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取代汉朝建立魏朝,之后曹丕任命贾诩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孙权听说了这事后,就笑了起来,并不是断言魏国灭亡,这事被记载在《荀勖别传》中,内容如下:
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於勖。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这话的意思是:晋朝时司徒的职位空缺,晋武帝司马炎问荀勖何时可做太尉人选?荀勖回答说:三公(司徒是三公之一)是众人所瞻望的宰辅重臣,不可以选用不适当的人,从前魏文帝曹丕把贾诩任命为三公(太尉也是三公之一),孙权笑话他……
曹丕
这里就有几个疑问:孙权笑的是谁?孙权为什么会笑他?
先聊一聊贾诩这个人,先对贾诩做一个评价:
贾诩是一个极其聪明、明哲保身、私德低下的谋士。
三国时期的谋士数贾诩最聪明,郭嘉、荀彧、庞统、法正这些人的智商都不如贾诩,为什么说贾诩最聪明?看看贾诩做的那些事就明白了,董卓被杀,鼓动西凉军杀向长安,造成了王允被杀、吕布出逃、汉献帝被李傕、郭汜这样的军阀劫持。
贾诩贾诩投靠军阀段煨,发现段煨猜忌他,立即转投张绣,投靠张绣成功帮张绣打赢曹操,一次是策划诈降+美色计大败曹操,斩杀曹操的侄子曹安民,长子曹昂,爱将典韦;另一次是曹操撤退时,献计张绣二次追击,大败曹军。最不可思议的是,贾诩和张绣明明和曹操有仇,但是仍然算定了曹操会善待,劝张绣投降曹操,这是杀子仇人的投靠啊!也只有贾诩想得出来,曹操做得出来。
贾诩的计谋还包括离间马超、韩遂,所有计谋只要对方听了,无一例失败,这就是贾诩的厉害之处,不仅洞悉人性,而且算无遗策,从来没有失算过,但是贾诩并不轻易献计,时刻保持低调,一生活了77岁,还是善终。
孙权笑了贾诩保持低调的原因就是想明哲保身,包括他一生所献的大多数计谋都是明哲保身的计谋,比如劝李傕、郭汜杀回长安,那是因为贾诩也为自己个人安危谋划了,西凉军只有赢了,他贾诩才不会被朝廷清算,还包括贾诩鼓动张绣投降曹操,那同样是为了保全自己,不投降曹操,以贾诩和曹操的仇恨,是不可能活下去的,毕竟曹操长子之死贾诩涉案。还有贾诩含蓄地回答曹操关于继承人的问题,都显出贾诩的明哲保身,既回答了曹操的问题,又没有参与太子之争站队。
为什么说贾诩私德低下,这个是相对于东汉末年的道德而言的,两汉以孝治国,以儒为本,讲的是忠君爱国,忠贞不二,就说贾诩为了自保劝李傕、郭汜攻打长安这事来说,后来直接导致汉献帝在摆脱了董卓控制,又被李傕、郭汜这样更加没头脑的军阀所挟制,弄得整个朝廷一片混乱,这是对皇帝的不忠。
贾诩与张绣除此之外,贾诩一生效忠的主公太多,没有忠诚性可言,贾诩最早是跟随董卓的,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校尉,董卓被杀后,与李傕、郭汜等人结盟,汉献帝逃到洛阳后,贾诩先投靠段煨,后投靠张绣,最终又投靠曹操,虽然贾诩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是贾诩的所作所为还是让当时的主流士大夫感到不屑。
比如上文提到的荀勖,荀勖出身颍川荀氏,是荀彧的叔父荀爽的曾孙,典型的名门士族,荀勖说魏文帝任命贾诩为太尉时,孙权笑了,这就明摆着是暗示魏文帝曹丕用人不当,同时也暗示贾诩没有资格被任命为太尉,所以孙权才会笑的。
曹操贪恋张绣婶娘而大败因为三公是当时朝廷官职最高的三个职位,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名高而权轻,属于典型的面子职务,虽然三公名义上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也象征了一个朝廷的脸面,三公一般由有名望、有出身、道德高的名士来担任,比如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弘农杨氏五世三公,如果从这个标准来看,贾诩确实是没有资格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况且贾诩终身是个谋士,没有担任过朝廷高官,一下子被提升为太尉显得有些不合理。
但是孙权是不是真的笑了?这个只是荀勖的一面之词,如果真有这么回事,那么孙权笑的肯定是曹丕。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是讲曹丕用人,选择权在曹丕,而不是贾诩。举个例子:你要提拔一个不合理的人担任高官,有人笑了,你觉得是在笑话谁?当然是曹丕这样的领导,况且孙权与曹丕同级别,对用人一向很敏感,也有自己的原则,从两人的对比来说,孙权的用人水平高于曹丕。
曹丕至于曹丕为什么要用贾诩担任太尉?原因应该是出于贾诩曲线劝曹操立曹丕为继承人有关,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曹丕任命太尉的第一人选其实不是贾诩,而是杨彪,就是被曹操杀死的杨修的父亲,也是弘农杨氏的族长,但是杨彪不愿意来,想想也会明白,曹操杀了杨彪的儿子,杨彪会给杀子仇人的儿子曹丕打工吗?
杨彪不愿意,所以曹丕才任命贾诩为太尉,算起来贾诩只是个备胎而已。贾诩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既是曹丕的仇人,又是曹丕的恩人,这话怎么讲?
贾诩与张绣合谋策划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所以贾诩是曹丕的仇人,但是如果曹昂不死,这皇帝之位也轮不到曹丕,所以贾诩也是曹昂的恩人,其实曹丕对贾诩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即使是曹丕内心想感谢贾诩,也不能公开,毕竟曹丕是皇帝,不能表现得对自己的杀兄仇人很亲近,否则会有人非议,因此曹丕把贾诩列为太尉人选的第二继承人,就是这个复杂感情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