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在军事能力上强于刘邦,在文学修养上高过刘邦,但刘邦最终能一统天下,而曹操却不能。那么,曹操与刘邦的差距在哪呢?

第一,曹操在气量上不及刘邦

我这么说,有些人可能会不服气。曹操的儿子被张绣杀了,曹操都能容得下张绣,何以气量还不及刘邦呢?

我认为,刘邦气量宽广乃是性格使然,他性格上就是比较大度豁达。而曹操本身性格是多疑的,他力求自己更加宽容。就是说,刘邦的气量出于天性,而曹操的气量则多出于后天的自律。由于是后天的自律,因而难免有克制不住的时候,因而曹操还是在很多时候暴露自己的本性。比如说杀边让,容不下祢衡、孔融、逼死荀彧等。再看刘邦,他从起兵到当皇帝,有没有杀过什么手下呢?基本上是没有的。

第二,曹操在用人上不及刘邦

曹操综合能力确实非常强,如果只是他与刘邦两人单挑,不论比武还是比文,刘邦都不是对手。但政治家比拼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比拼组织能力。曹操在用人上已经是一流水平,在三国史上罕有人比得上他。但是,刘邦在用人的水平可以说是超一流。

我们说一下两人的不同。

曹操用人,可以量才录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刘邦用人,比曹操更大胆激进,可以说是不拘一格。说实话,我感觉刘邦用人有点像在赌,但不知为什么他总是能赌赢,这或许是他有某种极其敏锐的直觉。

比如说,刘邦用韩信。当时韩信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刘邦一下子就把他提拔为大将,所有人直呼看不懂,但结果证明刘邦是对的。还有陈平,当时大家都攻击陈平,说他贪污,好色,刘邦也不知怎么回事,放心把大把大把的银子交给陈平,让他去离间敌人,结果刘邦又赌对了。

我个人的看法,刘邦在用人上的能力,在古代所有皇帝里,估计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第三,曹操在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不及刘邦

曹操确实是武功赫赫的一代名将,他打仗很厉害,但打得很辛苦。我们来数一下曹操打了什么战争:打黄巾、打陶谦,打袁术,打吕布,打张绣、打袁绍,征乌桓,征荆州、打韩遂,打马超,可以说是身经百战,遂一扑灭敌人。最后孙权与刘备,他啃不动了。

孙子兵法曾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与曹操相比,刘邦打仗水平要差得多,幸好有一个韩信。但是刘邦有一个本事,曹操是比不上的,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知道汉初有三大猛将,韩信,彭越,英布。韩信是被刘邦不拘一格破格拔用,这个前面说了;彭越是一股独立的力量,本来是投靠齐国,后来为刘邦所用;英布本是项羽麾下最勇猛的战将,他倒向哪一方,关系是很大的,刘邦仅仅以外交手段就摆平这一对手,既打击敌人,又强大自己。

反观曹操,几乎没有哪个重要的军阀是不战而降曹操的。所以曹操在外交战上,是不及刘邦的。

最佳贡献者
2

曹操之才,能文能武,可为乱世之枭雄,坐拥天下之才俊,坐收北方之大地,也可为成就一代霸业。至于为何没能象刘邦一样一统天下,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项羽是个只会打江山,不知道怎么坐江山的人,是个不懂政治的人,他的江山迟早是要失去的,刘邦是个有准备的人,也就成了坐收江山的人。

刘邦当时拥有的张良和韩信太强大了,就连不可一世的项羽也败在了他们的手下。只是刘邦杀韩信彭越等杀早了,也是刘邦胸怀太小,用好韩信,征战匈奴,北拓疆土的大好的机会失去了。










3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个人理解的一部分原因进行作答。

曹操的个人能力太强,自己很有想法。虽然手下谋士战将如云,但对于手下的意见,他只做参考,不做依赖。曹操的手下没什么自主权,更不愿意放权。就算给他守边疆的夏侯渊,曹仁,张辽手下好像都没多少人。夏侯渊把汉中丢了。要不是曹仁,张辽抗揍,樊城,合肥早就没了。

曹操得到荆州,迅速膨胀,贾诩劝他安抚荆州,不要急于打江东,他没听进去,败了。曹操拿下汉中,司马懿劝他趁刘备益州未稳夺益州,曹操可能是要吸取荆州的教训,得陇不望蜀,居然退兵了,留下后患。

刘邦打下彭城后迅速膨胀,得意忘形,被项羽三万骑兵反杀。迫不得已,刘邦只能放养,不断的给手下画饼,要韩信那些人自己玩去,抢到地盘了自己就有赏。刘邦不像曹操,刚开始实力确实不行啊,韩信,彭越去干活,都要自己出人的,具体怎么干都是手下们自己说了算。

曹操的成败由他个人决定,刘邦的成败更倾向于他的团队。曹操能力虽强,但曹操阵营的综合能力未必高于刘邦。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期天子这张牌是很好使,到了后期就变成累赘了。曹操成了汉贼,天下舆论不利于曹操。所以曹操势力虽强,但后院不断起火。

刘邦就不一样,义帝被项羽给杀了,刘邦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攻打项羽,占尽舆论先机。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占尽人和,这是曹操比不了的。

再比较一下他们的对手,曹操的对手明显要比刘邦的强的多。

曹操的对手,袁绍,吕布,孙策,刘备,没一个省油的。曹操好不容易灭掉吕布,袁绍,统一北方。孙策早已打下江东。江东有长江天险,占尽地理,孙氏兄弟经营多年,早已稳固。手下又有四大都督。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让刘备钻了空子。刘备抢了益州,汉中,又是占尽地利。手下除了几大猛将,还有诸葛亮那样的全能人才。

曹操面对这两大势力,也无能为力。发兵讨伐要看天时,选择时机,到了时机出兵了,还得面临地利和人和上的劣势。阳谋玩不赢,阴谋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刘邦的对手只有项羽。项羽有勇有谋,但项羽兵书没读完,谋略有限,接受不了阴谋。所以看不上韩信,陈平,轻视范增。项羽杀义帝,平时作战就好杀,失去人和。分封诸侯时,放弃关中,定都彭城。彭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吕蒙就跟孙权讨论过,徐州打下来容易,但是守不住,最后选择打关羽的荆州。项羽一下子又没了地利。

项羽分封诸侯不公,各处起火。项羽四处灭火,此起彼伏,东面有齐国,西面有刘邦,两线作战。自己的根据地又被彭越骚扰。给了韩信充足的机会灭掉诸国。

明抢易躲,暗箭难防。刘邦最可怕的阴谋恰恰是项羽最轻视的。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时,张良就开始忽悠项羽,使项羽轻视细线,继续攻打齐国,给了刘邦发展壮大的机会。后来就不断的用计,诸侯倒戈,项羽手下不断叛变,一直到最后鸿沟协议,张良再摆一刀,使刘邦撕毁协议,置项羽于死地。

曹操那个时代,张良的那些手段能忽悠到谁呢?周瑜,诸葛亮等个个都是玩阴谋的高手。曹操本人就屡次中计。三国时也只有孟达这样反复,结果被诸葛亮的几封信给干掉了。陈平的那些反间计也不好使。

刘邦的谋臣,武将,后勤对于项羽都占尽了优势。这些都是曹操所不具备的。



因素太多了,有点语无伦次了。先简单说到这里,留给别人慢慢补充。。。

4

刘邦和曹操,两人相差了四百多年。刘邦起家前身为秦朝亭长,曹操则为刘邦建立的汉朝末年丞相。就从两个人为臣官位来看,曹操确实比刘邦厉害多了。

刘邦出生亭长,却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而曹操身为汉末丞相,能力超群,手握重兵,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却只能三分天下,下面看两人的经历:

刘邦发家史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而起,发动了中国有史以来农民起义。身为沛县亭长的刘邦押送劳役不利后,返回县城杀死县令,被乡人推为沛公,然后设坛立旗,刘邦自称是赤帝之子,也加入到反秦阵营。

公元前208年后九月,赵国被秦军围困于巨鹿,向楚怀王求救,为牵制秦军兵力。楚怀王派出两支军队,一支是北路军以宋义为主将和项羽为次将帅数万楚军前往巨鹿解赵军之围。另一支西路军是以刘邦为主将往西牵制秦军兵力。同时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为关中王。

刘邦的西路军过关斩将,很快的攻进咸阳城。

汉元年,秦王子婴于轵道向刘邦献上秦国玉玺,秦朝灭亡。刘邦进入咸阳,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招来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和盗窃者领罪、其他苛刻的秦律一律废除,然后还军霸上。

公元前203年八月,楚汉和谈,双方签订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向楚地撤军,同时刘邦也欲西返。

就在此时,张良劝刘邦撕毁协议,趁项羽东返从背后偷袭。刘邦即约集韩信、彭越、英布领兵南下,于垓下合围项羽。项羽兵败后逃至乌江自刎,四年的楚汉之争落下帷幕,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曹操发家史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官至大长秋(管理宫中事宜的高级内官),这个皇宫总管的职位级别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后来受封费亭候。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汉灵帝时期官至太尉,差不多于宰相级别的高官。

曹操20岁时,就被"举孝廉为郎”,之后凭着显赫的家世,很快便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后面又担任顿丘县令等职。董卓乱政后,曹操辞官回到陈留老家,在儿时玩伴夏侯惇帮助,拉起了自己的一支军队,还参与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战。

公元193年,青州黄巾军连破兖州,曹操领兵迎战,结果几十万的黄巾军被曹操的几千人马打败。曹操趁机收编了黄巾降卒三十余万,后称青州兵,这一战为曹操赚足了家底。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处征伐。曹操统一北方后,于公元208年,自任汉相,并于当年挥师南下,打算一统中国。不料兵强马壮的曹军,于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大败,此战曹操不仅没能实现统一中国,还打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两人的用人之道

刘邦虽出身低微,但身边聚聚了一帮能臣武将。

知人善任:萧何为相,补给粮草;张良军师,运筹帷幄;敢起用一个无名小卒韩信为大将军。

政治眼光:当刘邦进入咸阳后,对秦宫秋毫无犯,与秦民约法三章,善待秦王。

笼络人心:垓下大战之前,刘邦为能打败项羽,不惜分疆裂土,拉拢英布、彭越、韩信前来助阵,最终大败项羽。

曹操生性多疑,他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更是将自己牢牢贴上了奸诈残忍的标签。

曹操好战,嗜杀成性,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攻打陶谦,徐州被攻陷后实施大屠城,之后曹操又进行了五次屠城。

曹操不仅屠城,还杀死了自己不少的部下,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孔融、马腾、许攸、杨修、华佗,谋臣荀彧也被曹操逼迫自杀身亡。

按个人能力,曹操能力确实强过刘邦,但曹操生性多疑,滥杀成性。加上曹操军中缺乏统兵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类似韩信的军事统帅。因此,曹操难以一统天下。

5

曹操和刘邦大的环境不同,对手不同,所以尽管曹操才华高过刘邦,但刘邦一统了天下,曹操也只有三分天下。秦朝末年,农民起义,诸侯复辟,秦的统治是由陈胜、吴广、项梁、项羽、陈余、张耳以及六国诸侯给推翻的,刘邦很幸运利用张良的计谋抄卢氏商洛偷袭到了咸阳,接受了秦三世的投降,也就是说在推翻秦统治的战斗中刘邦其实功劳不大。后来,他用韩信为大将消灭了赵、齐等国,但主要对手还是项羽。项羽虽然也很勇敢,但刚愎自用,不善用人,鸿门晏放了刘邦,又猜忌范增,疏远锺离昧、季布等,势力削弱了许多,他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自暴自弃,乌江自刎,才让刘邦得了天下。刘邦文有肖何、张良、陈平,武有韩信,还有曾经立过功的英布、彭越,还有一班沛县班底,又善达变的刘邦胜了,得了天下,唱了只有三句话的大风歌,这和曹操的诗词文章比起来虽然只能算小儿科,但人家是胜利之歌。

再看曹操,一生只能打着匡扶汉室的招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刘备就是汉室宗亲,足可以与你抗衡。东吴孙权父兄创就基业,兵精粮足,雄据一方。又有长江天险,战略上与刘备联合,曹操你其奈何?孙权刘备都很有笼络人的才能,周瑜雄姿英发,一把火烧得曹操焦头烂额。诸葛亮智谋过人,诡谲近妖,五虎上将咄咄逼人,孙刘两大集团,起码在曹操在世时,各自团结得铁板一块,曹操真没办法。

曹操能雄据北方,治理北方就很不错了。周瑜临死有一句哀叹:‘’既生瑜,何生亮?‘’曹操曾说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又说刘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想他死的时候也会象周瑜一样哀叹:‘’老天既生阿瞒,何生大耳儿,何生碧眼紫髯竖子耳!‘’

一句话,不是曹操无能,而是他的对手太狡猾,太强大了。

6

一天刘邦和曹操的灵魂碰在一起,刘邦对曹操说:“小曹子,过来我们聊聊”,随即他们上了茶楼。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刘邦:小曹子,听他们说你比我厉害。

曹操:老邦头,别听他们胡说,没有的事。

刘邦:别整没用的,说说吧你有什么本事。

曹操:诶,那个他们都说我是文学家。

刘邦:不就是瞎拽文吗,这个我也会,听邦哥给你来一段“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咋样豪横不。

曹操:你这也太直白了,看我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刘邦:好吧,你小子文采不错。听说你还挺会用人?你用人有什么标准啊?

曹操:没什么标准,能办事就成。

刘邦:你小子挺野啊,你就不怕用些没德行的流氓把你的名声给黑了,不怕别人称你是流氓头子

曹操:名声有什么要紧的,被叫流氓就更不怕了,想当年有个姓刘的流氓还不是夺了天下,当了皇... ....

刘邦:咳 咳 咳,那个,听他们说你还有些急智。说说有什么例子。

曹操:有一次行军,军队缺水,士兵们干渴难耐,实在走不动了。我灵机一动对他们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果士兵们听了个个口水直流,口也不渴了,最后终于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刘邦:可以啊,你这脑袋瓜子跟你邦哥有的一拼啊,最后你怎么没能统一天下。

曹操:唉,我有个不良嗜好。

刘邦:哦,什么不良嗜好?

曹操:我比较好女色

刘邦:嗨,这有什么,你邦哥我也好女色。

曹操:那个。。。那个。。。不太一样,我比较喜欢别人家的。

刘邦:...............

7

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曹操之所以不能统一全国,原因就在于他能力不如刘邦。

要说曹操超过刘邦的能力应该只有他的文学能力。曹操主业泡人妻,副业政治家,随便挤出点时间搞文学创造,就能成为文学大家,这一点确实牛,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能与之相比。刘邦的文学素养和曹操天壤之别,不在一个档次。

但是统一天下需要的不是文学素养,而是吸引人才的能力,识人用人的能力,纳谏和决策能力,野心欲望等,这些曹操和刘邦都有不小的差距。

先说吸引人才的能力。张良韩信这汉初三杰中的两杰都是主动投奔刘邦的,陈平和被韩信害死的郦食其同样是主动投奔。而三国时期的顶尖人才诸葛亮庞统周瑜等人都没有效忠曹操的打算。

刘邦极其善于用人。真正的人才,刘邦能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比如内政用萧何,征战用韩信,谋划用张良,阴谋诡计用陈平,每个人都如鱼得水。就算是身边的庸才,刘邦也能够很好的把他们用起来,搞废物利用,比如曹参樊哙,无不显得像当世之英才。曹操这点上差的远,可能他过于相信自己能力,太多事情亲力亲为,荀彧张辽等人都没有发挥出应有能力。

再说纳谏和决策能力。刘邦在西取咸阳,约法三章,封韩信齐王,定都关中等重大事件中都做到了虚心纳谏,虽然有时候刘邦会有些流氓习气,但在虚心纳谏方面做的已经足够出色。而且刘邦在听取了别人的正确意见后,会迅速的决策执行。比如在定都关中的问题上。刘邦一做出决策,第二天马上付诸实行,完全没有项羽那种非要衣锦还乡的传统思想。而曹操在这方面就有明显差距,先是不听劝告强征东吴,又因为过于自大造成赤壁失败,基本葬送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从欲望野心来说,曹操也不如刘邦。刘邦只是一个亭长时就曾说,大丈夫当如始皇帝一般。而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臣),不管哪一个,他已把自己放在了臣子的位置上。我有时在怀疑,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妙招还是臭棋。固然可以找到征伐天下的正当理由,但也禁锢了自己的权力野心。何况那个乱世,征伐天下到底需不需要理由?

所以说,曹操在统一天下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上和刘邦相比有较大差距,这才是他无法统一天下的原因。

后世从奴隶做到皇帝的石勒也曾说:“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啊!朕若逢汉高祖,当北面而事之。若遇光武帝刘秀,当与其并驱中原,鹿死谁手,亦未可知。大丈夫行事应磊磊落落,朕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母,狐媚以取天下也。”

8

131.非常感谢邀请,我是甲壳虫骑士来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综合能力高于刘邦却不能一统天下原因有三点如下:

曹操和刘邦的面对大的社会背景不同:

刘邦的成功的秘诀得益于社会的背景:秦朝末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修长城和驰道,大兴土木宫殿陵墓,赋税徭役沉重,法律人治严苛,最重要的是刚刚统一六国,各地人心民心军心涣散,基础不牢,对于秦朝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而言太弱。加上秦始皇去世,本应该扶苏公子即位,却被宦官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密谋杀害……秦二世更加荒淫无道,无能昏聩自毁长城,杀害蒙毅,等国之柱石,欺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农民起义……自取灭亡!

曹操的社会背景下:汉朝开国立业四百年之久,人心归汉思汉,虽然到了东汉末年有宦官乱政,外戚权势依旧弄权,但汉朝有成功的逆袭案例可循,比如汉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又延续了大汉王朝二百年,东汉汉和帝和宦官联合一举拿下窦太后的外戚专权案例,汉灵帝去世后,何进大将军在汉少帝刘辩时,想除去宦官集团,但反被其杀掉,加上黄巾起义,董卓进京废帝之举,都不得天下人心,民心之举……所以当时天下人心还是思汉,归汉之情已深入骨髓……只能挟天子令诸侯,虽有袁术称帝,很快就被其他诸侯和势力灭掉!最好的证明,汉朝气数未尽……只能缓缓图之!

曹操和刘邦的个人帝王之道,用人之术,为人处事立世不同,性格决定命运!

刘邦,出生于布衣之家,三教九流之下层混迹于此,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和深厚学问,但是自己深知民间疾苦,知道天下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丰衣足食,有地可耕,有饭可食,当过泗水厅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亦可抛妻抛弃子,背信弃义阴谋诡计多端,,但有一点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给你方便,不是给你随便!只要你给我你的才能发挥极致,给我打天下,我就可以给你封王封侯,平分秋色已无不可……首先我们大家要打下这个天下!

曹操,宦官官宦世家出身,有学问,有才智,有抱负,有理想,深受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文人气节,但好“人妻控”,好近女色,不能自已,宛城之战失去典韦大将,嫡长子大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为救曹操欺负了张绣的嫂子,张绣才命丧于此~致命诱惑弱点!思考问题太多,负累也太多,要考虑士大家族,世族门阀的制衡,文人雅士谋士并道和驾驭利用,曹操的座右铭也是性格和脾气,最佳总结“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道出了整个人生哲学和格言……

对手不可同日而语:西楚霸王匹夫之勇刚愎自用!而刘备有“龙”,孙权有“狗”,就是军事谋士主公“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时代

刘邦,基本上从开始到成功,就一个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匹夫之勇,有勇无谋,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文人谋士太少,没有政治头脑和手段,不会治理朝堂政治和外交政策措施……与人结怨,而不去结善缘,比如韩信最早投靠的就是项羽,但是一直得不到重用提拔,而且还不以为然……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关键霸王四面都有敌人,那四面八方都有墙,最后来了一个亥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曹操,面对天下有十八路诸侯,都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遍地是主公,遍地是军师谋士,都想发挥自己的才智辅助主公,建功立业,都去讨伐董卓……后续慢慢地就演变成了刘备,孙权和曹操三足鼎立格局形成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旗帜,有打着“恢复汉室江山”,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甚至还有继承父兄基业盘踞江东,割据一方……这两个对手,最不要脸的就是结盟,孙刘联盟抗曹,实力结合起来还是没有优势,但刘备有谋士卧龙诸葛亮,东吴有大都督周瑜却是占尽人和,天时,地利……刘备还有武力干将,“武圣”关羽,还有“常胜将军”赵子龙,张飞……孙权也有吕蒙,周泰,韩当,鲁肃……等等,都是数一数二的武将,人才英雄辈出的时代,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也造就了时势……

总结:往往造就你的,都是你的对手!但毁灭你或者你的后人以及你的基业事业的反而就是你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无论是刘备托孤诸葛亮,曹家三代托孤司马懿,无论萧何月下追韩信,还是西楚霸王给刘邦摆的“鸿门宴”……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是甲壳虫骑士,喜欢就关注我吧,更多精彩,敬请你的期待……

9

通过我对历史的理解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欢迎指正。

刘邦统一天下的原因。(1)大秦王朝统一不久,六国原子民没有归属感,对故国心怀思念,而大秦王朝却没想着去安抚,布施恩惠,只是武力统一,不懂安抚人心。(2)大秦王朝在早起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杀戮过重,给六国人民来了了极大战争伤害,如白起坑杀40万赵军,对楚国人民的严苛奴役等,甚至后来流传“楚虽三户,忘秦必楚”的说法,各国的仇恨被埋在心里。(3)秦统治者的暴政让人民水深火热,人们反抗情绪与仇恨混在一起高涨。(4)刘邦能力不咋的但会做人,古今一把手不看能力更看聚拢人心的本事,有幸得张良、韩信、萧何、陈平、英布、樊哙彭等人的相助。(5)投机取巧窃取胜利果实,在灭秦后刘邦实力远不如项羽,但比项羽奸诈,出力不多,但更早入主咸阳。(6)项羽的刚愎自用,自大自狂性格被一次次利用,竞争对手的神操作衬托出刘邦和他那一批知囊团的英明伟大。

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1)最经典的原因就是曹操在赤壁战败后与司马懿在狱中的一番对话曹操说出没想到在这城中竟然还有第二个人有人如此见识,司马懿表现激动大喊“那一人是谁”原因就是大汉统治几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在士民心中,大汉就是正统,朝中老臣也一心向汉者重。早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能和他们同心同德,毕竟天子还是大汉刘氏,后来称帝之心起,开始离心离德,如铜雀台之宴,只有想建功立业,不懂套路的武将和一批阶位地下的文臣想献媚求进的文官参与。重要文臣全部称病未致,包括曹操的心腹谋臣荀彧。曹操自己也说统一天下不是一代人的事,甚至需要曹氏几代的努力。果然应验了,只有曹氏几代经营耗死所有心向大汉的旧民旧臣后曹丕称帝,曹丕死后曹叡上位,经过近百年时光在曹魏土地新出生的人才把曹氏作为理所当然正统,仕林之心也就是民心。(2)竞争对手能力不弱。不论是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大义,拥有卧龙凤雏五虎将,还是东吴雄据江东几代经营,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地位,他们都是民心所向而国主又不是无能之辈。二者强强联合,曹操很难灭了孙刘联盟,一统天下。

  • 还请支持,创作不易。喜欢请关注,也可在下方评论说出你不同的想法,我们一起探讨。

10

曹操未能称帝和他的能力比刘邦强不强没有任何的连带关系。甚至说曹操的综合能力强于刘邦这一点都存在很大的疑问。曹操是很厉害,但刘邦也不是易与之辈。要知道刘邦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白手起家的平民皇帝,他能击败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争霸的胜利,并且建立起大汉王朝,这一切并不仅仅是运气可以解释的。要知道三国时期的刘备,只是学到了他祖先刘邦的三分精髓就已经可以和曹操形成鼎力之局面了。所以说,曹操能力强于刘邦这一点是存疑的。并没有实际的案例说明这一点。

为何曹操没有一统天下呢?原因也非常简单,首先曹操所处的年代和他所面临的局面,与当初刘邦所处的年代和所面对的局面是完全不同的。刘邦时期,当时秦朝已经灭亡,各个诸侯王开始相互之间争权夺利。也正因为没有束缚,所以刘邦发展壮大的十分迅速,也并没有什么阻碍壁垒。曹操时期就不同了,虽然东汉末年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毕竟汉室还依旧存在,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诸侯,他们并不能肆意而为,很多时候他们会有很多的掣肘,毕竟汉室还没有正式灭亡,任何人胆敢行僭越之事那就是自取灭亡。袁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曹操生在那个时代也有很多的掣肘。

再说说刘邦和曹操的际遇。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就成为了除项羽之外的天下势力第二大的诸侯王。又因为项羽僭越分封诸王,处事不公,杀害义帝熊心等一系列事情后。天下诸侯王对于项羽是非常的排斥厌恶,甚至有种除之而后快的意思。因此在楚汉之争爆发后,刘邦号召天下诸侯王共同起兵讨伐项羽。以多打少就是刘邦的策略。而曹操不同,东汉末年各诸侯之间相互都是敌人,根本没有什么情面可讲。就连袁绍和袁术这种亲兄弟都没情面可讲。因此曹操想要一个个击败所有诸侯的难度,可比刘邦一统天下的难度大的多。

最后一点就是我个人的猜测了。我认为曹操有实力一统天下的。但曹操刻意拖延了天下一统。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是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的重要战役。但如果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卷土重来再次一搏,那么刘备和孙权还真未必能挡住曹操。但曹操一方面也不敢冒险一搏,他承受不了再次的失败。另一方面,曹操很清楚,即使曹魏内部亲汉势力依旧还有很大的力量。曹操担心自己破釜沉舟之后会便宜了汉献帝。毕竟当时的曹操并没有完全清除掉曹魏阵营内部的所有亲汉势力,因此曹操不愿意冒险也可以理解。

最后一点就是曹操不愿意背上篡汉之名。要知道历史上曹操明明有能力称帝,但他却没有称帝,其原因就是因为曹操不愿背上篡汉的恶名。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理解曹操为何不愿意奋力一统天下。毕竟天下一统后曹操就必须要称帝了。这肯定不符合曹操不愿意背负恶名的问题,因此曹操才不愿意天下一统。他一直以来不论屯田还是迁移人口,或者发展经济,招揽人才,其目的就是给曹丕打基础,方便曹丕称帝自立。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