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断臂之美”是一种能启发人们无限想象力的美感。

关于“红楼梦”残缺了后40回所产生的美感,让我联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塑,由于某种原因,双臂残缺。

正是因为这个残缺,几千年来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女神的双手在断臂之前,做的是什么动作呢?是在拥抱自己心爱的人?还是捧着一束鲜花?是在进行体育锻炼?还是在休闲娱乐中?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极重要的前提:“断臂的维纳斯”是美感极强的雕塑作品!

“红楼梦”后半部分的残缺也是如此。正因为曹雪芹的前80回是不朽的巨著,后面残缺部分的内容,才会更引人好奇。我不同意网上对于“红学研究”和“红学专家”的种种非议,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对“红楼梦”这样的古今罕见的奇书,产生探究之心并引发“红学研究”的种种推测,实属不可避免之事!

最后,回答一下提问者的问题,如果红楼梦是完本全书的话,红学研究也一定还会有,但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兴盛!道理很简单:全书完整了,大结局都写出来了,人们的好奇心也就没有了。



最佳贡献者
2

所谓红学,最初并不是研究《红楼梦》完整不完整,后四十回是不是续作问题。清人研究《红楼梦》重在就作品点评,关注的是其主题思想文学价值文化意义,实际上走的是文学研究的正道。清未民国初有索隐一派将《红楼梦》看作政治小说或隐述历史,开始索隐文学故事背后的人物原型和历史事件,有主张作品隐射明末或南明历史表达反满情绪之说,有主张描写清初贵族明珠张侯等家事甚至清宫太子事之说,总之是猜谜,已经背离了文学作品研究。民国后,胡适从考证作者入守,开辟了所谓的新红学。其论断主要是:《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江宁织造曹寅之孙,《红楼梦》是其自序传;曹雪芹仅写完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胡适发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现存最早的《红楼梦》抄本,是早于程刻本的真本,凡早期抄本都有脂批,脂砚斋等是曹雪芹的亲友,参与《红楼梦》创作。胡适之后,周汝昌冯其庸等红学研究会的一干人发扬"胡说",形成定论和红学常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质疑新红学的研究,一是认为脱离文本从外部文献考证作者的方法找到的作者与作品不符(而且关于曹雪芹的考证也是漏洞百出证据不足子虚乌有);二是脂批本发现较晚,来路不明,有可能是伪造的赝品,以脂本和脂批为研究的结论靠不住;三是对程甲本有偏见,对程本不信任,而程甲本有可能才是真本,后四十回由程伟元高鹗整理,即使不是原作也并非高鹗所续,目前为止《红楼梦》所有续作中,程甲本后四十回是最好的版本。总之,红学研究从民国初至今一百年,都没有走出怪圈。没有认真研究文本,而是去考证一个故意隐去其名的作者,让一个无解的题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就只能是错解,也只能是无休无止的争论,葫芦僧判葫芦案。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

我认为如果红楼梦是完整的,红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红楼梦涉及的文学,诗词,饮食,养生,医学等等都是很有内涵的,都是需要下大功夫去探究,去思考的,那么深爱红楼梦的人必然去探索,红学自然会出现,会存在的!

举个小例子,里面有一篇写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一章,那么晴雯是如何去识补那件名贵的衣服的,曹雪芹笔下写的合理吗,按他的写法能补好吗?那么这不是需要好学者去研究吗?再举个小例子,宝钗的冷香丸的制作流程,是不是也需要好学者去研究一下?那么自然而然地有红学存在的必要性了!更别说红楼梦中涉及的建筑大观园了,难道不需要有人去研究去挖掘吗?红学自然而然会存在并发扬光大下去了!

4

红楼梦本就完整,一群傻子自以为是编出个什么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又编出个曹家。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红楼梦即道,上者勤而行之或若存若亡,百姓者聊以一笑,破一时之闷,若说到个“红学”,非疯即傻。

5

不但有必要更有料可研,这书不光是文学意义上的事,更是人生哲学社会人文心理心灵精神等等众多领域的全方位的问题的奇书,当故事完整后或许就让人看到众多的真理及本质性的答案,所以争论会更激烈,红学更繁荣

6

《红楼梦》研究,并不是官方组织的,也不是谁操纵的,自《红楼梦》出版开始,大得文人墨客之心,出现了"为人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往然"的一群热情的读者。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其内容的各种研究。这些人都是文学大家,不可避免地就要写一些评论,开启了《红楼梦》研究之门。

有记载有论文集的最早的评论家是周春,浙江海宁人,乾隆十九年的进士,他的红学专著《阅红楼梦随笔》在乾隆五十九年撰就,据程甲本出版只有三年时间。而他的研究中心是作品的原型是谁和作者是谁。

至光绪年间,红楼梦研究者们已自称为"红学",这是《红楼梦》自身的魅力,尽管清政府几次宣布《红楼梦》为禁书,仍阻挡不住红学的发展。

新中国建国后《红学》研究百花齐放,并在1980年成立了红学研究会。

纵察历史上红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最主要的内容有:

1《红楼梦》的原型,和其中某个人物的原型,并分为索隐派和考据浱。

2《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家庭。及和红楼梦的关系。

3后40回的真伪及主要人物的命运走问。

4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红楼梦》中人的矛盾冲突。

5《红楼梦》中的衣食住行,礼仪,建筑,诗词及其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后40回只是《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个小部分,所以既便《红楼梦》完本真正出现,也依然挡不住红学研究的热潮。

7

这个小编可能没怎么深入了解红楼梦,其中有人研究红学诗词的,药膳,当时的社会背景啊,四大家族如何没落,给人什么启示,其中很多字都很传神,比如很多内情,林黛玉和薛宝钗谁的人缘好,可能很多人薛宝钗人缘好,如何和小丫头片子婆婆处理,但是放到红楼梦你发现林黛玉人缘最好,和宝琴关系,妙玉,宝琴把花送了黛玉一盆,宝钗却没送,还有俩次偷听时间,宝钗明知别人说说悄悄话,她还是偷听,然后甩锅给林妹妹,林黛玉听到史湘云说自己,默默的走开了,总之很复杂,绝不会因为红楼梦是完整版,而没人研究。

8

这个完整要看是什么意义上了。即使八十回后面的内容由曹雪芹写完完了,也由脂砚斋评过,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本也是一本存在诸多问题的奇书。因为从根本上说,作者之所以用隐笔的方式著书,自然有无法明说出来的苦衷。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红学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当然,完整的小说文本肯定比只有八十回的研究价值更高!

我个人认为,未必只有完整的文本才能真正解读出《红楼梦》,即使现在的文本就已经完全能解读出来。

9

混口饭吃罢了!

10

如果《红楼梦》是完整的,它本身的确会失去很多神秘的色彩;但是,和《百年孤独》、《白鹿原》相比,仍然要比它们高明很多,红学研究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这是因为:

一、《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尽管是一本小说,其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经过艺术加工而非真实客观的存在;但是即便如此,它仍然真实的反应了我国封建社会黑暗的社会现实。书妆以为,《红楼梦》是比历史更为真实的历史。

《红楼梦》故事发生在位于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作者在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就已经交代:“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虽说如此,但贾母统仍然固执地维持着原来的气势与排场、维持着原来的消费水平。

贾母的八个一两银子的大丫鬟,小戏子,贾宝玉的小老婆们、丫头、小厮,各位小姐们的教引嬷嬷、大丫鬟、小丫鬟、厨师、保洁等等,一个都不能少。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红肿之处,艳如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

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等级依然森严。比如,原来贾赦和贾赦的夫人被称为“大老爷”、“大太太”,贾政王夫人被称为“二老爷”、“二太太”;但是自从元春进宫之后,贾政王夫人就成了国丈与国母,于是去掉“二”,称呼就变成了霸气十足的“老爷”“太太”,明确地体现出了他们的一家之主身份――C位!

人与人之间称呼的是“地位”,就像在大公司里一样。贾宝玉不叫贾政王夫人父亲母亲,更不叫爹娘,为了让父母显得高贵,他和下人看齐,称呼贾政王夫人为“老爷”“太太”。贾宝玉不叫贾母奶奶,而是称呼“老祖宗”“老太太”。探春叫自己的亲娘为“姨娘”。奶奶、父母、大伯、大娘称呼元春都是“娘娘”。外婆叫自己的亲外孙女 “林姑娘”、“林丫头”。称呼上就如此的客气、疏远,所以人与人之间就不容易亲密。

《红楼梦》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冷漠、疏离、尔虞我诈的关系。

比如,探春作为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表面上看探春对贾宝玉很好,但实际上探春是很会坑贾宝玉的。

《红楼梦》第27回:

又见宝玉来了,探春忙笑道:“宝哥哥,身上好?我整整的三天没见你了。”宝玉笑道:“妹妹身上好?我前儿还在大嫂子跟前问你呢。”……探春因说道:“昨儿我恍惚听见说老爷叫你出去的。”宝玉笑道:“那想是别人听错了,并没叫的。”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玩意儿,替我带些来。”

兄妹俩先是像会亲家一样客套一番,然后探春关心贾宝玉,“老爷是否叫你了?”按说,正常的妹妹下一句应该说:

“哥哥呀,既然你如此害怕父亲叫你,你以后就少和女孩胡混,多读读书吧。因为你书读的好了父亲就高兴了,他就不会再打骂你了。”

但是探春这位神道可不这么想。对探春来说,我勾引着你玩、讨你欢心是我的事儿,你不学习父亲打你是你的事儿。所以探春在得知“老爷没有叫”之后,直接一百八十度扭转思路,就说到可爱的小玩具上面去了。

妹妹对哥哥也是如此的阴险!但是探春也有自己的理由,谁让他不喜欢听这类话呢!宝钗和湘云劝他讲究仕途经济,都被他定义为“混账话”。

《红楼梦》里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各路红学家都有考究,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成就之高,无人能及。

书妆在这里就说一个。

刘姥姥在参观潇湘馆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才说嘴,就打嘴了。”谁曾想,这个无知无识的乡下老太太随口的一句话,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用到的一个主要的写作方法。

他常常先是让贾宝玉不知廉耻的自吹自擂,夸自己是多么多么好,转脸就让他们做坏事,自己打自己的脸。

比如,《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一节,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了一篇感情非常细蜜的话:

“你放心……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这么好听的一番话,就算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听了,也会被感动的泪流满面呀。但是几个小时之后,林黛玉去看挨打了的贾宝玉,哭着说他“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贾宝玉就对林黛玉说: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你为别人死了林黛玉就没有表哥了,你让她还怎么放心啊?!

所以贾宝玉嘴里的“你放心”只是他的一句口头禅而已,并不是真的让人放心的。意思是刚刚还让林黛玉放心,转脸就让她担心了。所以贾宝玉就是一边说嘴一边打自己嘴的人。

另外,曹雪芹的语言、叙述方式有他自己独特的魅力,书妆曾经有好几年“不带脑子读红楼”,只为享受《红楼梦》里优美的语言。

有许多读者朋友们直言《红楼梦》难懂,就是因为它的写作技巧太丰富了,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没有学习过小说的写作技巧,没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真的很难读懂。

到目前为止,有太多的读者还停留在《红楼梦》的最表层:骂王夫人歹毒、骂王夫人对林黛玉不好、骂王夫人暗中操作金玉良缘。

就算《红楼梦》有结尾,那么它更值得站在艺术成就最高锋的位置,它注定就是文学史上最璀璨的那颗夜明珠。有没有结尾都不影响它绝世而独立的、倾国倾城之容颜!

《红楼梦》没结尾,有魅力;有结尾,更好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