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8月15日,标志着正式进入了三伏天的末伏,而今年是气象特征相对不寻常的一年,已经明确主汛期将会延迟到9月底,根据进入8月份以来的气象数据分析,再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基本可以判断,末伏后还会有降雨产生,且伴随有高温。
今年我国雨水偏多,当前华北区域还处在汛期,这也符合我国传统的“七下八上”降雨分布规律,而且今年华北的雨季结束期会向后延迟,且不排除局部发生暴雨的可能。受综合气象条件影响,预计进入9月份以后,华北大部、黄淮北部、东北和西北区域的降雨量,都会较往年增加3-5成,所以末伏后降雨将持续。
另外,末伏后高温天气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华中、华东、华南区域,还会一直延续闷热属性,且这种高温闷热最长可以延续至9月底、10月初。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势且稳定,消退时间延迟,高温下沉气流造就的城市炎热,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
上图是正式进入末伏日全国气温分布情况,可以明显得看出,东部从淮河流域一直到珠江流域,大面积气温普遍在32-35度之间,而像长江以北、江南地区,大部气温在35-37度以上,特别是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大面积气温甚至处在37-40度之间,正午短时气温甚至超过40度,这说明炎热还在持续。
其实,抛开今年综合的气象年景不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都知道有“秋老虎”的说法,即便出了三伏天以后,“秋老虎”往往也会携带高温,且每年持续时间不等,最长可以超过两个月,并且“秋老虎”反复无常,有时来来回回可以轮上两三遍。当然,出了三伏天以后,虽然气温还会偏高,但早晚间的温度肯定会降低,不至于像现在夜晚高温难以入睡。
此外,说起今年的升温和降雨,就不得不提一下台风,今年影响我国的台风个数相对偏少,准确的讲只有一个达到“台风”级别的米克拉,登陆了福建,这远低于往年水平。虽然不期望台风到来,但接下来的8月下旬、9月份,甚至10月份,都将是台风的高发期,而台风伴随的将是高温、降雨。
最后,今年我国高温属性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大面积“湿热”,以往夏季,长江以南湿热,而长江以北相对干热,但今年受降雨增多影响,长江以北地区湿热属性也比较明显。根据传统的经验判断,但凡夏季全国大面积都在降雨和高温之间切换,那三伏天后的高温消退就会相应放缓。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