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一句话,道出了酒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商务宴请,朋友聚会还是节日庆祝,孩子出生满月,或者是乔迁新居,哪怕一个人吃饭自己小酌几杯,这些都离不开酒。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化史一起开始的。
酒出现以后,它就成为了一种物质文化,酒不仅仅是食物,还有了精神文化价值。它跟我们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以及人们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多联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采集野果为食,吃不完的野果腐烂发酵,就出现了最早的果酒。
后来谷物酿酒取代了果酒,从考古发现的许多酿酒和饮酒器具中推断,大约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谷物酿酒。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蜚声中外。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就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造黄酒。
到了宋代,中国人又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了中国人日常饮用的主要酒类。
现在,我们熟知的酱香型酒代表,茅台酒,闻名中外,酒色透明晶亮,味道酱香浓郁,喝完后空杯留香,回味悠长。
说完茅台酒,说说我家乡的酒,杏花村汾酒,它是清香型酒的典型代表,酒质清亮透明,酒味醇厚柔和,甘润绵软,余味爽净。
还有浓香型酒的代表,四川泸州老窖,以及凤香型酒陕西西凤酒等等。
中国的酒文化其实就是白酒的文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你看看,李白喝了酒一口气可以作诗百篇,喝醉了酒李白就在长安街上的酒家睡着了。
天子这时在湖中泛舟,叫李白来上船吟诗,李白都不去,自己说自己是酒中仙人。
“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张元年
“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
古代因喝酒,酒醉后作出千古诗作的人,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
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只有拿美酒去才能求得。郑板桥写诗自嘲说:“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畅饮酒,大醉时才动笔,醉后作画,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不得不说,酒醉后,人的思维空前活跃,心中也没有了障碍,这时下笔,一气呵成,每每佳作。
我们看影视作品,鲁智深喝醉了酒,一套醉拳,拳打镇关西,威震八方。成龙演的电影,也是喝醉酒后,一套醉拳,打得虎虎生威,令敌人胆战心惊。
在中国,酒的精神继承了道家哲学,喝酒后追求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这种追求自由、通透、豁达的精神,是酒的精髓所在。
喝酒后,人们情绪抒发,忘掉了俗世中的自我,回到了人本来的状态,人们爱喝酒,是因为醉酒后的自由状态是难得的。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就说“幕天席地,纵意所知。”,“兀然而醉,豁然而醒,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
这种通达“至人”的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体现。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要喝酒。
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在一些地方,庆祝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的时候,人们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除夕夜的年夜饭,人们是少不了喝酒的,即使平时不喝酒的人,这时候也要意思一点,图个吉利、高兴。
南方的“女儿酒”,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几岁后,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在池塘底,等女儿长大出嫁时才取出来供宾客们饮用。
这种酒在绍兴得到发扬,发展成著名的“绍兴女儿红”、“花雕酒”,酒坛上雕刻各种花卉动物图案,十分美观。
酒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人们借酒抒情,喝酒言志,酒后作诗,酒后惩恶。现在繁忙的生活、工作外,吃饭时喝一杯小酒,解解乏,也是十分惬意的。
也有人说,看一个人,值不值得相交,就看他喝不喝酒。
最后,
说一句:饮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朋友们,如果你还想了解酒文化方面的知识故事,可以看我之前写的文章。
欢迎关注??@I曹二牛I ??与我一起读文化故事,品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