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鳜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外形特征体高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两颌,犁骨均具绒毛状齿,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成犬齿状;体色棕黄,腹灰白,圆鳞甚细小;体侧有不规则暗棕色斑块、斑点 。生活习性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鳜鱼还有成对活动的习性。在一条鳜鱼后面往往还有一条紧随其后。繁殖过程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鳜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 。分布范围鳜鱼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 。经济价值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食用价值普通称做"花鲫鱼",即鱼贩和厨人讹称的"桂鱼"。鳜鱼四时皆有,尤以三月最肥。张志和的词:"桃花流水鳜鱼肥",吴雯的诗:"万点桃花半尺鱼",可见古今文人对鳜鱼的赞许。在没刺的鱼类中,鳜鱼是最鲜嫩的。最妙的做法是清蒸。饭馆里平日所做的整鱼,常用鳜鱼,醋溜、红烧、酱汁、五柳都可。零做的如滑溜、瓦块、糟溜、锅塌鱼、葱椒鱼、高丽鱼条、抓炒鱼等,全和黄鱼做法相同,是北京最常用的鱼。
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又名松鼠鳜鱼,是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名菜。当炸好的鳜鱼(或桂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它便吱吱地“叫”起来,因活像一只松鼠而得名。这道菜成菜后,形如松鼠、外脆里嫩、色泽橘黄,酸甜适口,并有松红香味。菜品历史松鼠桂鱼的前身是松鼠鱼。清代《调鼎集》中有记载为:取鲔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鯚鱼,即鳜鱼,也叫“鯚花鱼,南方人多称其为桂鱼,取蟾宫折挂之意。据说,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就有“松鼠鱼”了,而这道松鼠鱼并非用鳜鱼作为食材,而是用鲤鱼制作,乾隆皇帝曾品尝过后,赞其美味。后来,这道菜才逐渐发展成用鳜鱼制作的“松鼠桂鱼”。菜品制作做法一
桂鱼、干淀粉、番茄酱、鲜汤、糖、香醋、酒、盐、蒜瓣末、笋丁、香菇、豌豆、猪油、虾仁、麻油。
1.将桂鱼去鳞及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沥干。各种配料洗净备用。2.先按住鱼身,把鱼头切下。再按住鱼身,用刀把鱼肉贴着骨头片开(尾巴不要片开),翻面再片开另一片鱼肉,然后把鱼肚子处带刺的肉给片掉。3.割下的两片鱼肉,皮朝下在鱼肉上先直剞,再斜剞,深至鱼皮成菱形刀纹。4.用料酒、精盐调匀,分别抹在鱼头和鱼肉上。再滚上干淀粉,用手拎鱼尾抖去余粉。5.炒锅用大火烧热下油,烧至八成热时,用手倒拎住鱼肉,把锅中烧热的油从上往下浇在鱼肉上。再将两片鱼肉翅起鱼尾,放入油锅稍炸使其成形。之后将鱼全部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放入盘中。6.鱼头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入锅炸时,用筷子按压鱼头,让其下巴部位展开定型)。7.炸好后,装上鱼头和鱼肉拼成整条鱼的形状,头部和尾部要翘起。8.将番茄酱放入碗内加鲜汤、糖、香醋、酒、酱油、湿淀粉拌成调味汁。9.锅内留油少许,放葱段煸香捞出,加蒜瓣末、笋丁、香菇丁、豌豆、虾仁炒熟,下调味汁用大火烧浓后,淋上麻油。起锅浇在鱼身上即成。做法二
桂鱼200克,料酒2克,松子10克,胡椒粉少许,番茄酱10克,植物油500克,湿淀粉40克,食盐适量,食醋15克。
1.将鱼去鳞、鳃、鳍、内脏、皮衣并洗净,鱼头斩下,摊开、拍扁。2.用刀把鱼背部的鱼骨切掉(不要把鱼腹切破),在尾巴处留少许脊骨。3.鱼去骨后,皮朝下摊开,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达肉的4/5,不要切破鱼皮,在尾巴处开一个口,将尾巴从刀口中拉出。4.将鱼身撒上食盐、胡椒粉、料酒、湿淀粉涂匀。5.炒锅上火,烧热后倒入植物油,油热至七成,将鱼蘸少许淀粉,放油锅中炸数分钟,再将鱼头蘸上淀粉,放入油锅中炸,炸至呈金黄色捞出,将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摆在鱼盘中,装上鱼头。6.将松子放在油锅中,待熟后捞出,放小碗中。7.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少许清汤,加食盐、糖、番茄酱、食醋,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加入热油少许推匀,出锅浇在鱼肉上,撒上松子即可。
清蒸桂鱼
清蒸桂鱼是一道以桂鱼作为主要食材,火腿、冬笋、香菇(鲜)、猪油(板油)为辅料,姜、小葱、 盐、味精、黄酒、醋为调料制作而成的一道家常菜,口味咸鲜。忌与羊肝同食。做法一原料主料:鳜鱼750克辅料:火腿15克冬笋30克香菇(鲜) 25克猪油(板油) 10克调料:姜10克 小葱 15克 盐 4克 味精 3克 黄酒 20克 醋 10克 各适量制作一、将桂鱼杀好,去浮皮,去内脏,洗清,放入开水锅内川一下,取出,刮干净,鱼身两面开花刀,放在盘中。二、将冬菇片,冬笋片、开洋、葱、姜、猪油(45克)倒在鱼上面,再加盐、糖、酒、酱油、清汤,上笼蒸熟,取去葱、姜即好。做法二制作1. 将桂鱼剖洗净,放沸水锅中烫一下捞出,用刀轻轻刮去鱼身上的粘液;2. 把刮净粘液的鱼平放在砧板上,用刀贴着背脊骨从头下至尾部剞一刀,翻身,在身体朝上一侧剞十字花刀(或深剞斜刀片至骨);3. 熟火腿切片;4. 冬笋削皮,洗净,入沸水焯熟,切片;5. 香菇去蒂,洗净;6. 猪板油洗净,切丁;7. 桂鱼刀面朝上放入大腰盘内,依次将笋片、香菇、板油丁、火腿片相间放在鱼身上,加黄酒、精盐、姜片、葱结,上笼用旺火蒸15 分钟至熟;8. 出笼后拣去葱、姜,原汁滗入小碗另用;9. 原汁汤放入葱段、味精和清汤50毫升,调准口味,煮沸后淋浇在鱼身上即可,上席外带姜末醋蘸食。做法三
材料:桂鱼 大葱 朝天椒 姜 海鲜酱油 盐 料酒
做法: 1.姜切片,大葱切细丝,朝天椒切小段,备用。 2.桂鱼去鳞去内脏,洗净,用厨房纸将鱼擦干,在鱼身上用刀横着划几条刀口方便入味。 3.在鱼身上抹盐、料酒、姜片,在鱼肚子里放入姜块和葱头撑出形状,腌十分钟。 4.蒸锅冒蒸气后放入腌好的鱼,中火蒸约十分钟。 5.关火后鱼不忙取出,用余热再蒸五分钟。 6.海鲜酱油倒一点水调匀,倒在取出的鱼身上,再放上朝天椒段,最后放上葱丝。 7.炒锅烧至冒烟,倒入色拉油烧辣,将热油淋在鱼身上,完成。
红烧桂鱼
菜系:川菜菜谱。原料:活桂鱼1条、白糖、红辣椒、绍酒、清汤、酱油、醋、精盐、湿淀粉、葱、姜、熟猪油各适量。做法:1、桂鱼宰净,在鱼体两侧每隔3厘米划一刀口,用绍酒、精盐抹遍鱼身内外腌10分钟,然后撒一层淀粉抹匀。红辣椒去蒂籽,洗净,切成细丝;2、炒锅烧热放猪油烧至八成热,下桂鱼,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葱、姜切丝,调料对成味汁;3、炒锅加油烧至八成热,放入红辣椒丝,倒入昧汁,烧沸至汤汁为深红色时,浇在鱼身上即成。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安徽贵池(今池州)、安庆、铜陵、大通(今铜陵大通镇)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鱼。而是用新鲜的徽州自产桃花鳜(每年桃花盛开、春讯发水之时,此鱼长得最为肥嫩)用盐或浓鲜的肉卤腌制,再用传统的烹调方法烧制,故称“腌鲜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