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莫过于东晋十六国,这一阶段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狼烟四起,以东晋门阀世族为代表的汉族势力偏安江南,摇摇欲坠。常说乱时出英雄,就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前秦氐族人符坚和汉族人王猛。他俩族别不同,地域不同。应该说不是一棵梧桐树上的两只凤凰,后来却同吃一灶饭,共谋一家事。张预评说"猛谏苻坚不以晋为图也"。王猛是汉人,应当辅佐东晋司马睿才对,怎么和氐人苻坚成了"秦晋之好“呢?答案只能从王猛自身去找了。
王猛画象
寒门出虎子,贫贱志不移。
王猛(325年一375年)字经略,今山东潍坊寿光人,十六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王猛出生于贫民家庭,家里贫穷,生活拮据。为了糊口,小小年纪就背负生活重担。他家是编畚箕的,常挑上畚箕去洛阳集市卖货,自小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对人间不平之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传说一天卖货的时候,碰到一位鹤发老者,谈吐不凡。王猛向老翁揖拜,老翁连忙说:"王公,您怎么好拜我呀?"那年月兵荒马乱的时代,高人都成了隐土。这老翁把王猛看成是济世之才的隐土。王猛在那乱世之中,一边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一边静观局势变幻,谋定而后动,等待明主的出现。
苻坚画像
扪虱倾谈惊四座,谢绝桓温下江南
王猛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有大志。对时局有独到的看法,他也许想南下助司马氏一臂之力,可那帮东晋门阀豪族认识他吗?尤其在门第观念盛行的晋朝,不可能容得下贩卖畚箕的年轻后生,何况他身无寸功。倒是有一个叫徐统的后赵侍中郎官,邀他做功曹(军中幕僚)而被他婉拒。
东晋永和十年,荆州镇将桓温北伐,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王猛听到后身穿麻布短衣去见桓温。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边扪虱,一边纵谈天下,旁若无人。桓温见奇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举大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慰劳,这是为何?"王猛直言不讳答道:"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您不去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王猛点破了桓温拥兵自重不肯出兵的心事,讪讪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您的才干。”后桓温撤兵,请王猛一起南下而被谢绝。王猛知道在土族盘踞的东晋朝庭里,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很难施展抱负,若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这是他不愿看到的结果,从内心深处他还是有维护东晋正统地位的思想。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侍
苻坚(338年一385年),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十六国前秦第三位国君。自幼聪慧,多才博学,有经略大志,爱交天下豪杰,他即位时,前秦社会一派混乱,各民族间仇杀不断。苻坚一面整顿吏治,平息内乱。一面广招贤才,提拔重用了包括王猛在内的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苻坚和北魏孝文帝一样特别喜欢汉族文化,注意延揽汉族下层有志之人。当时手下人劝苻坚废主自立,他也拿不定注意,便去问时任尚书的吕婆楼。吕说"我已是屠刀下的人,不足以办成大事。我的私宅里有一位叫王猛的人,他的谋略世间少见,殿下应该请他出来,并向他请教。"在吕婆楼的推荐下,二人一见如故,谈今论古,脾气十分相投。苻坚自认为如同刘备遇到诸葛亮,夸赞王猛说:"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把王猛当夷吾,子产(古时贤臣)看待,"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王猛为报知遇之恩昼夜工作,从不懈怠。忧思国事,勤奋努力。使苻坚感觉到好象是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高兴的没有忧愁了。经过王猛的精心辅佐,苻坚很快站稳了脚根,逐步统一了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前秦政权。
吕婆楼画像
后记
王猛是中国成功的政治家之一,他生于乱世而救世于乱世。他是汉族,却抛开种族偏见,择明主而投,救民于水火,为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他有忠君爱国思想而又不泥古于此。临终嘱托苻坚勿南下用兵,而苻坚未予采纳,淝水兵败,既证实了王猛的远见卓识,也将他经营几十年的前秦基业葬腹于海底,这就是历史!
淝水之战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