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元姓的主要原因是北魏的发展需要,文治需要,统一需要。下面讲一下个人理解。

1.发展需要

当时北魏的平城位置相对靠北,风沙雨雪的天气较多,自然环境恶劣。北魏早期,社会经济相对薄弱,总人口不是太多,平城做为都城还可以应付,粮食供应也比较充足。

但是随着北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到孝文帝时期,平城的人口越来越多,粮食供应不足问题就凸显出来,外地运粮成本又高。

而洛阳的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有一片不小的冲积平原,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迁都洛阳可满足北魏发展需要。

2.文治需要

正如孝文帝所说“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实行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实在难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平城是用武之地而无法文治,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元姓是文治需要。

文治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当时南北朝群雄纷争的时代,文治的国家就拥有更强的实力,就可以取得最终胜利。

当时文治基础最好的地方应该在洛阳,洛阳曾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的国都,是儒学文化的中心。

对于北魏而言,虽然用武力统一了北方,但统治上野蛮乏力,所谓“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孝文帝急需吸纳先进汉文化进行国家有效治理。因此,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并改元姓以示文治决心。

3.统一需要

孝文帝雄才伟略,其志在统一天下,迁都洛阳是统一天下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北,对抗北方柔然还凑合,但要以平城做为平定南方的据点,显然不行。平城距离南方过于遥远,孝文帝显然无法坐镇平城去指挥平定南方,统一天下。

洛阳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的国都,位置重要,北魏迁都洛阳后,有利于北魏的统一天下战略。因为讨伐南齐时,北魏可以从洛阳出兵,向西直取关中,向南直取荆州,向东渡淮河直取南齐国都。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最佳贡献者
2

北魏政权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活动于今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后来逐渐向西南迁移。当时的拓跋部,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后势力渐强,至386年,拓跋珪在盛乐(内蒙和林格一尔)建魏,史称北魏。随着力量的增强,他们陆续征服了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于399年迁都平城(山西大同),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

大漠南北诸州郡原来都是魏国的根基,居住的都是汉士族和汉民,北魏统治者意识到,依靠偏远的平城作为都城和不多的鲜卑人想控制全国,己很困难。必须都城南迁,变鲜卑俗为华风,实行与汉族同化,才能适应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需要。于是,魏孝文帝不顾群臣反对,决议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首先作通极力反对迁都的拓跋澄的思想工作,说:我们鲜卑人起自北方,徙居平城,这是用武的地方,不能作文治的中心。我想以用兵为名,率众迁都中原。拓跋澄被提醒,全力赞助迁都大计。魏孝文帝统兵南伐,到了洛阳,在众人感到进退两难之机,他顺利完成了迁都洛阳计划。

孝文帝南迁前后,先后下令禁断鲜卑风俗、服制和语言,禁止同姓婚配。士民一律改穿汉服,朝廷上改用汉语,鲜卑复姓改为音近的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姓,其他一百多姓亦改姓汉姓。这些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

3

感谢邀请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一是为了改革能顺利进行,平城地处北疆,也是鲜卑族盘根错节之地,不利改革的发展,二是平城地势狭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出现了粮食短缺,而洛阳处于平原,是天然粮仓 因而迁都洛阳。

而孝文帝将皇族鲜卑姓拓跋改为元姓,其实就是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以此震慑不愿汉化的鲜卑上层贵族。

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

孝文帝 元宏 公元467年~公元499年,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政治家,即位之后,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史称“太和改革”。

总结

北魏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一统,为隋唐盛世的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帝的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

4

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更好实行其汉化政策,至于为何要汉化,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孝文帝是北魏杰出的君主,北魏作为鲜卑建立的南北朝时期一统北方大政权,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是和其它少数民族政权一样,它的统治机构效率低下,在汉地经常爆发饥民暴乱,民族矛盾尖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孝文帝拓跋宏决心以汉为师,用汉化一劳永逸的解决这问题。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发布改革命令,然而改革毫无疑问的受到了鲜卑贵族的抵抗。


为了推行改革,孝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迁都,因为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而且平城地处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相比之下洛阳显然要优秀很多。为了迁都洛阳,孝文帝虚晃一枪,提出攻打南齐,借着贵族们不愿意大战的由头才完成迁都洛阳任务。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5

首先要从北魏的形式说起。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后,由于鲜卑贵族和大商人的压迫,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北魏渐渐地衰落下来。所以魏孝文帝即位亲政后,就决定改革。

一.对内改革措施

魏孝文帝在国内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官员贪污。对百姓实行“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鼓励垦荒。另外还分给桑地。然后农民向官府交租服役。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

二.借口南伐迁都

魏孝文帝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他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先进的文化,改掉北魏一些落后的风俗。所以他决定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但是他怕大臣们反对,所以以征讨南齐为借口,带领文武百官30多万人,从平城出发,浩浩荡荡南下。走到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道路泥泞,行军困难。魏孝文帝下令继续行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于是趁着这场大雨纷纷阻拦。孝文帝严肃的说:“我们这次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笑话?如果不能前进,也应该迁都到这里。”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大家明白,自己都被皇帝给算计了。但事已至此,虽然文武百官不赞成迁都,但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三.改革风俗

有一次魏孝文帝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接着孝文帝就宣布要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说汉语、改汉姓、和汉族通婚。30岁以下的朝廷官员一律改说汉语,否则降职或撤职。把鲜卑的复姓改为汉族的单姓,,如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开始改姓“元”(就是第一的意思),独孤改姓刘等等。要求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并鼓励鲜卑族和汉族的士族通婚。

魏孝文帝大张旗鼓的改革了鲜卑族的旧的风俗,消除了民族间的差别,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魏的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6

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一事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预谋”、有准备的一次文化改革,一直以来,致力于一统南北的北魏朝廷,最重要也是最难办的一件事,就是要如何收服天下人民心,以达到真真正正的中原主人,而不是偏安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

即便是在南朝宋建立后,南北朝局势已经明朗,可是北方被迫接受少数民族统治的汉人,他们的心一直都是向着南朝的。对北方汉人来说,他们是无时无刻不等着南朝来解救他们。

迁都一事被认为是孝文帝汉化的最后步骤,而北魏的汉化却是循序渐进的

自西晋灭亡后,南方由宗室司马睿建立的东晋朝统治,而北方则经过了一段十分混乱的时期:匈奴的汉后是汉赵和后赵两个政权争雄,之后又是前秦、后秦、后燕、后凉等八国并立,大浪淘沙之后由鲜卑拓拔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和南方的刘宋对立,正式开始南北朝时期。

事实上,不管是十六国还是南北朝,众多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无一例外地都在重用汉人,毕竟在汉、魏、晋数个朝代后,外部的少数民族和内地汉人都基本已经达到了混居生活的程度,很多少数民族首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就连那个后期把汉人当成两脚羊来宰的后赵,在石勒时期也还是靠着汉人力量才能建国的。而最显著的一位,前秦宣昭帝苻坚,他和汉族政治家王猛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的了。

所以即使到了北魏时期,重用汉人、拉拢汉人同样是掌权者首要的政治任务:

  1. 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汉制了,其智囊张衮、许谦等皆为汉人,而之后他迁都平城建立北魏,同样是在汉人崔宏的建议下实行的,就连首都平城,拓跋珪也是拿着图纸,按照洛阳、长安、邺城等中原帝都的模式兴建的;
  2. 除了建都之外,拓跋珪也致力打造一个不同以往的北魏,全力汉化,以求能融入中原各国,在他执政的二十五年里,北魏已经从代国时期的游牧民族往农耕民族方向转变,实行半奴隶制半封建制度的政策;
  3. 而拓跋珪之后的北魏帝王,也多是尊崇汉学的皇帝,像孝文帝的太爷爷、太武帝拓跋焘,对于儒家经典更是信手拈来,比如正平元年十月,此时的北魏已经打败了南朝最强大的宋政权,在拓跋焘文治武功之下,北朝已经隐隐有统一南北的局势了。可这时候的拓跋焘还是十分节俭,在面对群臣的劝谏时,连用《易经》、吴起之语反驳;

在如此的文化熏陶之下,孝文帝本人也是一个十分崇尚汉学的人,在他继位后,开始兴办礼乐以正风俗,将孔子追谥为世圣尼父,在中书省悬挂孔子像,亲自去拜祭等等。

当然,这不是孝文帝重文轻武,而是要以汉学来拉拢汉人世家大族,取得他们的支持,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文武之道,自古并行,威福并施,必也相籍。故三、五至仁,尚有征伐之事;夏殷明睿,未舍兵甲之行。然则天下虽平,忘战者殆;不教民战,可谓弃之。

北魏以鲜卑人起家,最开始受重用的也是鲜卑人,像北魏最早期的“八部大夫”制度,就是以鲜卑人为主,汉族人为辅的最高执政机关,可是鲜卑人的数量太少,又没有什么人才,所以到后面,北魏皇帝不得不寻求北方汉族的帮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西晋以来的所形成的世家大族势力。

而为了世家大族的脸面,北魏掌权者则是要靠迁都来拉拢他们,也就是让他们能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消灭他们在文化上、在情感上对鲜卑族的蔑视和敌视,以后能尽心尽力地为北魏办事。

实际上,历朝历代很多少数民族迁都的内在原因都有这个方面的存在,比如汉赵的迁都平阳,辽、金、元、清的迁都等等,而北魏从平城迁到洛阳,除了要消除鲜卑势力对汉人的影响外,还得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一统江山的雄心,毕竟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7

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北魏的第七任皇帝。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由祖母冯太后抚养。皇兴五年(471年)八月,年仅5岁的他继皇帝位,由冯太后临朝称制。冯太后将一应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时,她也在因忤逆而“禅位”的献文帝身上汲取教训,将年幼的孝文帝按照她心中想象的模式加以引导、塑造和培养。

拓跋宏的血管里流着的虽然是鲜卑族拓跋氏的血液,但他从小受到的却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也是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他自幼爱好读书,手不释卷,天分极高。《魏书·高祖纪》说他“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冯太后还亲自创作《劝诫歌》、《皇诰》等文章督促他阅读、背诵,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等封建道德思想传授给拓跋宏,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影响他。比如冯太后生活节俭,“不好华饰”,对待下人比较宽慈,拓跋宏也依样仿行。儿时的生活积淀在拓跋宏内心深处,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此后,拓跋宏一辈子爱好诗文,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赋文章(约40卷);他为政勤奋,励精图治,个人生活相当节俭;他提倡封建伦理道德,讲究孝悌、仁义、忠信,不仅身体力行,也要求臣民如此。这些,都是他日后推行全盘汉化政策的内在基础与指导思想。冯太后一方面继续培养教育年幼的皇帝;另一方面对北魏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推行均田制、新租调制、三长制等,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这些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正月,孝文帝开始处理国事。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开始亲政。孝文帝亲政之后,则是将冯太后的改革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全面汉化,并且谋划迁都中原,更好地控制全国。从冯太后到孝文帝,他们在太和年间的这一系列改革被统称为“太和改制”,也称“孝文帝改革”。

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皇太后去世,孝文帝拓跋宏亲政,那年他二十四岁。对于这个年纪还轻,但已在祖母身边实习了十九年的皇帝而言,自己终于能实际掌控政治权力,大展鸿图的机会来了。当时他所面对的环境是:

第一,北魏到孝文帝时,南方国境在淮河一线,长城以南约占全国疆域的一半,而且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成为帝国的重要部分。从山西北部的首都平城发号施令,统治这片以汉人为主的土地,虽然并非不可能,但终究有其不便。

过去建都平城在战略上的理由,是此地接近草原,以此为基地,随时可以抵御新兴草原民族的侵扰。拓跋部南下时,原居住地空虚,后起的柔然部趁机填补其空缺,转趋强大。同属鲜卑族的柔然在北魏建国时强盛,屡次威胁北魏的北方边疆,北魏不得不将军事与政治中心放在平城,随时出兵对付。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北魏屡次击败柔然,到孝文帝时,柔然已经不构成严重问题。北方边疆大致平定后,北魏对外战争的焦点改为南方边疆,国家的重心也变成长城以地区,平城的战略地位大不如前,其不便之处则渐渐显著。这种状况必须因应。

第二,北魏南方的国界已经拓展到淮河岸边,深入南方后,战场的地理环境是江河纵横,城池林立,北魏面对南朝的战争型态,变成不再是大草原上两军以骑兵对决,而是攻城与守城之争。这种战争型态旷日持久,攻方必须不断投入粮食、武器与补充兵源,守方则城内坚守待援,后方另派军队解围,以求内外夹击致胜,故不论攻守,都是后勤基地与战场间的距离越短越有利。

北魏的主要粮食产地与人口密集区在今日的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到河南北部一带,可以就近向南支援淮河战场;然而北魏的首都在山西北部的平城,距离淮河前线遥远,战场情势随时可能改变,指挥官与第一线之间、前线指挥官与中央领袖之间的联系沟通甚为重要,在当时讯息传递仍然很原始的状况下,中央与前线沟通所需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交通不便,讯息传递需时甚长,皇帝如果希望迅速掌握战争状况,随时适切调动后勤支援,只有御驾亲征,太武帝拓跋焘就是如此。所以北魏假使只想与南朝隔著淮河并立,则建都平城尚可,要是想消灭南朝,统一天下,则应该将后勤基地与决策中心合而为一,作战效率必然大增。这点必须考虑。

第三,孝文帝时首都平城仍是政治中心,有大量非生产人口聚集,如皇家成员、宫女、宦官、贵族、官员及其家属、驻防军队等。

平城附近气候寒冷,平地不多,农业生产条件并不好,还常发生自然灾害,无法充分供应首都粮食与日用品的需求,只有从山东至河南的产地向北输送,其运输成本很高。尤其在与南朝作战时,军情紧急之下,首都的供应也不能停止,变成必须同时向南、向北两线输送,会造成运输成本大增,运输工具与人力调度困难。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势如破竹,却在长江边自动北返,表示单凭鲜卑族的骑兵,并不足以消灭南朝,一统天下。那么,联合其他胡族共同出征如何?前秦苻坚曾尝试组成五胡联军攻打东晋,结果非但失败,其他四胡的军队趁机调转枪口,还成为他的掘墓人。

由此看来,若欲做整个中国的主人,只有使用汉人的方法,才能征服汉人的土地,更深远、更全面的汉化遂成为必须。然而平城接近塞外,作为北魏这个鲜卑国家的首都,城内及周遭住有大批鲜卑贵族,对于过去北魏政府提拔汉官、推展汉化的政策,许多鲜卑人早就不以为然,深恐因此失掉权势地位,常伺机反扑,崔浩之死就是他们反扑的结果。全面汉化的做法必然损及鲜卑贵族的自尊心与既得利益,在平城那个鲜卑保守气氛浓厚的地方进行,不但反对者众,事倍功半,困难无比,甚至保守派还可能谋划出弑君的阴谋。北魏历史中不乏弑君的先例,有心人再干一次,也不是不可思议。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

分析至此,一个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迁都。

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启动迁都洛阳计划,这并非明白发布诏书,公开办理,而是在精心布置下,运用政治权谋的秘密运作。

孝文帝先下令建造黄河浮桥、立太子、戒严,做足亲征南方的姿态,然后在平城召集群臣,义正词严地宣布讨伐南齐,亲自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南下。

出发时有臣下建议皇上携带一些宫女同行,孝文帝下诏说战争期间不近女色,公开严词拒绝,这等于宣布皇帝本人把所有女眷留在首都,全体将士当然要比照办理,间接表示大家仍然在平城安家落户,用以隐藏迁都的企图。

大军南下,渡过黄河,抵达洛阳。此时恰逢秋雨连绵,道路泥泞,行军困难,孝武帝仍然披甲戴盔,骑马出营,摆出继续亲征的架式。群臣拦住马,叩头请求不要再进兵,孝武帝才停止南征。

这是不是另一场安排好的政治秀不得而知,但如此一来,这次浩浩荡荡的南征变成一场仗也没打,孝文帝宣布解严,筑坛禀告祖宗决定迁都,这才将此行真正的目的曝光。

此后孝文帝巡视黄河以南地区,转到邺城,在此地新建的行宫中举行太和十八年(494年)元旦大典,显然在评估究竟要选择洛阳或邺城做新首都,闰二月才回到平城。

在旧都他先召见留守群臣,说明迁都的计划,又到西北边区巡视一圈,抚慰守边将士,安定边区人心,再回到平城后,于十月份正式下令迁都洛阳。总计迁都的布署与实行费时将近一年半,从孝文帝如此苦心孤诣地规划与按部就班地执行,可见这是多么重大的事。

对于孝文帝、鲜卑族与北魏政权来说,定都洛阳是冒著极大危险的举动。

由于在当时的北魏帝国中,鲜卑族仅占人口的少数,拓跋氏更是鲜卑族中的少数,这样少数的统治者在深入汉人地区的洛阳建都,距离塞外草原非常遥远,一旦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人集体造反,在洛阳的鲜卑人将被层层包围,绝无逃出的可能。

五胡十六国时期,350年发生的冉闵屠胡事件使邺城的胡人遭集体屠灭,距离当时并不遥远,胡人都该记忆犹存。太平天国革命时,1853年攻下南京,天王洪秀全下令悬赏杀满人,果然南京城的满人无路可逃,很快全部被杀光,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北魏以后的金、元、清三个外来民族朝代有两项共同的特色,一是至少统治黄河流域,即半个传统中国领域,这与北魏相同;二是只要没有来自更北方的威胁,就始终都建都于北京,只有金朝末年在蒙古威胁下才迁都汴梁,建都北京却与北魏孝文帝的做法背道而驰。

北魏以后,金、元、清三个不同时代的外来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时竟有不约而同的定都北京,实际上基于一个共同的原因:在中原地区相对于汉人,本族人口处于绝对少数,因此统治中原必须做最坏的准备。北京距离长城很近,万一汉人全面反叛,实在无法抵挡时,皇帝、皇家与重要族人可以迅速撤退到塞外,徐图再起,不致淹没在汉人的大海里,全体死无葬身之地。这种沿用几百年的政策在元代末年实际发生作用。当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派遣的两路北伐大军势如破竹,即将抵达元的首都大都(今北京)时,元朝在中国的最后一任皇帝顺帝率领后妃、家属与蒙古贵族打开大都的北门,及时逃到内蒙古。至此明朝虽然推翻蒙古统治,但并未消灭蒙古人,随后双方以长城为界,塞外的蒙古人仍然能够与明朝持续对抗两百年以上。

北魏建国之初,在长城以南只拥有山西北部,地盘不大,没有上述的顾虑,建都平城是自然之举。到孝文帝时北魏已经拥有黄河流域数十年,但仍未迁都,也未始没有上述的考量。

所以北魏孝文帝迁都深入汉人地区,可说是在进行一场政治豪赌,押上的赌注是北魏的国运、鲜卑的族运和他自己的性命,赌这样做能迅速将北魏转变成中原国家,取得中国的正统地位,进而消灭南朝,统一天下。这场自断退路的豪赌等于自废压箱底武功,显然只可以赢,不可以输。迁都洛阳后,北魏中央政府已深入汉人地区,失去一旦汉人全面反叛,可随时撤往塞外的弹性。在这种前提下,必须追求于最短时间内取信于汉人,让中原地区的汉人很快认同这批南迁的鲜卑人,以求从此泯灭族群界线,双方水乳交融,合作建立新魏国,其做法就是汉化,而且必然是激烈的极端汉化、迅速汉化。

总之,孝文帝既然必须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鲜卑旧风俗、旧习惯,将鲜卑人改造成汉人,以求尽快融入汉族,则汉化势必走向极端,采取无条件、无退路的孤注一掷全盘汉化政策。

无条件引进文化并全面采用的事例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十分罕见,通常一个政府决定引进外来文化,大多不会抛弃本身文化。

十九世纪后期全世界非西方地区都面临排山倒海而来的西方势力,许多国家、民族被迫採取学习西方的政策,但大致都不愿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于是产生文化妥协现象。这种文化妥协的表现,在中国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思想,旧道德」等,在日本是「和魂洋才」、「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精粗不遗,表裡兼该」等,在奥图曼土耳其、印度、泰国等地也出现过类似状况。所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做法,是历史上极其特殊的案例。

孝文帝决定将北魏置之死地而后生,迁都南方后,还必须选择新首都地点。以当时的情况看,从历史声望、地理环境、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及组成、经济条件、军事条件等因素考量,候选地不出邺城、洛阳二处。

邺城(今河南临漳)位居河南北部,黄河北岸的支流漳水边,附近是大平原,农产丰富,漳水可通航,交通便利,自三国时期起就是华北重要城市,五胡十六国时的后赵、冉魏、前燕都曾建都于此,在南北朝时期,许多北方汉人世家大族也聚居于此。

洛阳则位居黄河南岸的支流洛水穿过的洛阳盆地中,腹地较小,经济条件逊于邺城,但历史声望高超,是西周陪都、东周、东汉、西晋首都,做为中国政治中心之一已有千年。

也就因为如此,洛阳地区战争频繁,屡次遭受兵火的破坏,当时人口反而不多,世家大族也少。

依此分析,邺城在经济、人口等方面领先,面对南北战争也比较安全;洛阳则在历史声望上是不二之选,却因位居黄河南岸,暴露在南朝攻击范围内,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却不可以守的位置,兵法上真正的「死地」。北魏孝文帝以前,洛阳曾在356年东晋桓温北伐、416年刘裕北伐、430年南朝宋文帝北伐时三次被南方攻下,孝文帝以后,528-529年也曾被南梁的北伐军占领过。孝文帝应该不会不明白洛阳军事地理位置的特性。仍然选择在洛阳建都,代表他确实胸怀大志,要做全中国的领袖,在处理国家大政上凡事敢作敢当,充满积极主动精神,在制定国家战略上放弃防御思考,选择背水建都,自居死地,采取全面攻势政策。

自从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以来,世家大族不分南北,大致倾向以保持本家族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地位为考量重点,并不乐见南北双方的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北魏孝文帝追求统一必定导致积极南伐,这从他不选择比较安全,也是世族根据地的邺城建都可以看出,这样一来,其实并不符合北方世族的家族利益。所以《魏书》记载孝文帝巡视邺城时,当地汉人世族对迁都洛阳都不赞成,迫使孝文帝在493~494年间四度前往邺城与他们沟通,他们的态度仍未改变。

这应该也是孝文帝最后舍弃邺城,选择洛阳的原因之一,毕竟任何政治领袖都不希望首都的地方精英处处跟自己过不去。

迁都后没几年,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时年三十三岁。继任皇帝宣武帝也英年早逝,于是冒出个想要学习冯太后的胡太后,但胡太后没有冯太后的才能,一通乱搞,于是六镇官兵发生暴动,北魏王朝也就很快土崩瓦解。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只学到了汉人的繁缛礼仪与腐朽的因子,丢掉了拓跋部勇武质朴之长,他的改革不仅没有起到振兴北魏之效,反而导致了民族的柔弱与国家的衰亡。

事实的真相是,即使没有孝文帝的改革,拓跋部也已经或正在失去祖辈的勇武与刚健。而北魏的衰亡也并非全由拓跋宏所为。如果没有当初的迁都洛阳,加强南部势力,也许南齐早就北伐成功,收复了中原失土也未可知。要说拓跋宏改革的失误,恐怕主要还在于忽略了代北边境之地。迁都洛阳后,政治军事重心南移,孝文帝的改革主要在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进行,对过去的发迹之地——以平城为中心的代北地区,也许是经济条件的制约,也许是因为鞭长莫及,也许是想集中精力对付南朝,反正是没有顾及。南部全盘汉化,而北部则保持着强烈的鲜卑化倾向,鲜卑语、鲜卑服……鲜卑习俗依然如故,而门阀世族制又将代北边镇的贵族排斥在外,使他们变为处于底层的庶姓,导致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时间一长,北魏就慢慢地分裂为以洛阳为中心和以平城为中心的两大集团,结果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内乱,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而北魏迅速衰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孝文帝后继无人。中国封建统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治,兴衰得失,往往与当权者密不可分。明君使得国力强盛,而昏君、暴君、庸君则导致国势衰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一条铁定的规律。孝文帝死后,继任者或是平庸无能,或是昏聩暴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很快就将一个好端端的北魏给彻底葬送了。

民族间的融合与同化,是人类整体的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由此而言,孝文帝拓跋宏在1500多年前严厉推行的全盘汉化政策,正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与发展趋势的伟大改革。撇开道德层面的善恶判断与功利性的成败得失不论,至少他那认同先进文化的自觉之举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可贵的榜样。

8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公元493年,统治北方的北魏王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皇帝不顾很多大臣反对,执意要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这位皇帝,就是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无疑是孝文帝短暂而轰轰烈烈的一生中,最为精彩的大手笔之一。虽然有学者认为,迁都洛阳,为北魏的灭亡和分裂打下伏笔。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12年后,拓跋珪把国都迁到平城。平城在哪呢?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

拓跋珪为何不直接迁都洛阳呢?很简单,当时的北魏比较弱小,中原最强大的帝国,是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北魏控制下的平城,已是北魏区域的重镇了,那时的北魏,别说洛阳,太原也不在手上。北魏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都城是盛乐(内蒙古呼和浩特下辖的和林格尔县),这里是北魏前身——代国的国都。但是,拓跋珪要统一天下,盛乐就相对比较偏远了。平城虽然不大,却是北魏进取中原的重镇,北魏迁都平城的目的非常明确:步步为营,吞并天下。

参合陂一战,北魏大破同为鲜卑人的后燕军,北魏统一中原之势不可阻拦,纵是枭雄慕容垂,也无力改变。经过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祖孙三代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宋王朝对峙。

刘宋王朝最强盛时,以黄河为界,洛阳为刘宋控制。即使是拓跋嗣出兵攻克洛阳,但也无力南下灭宋。洛阳此时成为北魏的边镇,不远就是宋界。这种情况下,迁都洛阳是不现实的,天知道宋军何时偷袭洛阳?

平城相对偏北,风沙雨雪天气较多,但距离中原(河北、山西)则很近,便于就近控制这些区域。而且在北魏早期,平城人口不是很多,平城的粮食供应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随着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平城人口越来越多,粮食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从中原地区运粮到平城,成本太高。洛阳地处中原,中原有黄河、洛水、汴水、颍水,土地肥沃,洛阳的粮食供应可以就近解决。

当然,北魏迁都洛阳,更重要的还是孝文帝本人的因素。

孝文帝志在统一天下。要消灭南方的齐朝(萧道成于479年废宋建立),位置过于偏北的平城作为前线指挥部,显然是不合适的。洛阳是东汉、曹魏、西晋的国都,地势雄伟,古人称洛阳控山带河,形胜之地,甲于天下。北魏若迁都于洛阳,有利于北魏的统一大业。如果南齐有变,北魏可从洛阳出兵,或向西取关中,或向南取荆州,或向东渡淮河直取南齐国都(今南京)。

另外,北魏迁都洛阳,还有一个与南朝争正统的问题。谁是正统,北魏和南朝各执己见。北魏只承认西晋,不承认东晋及南朝,而南朝承认东晋。谁能争得正统,就能在取得历史高度的优势。南朝最不利的就是宋初丢掉了洛阳,只统治南方。而在古代,中原王朝有足够的底气宣称本朝是正统,南朝则只能从文明传承的角度力主自己是正统。北魏要是迁都洛阳,就更有底气、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正统所在。

还有一个因素促使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要汉化,遭到北魏上层保守势力的极力阻挠,保守势力的大本营就在平城。孝文帝居平城,就等于雄鹰被捆上了翅膀,欲一飞冲天而不能。洛阳没有强大的保守势力,迁都后孝文帝可以把洛阳打造成与保守势力扎堆的平城相抗衡的大本营。

不过,孝文帝并没有公开宣布迁都,而是说要南下伐齐。齐武帝萧赜病危,南齐内部权力争斗越来越激烈,此时南征有机可乘。即使如此,北魏文武大臣们也不愿打仗,各种反对声音四起。

在孝文帝的坚持下,大臣们才勉强跟着皇帝南下。到洛阳后,孝文帝和一直反对南征的大臣做了笔交易:朕不再南征,你们也要同意迁都洛阳。这些保守势力虽不想离开平城,但相对于更加可怕的南征,他们还是妥协了。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北魏正式决定迁都洛阳,次年完成迁都大业。孝文帝力行汉化,北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至于洛阳距离南齐边界太近,这个好解决。孝文帝率军南下,最终在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攻下南齐重镇南阳,从南线保障了洛阳的安全。

改姓元的原因:

北朝的魏国是鲜卑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统治皇族姓拓跋,后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汉化的改革,将首都迁到了洛阳,并且改鲜卑人的复姓为汉人的单姓,如将拓跋氏改成了元氏,标明天下第一姓的意思。 所以,北魏又称元魏,其道理犹如李唐、赵宋、朱明一样。 应该是北魏皇帝改成汉族姓氏,我记得是元宏 北魏皇帝姓元(原姓拓拔,后改汉姓为元) 元是姓氏,用在这里是为了把拓跋氏的北魏和曹魏区别开 北魏的建立者是鲜卑人,皇族原姓拓拔,后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又拓拔改为元,你可以在初中历史课本中的《魏孝文帝迁都》可以看到。 北魏皇帝本来姓拓跋,后来孝文帝改革,迁都改姓,把姓氏改成"元

9

北魏自道武帝始,都城一直是平城(山西大同)。作为北方游牧民族,鲜卑将都城定在塞北之地,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北魏王朝逐鹿中原,这就要面临着一个汉化的问题。即便是不汉化,那也应该为统治农耕民族制定一些新的政策。

这就是放在北魏统治者上面的一道难题,平城此地气候干燥,无霜期短,粮食种类单调且土地含沙量太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平城的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困难。

另外,在孝文帝即位之初,北方柔然重新崛起。一直对北魏政权构成非常大的威胁。同时,孝文帝考虑到要进一步逐鹿中原,在多种方面的刺激之下,孝文帝决定迁都。

当然,都城的选址问题,也有不同意见。一为洛阳,二为邺城。孝文帝先是看重了邺城,因为这里地理位置和水利交通相比于前者都更加的便利。因此孝文帝在南巡途中就在邺城修建宫殿。但是,不久之后,孝文帝便改变了主意,他还是决定将北魏的都城放到洛阳。

因为,洛阳有邺城所不能够比拟的文化优势。洛阳是东汉、魏和西晋三大王朝的都城,最正宗的中原文化和最重要的官僚集团都在于此。孝文帝迁都的一大目的则是要移风易俗,因此来讲,洛阳要更方便于孝文帝愿望的达成。

尽管孝文帝迁都一事受到了诸多北魏实力派大臣的干预,但是在孝文帝坚决迁都的意志之下,北魏终于定都洛阳。

定都之后,孝文帝便进行了其非常著名的汉化改革。其中一点,便是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元”,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则是确定了汉族世家大族的地位,同时规定这些汉姓和鲜卑姓氏地位相同,在任官职上拥有同样的地位。

之所以为此,其目的有二。一者,孝文帝要弥合汉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矛盾。其二,孝文帝要真正的做到民族融合且不失贵族的身份。因为孝文帝不光要求世家大族与鲜卑族在地位上平等,还希望能够进行通婚,融合。

无疑,孝文帝的这一系列政策推动了鲜卑族与汉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向着统一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10

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消除鲜卑族和汉族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位置偏北的平城,迁到中原的洛阳。

迁都问题在朝廷中引起了巨大震动,许多鲜卑贵族、官吏都反对迁都。于是,孝文帝便宣布要大举南伐,却又遭到以任城王拓跋澄为首的贵族、百官反对。孝文帝在退朝后,单独留下拓跋澄,对他说明了迁都的重要性,并告诉他南伐是假。目的是率领众人迁都中原。拓跋澄醒悟过来,改为全力拥护孝文帝的“南伐”迁都计划。公元493年,孝文帝发兵20万,号称30万,开始“南伐”。大军到达洛阳后,孝文帝仍然“戎服执鞭,御马而出”,表示要继续前进。群臣都跪在马前叩头,请求他不要再南进了。这时,孝文帝乘机说,“若不南銮(南征),即当移都于此”,并且下令:愿意迁都的站在右边,不愿意的站在左边。所有随军贵族、官吏都纷纷站到右边,高呼万岁。于是,孝文帝便乘势定都洛阳。

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拓跋族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