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纵横是学经济的,虽然称不上商人,但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人很敬佩,一个是商圣范蠡,早年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成功,功成后急流勇退开始经商,最终以商人身份名扬天下,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另一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与范蠡不同的地方在于,范蠡是先从政,在从商;吕不韦是先从商再从政。以战国时期“士农工商”的登基秩序来看,由政入商易,无非舍弃的是脸面,而由商入政难,想要改变出身是一件很苦难的事情。

战国时期虽然重农抑商,但是商业经济还是很发达,很多商人即使家富万贯也不去从政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吕不韦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不甘心一辈子都当一个商人,而是要做一个名垂史册的人物。(吕不韦虽然被称为杂家,实际上思想上存在很多儒家的思想)

在《战国策》中记载吕不韦早期的思想,有一天他问父亲 “耕田的利润有几倍?”父亲回答“十倍”。“珠玉的利润是几倍?”答曰:“百倍。”又问:“确立国君的利润是几倍?”父亲回答“无数”。

吕不韦是天生的商人,却不是一个天生的君王,所以在他的思想里面,不是要做一个君主,而是确立国君,从出身来看,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没有篡位的资格。

天生的君王是什么样的?在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刘邦和项羽都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阵仗,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可以看出,吕不韦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物,自己当一国的国君比确立一国国君还获利无数的无数,但是吕不韦没有这样想,因为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当一国国君性价比并不高。

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描述了大商人吕不韦见到“居处困,不得意”的异人时的第一反应:“奇货可居”。从本质上讲,吕不韦的这个行为只能算作是商业上的行为,为了让这个“奇货”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他不惜倾家以资之。

在吕不韦的运作下,先是让子楚逃脱赵国,然后让其成为华阳夫人的养子,当真也是吕不韦的命好,买了股票就大涨,吕不韦资助子楚的时候,秦昭襄王还没死,子楚可以说是孙子辈的了,秦昭襄王特别能活,在位56年才走,立安国君为秦王,是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登基不久就死了,然后子楚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的政治投资到了这里获得巨大成功。

然而,吕不韦的成功其实只是到了这里,因为子楚在位仅仅三年就一命呜呼了,这个时候立嬴政为秦王。

实际上嬴政的母亲本身就是吕不韦的姬妾,子楚在赵国的时候看上了她,吕不韦就将赵姬送给了子楚,赵姬为他生下儿子,子楚就立赵姬为夫人。

野史中说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所以,才称其为“仲父”,这个纵横没有考证过。

以吕不韦对子楚和嬴政他们这一脉的帮助来说,称“仲父”也不为过。

回归到题目,吕不韦想要取代嬴政则是不现实的事情,虽然吕不韦有雄韬伟略,有过硬的实力,但面对统治阶级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他也无法左右事情的成败。

吕不韦主政秦国不过十三年,尽管权势很大,但是想要篡位显然是不可能的,从商鞅变法时就决定秦国是一个充满制度设计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想要打破这个设计,别说是吕不韦了,就是当初的魏冉都没有做到。

魏冉和宣太后主政秦国四十年都没能取代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说驱逐就驱逐了魏冉和宣太后;

借着这个机会也来说说秦国的宰相,商鞅变法对秦国居功至伟,遭秦惠文王车裂而死;

张仪为秦国东出立下汗马功劳,以连横破合纵之策取得巨大的成功,秦武王继位后,出逃魏国;

范雎取代魏冉,在秦国权势一时,结果后来也被秦昭襄王赶走。

吕不韦的舍人李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秦二世和赵高整的想要回家玩狗都不行,最后被夷三族。

秦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就是,不管臣子做了多大的贡献,只要一句“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

吕不韦最后也是被秦始皇一句:“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万户侯,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最终“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亡。“

最佳贡献者
2

吕不韦是卫国人,出生于濮阳(今河南省滑县),早年往返于各国经商。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以低收高卖的方式赚了个盆满钵满,积累了千金家产,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商人。

公元前267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非卫国)国,运回后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秦国悼太子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储君。这个太子安国君自己有20几个儿子,名叫秦异人的儿子是其中的一个。由于秦异人人不众、貌不惊人。在秦赵交恶时,安国君派遣秦异人到赵国邯郸做人质。

身为人质,日子自然窘迫不已。幸亏秦异人遇上了在赵国做生意的卫国商人吕不韦。精明的吕不韦不仅有经济头脑,还有高人一等的政治头脑。此时他已富可敌国了。精于世故的他,通过钱财开路结交权贵,终于改变了秦异人的人质处境,并在秦异人返回秦国后当上了太子。对秦异人来说吕不韦就是再造的父母,籍此,吕不韦在秦异人上位也获得了高官厚?。

那,吕不韦为什么不废了嬴政自己当皇帝?

1.吕不韦尽管在秦国位高权重,但,以其商人的出身,在秦国是遭人看不起的。这限制了他的作为。吕不韦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是战国后期。这个时候,秦国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秦王——秦昭襄王的时代。众所周知,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不断地打击韩赵魏三国,曾经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还火烧了楚国的王陵。

可以说,正是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奠定了大秦统一天下的基础!但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出台过“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商人不受重视,地位低下。尽管吕不韦因助秦异人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当了大秦的相国,还是秦王嬴政的“仲父”。但,这改变不了他出身卑微的事实。他能凭借自己的职务广纳贤才、著书立说、扬名四海已经很不容易了,谋权篡位自己没??信心与底气。

2.吕不韦是聪明的人,他深知:自己能有今日是商业运作的结果,有“狐假虎威”因素。只要嬴异人和嬴政的政治地位稳固牢靠,他就可以养尊处优,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吕不韦没有政取赢政而代之的意思。

3.秦国子民世代姓秦,王公贵族是世袭传下来的。任何人在世袭制度下,没有做秦王的老爸是坐不上秦王位置的。吕不韦是有才能的,如果他胆敢取秦王而代之。一定会遭受口诛笔伐而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3

在刘邦建立西汉以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平民出身的君王,所以史学家们也称秦末的陈胜吴广以及西汉的建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革命。

也就是说在夏商周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都只是贵族们手中的游戏,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实行了对姬姓王族和功臣的分封制度,而这些姬姓王族和功臣就构成了周王朝的贵族体系。西周的分封制一直延续到东周时期,其政权的更迭主要的方式是大鱼吃小鱼的吞并,另外的一种方式则是国内贵族内斗篡夺最高权力,比如历史上记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只不过这种情况不多。但是无论是韩赵魏三家,乃至后来篡夺了姜氏齐国的田氏,也都是在周王朝中历史久远的贵族经历几代甚至十几代的发展,才最后逐渐做大干掉了自己的君主,成为新一国的君主。

秦昭襄王时代的战国形势

但是显然吕不韦并不具备这种资质和出身。吕不韦是卫国的一个普通商人,虽然他通过在各国之间往来经商家资巨万,但是他仍旧是一个普通平民。他可以通过钱财开路去结交权贵,但是他仍旧是没有任何权力的普通人。

吕不韦的生意做的如火如荼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此时的秦国进入第三代王秦昭襄王的时代。秦昭襄王应该是秦国最长寿和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不断打击韩赵魏三国,还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火烧楚国王陵,可以说秦昭襄王彻底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昭襄王奠定秦朝统一天下的基础

在国际关系复杂的战国时代,国家之间送出王族子孙为人质是常态,而秦昭襄王很长寿,所有儿孙也不少,以至于他的一些不起眼不受待见的孙子就被送往别国当人质,比如说是他的其中一个孙子嬴异人就被送往赵国当人质。也因为秦昭襄王很长寿,所以他的长子也就是太子死在他的前面,所以昭襄王不得不改立次子赢柱为太子,而这个赢柱就是那位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的亲爹。

赢柱本来庶出,根本没有成为储君太子的机会,可是自己的哥哥死了,他就阴差阳错的成为太子。但是他也面临的着同样的情况,他的正妻华阳夫人没有生育,也就是说他也没有嫡子,他的未来继承人也就只能是庶出的儿子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在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似乎也有机会成为储君。

影视剧中的吕不韦

然而在嬴异人和当时所有的其他人看来,嬴异人的机会十分渺茫,嬴异人的母亲夏姬只是赢柱的妾侍,并且不太受待见,嬴异人也是资质一般,他老爹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否则他也不会被派去与秦国关系不睦的赵国为人质,在秦赵经常交兵的日子了,这个工作随时可能掉脑袋的。

可是吕不韦却以商人的视角,窥测到巨大的商机,这次他要经营一次贩卖国君的买卖,他首先做通嬴异人的工作,树立起夺嫡的信心,并赞助其大量钱财,让囊中羞涩的嬴异人在赵国邯郸城结交上层人士,尤其秦国前往赵国的人员,为赢柱营造声势;同时吕不韦亲赴秦国,走通了赢柱小姨子华阳夫人妹妹的路子,成功说服华阳夫人对赢柱大吹枕边风,将嬴异人收养为义子,结果终于是子以母贵,嬴异人成为当时仍旧是秦国太子的安国君赢柱的世子。

之后吕不韦向嬴异人报喜的时候,自己的小妾赵姬被嬴异人看上,吕不韦也忍痛割爱的将小妾送给嬴异人,此后这个小妾给嬴异人生下了儿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后来秦赵大战激烈,秦军包围邯郸,因长平之战被坑杀40万的赵国人想要干掉嬴异人泄愤,吕不韦紧急贿赂赵国守城校尉,帮助嬴异人逃奔城外的秦国大营,后来嬴异人逃回秦国。

六年后秦昭襄王死后,赢柱继位为秦孝文王,嬴异人正式成为太子,此时秦赵关系缓和,赵姬及嬴政被送还秦国。但是赢柱仅在位一年就死去,嬴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立赵姬为王后、嬴政为太子,吕不韦为丞相,吕不韦历经10多年的大生意终于见到回报,而且利润丰厚。此后嬴异人也仅仅当了三年的秦王就去世,秦王嬴政继位,年幼,吕不韦大权独揽,一时间权倾朝野。吕不韦还算比较能干,他主持编篡了《吕氏春秋》,还出兵灭亡东周,彻底埋葬东周王朝。

但是吕不韦的私德就让人诟病了,本来他就不是根红苗正的贵族出身,他成为丞相不就之后,嬴异人病死,然后他居然和已经升级为赵太后的嬴异人的老婆,嬴政的老妈旧情复燃打得火热,出入后宫如同回自己一样。只不过后来眼见嬴政年龄越来越大,而且还十分睿智,老吕终于害怕了,可是此时正当如狼似虎年纪的赵太后,却不是他随意能够摆脱了,于是吕不韦偷偷的向赵太后进献了没有阉割的太监嫪毐,这个嫪毐的特长就是特别长,结果一下子赢得赵太后的欢心,赵太后甚至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还加封嫪毐为长信侯,长期居住在咸阳城外的雍地不回家了

电视剧《寻秦记》中的嫪毐
吕不韦自认为摆脱了赵太后,实际上太给自己找来了更大的麻烦,那就是嫪毐的野心。嫪毐不仅让赵太后给自己生了两个儿子,还处处以嬴政老爹自居,后来更是要造反,结果被秦王嬴政抓获,嬴政将嫪毐以及赵太后为其生下两个弟弟全部杀死。而此时已经受封十万户文信侯的吕不韦,感觉到了危险,而他向太后进献嫪毐的事情也东窗事发,左后秦王嬴政罢免其丞相之位,让其返回在河南的封地。

而眼见从咸阳城源源不断向东方拉运巨额家产的吕不韦车队,此时的嬴政已经面露杀机,而回到洛阳的吕不韦仍然接见来自东方六国络绎不绝的宾客的拜访,更引起了秦王嬴政的猜忌,于是嬴政下令吕不韦一家全部迁往蜀中,吕不韦恐惧之下饮毒酒自杀。

吕不韦的从一介商人混到秦国的丞相之位,完全是凭借自己奋斗,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也暴露出作为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那就是没有底蕴、没有基础,成功固然好、失败则一无所有。而且吕不韦的权力是完全依托在嬴异人、赵姬、嬴政这一家人身上的,可以说这一家三口是吕不韦这棵大树生长的唯一土壤,所以吕不韦是不敢伤害自一家人,否则自己也会瞬间灭亡。

另外权臣篡位夺权还真是一个技术活,我国历史上尽管权臣专权的事例很早就有,但是知道西汉末年的王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第一次的权臣篡位,那也是经历当时王家人几代人的经营,才慢慢将刘姓天下改成王姓天下,而且王莽的结局并不好。

所以吕不韦即使斩断与赵太后的私通关系,妥善处理好与赵太后、嬴政之间的关系,让吕氏成为世家,成为真正的贵族,或许是有机会。

4

在士农工商的社会背景下,商人虽然生活条件很好,却被人瞧不起。正常情况下商人外出做买卖必定是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在士阶层的面前永远无法抬头做人。

吕不韦由于出生在商人家庭,所以社会地位必定不高。可是太志向远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可能是因为他们家经营的生意就是一些奢侈品,所以吕不韦在赵国发现秦异人的时候就回家问他的父亲:“经营一般的日用品或粮食能有多少利润?”

吕父答:“十倍的利润差不多吧!”

吕不韦:“那么经营珍珠等奢侈品呢?”

吕父答:“百倍的应该是有的”

吕不韦又问:“如果投资一个国家的未来呢?”

吕父答:“滚犊子!我怎么算的清”

于是吕不韦将千金分为两份,一份给秦异人妆点门面疏通赵国的关系,让人在赵王面前说好话。有钱了也可以请客吃饭,中国人的关系很多都是在酒桌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有了钱之后秦异人在赵国开始混的风生水起……
只是在赵国混的好并没有用,关键在于如何回国继承王位。秦异人是秦王的孙子辈,在大子赢柱那里并不受宠爱;所以才会被送到赵国去做人质的。

吕不韦的经营才能开始发挥作用。赢柱的宠妃华阳夫人没有生育能力(历史上似乎很多美女都没有生育能力),吕不韦重金收买了她的妹妹(有说是他弟弟)通过她在华阳夫人面前说秦异人的好话。

逢年过节吕不韦就用秦异人的名义给华阳夫人送了一些特产;华阳夫人终于被感动。这时候他的妹妹就对她说“姐姐现在受到大子宠爱,荣华富贵是没有问题,可是女人总有老的一天,到时候大子难免另寻新欢,异人这么孝顺不如你认他做义子;再让赢柱立他做大子,这样您以后就不用怕失宠而生活没有依靠了
就这样异人拥有了秦国的继承权。异人有一个儿子叫赵政,也就是后来的嬴政。

赢柱和异人在秦王的位置上都没有坐多久(合计:4年)嬴政就继位为秦王。吕不韦在赢柱的年代就成为了秦国宰相。权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投资是成功的。

可是成功的投资不代表他能取而代之。

春秋时期在权利下行的过程中,各诸侯国的权利很多都被士大夫阶层取代。到了战国,特别是战国后期,各国的改革都围绕一个重点~加强王权,削弱氏族权利。

秦国在经过了商鞅变法之后,权利空前集中与秦王本身。吕不韦再强大也只是为秦王打工,他的一切权利都是秦王赋予的。

秦王掌握着全国的军政大权,同时吕不韦的出生也让其他势力无法接受一个商人的统治;所以吕不韦如果想要取而代之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从商鞅的死也可以看出:无论你功劳多大,打工仔永远无法与老板叫板……

或许还有人会说,吕不韦是嬴政的亲爹所以没有取而代之;不过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听听笑笑也就过去了!

5

这个问题,问的好。

吕不韦应该说是异人的再造父母了,如果不是有吕不韦,异人别说当秦庄襄王了,连命都会没有了,更别说娶赵姬生嬴政了。

他自认为是他们赢家的恩人,不会有生命危险,他只要把权利牢牢的弄到手就可以。

假如他把嬴政嬴政废了,也不是他得利,安国君可是有二十多个儿子,王位继承者怎么也轮不到他,除非他想把自己打拼的一切毁掉,(那时秦赵两国关系特别紧张,如秦国出现内乱,赵国来攻,秦国可能就没了,那他所做的一切也就都成笑话了。)

他不但不会废掉嬴政,而且还要极力的保护他。

异人凉了以后,他与太后(赵姬)私通,他见嬴政越来越大,怕被嬴政发现,就离开了太后,但又怕太后生气,就让嫪毐假扮太监去陪太后了,这就可以看出,他是很在意与嬴政的关系的。

让吕不韦意想不到的是,嫪毐这个小人物居然有一天能和他的势力不相上下,而且还与太后(赵姬)有了三个私生子。(吕不韦当时肯定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我给她送什么假太监啊!!!真是后悔莫及啊!)

就在嬴政受冠那天,嫪毐造反了,造反失败后,也牵连了吕不韦,然后他就凉了。

如果没有嫪毐的话,吕不韦的势力就是一家独大,嬴政受冠前,他如果想抢王位,还是很有可能成功的,到那时,他也不怕什么安国君的二十个儿子了。但有了嫪毐,他们两个的势力就相互制约了。




6

对于吕不韦的评价,有人说他是时运极佳的赌徒,也有人说他是奇货可居的商人,因此无论是赌徒还是商人他们看中的都是利益。再加上吕不韦自诩为嬴政的“仲父”,权力自然不亚于年幼的嬴政。所以说他何必要冒着诛九族的罪,去谋逆当皇帝呢?

吕不韦的发家与奇货可居

吕不韦出生于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早年经商于阳翟,往返于各国各地,凭借着精明的头脑,以低价收购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卖到该商品的稀缺地,从而积累了千金家产,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商人。

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而秦异人就是其中最不显眼的一个,因此在秦赵交恶的情况下派遣秦异人到邯郸做人质,或许很多人都认为秦异人此去做人质定是凶多吉少,但这一切都被精明的吕不韦看到了,于是就有了以下吕不韦与其父的对话:

“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说完这些以后,他先说服秦异人听从他的建议,然后把五百金给异人,用于在赵国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最后自己又用五百金前去秦国游说和讨好华阳夫人,待一切完善以后,返回邯郸,忍痛割爱献出自己绝美而善舞的姬妾,这姬妾生出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千古一帝嬴政!

吕不韦不废嬴政,自己当皇帝的原因

吕不韦四处游走,为秦异人当上秦王搭建了结实的台阶,自己也位列权臣,为后期嬴政“扫六合、统宇内”奠定了基础。

秦庄襄王子楚继位三年就离世了,年幼的嬴政登上王位,由吕不韦辅佐执政,可以说这一时的吕不韦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培养自己的势力和门客。

待嬴政稍大些又以“仲父”之名,掌权辅助他,直到嫪毐和赵姬私通的事情败露被株,吕不韦也因此受到牵扯被罢去相位,迁往自己的封地,后被嬴政威胁而饮鸠自尽,结束自己从平淡到巅峰的生命!

吕不韦不废嬴政的原因:

一、吕不韦是地地道道的商人,看中的是利益,即使获得了至高的权力,也只是满足而已,没有足够大的野心,加上自己与嬴政之间有层微妙的关系,因此更加不用废除嬴政。

二、商人在古代的地位十分低下,就如他与父亲的对话也可得知: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自己对秦国的功绩已经足够名垂千古了,何必再冒着大不为去谋反呢?

三、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内部早已经被这部历法所约束,加上秦国内部有大大小小的贵族势力存在,他们也不会允许一个外姓来当秦国的君王。

原创不易,关注不迷路哟!

7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国。庄襄王去世后,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权倾天下。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奇货可居


吕不韦奇货可居

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为世人广为流传,人们既为其长远投资的眼光而津津乐道,又为其最后的结局而心痛惋惜。许多人禁不住要问,权倾朝野的吕相为何在嬴政亲政后如此轻易的被逼迫罢相归乡,最终饮下毒酒而自尽呢?如此权臣为何没篡权秦国,取而代之呢?这个问题值得探究。

吕不韦出身

吕不韦可能从来没有过谋反的想法。在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尽管吕不韦后来成为秦国的相国,秦始皇嬴政的“仲父”,但还是改变不了他曾经出身卑微的事实,所以他才会广纳贤才、编书著作,维持相国的名声和地位都已经是十分艰难了,更别提谋权篡位。尽管权倾天下,但他深知自己是“狐假虎威”,只有嬴异人和嬴政的地位稳固,才有他的荣华富贵,或许他心里从来没想过把王位占为己有。

吕不韦是一位出身卫国的普通商人,虽家资巨万,但在那个以血统和功勋决定身份地位的时代,他仍然是一个普通平民而已。资助国君虽可谓是从龙之功,但却并未立下功勋。吕不韦虽然能够巧妙的运用钱帛结交秦国权贵,拓展自身的人脉关系网,却依旧是一个无法掌握朝堂命脉的局外人。

吕不韦心怀抱负

吕不韦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不甘心一辈子都当一个商人,而是要做一个名垂史册的人物。他与其父亲的对话也可以看出他的目光之长远,不韦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呵以遗世。愿往事之。”吕不韦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投机取巧”、“趋名逐利”,却不是一个天生的君王,他没有秦始皇横扫六国的绝世胸怀,没有刘邦项羽的豪情壮志。在他的思想里面,不是要做一个君主,而是确立国君。因此他才四处奔走力保嬴异人,面对日渐成熟的嬴政也懂得审时度势,吕不韦是个好商人,却成不了好君主。

吕不韦画像


吕不韦独揽大权

吕不韦独揽大权不过数年,尽管权势很大,但是想要篡位显然是不可能的。从商鞅变法时秦国就注定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且自周朝以来,只有贵族才能掌握国家大权,想要打破这种贵族垄断,别说是吕不韦了,就是当初同为“平民相国”的张仪、范雎都没有做到。张仪“横强破纵”有功,因秦武王不喜而被驱逐、范雎“远交近攻”使诸侯归附秦国,也害怕被秦昭王杀掉,找借口辞归封地,不久病逝。吕不韦只是比普通平民还要低一等的商贾,资助国君虽是从龙之功,但却并未立下功勋,不是贵族的出身,在礼法上已经被钉死了。

嬴异人当了三年秦王之后便撒手人寰,吕不韦顺水推舟得大权独揽,他的投资有了巨大的回报。嬴异人是他立足秦国的根本,而新晋秦王嬴政却并不是,尽管他很快清醒过来,摆脱赵姬的纠缠,但还是不敌日益强大的嬴政,最终因秦始皇一句:“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万户侯,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在自己的封地“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亡。”

结语

司马迁:“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要亲政的秦始皇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贡献极大。

8

只要吕不韦脑子没被驴踢了,他就不可能!

首先来看春秋,战国的演变史!

春秋到战国,似乎是除了三家分晋,都没有变,但是齐国是由姓田的取代了姓姜的!

也就是说田氏经过几世斗争,才彻底夺下的齐国王位,

再看瓜分了晋国的三家,他们当初经历了多少斗争?

那智氏的磊磊白骨还在那呢!

再来看,当时秦国,

需要知道的是,老秦人,重来就是以军工为第一要素的,你吕不韦有多大军工,想架空嬴政?也就欺负欺负年幼时候的他还差不多!

可一长大,只要你不交出权利,等待的只有死亡,

而一旦想要叛变?

兄弟省省力气把,就算你把嬴政杀了,夺下皇位,你确定你能守住?赢氏子孙,可重来没一个好欺负的,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而以吕不韦的精明,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最后一点是,吕先生可能是始皇帝陛下的父亲!

当然,在这里我不给你论证他的真实性,

直接就和你说,如果这件事是真实的,那么他吕不韦就更没有理由反嬴政了,要知道,谁吃饱了撑的,造自己儿子的反压?

而且那可是皇帝宝座,让自己儿子有大出息不好么,世世代代的都成了他们老吕家的江山!

这不是最精妙的计谋么,哪里需要动兵动枪的?和平政变多好?

9

武陵老蛮来回答。

首先,吕不韦是个商人,商人重利。当吕不韦在邯郸见到秦质子异人时,马上以商人的敏锐眼光感觉异人“奇货可居”,立马决定投资。然后通过他的钻营和努力,成功将异人送上秦国王位。而吕不韦也因此位极人臣,取得的财富非普通经商所能比拟。特别是年幼的嬴政即位后,于国封吕不韦为“相国”,于亲尊吕不韦为“仲父”,军国大事,皆由所出。一国之中,吕不韦的利和权都达到极限,所以,辅佐嬴政之余,悠哉悠哉地编写着《吕氏春秋》,姿态高呀!人家对王位那是志不在此。

自从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做出了下克上的榜样,战国时代来临。吕不韦权倾秦国,应该是有能力将年幼的嬴政取而代之的。之所以没有这样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不管是正史记载还是坊间传闻,都认为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吕不韦认识秦质子异人的时候,就决定将之扶上秦王宝座。有一次异人到吕家喝酒,见到了吕不韦的小妾赵姬。赵姬能歌善舞,姿色绝美,异人一见就迷住了心窍,亏得他好意思竟然向吕不韦索要赵姬。吕不韦开始挺生气,君子不夺人所爱,哪有开口就找人要小妾的?这么容易要,那我也去多要几个小妾看看!何况这位小妾赵姬当时还有了身孕,怀的当然是人家老吕的种。吕不韦何等人物,生了一会儿气就自己想开了,为了投资异人,已经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搭进去了,何必在乎多搭一个小妾呢?于是大方地将赵姬送给了异人。赵姬足月后剩下一个男孩,就是嬴政。

那么,当国王的既然是自己的儿子,做老爹的有什么必要和儿子争呢?聪明的朋友,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10

秦庄襄王死后,秦国最高统治者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吕不韦为了摆脱赵姬的纠缠给赵姬找了嫪毐代替自己!没想到这件事后来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所以他没有能力废了嬴政自己当秦王(皇帝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改秦王为皇帝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