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的几次民众大迁移,其中有名的就是“闯关东“。离井背乡,寻求生路,进入东北,寻求新的土地,建立安居的家园。

但他们为什么要去那个人烟稀少,天寒地冻,环境恶劣的塞外东北,而不去富庶温暖的江南呢?

首先是,东北地广人稀。迁移的多数是破落户的农民,他们手无寸铁,拥有土地才是生存根本。而南方虽然富庶,但繁华的外象下祸乱频频,东北虽有土匪,但无战乱。

再就是,生活习惯,山东和东北近似,语言相同,饮食大抵相仿。而去南方就有些水土不服,再者,南方士大夫,才子佳人居多,对于这些目不识丁的流民来

说,习俗上也不习惯。

最后是交通难题,那个时候,少有车舟,多数步行。山东到东北经渤海坐船,两天能到,步行为四五日。但如果去南方多数是陆路,一路上战祸濒起,时间长了,因条件有限,多数人自带干粮不足,到不了终点早就饥饿死了。综合考虑后,去东北是最佳捷径。

如今的东北人,他们的祖上很多都是山东人。他们开垦了荒芜的黑土地、也让希望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成累累硕果。

最佳贡献者
2

看到这个优雅的问题,宋安之不由得站在窗前,深深的吸了口气,想着真tm秀啊…

这个问题,简直怎么说呢,算了我还是解释一下吧,正所谓人离乡贱,没有必要的话,没人愿意背井离乡,更何况迁移到千里之外。

当时山东老百姓为何要去东北呢,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这是起因。

而为什么非要去东北呢?

因为东北地广人稀,而且还土地肥沃,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江南呢?

大家想想,江南地广人稀吗???

江南历经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很明显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

老百姓大规模跑江南去,不只是没有多少开发的空间,找不到地种。恐怕还会被当地人给打的头破血流,是吃力不讨好,为何要跑到江南去?

所以跑东北很正常,跑江南很明显不现实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3

江南人才不会可怜山东人,等待山东人的只有棍棒和驱逐,只有善良的东北人愿意接纳山东难民,东北人救了千万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山东人

4

闯关东的浪潮开始于1860年,在1860年以前,东北地区是满族的龙兴之地,除了东北的原住民和发配到东北做苦役的囚犯外,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允许到东北。因为清朝禁止老百姓前往东北,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数量一直非常稀少,当时的人都说东北的熊瞎子(黑熊)比人还要多。清朝的禁关令直接导致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未开化地区。

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为了开发东北的经济,缓解北方自然灾害造成的矛盾,清朝放开了实行一百多年的禁关令。在禁关令放开之后,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一带的百姓纷纷开始闯关东,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始快速发展,很快从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当时全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很多人感觉南方地区比较富饶,主要是因为现在南方的发展比较好,但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发展程度远远领先于南方。

特别是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东北的重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均排在中国首位。东北工业最发达的时候,整个东北的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全国其他地方的工业产值加起来还不到东北的四分之一。伪满洲国成立的时候,东北的工业产值超过了日本,排在亚洲的第一位。民国时期恰恰是闯关东人数最多的一个时期,当时的人们闯关东到东北发展,同现在的人们去南方发展是一个道理。

除了农业和工业发达之外,闯关东时期东北的局势也相对安定。清朝放开禁关令的时候,是清王朝末年最混乱的一个时期,当时北方地区捻军四处攻城略地,南方的太平军也闹得沸沸扬扬。英法两国和清朝还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的京城北京被攻克,咸丰皇帝带着满朝文武仓皇逃窜。这一时期南方和北方地区人口锐减十分严重,从清朝时期的人口统计情况来看,这一时期战乱地区的人口减少了1亿以上,当时南方和北方大约有3亿人,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闯关东的主力军都是北方人,他们往南方跑要面临太平军的威胁,往东部沿海跑需要面临英法联军的威胁,往西部没有土地能够耕作,只有往东北跑才是最佳的路线。到了义和团运动时期,山东和河北的义和团运动闹得沸沸扬扬,正常老百姓为了能够获得安定的生活,只能离开家乡寻找新的出路。而当时的东北地区已经开发的比较不错,南方地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比较大。而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到了东北就能够吃饱饭,因此这时候的人们还是选择了闯关东。

闯关东真正的热潮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东北是全国最大的粮仓,全国最发达的工业地区。不过当时的东北只有一千多万人口,全国共有4亿多人,因此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纷纷向东北地区移民。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东北已经有了4千万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8%左右。不过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闯关东的浪潮渐渐被“雁南飞”取代,很多之前移民到东北的人,现在又迁移回到了故乡发展。

5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闯关东俗称大迁移,说白了就是一群为了活命的人到东北开荒种地的事。历史上诸如这样的大迁移例子举不胜举,什么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等等,这里面闯关东无疑是最著名的一次农民大迁移。



为何叫闯关东呢?就是被生活逼迫的无路可走的人们从山海关内出来,到寒冷的东北去开垦土地。而东北当时又被称作“关东”,当年以山东人为主的这些人,冲出了一切束缚和阻力,为了生计不顾一切的挑着担,扛着行李,推着板车,步履蹒跚的跋山涉水来到了寒冷的东北谋生,他们的这种不顾一切的精神,被称为“闯劲”,所以后来就有了“闯关东”这个名号。

历史上闯关东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了,到了民国时期最为盛行,主要群体是以山东为主的关内人。当时有一批山东人离开家乡出关,不远千里来到了贫瘠的东北大地上,而这对中国东北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这片土地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口,他们将东北荒芜而肥沃的土地开垦了近百万平方公里,堪称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壮举。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奋不顾身的选择,去荒无人烟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呢? 其实在清朝时期,对百姓从关内迁到关外是有明确限制的,这正是因为清朝害怕在那里滋养出一批关外的游牧势力,极有可能威胁到大清的江山,当时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时候,不到万人,这么广阔肥沃的土地竟然成了无人区,到了晚清时期,清朝近昏庸无能,很多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势力迫于生计,还是揭竿而起与朝廷作对,再加上当时地质灾害的影响,迫不得已才将这个限制放开,而在当时工商业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农业,就成了中国的立国之本。

东北地大物博,资源辽阔,不缺的就是耕地,唯一就是人口稀少,多余的土地肥沃无人耕作,自然资源丰富,这样闯关东的人就可以轻松的获得土地和矿产,相对而言,南方江南地区人口稠密秩序稳定,很难快速的获取生产资源,因此,闯关东的这批人,正是看重的这一点。江南地区号称三山六水一分田,尤其是浙江耕地面积更少,从地形上来看这里大多以山和水为多,古代在服务和旅游业没有开启之前,这里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而江苏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地势比较平坦,在古代称之为鱼米之乡。

不过如此富饶的江南人口早已爆棚,耕地光是本地人都分不过来,逃难的人去了更是没有什么机会,山东人选择东北其实在文化上也比较接近,山东大汉,东北汉子,是吧!听起来就像一家人。所以比起江南的小家碧玉,水路纵横,山东人更加认同东北的大平原,并且两地的百姓在饮食风俗和文化上也很接近,交流障碍比较少。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更容易沟通,而且山东人和东北人自古就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很快他们就能在东北适应哪里的生活习惯。

因此,这些人宁愿选择寒冷的东北,也不去富裕的江南就是这个道理。

在那个兵荒马乱靠天吃饭的年代,多少人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苦苦寻觅自己的生存之道,又有多少人因贫穷饥饿而丧了命。对于勤劳肯干的山东人来说,不走出去,就等于等死,因为死守在自家的家乡,就要被饿死,所以这些山东人就把眼光瞄向了东北大地,东北无疑也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东北离关内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比遥远的江南更近一些 ,山东人出了山海关之后,就是关东地界,对于战乱年代,拖家带口的他们,自然会选择路途比较近的地方啦!所以这也是山东人选择东北的一个有利条件。

因为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他们的生存根本,在哪个落后的年代,农民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了饭碗,正是这个明智选择也成就了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在东北开垦土地,繁衍生息,从此世世代代就生活在了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闯关东这些人的壮举,也对中国东北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北自古就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一个好地方,所以当年以山东人为首的闯关东的大军,真的是选择了一个好地方。

6

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而不断向前推进。发生于清朝中晚期以及民国时期的闯关东便是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性移民活动,并且与走西口和下南洋并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活动。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闯关东的人群主要是以山东人为主,其次还有一些河北人、河南人、安徽人等。这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但是明清时期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地区的粗粮作物,如地瓜、玉米、马铃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加之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中国传统观念中多子多孙多福的思想,山东、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的人口急剧增加。

再加上清朝前期,许多满清贵族以及地主豪绅阶级不断地通过各种手段收购和兼并百姓手中的土地。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地矛盾愈发严重。而且广大的农民从地主阶级手中租赁过来的土地租金很高。因此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成果,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流入到了地主阶级的手中。导致许多山东地区的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再加上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满清政府的龙兴之地,清朝的统治者一直采取封闭山海关和禁止关内百姓前往东北居住的政策。但是当时许多关内的百姓都听闻关外地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且人口稀少,大量土地没有开垦和利用。于是一部分人便铤而走险决定背井离乡前往未知的东北地区去闯一闯。

到了清朝中期,尤其是清朝的统治者意识到了北部的沙俄和隔海相望的日本都对东北地区的野心勃勃和觊觎已久!于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于东北地区的管控能力和影响力。满清政府也决定取消禁止关内百姓前往东北地区的政策。再加上早期前往东北地区的人寄回家乡大量的金钱和财物,向家乡的父老证明了只要肯努力,便可以在东北地区获得更大的财富,这极大地刺激了山东地区的百姓迁往东北的热情!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闯关东移民活动便拉开了正式的序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渤海海峡或者是山海关进入辽宁半岛。然后又有一部分人继续往北前往黑龙江地区。一直深入到充满希望的大兴安岭以及松花江两岸,去挖掘当地丰富的自然物产和开垦肥沃的黑土地,并且在当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从家乡带来的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果然,尽管东北地区比山东地区冬季较为漫长,但是在山东地区适合生长的作物在东北黑土地的滋养下长势更好、收成更高。

为何选择去东北而不是下江南?

尽管我们知道从唐朝之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便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更是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家赋税来源地。但是江南地区的人文风俗与山东地区差异较大。以旱地为主的山东和以水田为主的江南地区,农事生产技术更是不同,这也使得山东人在家乡难以生存下去的时候,并没有把江南地区作为自己移民的首选之地。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江南地区与山东地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压力,那就是人地矛盾十分紧张,人口密度过大,仅有的土地和社会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此时的江南地区的百姓也在积极的谋求生路。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个主要的移民路线——下南洋!

既然江南地区的百姓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和问题。山东地区的百姓更不会从一个难题跳入另一个难题。否则山东地区的百姓进入江南地区之后,恐怕要面临着更大的问题。

几乎同时期,清朝末年时期三晋和三秦大地上的百姓在感到人地和阶级矛盾和生活艰难之后,选择向西去寻求生路。而不是选择向东移民进入河北、河南、山东地区!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如草芥,向阳而生!

7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我国近代发生的三次人口大迁移活动。

“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过了山海关就是天地茫茫的东四省。区别于如今的东三省,少了的那个省指察哈尔,后来被合并了。

闯关东的人口来源以山东、河北为多,其中山东省又是人口来源最多的省份。



“闯关东”分为几个阶段:

一、1644年~1667年,对应满清入关到康熙年间,当时清廷发布了一个《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招满百人,文官授知县,武官授守备”,从关内大兴移民,山东移民迁移到大连、丹东,其他省份移民则集中在辽西、辽北地区。

这一时期的移民在康熙七年被叫停,原因是为了保护八旗的利益。



二、1861~1911年。这个时期,清朝持续走向衰弱,沙俄大肆南侵。1860年,咸丰十年,清廷正式解禁,移民实边。和前一次不同,这个时期的移民范围大的多,涵盖地区已经到达黑龙江。到清亡前1910年,东北人口已达1800万。

三、1912~1949年民国时期,以山东移民数量最巨,平均每年48万人,占总移民人口3700万的半数之多。

中国人乡土观念尤其浓厚,为何有那么多的关内人都奔着东北去?大凡有饭吃都不至于如此,都是因为灾荒、战乱,在原居住地没有饭吃,出关找活路。



江南甚好,为什么没人闯?

南方确实好,物产丰富,气候相对温暖。正是因为好,所以历来人口稠密,开发充分。人多,竞争大,工作不好找。地也被种光了,那么多人到江南缺乏生存空间。

这里也有清政府的引导,开放东北,但是并未开放江南,一是去了也找不到饭吃,再者如此大规模的流民会导致清朝的赋税重地——江南地区产生动荡,一路必是重重关卡,禁止通行。



而东北则属于开发空白区,地域辽阔,黑土地肥沃。移民多年到1910年,才达到1800万人口,可想而知此前地广人稀到何种程度。而且移民们大都是种地之人,只要有土地,就能有收成,就能有饭吃,东北各方面条件无疑是最理想的。

既能够安置灾民,稳定政局,又能巩固人烟稀少的东北边疆。对于清廷来说,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8

在历史上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富饶的江南却去了东北,这个问题很简单,在四季如春的江南,土地那沃,雨北充沛号称鱼米之乡,那么为什么闯关东的人不到江南去呢?江南隋然很好,但土地,林地,湖泊,甚至河流,都是有主之地,即然去了江南也是无地耕种,不能维持生计,那么东北才是最好的落脚之处,在那个年代东北是原始森林,人煙希少,只要到东北看好一处那么开荒垦田,盖上一栋草屋生活就会衣食无忧了,在我本上祖上从山东闯关东来到东北吉林地,开荒占草而到如今成为一个纯东北人,东北土地肥沃而荒山特别有余,到如今还有部分能开垦的土地之多,现如今粮食在东北是主打产品和昔日的闯关东,已经不是同题并论啦。

9

近代史上有三大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和赶大营,他们有的是为了求发展,也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闯关东。

闯关东的主力人群是山东的一些百姓。山东省人口众多,土地又有限,一遇到灾年的时候粮食就不够吃,由此形成了大批流民。而这些流民居无定所只能到处漂泊。山东人重义气,有魄力,具有十足的冒险精神。闯关东是需要勇气的。东北被称为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在当时开发东北无异于是动满清龙脉,所以从康熙七年开始东北推行局部封禁,后来又开始全面封禁,不允许关内的人私自跑到东北地区去生活。封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东北虽然人口少了但留下了青山绿水,肥沃土地。这也是关内汉人向往东北的原因。故而一旦关内的百姓遭受到了天灾的时候,他们就偷偷渡海到关外去生活。而这一行径完全是跟朝廷政策对着干,故而才称之为“闯”。 在当时没有路引的情况下去往关外可是杀头大罪,弄不好全家都是有去无回,但是比起让他们无休止地饿肚子来说,他们宁愿背负着被杀头的危险溜到关外去生活。

满清统治者不愿意汉人到关外去,除了认定这里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以外,他们还觉得这是满人最后的地盘,他们一直在给自己留退路。因为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几百万的人口很难统治占据几亿人的汉民族,所以一旦天下有变他们就退回关外,关起门来做土财主。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足东北,满族统治者这种想法就被打消了。他们意识到也许自己还没有退回去这些关外的土地就要成为沙俄和日本的了。为了抵御这些列强的侵略步伐,清政府实行实边政策,他们把山东等人口大省的部分人口转移到东北去,鼓励人口北迁。这样一来闯关东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1930年闯关东的人口已经达到了67.3万人之巨。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才使得北方的沙俄、东边的日本安定下来,而不是以无主之地的理由和借口继续蚕食东北之地。

除此以外,对于这些山东流民来说,关外距离流民的老家更近一些,所以一旦家乡情况转好就可以回去。作为传统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思想,而处于孔子故里的山东人来说,他们这种思想更为浓厚。所以他们选择暂时到关外去讨口吃的,一旦家乡情况好转就回去谋生。据资料显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亡到关外生活的百姓也兴起了一阵回流热潮,回流的目的地就是流民之前的老家。这样的现象很好地佐证了我们这个定论。地缘关系太重要了,对应于山东百姓来说江南虽好但是距离遥远,一路上要经历许多的打打杀杀暂且不提,即使有幸活着到那里,以后再想要回来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从骨子里面来说生存对于山东百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想要的而是发展。南方是满足不了他们这个野心的。南方虽然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但是逃难至此的人鲜有机会出头,只能从事那些最低贱最苦命的职业。在南方就算想当个农民都很难。南方田地紧张,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手里面都没有多少水田,而这些山东百姓逃荒过去肯定也是得不到田地的,至多是做南方富户手下的一个苦力罢了。但如果他们能够到北方去的话就不一样了,开发程度不高的关外急等着人去开拓,但凡勤快点的人都可以在这里获取到财富,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而不需要成为别人的附庸。

逃到关外也是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关外开发程度低,很多地方都是人烟稀少,帝国主义虽然多有觊觎但是尚未对这片土地采取行动,故而内部比较稳定。但是江南则不同,江南地区繁华,水运便利,帝国主义早就看中了这片土地。不仅仅是帝国主义要染指这片土地,那些独掌一方的大员以及野心家也在这片土地上博弈,所以看似繁华安定的江南实际上是一片动乱,危机四伏。故而流民选择了闯关东而不选择去南方。

人除了受限于经济、社会氛围等人文因素以外,还要去考虑一下气候、饮食等因素。关外四季分明,东部季风暖湿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对于山东百姓来说关外的气候条件似乎更适合其生存发展。但是江南就不同了,江南地区夏季酷热,冬季过于湿冷,对于中原过来的百姓是很难适应的。在饮食上,关外的百姓喜欢稍微重口味一点的食物(油、辣放的会比较多),这很契合中原百姓的口味。但是在江南则不然,江南地区的食物大多以清淡,甜食为主,对于习惯了重口味饮食的人来说突然一下吃如此清汤寡水的东西是非常不适应的,干起活来都没什么力气。

综合上述条件,那些逃难的百姓很冷静客观的选择了关外而没有选择江南。他们这样做使得个人和政府两方面都有所受益。对于他们个人来说到关外这广阔天地之间不仅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所谓是一举两得之事。而对政府来说民众投身关外不仅仅促进了关外的发展,而且还使得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步伐减缓,使中国有了加强关外军事这一的喘息机会。最后咱们用一句话来总结百姓的选择,关外虽苦,但是却大有作为;江南虽富,但却无立锥之地。

10

闯关东、走西口,都是为了求的生存发展,中原和南方地区也是发生战争和荒灾的最主要地区,这些地方人口多,土地又有限,为了不被饿死,有口饭吃就冒着风险赶往东北、走西口进河套。南方地区虽然富饶,没有多余的土地,让他们去开荒耕种,对于贫困的农民,根本就没有资本在南方能够生活下去,也不适应这些人留在此地,所以就迁往的人很少。

闯关东人口迁徙,主要是从清朝中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迁徙的主力军是山东,河北、安徽、河南一带人。这些地区都存在着一个关键问题,人口多,土地少,并且多数土地都被大宗家族霸占着,普通老百姓就是一些细租户,赶上饥荒年甚至挨饿。

从顺治年间开始清人就开始下达禁止汉人进入东北的“禁令关”,为了严格禁止禁令的执行,特意修建了柳条边,也就是种柳树长达1300公里的土堤,以此划分汉人和满人的边界,禁止汉人进入,进者格杀勿论。有些人冒着风险还是溜进去,开荒种田,随着这些风气越刮越大,山东、河北一代的流民,开始冒着风险进入山海关,闯入禁区,“闯关东”的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流行。

柳条墙不但禁止汉人进人,还禁止了其它少数民族的人进入。清人为了保护他们本民族的利益而做的这项决策,时间长了就给他们带来了弊端,这个地区土地多人口少,就靠满人无法把东北的地区经营起来,不但很多地方被荒废,这些地区的同样禁止了商贸交易、很闭塞,没有什么人进去。富余的满人向南方、北方大城市迁徙过去,剩下的农户田多也没办法耕种,就形成大片土地荒废,人烟稀少。

满人的这种做法得不偿失,阻碍了东北发展,咸丰时期俄国人又开始垂涎东北地区,为了稳定边防,清政府废除了禁关令,允许人到东北地区开垦屯田,流民禁令一开有规模的开始迁徙。

这些流民都是家庭贫困,无法在当地生存下去,为了有口饭吃能够生存下来,早期只能冒着风险带着全家,约上几十人就一路向东北方向奔去。虽然当时有这条禁令,但是也没人把守,往往冒险进取的人,也没有出现什么危险状况,就有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南、河北,以及安徽一带的大批流民跑向东北开垦种地。

“走西口”——山西、陕西、河北人走过西口(过府谷口、杀虎口)奔向内蒙古河套地区,最起码能争到几块地,属于自己的可以耕种。

走江南(南方)就不同了,虽然这里是鱼米之乡,贸易发达,又是商贾云集的地方,人口多土地少,多余的土地被大宗族们瓜分完了,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在立足,也有人尝试过,反而最后奔向东北求得发展。

不管是闯关东、走西口、还是下南洋,都是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冒着风险带着全家老小,奔波于一片陌生的地域。这样也好,把土地多,无人耕种地都逐渐的开发起来,人口多了商贸交往也发达,地区也繁荣起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