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邀请,题主的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确实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到底是焦虑症还是心脏病,所以,常规的做法是: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等,如果检查结果没有问题就考虑是焦虑症。其实,这样的办法准确吗?答案是,做法正确,但不一定准确。

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不一定是心脏病,还可能是焦虑,也可以称“心脏神经官能症”。

此症由于患者情绪、心理、精神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自主神经的抑制以及兴奋功能出现阻碍,从而对植物神经的调节不合理,致使心血管系统出现紊乱、交感神经张力异常增大而出现的病症。

这里的焦虑分为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其中,急性发作时往往症状严重,导致很多患者奔向急诊室。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突然地心跳加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感觉要窒息,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

这种发作往往只需要一次,就足以令患者感到恐惧和不安,为此担心再次出现。导致的后果可能是患者对于常规事务的回避行为,如不敢单独出门,因为她害怕一旦再次发病,会因得不到家人的及时救助而死去。

相比于急性发作,慢性焦虑往往除了心情上的紧张不安、纠结意外,还可能出现躯体的慢性的、波动性的不适,这种不适可以是疼痛,也可以是其他症状,如喉咙的“异物感”,皮肤的烧灼感、或者酸、痒等难以描述的症状。

具体应该怎样和心脏病相区别,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如上文所说,一些必要的检查项目不可以省略掉。

在精神科疾病的诊断领域里,所有的功能疾病都要给器质性疾病让路。也就是说,如果确定患者患有器质性疾病,而恰巧这种器质性疾病也能够导致类似的临床表现,那么优先诊断和治疗器质性疾病(也就是躯体疾病)。所以,患者出现了心前区不适,首先,至少心电图是一定要检查的项目;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心脏病是心电图也不能检查出来的,比如,主动脉夹层需要做心脏彩超、早期的心梗需要抽血检查心肌酶等。那么,如果没有心脏病,那么就高度怀疑是焦虑了吗?

文章开始我曾说:这种做法正确,但不准确。因为有“共病”的可能。一个人,患心脏病,就不可能有焦虑症吗?显然不成立,所以,我对第一条做补充:如果按照心脏疾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不理想,要考虑是否有合并焦虑的可能,尤其当这个患者心思比较细腻、最近生活压力大且睡眠不好的时候,同时抗焦虑治疗或许能够收到奇特的效果。

二、看发病诱因:心脏病,尤其心绞痛等,往往都是由于劳累所诱发,而焦虑通常没有明显的诱因,可能在紧张时出现,也可能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出现。

三、看之前是否有冠心病基础:因为往往冠心病容易导致很多心脏的重症出现,如心绞痛、心梗等。

四、看疾病的症状特点:这里分别对比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

心脏病,发作可能略缓慢,之前也可能会有类似征兆,如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或者恶心等。

而急性焦虑往往起病急骤,从发作到达症状顶峰只需要几秒钟,通常患者会伴有强烈的恐惧;对于1次以上发作者,患者在间歇期时还会出现“预期焦虑”,也就是说,患者总是担心、害怕这种不适会随时出现。


对于慢性焦虑,患者虽然也可能缓慢起病,但这种不适的部位往往是不固定的,可能今天是前胸,明显是后背;或者上午是头疼,下午便转换为胃疼。而且,慢性的焦虑往往不是发作性的,而是持续性的,临床中,大多数这类患者,24小时内,只要清醒状态,总是在“难受”中度过。

四,服用抗焦虑药物,看治疗效果。如果已经怀疑自己存在焦虑情绪导致心脏不适,那么可以短期服用抗焦虑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抗焦虑药物服用1周内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反,如果服药1周后丝毫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反而加重,那么就是心脏问题了。

这种办法适用于心脏症状不是十分严重的个体,而且在试探性治疗之前一定先要有心脏方面的相关检查,否则,1周的试探性治疗将错过心脏疾病的最佳治疗期,导致严重后果。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后续内容更精彩

最佳贡献者
2

心脏病存在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可以通过常规检查所发现,而焦虑症则不同,其病因在于情绪和压力。

患者的经历!

医生和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和了解是不同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除了定期的体检外,很少会去医院进行疾病的筛查,他们对于自身健康的了解、疾病的发现都是通过症状进行提示的,当患者出现一两次的胸痛、胸闷,只要持续时间不长,大多数人都不会特别重视,最多在网上查询可能的疾病,但随着症状发作次数的增加、疼痛的加剧,会开始担心重大疾病,由于症状的位置过于特殊,绝大多数人会怀疑自己患有了心脏类疾病,但随着去医院进行各项检查(心电、心彩、CT),结果却没有任何异常,不禁怀疑自己是什么问题?

焦虑症其实与心脏神经官能症极其相似!

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将其归纳与疾病过于牵强,但我们需要明白这种情绪的变化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与神经官能症完全匹配,区别在于神经官能症的病因更为广泛,并不局限与焦虑这一种情绪。

患者的一切异常都是因为神经紊乱所致,神经难以发现,但其与各器官血管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患者因为平时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或遭受心理打击而难受时,患者的神经就已经发生了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其支配的血管错乱,逐渐痉挛进而持续收缩,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与冠心病相似,血液受到阻碍,无法及时灌注心肌,自然就会出现一系列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让患者难以区分。

情绪确实可以引发症状,但还有一种可能,它既不是焦虑症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心脏病(无法被常规检查发现)!

这种可能的出现,是由科室划分造成的,患者虽然存在一系列心脏疾病的症状,但其病灶却不在心脏上,而是在其他部位,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患者做了无数心脏疾病的检查,却一无所获,症状依然存在,并且越来越重。

既然患者提到了心脏病,那么其症状应该是胸痛、胸闷等,根据这些症状提示,我大胆预估病灶的位置在于下位颈椎和胸椎,具体的病灶数量和程度无法判断,但周围的神经支配系统应该受到了压迫,这样与焦虑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又有一定的相似度,所能造成的后果也一样。

如果患者真的如我所说,那么一旦因为没有检查出心脏异常就认为自己是焦虑症,很可能会忽略真正的病灶,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窗,使症状更加严重,然后服用药物进行掩盖,然后久治不愈,长期受到症状的折磨。


PS:焦虑症和心脏病是两个层面的疾病,只要明白二者的形成原理,区分并不难,难的是与其他可能的混淆及误诊。

3

很多人有时候总是心脏不舒服,但又查不出明确的毛病,到底是心脏病还是焦虑呢?

其实如果是简单的心脏病相对很好确认,如果没有任何心脏病,就是单纯的焦虑也好确认。难就难本身也有心脏病,但是也有一些不好解释的不舒服。

一、单纯的心脏病

如果有明确的心脏病,且症状和这个心脏病能够对应上,也就是用这个心脏病能完全解释这些不舒服,那么就比较简单。


比如心血管狭窄75%就会可能会有心绞痛的症状,当心血管闭塞,就会有心肌梗死的表现。胸痛、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头疼、牙疼、后背疼痛、肩膀疼痛、腹痛等等表现。通过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冠脉CT或冠脉造影,进一步验证了诊断,那么就可以确诊就是单纯的心脏病。

比如心脏扩大,心衰,可能就会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下肢浮肿、腹胀等等不舒服。通过心脏彩超以及BNP等进一步验证了心脏扩大,那么就可以确诊是单纯的心脏病。

比如是通过心脏彩超发现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瓣膜疾病,同时患者出现心衰表现,那么也可以确诊就是心脏病导致的。

比如心慌、黑曚、晕厥,同时又有心电图支持就是相应的心律失常,那么也可以确诊就是心脏病。

这些非常明确的心脏病与非常典型的心脏病症状对应上以后,那么就无需考虑焦虑症。

二、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症,大多发生于青壮年,20岁~40岁者最多,也可见于高、中级白领、空巢中老年人、更年期女性。

这些做过心脏相关的检查,比如冠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都是正常可是患者本人就是有好多类似心脏病的症状。

最多见的胸闷、心慌、胸部压迫感、隐痛或各种难述性不适感。或内向、多疑、多虑、敏感,易紧张、压力大、遇事犹豫、情绪化、怕受伤害、胆小谨慎等等。

发病前常有不能摆脱的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如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感情和家庭生活的挫折、尤其是对健康的担忧,缺乏安全感,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惊恐发作、强迫等心理障碍。

简单说没有任何心脏检查有异常,但是总觉得有心脏病的感觉。

三、焦虑症

焦虑症病因很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焦虑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发作时患者看上去很严重,常常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急诊。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

和心脏病类似的症状有 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出汗、濒死感或失控感等等。

如果能完全排除心脏病,且排除别的器质性疾病,那么就要考虑焦虑症。

四、双心综合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确实本身有明确的心脏病,比如做过支架,打过桥,得过心肌梗死,有心衰,有心肌桥。但是根据病情评估,不应该总反复难受,但患者就是总难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给患者的病情好转,带来困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无法好好生活,好好养病。

这时候我们称之为双心综合征,也就是本身心脏病加之心理问题都有,我们都需要关注,这时候就需要双心治疗,只有双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总之,简单的单纯的心脏病或焦虑症,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但对于双心疾病有时候确实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4

焦虑症会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等,而心脏病发病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等心前区不适的表现,那么如何区分?很简单。

什么是心脏病?当然是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基础,而且在器质性病变下出现的一系列心前区不适症状。那么做心电图能不能查出心脏病?有时候能,有时候还真不一定。所以一般如果心电图回报正常,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心前区不适主诉,那么可能应该去做一下心脏彩超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相信这两种检查起码可以区分你的心脏到底有没有问题。


我们常说的植物神经紊乱,其实就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表现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发抖、出汗、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等明显的躯体化症状。而这种自主神经紊乱往往被视作焦虑症的特征性变化,发生几率非常高,只是被我们大众认识的程度还很低,大部分人出现心悸胸闷等心前区不适症状,还是去综合医院门诊反复检查心脏,或者其它自己怀疑的躯体疾病。

可能有些时候我们综合医院的门诊医生,对于焦虑症的认知程度也不是很足够,认为不管是原发焦虑还是继发焦虑,吃点心脏药也能好。确实,焦虑会心动过速,吃点类似普萘洛尔之类的药物,也可以缓解焦虑,而且也会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但焦虑的根源还是心理,而且焦虑症状不单单是心悸。所以即使心悸吃普萘洛尔也不是每次都能管用的。


在精神科,正规的焦虑症治疗是服用抗抑郁药物或者抗焦虑药物治疗焦虑症状的同时,开展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患者对于焦虑和自身躯体疾病的错误认知,从而改善产生焦虑的源泉,进而缓解焦虑情绪和一系列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当然,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起效至少也要2-3周时间,所以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的辅助同样是需要长时间持续进行的。

焦虑症的治疗周期会很长,而且期间也很可能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复发焦虑,甚至还可能出现急性焦虑惊恐发作等等表现。但坚持焦虑症的长程治疗和系统治疗是非常必须的,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起码他会帮助你摆脱焦虑的影响,回归原本的生活。

5

焦虑症还是心脏病,如何区分?

心脏病,比较多的是冠心病,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堵塞比较严重,供血不畅,血管老化,容易破裂,出现危险,在血液供应不足的时候,会有呼吸困难,心慌心悸,心口疼痛,无力等症状。这类病危险大,在严重点容易有生命危险。

焦虑症,这里主要是指疑病症,是病人担心自己的心脏有问题,出现了高度焦虑,高焦虑导致心脏周围的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如心慌心悸,胸闷气短,无力等等症状,这些症状和冠心病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有的人会误以为自己是冠心病。

在临床上,先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造影,心电图等等,如果 发现血管堵塞,就按冠心病治疗,如果没有问题,一般是焦虑症,找心理学方面的认识解决。

6

焦虑症属于一种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而心脏病(冠心病)是心脏的器质性病变,两者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共存。

焦虑症和心脏病的鉴别,可以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 有无心血管易患因素。焦虑症多无心血管风险因素,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心脏病多有明确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如冠心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风险因素。


2、 发病有无诱因:焦虑症多无诱因,是在安静休息时发病;而心脏病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3、 发病后的缓解方式:焦虑症多在注意力转移(如专心做一件事情)或活动时症状减轻;而心脏病多在休息后症状好转,活动时会加重。

4、 胸闷胸痛持续时间:焦虑症的心前区不适常持续数小时甚至整天,而心绞痛一般为数分钟~20分钟缓解,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5、 有无器质性病变。焦虑症的血液检查、心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心脏病多有冠脉狭窄、心脏扩大等器质性病变。

当然,现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既有器质性心脏病,又同时合并焦虑症的情况,现在更多的提出了“双心病”的概念。笔者曾遇到一名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由于担心支架再狭窄等问题,支架术后反而胸闷加重,经冠脉造影、心超检查等均正常,后经心理疏导及抗焦虑治疗,胸闷缓解。

7

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咨询师老友手札,很高兴回答朋友你的问题。


首先,希望朋友你能明白的是,焦虑症和心脏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焦虑症与心脏病同时存在的例子。

当然,也存在因为焦虑症的影响,而出现的心脏不适,但不属于心脏病的状况;以及,心脏病存续时间内,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焦虑症出现的状况。

所以,两者虽然相对独立,可也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那么,在分辨上,一方面自然是要以医院的检查结果为主,即心脏是否有器质性问题;一方面则是个人的状态。

如果已经存在明显的焦虑症表现,或者已经确诊焦虑一段时间了,那么,当自己焦虑发作时,出现的心脏不舒服,往往是焦虑症的躯体化表现;如果自己心脏频繁出现不舒服,且每次出现并没有伴随焦虑、压力巨大、紧张等状况,那就要关注心脏了。

焦虑症,与躯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身体上的不舒服,是焦虑的表现,待焦虑消退,就会自行缓解;同时也一般是先有焦虑,再有躯体化;心脏问题,自然是心脏本身出了问题,那么,这时候自己焦虑它会出现,不焦虑它也会出现。


如果两者同时存在的话,那一定不要只关注心脏问题,还要关注解决焦虑症。

因为焦虑本身,就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些影响。

同时,无论是否有焦虑或者心脏问题,都应该在生活习惯、个人精神状态等方面有所注意。毕竟治病远没有防病重要。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8

对于非专业人士,区分焦虑症与心脏病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并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在焦虑症患者同样可以发生。急性焦虑(术语叫做“惊恐发作”)可以出现严重胸闷、胸痛、大汗、呼吸困难、甚至有濒死感,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遇到这样的患者,医生会为其检查心电图,并化验一些血液指标(例如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很容易鉴别出来。如果一个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以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更容易发生心脏病。若没有这些因素,发生心脏病的风险较低,更要注意排除焦虑症或抑郁症。

诊断焦虑症的常见手段是量表评分。临床上较常用的是焦虑自评量表,通过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了解是不是焦虑症。其实有经验的医生经过询问病史并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后就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9

这个问题很好,临床上很多老百姓甚至医生都容易混淆和误诊。

举个我们自己家的例子:

前几年,我岳母老是觉得自己心脏不好,老是觉得心慌,憋气,偶尔还感觉心前区疼痛。

我带她老人家去医院做了心电图,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器质性问题,可她的症状又确实存在,不得已,我带她找到我们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拥军教授。

李院长看了以后笑着说:

“老兄,老人家这明明是你们科的病嘛!”

给她开了些抗焦虑药物,果然药到病除。

原来老人是“焦虑发作”,过去文革期间有个诊断叫“心脏神经官能症”,指的就是这种病。

严重的焦虑症也叫“急性焦虑发作”,也称之为“惊恐发作”,病人可出现“濒死感”,等叫120送到医院以后,啥事也查不出来。

而真正的心脏病做心电图或心脏超声肯定会有器质性改变。

当然心脏病的患者也常常伴有焦虑症状,所以北京协和医院的胡大一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双心治疗”:即对有心脏病的患者既要用心脏病药物治疗也同时需要心理治疗。



10

焦虑症和心脏病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临床表现可能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截然不同,诊断措施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必须加以认真区分。



共同点:


焦虑症和心脏病都可以出现典型的躯体焦虑和精神焦虑症状。在精神方面,可有焦虑、烦躁、不安、易怒、六神无主等表现。 躯体方面,常见疼痛、肌肉紧张、失眠、纳差、出汗、尿频、尿急、便秘、腹泻、心慌、手抖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很多心脏病也会出现焦虑症状,只是焦虑表现不一定典型,严重程度与焦虑症有所区别而已。现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提出了“双心治疗”概念,就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双管齐下,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当然,焦虑紧张也会加重或诱发心脏病的发作。


不同点:


1、焦虑症是由个性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精神焦虑紧张状态,体格检查无明确的阳性体征,CT、MRI、心电图、彩超等检查也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指征。治疗起来,也是以镇静、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为主,来改善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症状,配合心理治疗来修正个性方面的不足,提高自己对环境刺激的应对能力。

2、心脏病引起的焦虑反应,是患者心脏病本身引发的担心、害怕、恐惧反应,根源在于心脏病本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往往可以发现心血管系统具有相应的阳性表现,治疗方面也是以原发性心脏疾病为主,重点要治疗心脏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并配合抗焦虑的治疗措施,来获得病情的全面改善。


3、为了区分焦虑症和心脏病,有怀疑的年轻人和所有40岁以上的成年焦虑症患者,首先要做器质性病变的区分。通过影像学和生理生化检查,来排除心脏病等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性不适后,才能按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来处理。


答案小结:


焦虑症和心脏病都可能有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但是二者引发焦虑的病因是不同的,临床表现也有不尽相同,可以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区分和排除,然后才能按确诊后的疾病治疗原则,按医嘱进行治疗。


你是否也曾深受焦虑之苦,欢迎您来一起分享康复体会。


关注@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收阅爱学三论【自愈力●心灵公社】最新文章,分享30年精神障碍诊治与心理行治疗训练经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