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现在很多家长茫目追求孩子成绩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怎么权衡?

现在很多家长茫目追求孩子成绩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怎么权衡?

2020-08-16 16:20阅读(81)

现在很多家长茫目追求孩子成绩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怎么权衡?: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荣辱自己承担,为了将来的自力更生提前体验;身心健康需要家长和老师共

1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荣辱自己承担,为了将来的自力更生提前体验;

身心健康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营造,主要是家长来完成,夫妻关系的亲密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出现问题,身体一定不好,家长的关注重点也就有了。

2

当今许多家长茫目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家长自己的问题,是家长对时代的焦虑,是家长是对自我价值感的焦虑,由此,而迷失了家长自己,忘记了父母的职责、忽视了真正的家庭教育内容。


所以,家长最需要成长,家长最需要提高认识、改进自己。

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没有贤母,又怎么会有贤子女哉。母教,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在这个方面讲求,怎么能够教子成材。故古人云:孝廉出于寒门,圣贤在于母教。

没有贤父,怎么能够教育出有担当有责任的子女,所以“子不教,父之过”。

从心理规律讲,母亲(女人)容易情绪化,而父亲很容易受母亲的情绪影响,只有让母亲自己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才能使一个家有和谐的气氛。

而家庭是社会的細胞,只有每一个家庭都稳定了,社会才会安定。

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家长更需要注意到:第一是主动胎教,第二是家长注重言行,第三是还要注意到家庭和谐的环境,第四是一定不要过度溺爱孩子,第五是不要总是刻板的教育孩子,而是要注意到寓教于乐。

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所提倡的“教育者先受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等也是这个意思。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夫子亦反复强调“己身正不令而行”,“夫正人者,先正己也”等,也是此意。

只有形成这样的家庭教育内容,才可能在孩子教育上独具慧眼、取法乎上,用爱心和智慧将孩子塑造成形象庄严、雍容大度、心地善良、做事可法、言色平和、利国利民的人才。


3

家长以身作则,不要比来比去,

4


我们是阶梯教育,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读书就像爬梯子一样,孩子读得越多,就会爬得越高,爬得越高,就意味能活得越好。这是突破社会阶层的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又建立在阶层固化之下。


在中国,教育是通向个人和职业成功的社会阶梯,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将来会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在中国普通个人上升的空间基本都不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天花板很低。在一个凡事都以金钱为导向的社会里,普通人没有太多的资源从其他的地方打怪升级,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做生意你没钱,没人脉,合法的买卖,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呢?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皇帝重视英雄,书可以教你如何做人的社会,没有什么比学习还要重要。在读书问题上,古人都可以劝今人,不是有一首诗那么描述吗——书中不仅有黄金做的房子,书中还有漂亮的姑娘。横在现代人面前的两座大山,书中都有,不读书你想干什么呢?


中国父母之所以把读书和成绩放在第一位,这种影响恐怕要从古代的科举说起。从古到今的1300多年里,科举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读书影响了多少人,这里面的内核也是显而易见的:读书就是为了名利,就是为了咸鱼翻身。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科举了,但这种影响已经像基因一样烙印在普通人的身上。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足够好,那么他就能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能上最好的学校,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所有一切的指向都是:钱,更多的钱。因为钱能买到幸福,这是我最近才领悟的真理。


现在读书,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个长期投资,孩子就是他选的股票,他没有理由让这只股票烂在自己手里。所以家长拼命的给孩子在学习上加码,生怕学习掉队了。这种病态的教育理念,连教育部都嫌弃,在2005年,教育部宣布,小学生不再允许有家庭作业了,结果家长反而担心了,没有作业那可不得了,在很多家长的心里,读书很重要,家庭作业一定要多,学习即是娱乐,娱乐即是学习。


总的来说,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建设,注重成绩,肯定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来自他们自己。来自社会的问题,他们改变不了,来自自身的问题他们可以给孩子施压,转嫁问题,其实这是不对的。

5

《庄子》曰:物得以生谓之德,物成生理谓之形。

“形”是“生理”,“神”是“心理”。我们说一个人健不健康,要从“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来说,两者都要健康。

形体与精神二者皆完好,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这叫做“形与神俱”。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要形与神俱,才算是健康之人。

因此,在谈教育之前,先考虑令孩子身体、心理健康,身心健康了,教育自会成功。

身心健康的教育,就是不人为干预孩子的本心,就是令其做回本我。当孩子身心健康的时候,才是教育最成功的体现。成功的教育,便是我们培养健康的孩子,也即是在培养最成功的孩子。

6

我并不能很详细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在我看到的所有真实例子中,我理解的是社会资源实在太少了。

为什么好多人拼命要去北上广深?

北京人为什么都拼命要进环内买学区房?

为什么好的学校也会为了一个优秀的人才想尽办法笼络?


就是因为优秀的资源永远是稀有的,永远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的房子特别贵,但依然不能吓退好多人的原因,因为进去后你便可以享受到相对更加好的医疗、教育和人文,虽然你可能压力很大。

回归到这个话题,家长很清楚社会是残酷的,好的资源极少,

普通家庭在没有大量社会资源的时候只有依靠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来为自己的后代争取更好的人生,有了好的分数才意味着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也意味着后面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质的工作,因为很多好的工作都是以好学校为敲门砖的不是吗?所以这时候不看分数看什么?

在小的时候,习惯还可以培养,能掌握孩子学习动态的时候不关心分数,难道真的去做那种随心所欲的家长吗?

真要到孩子最后没什么可选择的时候再来感慨自己为什么当初不好好给他打下基础,规划好方向吗?

这样的人有,而且很多,但我遇到的几个家长都是到初中开始后悔,开始疯狂找老师补习,想要弥补孩子在学习上的过失,想要开始提分,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这么差劲,分数永远提不上去,而补习班的老师竟然还会以基础太差不收他的孩子,你说真到这个时候还来得及吗?

不否认,人各有志,也各有定数,怎么样都不会饿死,甚至还会得到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但扪心自问:这样的人有几个?

大部分还是碌碌无为,走父母的老路,甚至还不如父母,因此看到了现实的父母辈只有将这个最直观的东西作为孩子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东西去判断他有没有认真学,

至于全方面发展,有时候真的是富人玩的东西,普通家庭搞好学习,性格不古怪,体格还算健康就已经是最优解了。

话听起来很悲观,但却是现实,虽然我也更看中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分数确实是不得不去关注的东西,而且要经常关注,

可以不批评,可以不打骂孩子,但要关心,要知道孩子的长短板,要去帮他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除了问成绩、骂孩子,却没有任何好的方法,那你最后收获的只能是一台冷漠的考试机器。

7

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影响成绩,成绩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想要孩子成绩好,就不能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注意孩子是否是适合学习,还是适合做别的事情,比如说喜欢画画喜欢唱歌等等。有些孩子喜欢别的东西,同时也擅长别的东西,那就不能以学习成绩来衡量这个孩子,这个时候更是需要关注孩子,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