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拥有了荆州大部分地区,而不久之后,老天爷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馅饼,那就是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一带。当时统治益州的是刘璋,由于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转移作战方向,向西吞并了关中地区的马超韩遂势力。这让刘璋很紧张,他怕曹操顺势南下,拿下汉中的张鲁之后再拿下自己,于是刘璋主动邀请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入蜀,帮助他赶在曹操之前把汉中的张鲁给拿下,以便做好防守,保护益州。刘备果然仁义地出了兵,但是这个兵去打张鲁,而是走了一半就调转枪头,把刘璋给打了。刘璋的这一招引狼入室成功地断送了自己的基业。就此,刘备手握益州与荆州两州之地。
一、关羽败走麦城,蜀汉由盛转衰
219年应该说是刘备政权最鼎盛的一年。这一年,他派关羽从荆州北上攻击襄阳,自己则率军从蜀地出发,北上拿下汉中,想给曹操来一个两面夹击。关羽前期的作战其实是很顺利的,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收降于禁,但可惜的是却被人在背后捅了刀子。三国鼎立,重在平衡,这几年刘备发展得实在是太好,东吴的孙权看不下去了,就在关羽围攻襄阳的时候,东吴大将吕蒙率士兵装做是商人藏在船舱里,逆长江而上,靠着伪装,奇袭江陵,史称白衣渡江。江陵守将投降了,吕蒙顺利地端掉了关羽的大本营,可以说这是古代版本的偷袭珍珠港。关羽手下围攻襄阳的士兵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因为牵挂江陵城中的亲人和朋友,再也无心恋战,撤退的途中就投降了一大半。之后,关羽败走麦城被杀。
二、夷陵战败,刘备几乎失去了统一北方的可能
关羽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222年,刘备率大军向东吴发起了复仇之战。此时,东吴方面的指挥官吕蒙已经死了,指挥权交给了年轻的陆逊。刘备率军沿长江而下,出兵三峡。三峡西起今天的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也就是古时的夷陵,途经巫山、巴东和秭归三县。刘备当年首先占领了秭归,然后继续东进,在夷陵与东吴大军形成对峙。这一战,刘备和当年赤壁之战的曹操一样,给东吴留下了一个死穴,又是火帮了东吴的大忙。
刘备在秭归到夷陵之间设立了大批的军营,绵延七百里,又用木头栅栏环绕,防止敌人偷袭。但是他没有想到七百里连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火把,被陆逊抓住机会火烧连营,再将刘备的军营一个一个地攻破,最后刘备仓皇地逃回了奉节的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之后死去。夷陵之战的惨败让蜀汉彻底失去了争夺南襄隘道的可能,也就失去了攻击北方的一个重要的前线据点,统一北方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极小概率事件。可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中,益州与荆州两翼齐飞的构想已经失败了。接下来,留给蜀汉忠臣诸葛亮的更多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与无奈。
三、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五次北伐,终败
从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到228年诸葛亮正式从汉中出发开始北伐,诸葛亮整整准备了五年时间。期间,他干了两件事,一是恢复和发展蜀国的农业生产,也就是攒粮食,二是向南平定孟获,锻炼士兵山地作战的能力,并且征召了一批投降的羌族兵,这些兵擅长山地作战,号称飞军。有粮有兵之后,诸葛亮写下了出师表,开始北伐。
五次北伐中,有两次是大型的全面战争,分别是第一次和第五次,而其余三次都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在第一次北伐之初,蜀军内部对于到底该走哪条路攻击长安,就有着不同的争论,争论中有两种意见最为主流。一种是魏延提出的,他认为魏国防守长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候林,这个人是个关系户,没有什么实际能力,魏延打算亲率五千精兵经子午谷进军,先对长安进行奇袭,再由诸葛亮率大军,从相对平坦的褒斜道赶来,与魏延一起合兵长安,再剑指洛阳。这一路线按诸葛亮的说法就是太过冒险。
另一种就是诸葛亮主张的走祁山道,诸葛亮认为这里地处偏远,魏国的防御并不充分,一旦占领了陇右,就可以居高临下,进攻关中。当然,走祁山道的劣势就是出兵速度太过缓慢,给敌人充分的时间安排关中核心地区的防守。最终,诸葛亮在战略上选择了更为绕远的祁山道,而具体战术采用的便是当年韩信出蜀的策略——声东击西。
公元228年,诸葛亮派赵云在褒斜道虚张声势,自己则率大军出兵祁山,迅速地占领了天水。此时,曹魏派张邵领兵,从陇县翻越陇山,进击蜀军。而诸葛亮也派马谡马不停蹄地赶往天水以北,希望能尽快占领陇山的关口。双方在街亭相遇。
实际上,马谡比张邵先到达了街亭,应该说在时机上是占了优势的,可是马谡最终之所以失街亭,是因为他的一个错误的决策。历史上,马谡选择了占据至高点,也就是选择在山腰处扎营,希望到时候可以居高临下,打击张邵。但是马谡却忽略了一个点,就是水源。张邵大军赶到后,封死了蜀军下山的通道,蜀军很快就陷入了缺水的境地,最终被击败。街亭落入魏军之手,便封死了蜀军继续前进的道路,蜀军如果还想再战,就不得不打持久战,这样一来粮草必然成为问题。所以诸葛亮被迫撤退,第一次北伐失败。
六年以后,也就是公元234年,诸葛亮进行了第五次北伐,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这次,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蜀国这次为了彻底解决后勤粮草的问题,决定采用屯田的策略。而由于屯田的需要,蜀军抛弃了不适合屯田的祁山道,选择了更加直接的褒斜道。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如果大军不在山区纠缠,而是快速跃进,进入关中平原,在渭河流域寻找一个前进基地,以这个基地为核心进行屯田,就可以较少地依赖翻越秦岭的后勤系统,直接从当地获得粮草。
这个战略迅速地取得了成效,诸葛亮找到的这个前线基地就是五丈原。五丈原位于褒斜道的北出口,形势很险要,是个理想的扎营屯田的地方。以五丈原为基地,还可以迅速将渭河上游与长安的联系给切断,魏军就很难再西进援助陇右的守军,蜀军却可以分兵将陇右的城池各个击破,再从陇山而下,占领宝鸡一带。如果这个战略构想能够成功,那蜀军北伐离成功就真的不远了。这次决定成败的因素不是别的,却是最自然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寿命。由于操劳过度,54岁的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秋病逝五丈原。
结束语
从一开始的占据益州及荆州,再北伐的战略构想,最后不得已由蜀汉一路出击,诸葛亮不是不知道其不可为,但他对刘备的忠心,让他选择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既是杰出政治家,又是有情有义的真男人,这种人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诸葛丞相算是一个,少时读《出师表》,只觉一般,长大再读《出师表》却能读出诸葛亮的悲壮。
其实在关羽败走麦城后,蜀汉就走向了低谷,麦城就在今天的湖北当阳市附近,令人感叹的是当阳是刘备当年从新野逃命,最低谷时走过的地方。赵云和张飞拼死护驾,这才让刘备侥幸逃脱,之后便与东吴结盟蒸蒸国上,可谓是从命运最低点走向鼎盛的转折点。而此时,关羽却殒命在此,这也是刘备政权,从最高点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一个波峰,一个波谷都在当阳,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