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邀请。

实际上是大清重新定义了中国的概念,毕竟中国一词古今异义,在古典时代并不具有国家的含义。

中国在古典时代的意义

第一、地理名词。中国一词在古典时代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地理概念,你可以将之理解为中原,或者是河南省一带。

第二、古典王朝的美称。这个意义类似于今天伟大的祖国的意思,属于称颂类的词汇。

第三、南方政权对北方政权的称呼。一般来说,南方的政权尤其是偏安政权称呼北方政权为中国,这也是很搞笑的。

这是中国一词在古典时代常用的三个意义,可以说没有一个具有国家的意义,而中国一词具有国家概念恰恰是在清朝的时候。

大清对中国的重新定义

清朝时期人们的中国观念发生了变化,中国逐渐具备了新的含义,即中国等于大清,即大清征服哪里,哪里就成为中国的土地。大清征服各个边疆区之后,向边疆区派遣驻军和行政官吏对其实行实际控制,而这些边疆区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被中原王朝控制,顶多属于封贡关系。不同的是,大清将其实际控制之后,这里就成了大清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最早在《尼布楚条约》的时候,大清就和中国等同。

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一次开始具备国家的含义,在清朝很多档案中,大清和中国经常并列出现,含义相同。

但是这并不代表旧的含义被废除,就拿魏源为例,魏源在写《圣武记》的时候,提到俄罗斯,那么黑龙江、蒙古和新疆就是中国,俄罗斯是外国;在写西藏的时候,西藏就是中国,印度和廓尔喀是外国。但是有的时候魏源还是把内地写成中国,也就是把边疆区和内地对立起来。

同样这个毛病乾隆也犯过,乾隆曾经志得意满的说过:

亘古不通中国之地,今悉为我大清之臣仆。

这里中国指的是内地,并没有和大清等同。但是在涉及到外国的时候,乾隆就把中国和大清等同。安南国官兵追捕强盗,误杀清军守卡的绿营兵,安南国请求宽大处理,乾隆是这么说的:

外夷戕害中国之卡兵者,罪无可恕。

话说今天的人形蛋白质应该把乾隆的这段话奉为圭臬才对。

进入近代之后

鸦片战争既是洋人强行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也是中国被拉进洋人主导的威斯伐利亚条约体系当中。威斯伐利亚条约当中第一次出现主权的概念,因此清帝国也不得不调整政策减损。因此,清帝国在同洋人一次次外交交锋当中,将帝国疆域确定为帝国主权领土。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等于大清这个新概念被再次强化,所以国书当中,大清国就和中国并列出现。

北洋海军的正式名称,就是中华帝国海军,也就是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

同样,清帝国也自称中华大清国。

而且,清帝国还制定了一部以血统主义为原则的国籍法,将中国各个民族的血脉统一为中国血统,而这个原则也是后世中国国籍法的原则。

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清帝国在塑造全国各族人民中国人的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说现代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朝才有雏形,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往往以清朝作为主要依据。

光荣的革命,伟大的妥协

在清末时期,中国出现了一股逆流,即否认清帝国塑造的中国,仅仅以汉人的十八省为中国。这纯属曲解洋人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因为洋人压根就没有单纯的民族国家。洋人的概念中,国家是nation,民族是ethnic,多个ethnic组成一个nation,而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清末革命党就持此观点,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将少数民族和各个边疆区都排斥在中国之外,只认为关内十八省为中国,汉族人才是中国人,还搞了个秦尼亡国纪念会,我真特么的不知道亡了谁的国。毫不客气的说,这不是在为中国的富强而反抗清政府,这纯属祸国殃民。而且这帮乱党的遗毒今天还没被肃清,流毒甚广。

最后,清帝国也倒在了这股逆流当中。其实不仅仅是清帝国,当时的几个老大帝国,比如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以及俄罗斯帝国都倒在了这一逆流当中,下一个很可能就是过气网红大英帝国了。

但是清帝国无疑是这些老大帝国当中唯一一个平稳落地的,因为清帝国虽然崩溃,但是国家并没有解体。

因为清帝国政府放弃了国家的统治,并将其主权和法统完整的移交给了接替她的民国政府,避免了国家的解体,其意义不亚于光荣革命,所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妥协。

所以清帝国和民国之间是政府继承关系,所以袁世凯说,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

而且共和国政府也强调政府继承的关系,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民国,民国又取代清帝国,这只是国号的变更,国家主权并没有改变。

所以,清帝国奠定了现代中国几乎全部的主权,福泽至今。所以说清帝国对现代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居功至伟。

最后用《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的清史读本》中的一段话来结尾:

今日中国的版图疆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数奠定于清朝,即使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问题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来的。这还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权威戴逸说:如果没有康雍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更就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

全文完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清朝的统治者不能称之为满族,而应该称之为满洲。满洲和满族是不同的概念,满族是清末民初从日本引入民族概念才具有的称谓。在此之前,称之为满洲。尽管如此,在固有的中原文化观念里,满洲依然是以异于汉人的少数民族的身份存在的。

其次,满洲入主中原而不能称其为入主中国,如果这样认为,则将满洲排除在了中国之外。纵观中国历史,一半的朝代是汉人统治天下,一半的朝代则为少数民族统治,他们或以分裂的形势,如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等等,抑或以统一的形式存在如元朝和清朝。但如清朝这般实行了大一统且统治时间长达200多年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而满洲之所以能够维持这么长时间的统治,的确是因为自己建立了一套中国观。

满洲建立中国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清朝以为明复仇的名义入主中原。

在传统的意识里,明清交替,是清朝取代了明朝。实际上,是李自成灭了明朝,而清统治者则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大败了李自成农民军,进军山海关,入主中原。而清朝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以多尔衮为首的统治者便打着为明朝复仇的旗号。这样,清朝一开始便具有了名义上的正统地位。

第二,清统治者具有很深的汉化色彩。

这是其他少数民族朝代的统治者所不具备的。当然,在一些朝代,统治者也曾实行过汉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但他们只是学了一些皮毛。而元朝之所以国祚如此之短,也是因为拒绝汉化而造成的。清统治者则不同,自上而下无不是采取了汉化的形式。先是康雍乾这些统治者学习儒家四书五经,治国之道,再是倡导清承明制,虽然很多依然保留了满洲的特性,但也确实承袭了明朝的很多统治中原的政策,使得清朝的统治得以维系。

而普通的八旗更是汉化到了一定境界,到了乾隆朝已经不再会说满语,拉弓骑马了,如今新清史提出了满洲特性,这无疑是在乾隆朝时期,乾隆皇帝看到满洲人已经被汉化的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民族性了,才特别倡导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可见清代的汉化之深。

为什么说汉化对于一个朝代统治中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呢?主要在于中原是农耕文明,而适应农耕文明的必然是汉文化,满洲既然入主了中原,原有的那一套渔猎文明肯定是不能适应中原的统治了,所以汉化才成为了必要。

第三,满洲确统治者在理论上对中国观的建构。

雍正朝时期发生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便是曾静案了,在这个案件之中,雍正帝很巧妙的处理了曾静与吕留良,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他还进行了华夷之辨,认为天下一家,不分华夷。而且还在《大义觉谜录》中指出了清朝建立中国的合法性。种种理论的建构都是为了说明清朝所构建的中国观。

总而言之,清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在中原实现大一统,且维持长久统治的少数民族,虽然人们对清朝具有不同的情绪,但不得不承认,清朝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在中华民族创建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

梦香寒冰来释之。

满族入主中国的法理依据有三个:

1.法理正统性。大清对于中华统治的正统性源自对于明朝的继承。虽然努尔哈赤“七大恨誓师罚明”,其实满族在皇太极时代就已经改变占领,清朝的法统依据源自北元。而当明朝被李自成覆灭之后,是清朝推翻李自成统治,亲自击溃李自成,为崇祯皇帝复仇。为此,按照清政府逻辑,清王朝是为明王朝复仇的,所以是正统。至于什么南明王朝,那是伪朝。谁知道那些王爷哪个是真的?要是真的怎么没有人北上攻击李自成,“不报家国之仇”?在清政府眼中,南明的皇帝都是假的。

推翻李自成是清政府最大的法理正统性

2.儒家正统。大清的儒家正统是得到山东孔家认证的,他们勾结很多。比如大清五入中原,山东抢光了,没动曲阜一根汗毛。再比如早在顺治皇帝时期,清政府就奠定孔子先师地位。通过尊孔尊儒,儒家分子基本安定。

通过尊孔尊儒,清朝让读书人安定

3.以农治国。中国自古以农治国,清朝也不例外。顺治叫做耕明田,康熙叫做永不加赋,雍正叫做摊丁入亩,乾隆颁布了《授时通考》,是近代世界第一本国家层级的农业专业人员考试教材。以农治国,农民基本安定。

乾隆时期的《授时通考》让外国人啧啧称奇

4.消除异己。以战争手段消除异己分子。毕竟清朝给了人活路,知识分子可以读书,农民可以种地,法理也能说服人。剩下的在清政府认为就是反动份子,大力消灭。何况南明确实不给力,姜瓖等五总兵反正已经把中国从北到南都是中国地,南明政府不派一兵一卒援助。毕竟明清都是家天下,朱明皇族就是不给力也没办法,投靠清朝不是一件错事。毕竟中国还有古话:“良禽择木而栖”“凤凰非梧桐不栖”。杀光了前明武将,天下就基本安定。

姜瓖为大明忠心耿耿,问题是明朝一个援军都没有

4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剃发易服,不是满族被同化了,实际上是汉人被同化了,明白吗?

汉民族蓄发了几千年,结果一夜之间变成了金钱鼠尾,宽袍大袖变成黄袍马褂,你真以为是汉族把满族同化了哦?

所谓的中国观,其实是一个地里概念。占据中原就是占据中国。同样,如果丰成秀吉入侵成功,占据北京,一样会有这样的观念。

东北亚大陆最好的地方就是咱们中国,风调雨顺四季分明,所以所谓的中国观是地理概念的。

后来为了避免溥仪分裂东北,蒙古、西藏、西北被割裂,所以提出五族共和,才确立了现代的中国观。

5

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王朝当属清朝,满清入关之后,凭借一股精锐便掌控了汉族的生死大权,最后成功建立了清朝,还统治了中华大地近三百年的时间,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

清朝完全照搬了汉族的那一套制度,全国大体的行政机构都是汉族王朝的制度,只是皇帝换成了满族人,满清采用了几个简单的方法,最好用的办法就是以汉治汉,启用大批的汉族官员,让他们当底层父母官,而上层的大官清一色都是满族官员,整个清朝时期冒尖的汉族大臣都十分稀少,所以老百姓接触的都是汉官,也不存在对满族的排挤。也就是晚清时期数量多一点,出了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人,将大权牢牢掌控在旗人手中,而小权力下放给汉族官员,这就是清朝统治者最高明的地方。靠汉人的主流思想也就可以确立中国观。

6

满族发家于东北黑土地,之后入主中原。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他接受了中国的观念,那他是用什么方法确立了中国观呢?

第一个方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本民族较低文化统治较高文化的中原人。他们想要统治的好,那便需要接受中华文化。再加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了统治的需要,要学习汉语,四书五经,各种诸子百学。

他们既保留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海纳百川接受中原文化。比如清朝时期,男子要蓄头发,服饰也是很华丽,比如冬季要穿棉旗袍,夏季可能要穿旗袍。保留皇子们的血性,有骑马打猎的习惯。



接受中国的饮食,创造了满汉全席,在文化上,清朝皇帝以捍卫者的身份来保护儒家文化。比如西方传教士来传播与中国传统相悖的基督教文化,这时候皇帝是文化的坚定捍卫者。

又比如在一幅清代皇帝的画像中,雍正皇帝完全以一幅中原文人的形象出现,抚琴在竹林中净生,所以满族人是认可中原文化的。

第二个方法:统治的艺术

清朝的统治艺术十分高超,他是继承了元朝蒙古人的统治艺术,再加上结合各地的特色,制造了一种独特高超的统治艺术。

在这一套统治艺术中,中原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

清朝是以中原富饶地区进行收税,清朝皇帝在拿着这些钱,去贿赂蒙古高原上蒙古游牧首领。

用游牧首领强大的战斗力来威慑中原,不让中原造反。

但是蒙古人的力量是用什么来制约呢?这就用到了雪域高原上的藏传佛教,使蒙古人信教。修建固定的寺院,那么蒙古人就跑不远。



清朝皇帝是中原地区的皇帝,是蒙古地区的大汗,是雪域高原的文殊菩萨。

第三个方法:中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康熙皇帝可称得上是一代伟君,说他在中原干的几件大事就是很了不起,说明当时清朝已经将中原当成是自己的了。

第一件事,平定吴三桂,当时清朝刚建立不久,内忧外患,云南的吴三桂就是个大麻烦,如何进行削藩,不造成大乱?这就得靠康熙的智慧了。

清朝满人,既保留自己的文化,也吸收中原文化,以这种态度来统治中国,之后进而融入中国,融入中华民族大家族。

第二件事,收复台湾,康熙想要做成大事,就必须要东南富饶地区的财政税收,但是台湾政权却经常侵扰东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不安宁,康熙大帝又使用方法将台湾收回。



清朝皇帝是一幅当家人的样子,完全将中原当成自己的。

清朝满人,既保留自己的文化,也吸收中原文化,以这种态度来统治中国,使自己融入中原文明,中华文明大家族。

7

这个就要看看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元朝了,元朝的国祚连百年都不到,而且元帝国是汲取了中原的道教思想,任用了道教人士,也没有积极地吸取儒家文化,这个就不利于人心的统一。

而满族在入主中原之前,在关外就已经融合了大量的汉人,其统治阶级也存在着大量的汉人官员,尤其是明朝末年的几大豪商为满清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几大的贡献。其皇位的继任者也是从小就耳濡目染儒家文化。积极的用汉人来治理汉人。

在入住中原后,先前的汉人的激烈反抗者被杀的差不多了,而中原的实际统治者其实就是地主阶级,这些人只要自己的地不丢,支持谁都一样,所以出了统治者本身的民族不是汉族,其他的和汉人皇帝没啥区别了。

8

我来聊聊吧,当时估计努尔哈赤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带出来的八旗子弟能把自己认为的天朝上国给打垮了:回到正题,中国长期以来有两个概念:一指中原地区,另一指是简称“中国”。而清朝时期的中国,也是一个地域概念。

清初的时候,清朝的国号是“大清国”一直到顺治皇帝,都是如此自称。再后来就是康熙时期,在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里,中国的概念出现,《尼布楚条约》由三文共同记载:拉丁文、满文、俄文。其中,三文当中都有共同的词汇:中国,但这个中国不指任何国家,只是说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即当时清朝,因此,文中提到的中国就是清朝的简称。近代史中,中俄两国在一系列的条约中都没变化。

乾隆时,中国的含义有了特殊的含义:对外自称。在面对外来“他者”的时候,国人会说明自己国家身份,而中国就是对外来者,表明自己和国家整体,也就是说,中国和清朝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两者并存。

乾隆之后,中国的概念就很少被提起了,而被提起的场合也都是辩论场合,以辩词出现。有一句话清朝皇帝喜欢挂在嘴边“中外一统,满汉一家”,其中的“中外”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和外国,而是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广大地区,清朝的皇帝对中国集体的认同体现也体现在这里。到了近代史后,清朝的称呼就很多了,大清国是最多的,其中中国都是以简称的概念存在的(中华帝国),现在人们常说的中国是国家概念:国籍、主权和领土。因此,清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居于中原地区的国家。

9

言简意赅的说,历史上,野蛮强大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当满族进入中原,遇到较为先进的封建文明时,为更好的统治,得到更多的汉族地主集团及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就不能不逐渐接受汉地的封建统治秩序,而自身也必然向着封建制过渡,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10

您好

众所周知,在入关之前,大清的最初奠基者努尔哈赤等曾对当时称为“中国”的明王朝表示臣服和尊崇,他们尊大明为“天朝上国”,自认其为华夏边缘之“夷”。即便在其势力强大后斥明朝为“南朝”,俨然与明朝为“敌体”时,也仍旧保持着对后者“中国”地位的某种羡慕。皇太极时代也依然如此。在与明朝的文书中,其屡屡表示的“尔既称为中国,宜秉公持平”之类言词,可以为证。不过,他们虽承认在当时,作为华夷天下秩序之中心的“中国”,天命仍暂系于明朝,却已认定,“中国之主”并非明朝皇帝和汉人可以永久独占,他们也有能力和机会参与竞争(参见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事实上,正因为如此,在入主中原之后,满人皇帝正式以“中国”自称其全部统治区的国家认同便加快形成了。

顺治时期,清朝的政治文书中已经出现了将整个清朝统治区域称为中国的“中国”用法。到康熙朝中期以后,这种“中国”用法已随处可见,并迅速成为其“中国”用法的绝对主流。至此,可以说满人高层认同“中国”、自称“中国人”的情形,已成为一种自觉的常态。特别是在与外来西洋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中国”与“西洋”,“中国人”与“西洋人”对称。皇帝、满人大臣、汉臣乃至在华西方传教士,均是如此。此时,表示原明代汉人统治区含义的“中国”一词虽仍有某种遗留,但其已无法使用在国家身份认同的正式场合。在第一个正式的国际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作为整个大清国国家名称的“中国”和作为中国人称呼的“华民”多次使用,其发祥地的东北满洲,也被明确称之为“中国”的组成部分。《清圣祖实录》对《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之碑文的记述,能清晰地说明这一点。1711年,康熙为测绘东北地区,特详谕大学士哪些系“中国地方”,以什么为界线,在他那里,满洲已被非常明确地称之为中国的“东北一带”(见《清圣祖圣训》卷52)。

到乾隆朝之时,此种表明其整个国家认同含义的“中国”概念之使用已然制度化,特别是对外自称之时。1767年,乾隆本人就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清高宗实录》卷784)。因为只有在不断面对外来“他者”时,国人才会有此种表明自我国家身份认同的需要和动机。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强调对外应称“中国”时,恰恰针对的是永昌府檄缅甸文中“有数应归汉一语”,他明谕“归汉”的说法为“不经”,这很典型地表明了乾隆皇帝对其所认同的“中国”及其范围之理解。也在同一年,宫廷传教士蒋友仁奉乾隆帝之命手绘了一幅高水准的《坤舆全图》进呈并得到认可,其在地图上就直接将大清国的整个统治地区标名为“中国”。这与乾隆同时强化满洲的族群认同之间其实并不矛盾,而是两者并存。

晚清时期,在与欧美等国所签署的各种中外条约中,作为整个国家名称的“中国或中华”与“大清国”在相同意义上同时交替使用的情形更是极为普遍,甚且很少例外。如1842年中英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南京)条约”的汉文文本中,就是“中国”和“大清”混用不分的;中法“黄埔条约”亦然。而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的汉文文本开头更称清朝为“中华大清国”,结尾签字处则注明“大合众国钦差全权大臣驻中华顾圣”。十余年后的中美“天津条约”里,也称清朝为“中华大清国”,称大清皇帝为“中华大皇帝”。凡此不仅表明了以满人贵族为核心的清朝统治者对“中国”或“中华”这一国家名称的自我认同,同时也意味着它实际上已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承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最主要的西方强国在与中国签署条约的本国文字条约文本中,有时干脆就直接将“大清”二字译成“中国”。如前面提到的中英“南京条约”的英文本里,大清皇帝的对应词就写作“Emperor of China”;大清国也直接写作“Chinese Empire”。可见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大清”和“中国”根本上就是一回事罢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