们想的都是哪儿冰淇淋好甜,那儿的棒棒糖美味。

然而在那个完全的“小农经济”的15世纪的社会,小于谦倾心于读书,慕名于文天祥,将文天祥的画像悬于座位之策,几十年如一日。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不知道古时候是不是真的有那种云游四海隐于市的得道高僧或者道长,擅于看相。这不,于谦七岁的时候,就有和尚看到于谦后表示“这孩子以后是个能‘扶大厦之将倾’的宰相”。


很庆幸,他说对了!

二 钢铁“直”男

1 就是土特产也不送。

于谦·《入京》:“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应该说于谦年轻的时候运气还是不错的,在起步的阶段,遇到了大明朝著名的“三杨”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都非常欣赏于谦,于谦早上上的奏折,下午就能得到回复。


然而“三杨”相继去世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权的宦官王振上台了。那招权纳贿,清算陷害,是手拿把攥。群臣是争相送礼,谄媚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外地官进京的时候,都会给王振带各种真金白银或者奇珠异宝作礼品。“不懂事”的人,自然就会遭到王振的格外关照!


有人劝于谦,不肯送金银财宝,那带点土特产去也不行吗?


不行!

2 不计浮沉为百姓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


前面不是说到于谦连土特产都不愿意带给王振吗?王振知道后,心想“此人竟敢如此狂妄?”,当即发挥他擅长的栽赃陷害,指使他人弹劾于谦,顺手就给他弄到死牢里去了。


令王振万万没想到的是,百姓听说他要弄死于谦,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联名上书,群情激奋,搞得王振赶紧找了个台自己下来了。但是此后也是明里暗里有机会就整于谦一下。


于谦最终官复原职任巡抚,没有时间理会自己之前的委屈。查访到山东陕西地区的很多流民都来到河南乞讨,立马上奏朝廷请求开河南丰满之仓,赈流亡大明百姓!


三 这一声“呐喊”澄清玉宇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绝对是明朝的大事记之一。瓦剌来犯,奸宦王振胁迫明英宗朱祁镇带上明军精锐主力玩儿似的亲征,结果皇帝被俘,主力全军覆没,就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

这个世上有很多人能锦上添花,在胜利的时候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只有极少的人能够在危难的时候,屏气凝神,逆风取胜!


大明朝非常幸运,于谦就是那个“少数派”!


瓦剌抓了皇帝,全歼了京城精锐主力军,此时说一句去“抵抗”,就好比要身体被掏空的你再去跑3000米。显然朝堂都慌了,皇室,群臣都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有胆小如鼠的叵测之人提议迁都。


有些妥协,如果真做了,可能这辈子也“圆”不回来了。


说到迁都,对大明而言,大宋朝是个最好也最近的“前车之鉴”。大宋朝虽说有钱,但皇室总是很怂,军事总是很弱。五代的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宋初最能打的两个皇帝没弄回来,后面的怂皇帝就更弄不回来,终北宋一朝如鲠在喉。


靖康之变,吓的迁了都,然后直至灭亡也只有那半壁江山。


所以,于谦这一声大喝,是勇气的象征,是血性的体现,是大明,是汉文化江山的止血钳。

(《大明风华》苏可版“于谦”)


不止会说,还会做。


于谦被命为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官后,于内,奏请立新帝郕王朱祁钰,稳国家,破瓦剌携朱祁镇令大明投鼠忌器之策;于外,调动全国军民八方来救,城内军民,整军容,固城防,肃内奸,稳战局!


北京缺粮,无法支撑源源而来的庞大援军,离北京不远的通州有粮仓,但陆路艰险,也无兵可运。灵活的于谦当即命令通州附近的援军,全部从通州过,每人都携带合适的粮食,一举双得,军粮与运输问题都解决妥当。这是不是颇有数百年后我军进行人民战争时的战术风范?


不计前嫌,量才使用。从土木堡逃回来的大将石亨原本被入罪下狱,但于谦知道他带兵还是有能力的,就放他出来戴罪立功,结果证明,于谦这个决定是极大的正确!


四 至死行志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谦自值也先之变,誓不与贼俱生。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指挥朵儿者,本出曹吉祥部下,以酒酹谦死所,恸哭。吉祥怒,抶之。明日复酹奠如故。”


在北京保卫战时,于谦誓不与敌人共生存。从不回家,就住在值班室,有严重的痰症病也不改其行。夺门之变,英宗复位,一帮奸佞构陷于谦,置之死地而后快。软弱的朱祁镇最终没能坚持心中的正义,冤杀了于谦。

死时,护国英雄,大明少保,兵部尚书于谦,家徒四壁,无余财!

得于谦奋力而保全的皇太后得知于谦死后,哀叹多日;陷害于谦的曹吉祥有个叫“朵儿”的下属,把酒洒在于谦死的地方祭奠他,曹吉祥当即发怒,鞭打了一顿,然而第二天,“朵儿”仍然泼酒为于谦祭奠。


这可能就是“正气”的力量。


结语

历史上的很多名臣,都有瑕疵,比如后来的张居正,的确是大才,但他的生活作风是有问题的;然而于谦,是里里外外,纯纯正正的德才兼备。


死后没多久,那些陷害他的渣滓禁不起考验暴露了,于谦也被平反了。对个人而言,他很冤,太冤;但对于国家对于百姓而言,他是英雄,一个成功的英雄。


他崇拜文天祥,终究也做成了“文天祥”!又或许,在他自己看来,他一点都不委屈!


寻历史魅力,乐当下之人,我是“史海浮沉假行僧”,感谢阅读,感兴趣别忘了关注交流哟~

9

有道是“有赖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风景秀丽的人间天堂杭州,是众多英雄人物生活甚至归宿之地,西子湖畔,有广为人知游人如织万众敬仰的岳王庙,却也有相对落寞的于谦祠。能与岳飞相提并论,历史其实已经对于谦给出了客观的评价。简单地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国士无双



于谦的历史功绩

对于于谦的功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在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不听百官劝阻,执意御驾亲征,并带走了京师最精锐的“三大营”和众多世家勋贵,北上征伐也先,因指挥混乱,惨败于土木堡,英宗被俘,重要大臣及勋贵50多人被杀,史称“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北京,许多大臣力主南迁南京,于谦力排众议,告诫郕王朱祁钰和众大臣,南迁可能重演宋朝南渡的悲剧,并拥立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在明代宗的支持下坚持固守北京,并在北京保卫战中击退也先进攻。没有于谦挽狂澜于既倒,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史书可能就要写南明和北明,明朝覆灭可能会大大提前。

于谦的个人操守无可挑剔

于谦为官一贯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正统年间,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1457年,趁明代宗病重,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并唆使英宗处死于谦,于谦被抄家时,家无余财,真正体现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生誓言。



有的人会认为,于谦政治上“情商不高”,没有防止“夺门之变”的发生,也没有利用当时手中握有的军政大权扑灭政变,而是束手就擒。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于谦家国情怀的体现,如果有利于国家,他可以带头拥立明代宗,也可以为避免朝政动乱,对英宗复位听之任之,真正的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而避趋之。无论怎么做,都没有个人私心在内,做人为官坦荡,无愧于国士之名。

10

朱见深(商辂草制):“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着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而自持,为机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于谦画像

明宪宗即位后下令给于谦平反,恢复于谦官职,赦免其家人,并特别赐祭。本文开头这段话正是出自明宪宗朱见深之口,这是由当时著名的宰相商洛代为起草的祭祀诰文,这个规格可谓是非常之高,皇帝亲自主持平反昭雪,当朝宰相亲自执笔作祭文。这也算是对一代忠臣在天之灵的告慰!

杭州西湖风景区于谦祠

于谦其人

洪武三十一年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一个普通家庭,其祖上三代均为高官,祖父于文明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到父亲于彦昭这一代隐居家乡钱塘县。

少年时期的于谦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从小就敬佩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雄故事对于谦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甚至一生都在家中供奉文天祥像,几十年如一日。

于谦书法

关于于谦出生有个轶事典故:于谦出生前的一天晚上,他的父亲做一个梦,梦见一个绯袍金幞的神对他说:我感动于你们于家对我的供奉,也感动于你们于家一门忠义,所以我文天祥打算转世投胎,来做你们于家的子嗣。

于谦父亲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赶快口称逊谢,说不敢当。但梦中那位金神说完转眼就不见了。于父醒来不久,于谦就出生了。之所以给孩子起名叫“谦”,就是“以志梦中逊谢之意”。 就是说对于文丞相的盛意,他心里还一直惴惴受之不安。永乐十九年(1421年),23岁的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正式踏上为国为民的仕途。

为官谦虚清廉,敢于为民请命

明朝中晚期后,政治腐败,大多数官员贪图享乐,穷奢极欲。于谦在他们这些人当中算是异类。和他一起的同僚前呼后拥,官威赫赫,只有他不事打扮,不重穿着,外出也顶多是瘦马一匹。于少保为官的清廉可见一斑。

于谦不仅为官清廉,还敢于为民请命。公元1430年,当时吏部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宣宗直接手书于谦名字交给吏部,提升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晋豫。于谦到任后轻车简从、微服私访,四处体查民情。

所辖区内只要发现重大问题立即上书,一年上书几次,凡是水灾旱灾人祸等事宜都及时具书上报。在巡视时候只要发现各地官员骚扰百姓、欺压良善,即命令御史逮捕法办。

公元1441年,晋豫两地灾荒,农民缺衣少食。于谦上书建议朝廷将河南、山西积蓄的数百万斤粮食调拨给缺少食物的百姓。请在每年三月份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然后按份额支给他们,先给豆类和高粱,其次给小米和麦子,最后给稻谷,待秋收后偿还。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

于谦祠

保国安民,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国之栋梁,社稷之柱石是那种在危机时刻决不退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而于谦就是这样的人!

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也先大军来势汹汹,大有一统中原之势。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贪功,鼓动英宗亲征。于谦等人极力劝阻,但是英宗不听,结果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出战,兵败土木堡,英宗被俘,20万大军被击溃。

北京保卫战示意图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上下为之振动,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紧急招集文武大臣商量战守对策。面对这样的危险局面,城中很多百姓和达官显贵们纷纷准备逃跑,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朝堂围绕上战与迁也展开了激烈的纷争。此时于谦力排众议,强力谴责那些南迁逃跑路线的人,指责他们是亡国之论。

于谦认为皇陵、宗庙、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轻易迁移。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由于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也得到郕王肯定。于是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

在于谦的尽心筹划和正确领导下,当时的京师军民团结一心抵御瓦剌大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

文章总结

于谦的一生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社稷。他的忠诚报国,心系百姓,为人坦荡值得后人学习。北京保卫战是于谦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他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气势和实际行动避免了明朝覆灭的可能。所以于谦不愧是明代杰出的英雄人物,虽然夺门之变后含冤至死,但是他的事迹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于谦自己曾以《咏石灰》一诗,表述其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名垂千古,受人敬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