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进位汉中王,此时他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都具备了。天时: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大汉的宗室;地利:占有荆襄、两川之地;人和: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都是万人敌,还有魏延、马岱、刘封、孟达、王平、关平、周仓、廖化、黄权等等众将军。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刘备进位汉中王的经过:

曹操率领大军退兵到斜谷,孔明算到他弃汉中而走,所以派马超等众将军,兵分几路攻击。曹操在混战中被魏延射了一箭,门牙丢了两颗是险些丧命。三军的锐气都丢尽了,是匆匆忙忙的班师回朝,又被马超率领大军追杀,曹操命令军队急行军,是昼夜奔跑不停,一直到了京兆,才放下心来。

刘备命令刘封、孟达、王平等将领,攻打上庸诸郡。申耽等将领听说曹操已经丢弃汉中撤兵了,于是都投降了刘备。刘备是汉中大捷,犒赏三军,人心大悦。于是众将都有推尊刘备为帝王之心,都来找军师诸葛亮。诸葛亮和法正等人找刘备,说:*现在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闻名天下,今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日*。刘备大惊说:*军师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是汉之宗室,是臣子也,若这样做,是反汉矣。*张飞说:*异姓之人,都做了王,何况哥哥是汉室宗派!称皇帝有何不可?*刘备斥责说:*不要多言!*最后大家都退了一步,请刘备称*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筑坛于沔阳,方园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群臣以次排列。许靖、法正请刘备登基。进冠冕玺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子刘禅,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

刘玄德既为汉中王,遂修表一道,差人送到许都呈于汉献帝。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个好问题,打中了刘备粉的七寸,这是要命的。


喜欢刘备,把刘备看作为英雄,这没有问题。刘备的奋斗经历的确很励志,是许多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但是,如果把刘备自称汉中王、自立为帝,说成是名正言顺,那就是不了解历史,睁着眼说瞎话。

刘备进位汉中王,是毫无法理依据的。如果勉强说有,那就是“强权即为真理”。


首先说刘邦白马盟誓。


刘邦临死前与大臣们立下誓言:“非刘姓为王者,天下共诛之”。

这说得很明白,现在已经是刘氏的天下啦,再也不需要异姓诸侯王。

曹操被封为魏王,不管你有多么大的功劳,不管是否出于皇帝的本意,因为你不姓刘,你就该被天下共诛之,这是曹操被诟病的根本原因。

与本题无关,这里不去探讨曹操这个魏王是否合理的问题。


其次,异姓不能为王,是不是刘姓就可以随便称王呢?


整个东西汉时期,除了王莽专政,这个更复杂,暂且不是,名正言顺的异姓王就只有曹操。

除了异姓诸侯王,所有的刘姓诸侯王,都是当朝皇帝的直系近亲。没有例外,没有之一。


反倒是皇帝,血亲可能更远。就说汉献帝的父亲、汉灵帝刘宏,就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孙、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炟之后,经过了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等七位皇帝,又选出了刘炟的玄孙、解渎亭侯刘宏为新帝。


不必去仔细分析,看看中间隔着这许多皇帝,再看看解渎亭侯的爵位,就清楚汉灵帝继承皇位,血缘上与汉桓帝究竟有多远。


但好在还没有出五服之外,也算是要紧的宗族。


豹眼没有去考证,像这个五服之内的诸侯王,恐怕很少,甚至是没有。

这说明了啥?

灵帝的迎立,是权臣的伎俩,为得是便于控制,但诸侯王除了天大的功绩,只有近亲宗族才可以得到。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即便是真的,但血缘关系太远,是没有资格封王的。

否则,幽州牧刘虞、幽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等等所有姓刘的人,岂不都可以为王呢?


认为刘备姓刘就可以为王,这完全是扯淡,没有一点法理依据,更是不了解历史。





第三,以功绩来论,汉代刘姓子孙没有因为功绩而被封王的先例。


就算刘备一直匡扶汉室,也小有成就,不过就是一个州牧的成就。

就算够得上封王,那也是汉献帝下诏吧。

总不能刘备自己下个通知,说我要自立为汉中王,你批不批我都是王了。

我知道曹操必定从中作梗,我就不等你同意,先把工作干起来再说吧!


这跟袁术自立为帝有啥区别?


我要做皇帝了,通知天下一下,难道还想着让汉献帝同意吗?把皇帝位禅让给袁术吗?

刘备这个自立汉中王,与袁术称帝无二,没有任何法理依据。


第四,强权即为真理。


我就要称王,干就完了,不服就来打我哦!

这就是一个强盗逻辑。


不要去说篡汉、篡魏的问题,历史是发展的,要不现在还是秦N世,而且一直传下去,哪里还有东西汉哦。


起码曹魏、西晋还有名义上的禅让,蜀汉、孙吴连这一点都没有。


汉末三国时期,公孙氏割据辽东五十多年,虽没有独立建国,但没有啥区别;汉中张鲁没有称王,但三十多年的独立王国。


不管是否称王称帝,那就是一个势力的问题,没有任何法理可言。


刘备自立为王,自己都没有足够的底气,在给汉献帝的上表中说,等到铲除了汉贼、平定了天下,就去向皇帝请罪。


这就足以说明,刘备这个骚操作是没有法理依据的,是自立为王的。


自立为王没有啥不可以的,就像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也是先为吴王,没人说朱元璋做吴王这事不可以。


但必须说这都是没有法理依据的,任何时期,都不可能从法理上认可,你强大了,你就可以称王了。


大当家的从不承认,还有人天天想着为王,如果有法理依据,岂不遍地是王。


豹眼认为,刘备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想自立为王,谁也拿他没办法。但就没必要去替他寻找法理依据了,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东西。


3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法理依据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事先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发现大家都说的不错。但是有一点,大家都好像没有说。

就是咱要人有人,要将有将,要谋臣有谋臣,要兵有兵,要地盘有地盘,要粮有粮,要武器有武器。天时地利人和。古人不是说嘛,有枪就是草头王,如果没有这几点,就算他姓刘也没有用。

张王李赵遍地刘,汉朝的时候姓刘的数量可以算是非常大的姓了。就算是少数民族也有被赐姓刘的。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实力。在玄汉的时候,不是有一个姓王的算命先生冒充姓刘,是汉成帝的儿子嘛。他也称帝了,还把被现代人称为“位面之子”“大魔导师”的刘秀(后来的汉光武皇帝)折腾的不轻。如果他最后赢了,他就是刘子舆,汉成帝唯一的儿子,如果谈传承,更始帝刘玄、抽签皇帝刘盆子、光武皇帝刘秀都不如他。

综上所述,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法理依据,就是有实力和地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历史上还真有一个不姓刘的汉中王,他就是唐朝的李瑀,是唐睿宗李旦的孙子。受封为汉中王。

4

历史上第一个称汉中王的不是刘备,而恰恰是大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刘邦先项羽一步平定关中惹得项羽大怒,但在鸿门宴时刘邦有惊无险最后化险为夷;项羽自任西楚霸王后出于对刘邦的忌惮封刘邦为汉中王,把他分到了当时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巴蜀和汉中一带。其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率军东出与项羽争雄,历经四年终于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帝国。刘备占据汉中,本身又是汉室后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曾占据过巴蜀与汉中的刘氏宗亲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了。他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并自任汉中王,未尝没有希望自己能和先祖刘邦一样,以汉中王之位最后席卷全国夺得天下。汉中王的背后其实隐藏不住的也是刘备的野心。

5

不合法,但是合理!

刘备在219年和曹操对峙了长达两年之久并击杀了夏侯渊之后,耐不住寂寞的刘备终于忍不住自立为汉中王。这对于跟随刘备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恩赐”。毕竟这些人跟着刘备跑生活,要求的就是荣华富贵,刘备称汉中王后,自己也能跟着“鸡犬升天”了。毕竟大家都跟你刘备混的,混了那么多年了没给点好处,大家还跟你混个屁啊。但大家都高兴了,但刘备却处于两难的境地。因为无论什么说,刘备这个“汉中王”是自立的。而在汉朝,自立为王那可是大罪。这点就好比我们玩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这类游戏一样,乱封王也是机制之一。

汉高祖登基之后,刘邦登基后就和群臣们立下盟约,他们以杀白马的方式定立盟约。当然当时还没有关羽来拜,他们是以比较古代盟誓来缔结誓约的,其主要方式就是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约,而此盟约的内容为确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那么刘备这种自立“汉中王”这种行为合法性如何呢?为何很多人都说刘备此行为是恬不知耻呢?是不是跟刘邦的这种规定有关系呢?要搞清楚这种行为,我们还得先来看看同时代也封王的另一个猛人曹操。

毕竟曹操很早以前就封魏王了。但魏王这个称号法理性上确实比刘备更加合法点。毕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在自己手里,手续都是现成的,想要章啥盖章,想补啥手续补啥手续,要红头文件有红头文件,因此他的魏王法理性还是比没有任何法理性的,自封自立的刘备法理性要强太多。因此刘备自立汉中王确实是飘了点,刘备自立汉中王的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毕竟要知道曹操曹丕早晚得篡位,一旦魏帝登基,他可以直接用后边他当皇帝那个理由直接当皇帝。但是他自立汉中王确实是给自己安了个乱臣贼子的称号,毕竟当时的心向汉的人还有很多,他这么一搞,那些维护汉帝的人心不就散了。

这里从刘备自立汉中王后,他和关羽的矛盾爆发的原因之一。当年那些所谓向汉人士去投靠刘备,而刘备自立为王后,当年靠所谓兴复汉室,还与旧都,就变成一句口号,和阿弥陀佛没什么区别,别少看当时的人,聪明人早就知道刘备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在孙权不得志的庞统,在躬耕的诸葛亮,才会接受刘备的邀请,其实就等于现在初创公司,诸葛亮等人等于技术人脉入股,要求就是后来的官拜丞相。刘备不称帝,诸葛亮怎么上位,李严,法正等人又怎么上位。所以说虽然不合法,但也得上。确实也是恬不知耻。

当然了,刘邦自己说过的话都经常当放屁,而且汉朝已经经过了东汉西汉,这么长的时间里再把刘邦的话当金科玉律也没啥意思。,再说了刘邦的原话是非刘氏而王者天下攻击之,不代表姓刘就可以自立为王,刘启、刘彻当皇帝时削蕃推恩就是搞的刘姓诸侯王嘛。因此对对错错也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历史杂谈##历史回眸#

6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占据荆州、益州、汉中等地之后进位汉中王,他是先称王,然后才上书汉献帝求获认可,这也是当时的军阀们惯用的伎俩,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和名义上的朝廷备案。

刘备称王就意味着自立一国,当然需要有合法的法理依据来证明这个王是代表正义的,还需要把称王的原因和理由布告天下,这些相关的法理依据(自吹的)在群臣劝谏刘备称王的上书中,以及刘备称王后给汉献帝的上书中都有明白的表示。

在以马超为首的群臣上书中,先把曹操放在汉贼的位置:“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久令陛下蒙尘忧厄,幽处虚邑。人神无主,遏绝王命,厌昧皇极,欲盗神器”

然后把刘备的正面形象展现出来:“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 州牧宜城亭侯备,受朝爵秩,念在输力,以殉国难。睹其机兆,赫然愤发,与车骑将军董承同谋诛操,将安国家,克宁旧都。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

最后以汉初异性王联合勋贵铲除诸吕之乱为例,表示只有称王才能号召天下人消灭曹操:“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心存国家, 念在弭乱。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

前后叠加,有理有据,看起来长篇大论,实际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汉贼曹操称王了,皇叔刘备要和他对着干,身份要对等。

称王之后,刘备自己写给汉献帝备案的上书中也再次强调称王的意义:“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 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

主要意思是讲自己称王是为了保皇,还是拿铲除诸吕之乱为例,还特别强调了,现在到底还是大汉朝,异性的曹操都称王了,刘氏宗亲也必须要出来一个王跟曹操死磕,这个王非刘备莫属。

古人做什么事大多讲究名正言顺,特别是称王立国这种大事,刘备称王要找法理依据比曹操好找得多,因为他到底是姓刘,从起家以来就一直都打着汉室宗亲的招牌。

当初西汉建国后,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姓王,并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此后的两汉将近四百年都严格遵守这条誓言,连王莽篡汉之前都没有称过王。

现在出来一个曹操敢异姓称王,打破了四百年延续下来的规则,堂堂汉室宗亲还能落后于曹操?所以刘备称王的法理依据是充足的。

至于为什么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被汉献帝封王,而刘备要到三年后才称王?当时还没拿下汉中,刘备也还没有真正的在战场上击败过曹操,怕天下人不服而已,到建安二十四年,汉中之战大败曹操的刘备才有底气称王。

7

刘备自称他是西汉正统皇族后裔、西汉高祖刘邦嫡系子孙、也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所以这也是他进位汉中王的法理依据。也使自己进位汉中王合理合理,名正言顺。

8

一说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贾夫人所生,封于中山,称中山靖王。他喜酗酒、好女色,共计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刘贞的儿子被封为陆城亭侯。武帝元鼎五年时,刘贞因酎金案(“酎金案”:天子祭祀宗庙的时候,同姓诸侯王全都要参加,并且拿出一定数量的金子作为助祭的费用,称之为“酎金”。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分散势力,以诸侯金子成色差、分量不足为借口,削夺了106个诸侯的爵位和封地,刘贞也包括在内。)失去爵位,封地被取消。从此,刘贞的这一枝属就居住在涿郡涿县。而刘备即是涿县刘贞之后。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胜的儿子刘贞,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封为陆城亭侯,因为酎金案失去了侯位。显然,《三国志》作者陈寿是采用了这一说法,而陈寿是蜀汉末期西晋初期时人,他的记载还是很有信服力的。而同样出自于《先主传》中的刘备宗长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并且这位刘元起先生经常资助刘备,将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从此中叙述之中,读者不难发现,刘备并不是孤贫家庭,相反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家族,仅《先主传》一处,就记载刘备叔父子敬、宗长元起、元起子德然三人。按此例推论,虽然刘贞失去侯爵名位,但毕竟是富庶之户,传到刘备这代时,已经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故而刘备应是刘贞后人。

 另一说认为刘备是常山宪王刘舜之后。此说佐证是《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引《典略》中的记载说:“备本临邑侯枝属也。”临邑侯刘让是常山宪王刘舜的后人,常山宪王刘舜与中山靖王刘胜是亲兄弟,同是汉景帝的儿子。而《典略》作者鱼豢是三国时期魏人,与刘备属于同时代,故而此说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不过,无论刘备是常山王的后代,还是中山王的后代,都是汉室皇裔子孙,只是后人支属不同而已。

为了法统能够让天下人信服,自然要有一套合理的出身,至于真的是不是,那就不好说了,或许有了更多的考古发现,也许有一天会证明这些事。

9

法理先放一边,称王只是称帝的前奏。朱元璋常说:“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就这个布衣都敢自称“吴王”,何况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呢!毕竟献帝为了拉拢刘备对抗曹操亲自查的族谱然后公然称刘备为“皇叔”。刘邦曾说“非刘姓者为王,天下共击之”。若依高祖之意,曹操的“魏王”才是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所以乱世枭雄称王称帝者仅有法理是不可行的,有强兵健将才是真理。毛主席老人家还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主席之言,信是有之!




10

曹操都可以称王,他刘备为什么不能,刘备称汉中王在于向天下表明,非刘不王,强调刘备合法性号召天下共同对抗曹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